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与我何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枝也不去理会,素玉抹着眼泪叫娘了,直接又往母亲怀里一塞。很无辜的歪头说道:
  
  “娘亲可以把她一起抱走的,我要先声明,反正眼不见为净这个点子、是已经被我先占用了的!”
  
  林母继续瞪着她,可素玉也不哭了,睁着真正水汪汪的大眼睛、东瞧西望的,忽然又喊道:
  
  “姐姐,去、去!”
  
  她张开了手臂,又要黛玉姐姐抱,黛玉如今抱着她倒是很轻松的。
  
  就抓着她的小嫩爪,挥舞着笑道:
  
  “我以后会乖乖的啦,大家不要为了我吵架好不好?不听话的时候,也可以稍微小小的教训我,我慢慢长大就会改正了,好不好?给个机会吧!”
  
  杨枝和林母对视着,忽然一同‘噗嗤’笑了出来。林母先去招呼她们两个,连连夸赞,又笑着称可见这孙女、才是她真正的贴心小棉袄。
  
  杨枝努力把那句,那也先是她的贴心小棉袄给憋了回去。不过,换来的还是,林母又瞥着她笑骂道:
  
  “你也得亏我是你娘,换做是婆婆、可有得你哭的!”
  
  这回杨枝是真无辜,假装抹着眼泪回道:
  
  “您不就是么?难道还真要将儿媳赶出府门,才肯罢休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读者“蕴意”;灌溉营养液 +16

有时候我也真分不清,大家爱看哪个重点哎!是贾府相关,是事业相关还是家长里短啊!什么都想写一下,又会导致好像很啰嗦了!
经常会在我很得意的时候,收藏掉的很猛。但是有些我忐忑、怕是啰嗦的情节,好像又没那么糟糕了。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明白你们这些磨人的小妖精哦!

好在,我已经坚持到了收尾阶段了哦!感觉能坚持到这儿的,已经都是真爱了。感谢你们啦!
希望能体会,我真的是在通过一些相处的细节,去试图描绘当前的人物关系还有感情状态哦。
虽然水平有限,能力一般,但是想在三十万左右能将挖的坑平了。还是说一下,大家有什么期望看到的可以告诉我哦,否则我还是想到哪,就写哪的~。

爱你们!(づ ̄ 3 ̄)づ!~





第111章 第108章
  
  虽然这是在家里说着玩,但是眼下还真是有这个说法的。
  
  这还要从头说起,先前林海、因为功劳重新被封了祖上的肃远侯,杨枝也是正经的诰命夫人了。虽然他们对爵位这些虚名不在乎,所以把林家祖上这块招牌请回来、就算全了他们的心意了。
  
  何况林海还有实权,他如今早已经是户部的二把手,等上头那位老大人致仕以后、未必不能再进一步。不过因为随着各地晒盐,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林海已经把新的食盐贩卖模式、和交易税等问题抛了出去。眼下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仗着老大人统领才能偶尔松快下,倒还好些。
  
  要说起来千百年来、各个朝廷都是重农抑商的,但是因为本朝自身经历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商人真的是约束很小。
  
  宽待不说,既然只禁止本人同时做官经商,自然就免不了、各种明目张胆的还有各级权贵依附其上,若天下真是一棵大树,想必根基也只是处于不停的耗损之中。
  
  眼下忽然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观点,真要指着农户课税,便是农户的全副身家都算上,又能有几个钱、怎么能支撑这偌大的朝廷各地的支撑。然后多少的商人,却是穿金戴玉富可敌国。
  
  所以是应该,合理加重商人的赋税,来减轻甚至鼓励农户去耕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甚至林海还提出了很多西洋之物,倡议大印也该走出去,去挣那些番邦人的金银,而不是固守自家已有的资源。
  
  毕竟还有那么多西洋人,千里万里奔大印而来,肯定不单都是凭借一时的兴趣,必有极其丰厚的利润。
  
  这个大家也是心中有数,不说别的、单是那些钟表穿衣镜等,哪样不是价值千金。而且也不是没有远洋船队,九死一生带回来瓷器绸缎就可以换各种金银宝石的传说。
  
  不过上升到国家的角度看并不值得那么惊奇,在大家看来海外毕竟还是蛮夷,当即就有不少人嗤之以鼻,嘲笑林海只会盯着些奇淫巧技、是玩物丧志的典型。
  
  林海却又不慌不忙进上了一张方子,言道是用十匹锦缎从洋人手中换到的。正是活字印刷的改良之法,在本朝因为容易有大小不一、字体颠倒等种种问题。一般也只比雕版略强些,在有损坏之时可以拆开更换,但是使用起来也并不太便捷。
  
  而这个并没有得到普及多重视的工艺,已经在海外遍地开花、拥有的人虽然知道工艺的差别。但他没看到这种改良,对于看起来仍然繁华热闹的大印的价值,只以为是锦上添花并没有很重视。只要十匹锦缎,就已经很满意,是他格外的收获了的。
  
  既然已经有这样实际的例子,再加上自古以来所谓的□□上邦,对外赐予也好、漫不经心流露出去也好,各种技术和发明、又在外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了多少?
  
  大印作为同样,只有过输出,丝毫没有汲取到任何回馈甚至固步不前,难道不是完全将自身变为了、别的国家的踏脚石!
  
  让他国踏着自己的肩膀前行,还以为不过芥藓耳。
  
  天兴帝让人传阅了,这份名为铅活字印刷术的奏折,这种先铸造铜模,然后就可以源源不断铸造大量的铅字的方法,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对于整个印书业来说,这无疑也是另一个重大的紧张和转折。尤其是,这已经是西洋人普及了的方法,由不得不引起深思。
  
  这就和,早前的外国人,是一别之后再无音讯,如今却已经有人是多次往来的一样。是曾经潜移默化没有重视,如今却绝对不能不去多想了的问题。
  
  所有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大印是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的。
  
  总之,这次石破惊天的朝会之后,任何变革都已经成势无可挡之势、摧枯拉朽的开始横扫了。然后眼下看来,虽然忙得还是那些食盐税收、教育之类的小事,但谁都知道了,这都是为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的战前准备。
  
  而作为不好明言,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打草惊蛇的林海,也就用献铅活字印刷术的名义,应林海的请求破格赐予了林母、超一品夫人的诰命。
  
  这开始自然引起了,惊天骇浪般的非议,但无论圣人还是各位朝臣都毫不在意这种小事了,自然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大多数人毕竟也只是羡慕下杨枝的好命,而林父林母毕竟也是林海的同宗,也引不起世人太多的嫉妒,只当是太多机缘巧合凑在一起了而已。
  
  更多平头百姓,乍然听闻、更是只当做是肃远侯的亲母了,压根视为理所当然、还并不如那什么术新奇了的。
  
  先前杨枝说的就是因为这个,各个名头上的变化,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除了茶余饭后的调笑几句,甚至还没有那种留言出现时,带给他们的风浪大。
  
  太上皇原本也没闲着,昨日继续提拔了王子腾,今日就要关心下哪个老臣。
  
  虽然迎春被封为了贵人以后,仍然守在皇后宫里,和以往作为女官没什么两样。仍然是无声无息的,倒是搏得了皇后的一些信重和看护,但宫里如今得宠的还是周吴两位老臣的孙女。
  
  太上皇还是很满意,这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掌控感,刚不久还轻易改了皇帝的旨意,让她们回去省亲。越发有种老而弥坚、壮心不已之感。
  
  但是那日早朝不久,天兴帝终寻了一日在不惊动太上皇的情况下,进了寝宫、然后闭门而谈了很久。
  
  没几日,太上皇就颁了旨意,完全搬到了京郊的行宫,竟完全不问世事、颐养天年了。
  
  今上也压根不去再提省亲不省亲的事,只同样明旨颁布了、限户部有积年欠账者,一旬之内必须全部结清,否则就直接抄家抵债。
  
  户部也终于挺直了腰杆,不用再过欠债的是大爷的日子了。欠债还钱本就天经地义,这下轮到别人求爷爷告奶奶来请宽限些日子了。
  
  寻常勋贵,抱着不借白不借的还好,虽然不是自家挣的钱花的不疼,但如今略紧巴些连节衣缩食都不必,也就换上了。
  
  没了太上皇撑腰,他们怎么敢违抗当今的明旨,而且大家都一样,也就没了任何不满的意见。
  
  而学贾家那样,真正早已内囊耗尽的,可就真是惊得惊慌得慌,乱得人仰马翻、哭闹不觉了。
  
  有之前那一回知晓后,虽然家里还有六十多万两的欠债,但没一个真正放在了心上,只当是他们不学之前那会再主动去还。也不会有人再催,欠着就是了吧!
  
  家里这几年也是再没有一两银子的积攒,还都生怕自己花的慢了,就被别人掏到自己兜里了。贾母有心去管,竟也只能拘的这满府不会饿死而已。
  
  偏偏一会儿迎春成了贵人,一会儿王子腾升官,王夫人又挺直了起来,若不是真怕贾赦那个混不吝的、直接又撒手不玩了。怕是还会再热闹几番的。
  
  
  
  






第112章 第109章
  
  后来贾母也不是没有过迟疑和后悔,可是终究也无力回天,只能继续走下去。但她还是把全部的期望,都放到了宝玉身上,她也只能是指望宝玉还是会有大造化的。
  
  家里最后一个会完全惯着他的也没了,光景也与旧时大不相同。
  
  宝玉虽然还是懵懵懂懂、不情不愿的,但也终究是被逼着多了很多学习的时间。
  
  他也终究是个聪慧的,即便这样也足够让贾政满意了。原本他是已经和贾母说好了,今年就要宝玉下场,先从童生试开始,再慢慢积累了。
  
  谁料到,又忽逢了这样的变故,难道真是天要亡他贾家吗?
  
  那边王家自己也接过驾,花费了不少,好在王子腾是个官运亨通的。虽然不用太愁,可一时半会儿、也并没有余力去帮助贾家。
  
  甄应嘉近年又守在沿海,甄家就更不用提了、愣是因为一桩莫须有的事直接栽倒了他们家头上。
  
  偏偏甄应嘉这个当事人,又很快离开了,压根就没给他们辩解的机会,如今两家关系已经一落千丈了。
  
  迎春在宫里也被直接扔到了一边,若不是他们自己还有些门路,也还有底气背后指挥着给迎春换了个贵人,不是白白花费了那么好多了!
  
  虽然贾家也很想拉下这个脸面,去找甄家和解了。毕竟迎春若不是不知哪得了皇后的青眼,怕是早连个水花也没有了。再加上,甄家如今才是各路财神爷的财神,怕是最能解了他们危机的一家了。
  
  可是,还有句远水解不得近渴不说,那甄家还愿不愿意也是个很难的问题。
  
  其实想到这些,也不可避免的想到那真正的‘罪魁祸首’!若是那林如海,一直都还亲近的是他们家,他们是才真正能配得上一起分享荣耀的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