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与我何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一会儿问问好了,人都要住进咱们家房子了,知道是谁还不容易吗?”
  
  林父对沈氏书院的先生也很感兴趣,既然有这么个机会结交,就接过去说道:
  
  “等明儿,我先捎带着登门拜访一趟、省的只凭着鹏顺传话,他们定是要麻烦几趟。白日里林海也没工夫去结交,倒不如给我个机会,这段时间也能好好学学。”
  
  虽然林父岁数也大了,若只是对功名上再进一步、也实在是没有这个野心和想法了的。但是好歹也都是先生,他能学到的、还是会有很多的。
  
  尽管如今教授的都是些女孩子,在外人看来他如今都已经是屈才了。
  
  但是,他自己知道这些女孩子有多么聪慧懂事、所以他也想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至少让自己懂得更多些不至于太早被超越了。
  
  林母也笑眯眯的在旁边守着。
  
  她早就察觉了,林父教些女娃子、倒比埋首研究那些试卷、功名,要好很多的。他现在是乐在其中的研究,而不是勉强按捺着性子去学传授那些条条框框,连自己也被拘束了的。
  
  吃饭时,因为有家里最近研究出来的,面点仿造的水果样子和馅料,总算是勉强好了些、也避免了又一番鸡飞狗跳的大作战。
  
  林海终于舒了一口气,也有心思想起别的了,又去问杨枝道:
  
  “今儿萧师兄特意过去寻我,还眼巴巴的等候了我半天,说是你给苏氏拐的都不着家了?什么都不管啦?”
  
  黛玉先应道,说:
  
  “伯母如今也是苏先生了,自然不能如以前,隔三差五的只是出来消遣一会儿了。而且苏伯母的课程,虽然也才开了没两日,但是这就很受欢迎的。又因为是新课程,只她一位先生,自然是很忙的。”
  
  林海是知道家里有个早就想着,给那苏竹滢找点事忙活的人,只不过是一直没那么好的时机、也不能太随意的丝毫不顾及本人想法的。所以一直还真算不上是达成过的。
  
  没想到这回这么突然就成了,林海也难得惊诧的问道:
  
  “是什么新课?说起来,你早前倒是说过,她琴棋书画只能算是平平、并不怎么出众的。只是启蒙课她自己也没什么兴趣,所以才没能给她找到什么营生。
  
  也能够让她的兴趣和心思转移出来的,怎么这会儿是、你是又有什么新点子了?现在这先生,还能去量身定制课程了?”
  
  这段时日的事情也不少,林海自己也是忙得滴溜转。
  
  大部分时候,杨枝也就是想起来了才提一声,倒也还真是临时起意、没想到竟真的很顺利,所以也就没怎么太放在心上了的。
  
    
    
  
  





第122章 第119章
  
  杨枝也就笑容里,添加了一丝狡黠。说道:
  
  “难道还能是我给绑了来的,就不让人家回家了不成?我也是先询问过竹滢的意见,取得了同意才有下一步的。倒是不知道你那个好师兄,这又是转弯儿抹角的、打的哪门子算盘呢!”
  
  林海是知道、杨枝对这个萧师兄意见很大的,还不单只是看不惯他的‘妻贤妾美’。
  
  不过也难怪,谁让清绮又生了个女儿之后,他也没少理所应当的建议他,再纳几房良妾的。他虽然是没什么坏心思,但也实在是很多地方相处不来了。
  
  偏偏他自己也没当个事,丝毫没有隐瞒过谁。也是没觉着这有什么可隐瞒的,结果自然是就更加火上加油了。
  
  若不是师父师母的关系,还有那苏竹滢为人也还算合意,这绝对会是被清绮直接标注成、老死无需往来的人的。
  
  想着,那边杨枝就很不屑的嗤笑了一声,又说:
  
  “他不是比你还大几个月吗?都年将半百的老头子了,每日的心思里还都只是这些红袖添香的小事,也难怪他明明背景和起点都不错的,却还是没什么成就和进步的余地了!”
  
  而且这个萧师兄去年又添了两个新人,也是瞒不过他们的,所以林海那会儿回京以后、早就彻底不用维护什么儿时的同窗之情了。
  
  本来已经因为这一个忙一个闲的,其实打交道的机会本来也不是太多的,倒是杨枝时常接那苏氏过来或一起出去。
  
  只是即便已经是这样,也没少拖累他了。
  
  胸口还是又被插了一箭,林海也是很委屈的。
  
  扫了一眼其他若无其事、仿佛一下子什么都充耳不闻了的人,知道也是不会有人试图挽救他的。立马挤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道:
  
  “求至少不要殃及池鱼了!”
  
  杨枝抿抿嘴,一起笑了,才又嘱咐道:
  
  “这事你就不用管了。先前竹滢自己,沉浸在那方天地里也就罢了。如今她自己看开了,乐意走出来不再困住自己,那么接下来已经是我们谁、也都是外人插不上手了的。”
  
  林海很随意的点点头,笑说:
  
  “我也只是应付他几句,反正他要我问的我也算是都说了。难不成,他还能真是完全指望着咱们,帮他把人劝回去、还是绑回去吗?”
  
  苏竹滢既然已经开了课,林父也没有不知道的道理。
  
  只是林父对这些小辈之间的儿女情长、更是没有兴趣,也只是想起这两天的情形,就问了一句:
  
  “你虽然起了个新名字,改成了是教授经济学。但是,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不还是管家那一套吗?怎么还会忽然引起这么多人关注,这其中还有什么玄机?”
  
  杨枝只能说,这方面合适的先生是比较难找的。但凡合格的商人,哪有时间和心思来管这个,而能看上这份束脩的、他们也是看不上的。
  
  林海也跟着很奇怪,怎么说虽然会比自家祖传的管家手段多些,但是说起来本质上不还是一样吗。

  而苏竹滢虽然最擅长的就是管家,如今的课程自然也是从这里开启的。
  
  但并非就只局限在这些了,而是见微知著、通过这些基础做起来,不但只能对自己的嫁妆还有家业,也都能够有足够的掌控力的。
  
  其他说起来,也是为了万一真有一天,家道败落也还有一门足以再去翻身的手艺。所以无论对小家,还是整个朝廷这个大家,都会了如指掌、只会是有利无害的。
  
  杨枝也感叹,好在如今大印对商贾没那么苛待,这个也丝毫没有人觉着是不好的。
  
  她也还是希望,能让她们享得了福创得了业的,虽然洒下的种子、也不只是哪年才能开花结果,但杨枝还是很开心的静候着。
  
  萧家的财政大权,早就都被孟老夫人交到了儿媳手中,说起来这些年她主要忙活的也就是这个了。教起来是如鱼得水,也对学生们的依恋崇拜格外有成就感。
  
  所以她有底气、也的确是有能力让自己更好,竟是活的越发有光彩,比着从前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也还又找了林海两回,可是没什么效果不说、慢慢掣肘约束多了,竟也不知不觉间改了不少。
  
  虽然怕是也还有不少遗憾,但一个是儿子也大了,另外婆婆也始终站在她这边鼓励着。
  
  所以,苏竹滢也是真的觉着别无所求了,她有了更多更重要的存在感,曾经生活里的重心偏移了、反而更加舒服也畅快许多了。
  
  这已经足够了。
  
  至于萧安,后没后悔,又是想要或者已经如何去挽回,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前半生里,他想要的已经是无一不有、无一不足,也曾是年少成名的风流才子,也曾得意过贤妻美妾。
  
  很久以后,或许他也曾扪心自问过,只是他到底也不知道自己后悔的、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若有重来的机会,他又都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话说回来,林父拜访沈氏书院的行程,自然也是顺利的。虽然最年长的那位徐先生,也再三表示,是合该他们登门道谢的。
  
  两下里客气完,也是相谈甚欢的。
  
  林父自己也是很满意的,不说对方的不吝讨教,就是那些学生们也让他见识不少。不只是年纪和天资的令人惊叹,单是态度就足以见到不同之处。
  
  而且他们此行的人里,竟然还包括了、现今沈氏书院院长的独子。
  
  说起来荀鹏顺好歹路上也相处了段时日了,也说得上话了、也是才了解到他们一块儿的少年举人,就是他们的少院长的。
  
  林父虽也赞叹了声‘少年英才’,虽然实际上还是对跟徐先生的谈话更感兴趣。林父倒也不能就忽略了,徐先生忽然这样介绍的原因了。
  
  但这沈以信,虽年纪尚轻——也不过是十五六的样子,且他又身份不凡、但已经和另外两位先生一样是举人功名了。
  
  虽看起来也是谦逊有礼、温润如玉的样子,也丝毫没有傲气或自命不凡的样子。即勾起了林父的赞赏,也不免让他更加疑惑,这忽然找他是有何事?  
  
  好在,谁也没有要猜灯谜的意思,沈以信更是坦然而笑,爽朗的开口道:
  
  “林老爷子,若是没跑这一趟,最晚这几日我们也必然是要登门拜访的。之前也没有料到,鹏顺和您家里,竟有这样的缘分。”
  
  林父这也才了解到,原来他们虽也是提前就有打算的。但家里图书馆,无论数量还是种类,真的震惊到了这些初来乍到的这些学子们。
  
  但是,图书馆再多储备,也架不住人多的。
  
  所以很多书也是明显不能无限量供应的,何况最近也真的正好赶上人多,难免就都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了。
  
  但无论如何,林父对于沈以信提供的,和沈氏书院交换孤本和一些书籍资料的提议,是恨不得立马赞同了的。
  
  
  





第123章 第120章
  
  沈氏书院的前身,也是沈家的族、学名为草堂。
  
  沈家本就是书香世家,传闻中是因为层出不穷的进士、和很好的家风,早就在小范围内很有名气了。
  
  当然也是因为沈氏草堂虽然是并不对外开放的,但是实际也并不拒绝亲朋好友,这就慢慢导致了、逐渐也积累的很有些规模了。
  
  当然,离现在书院首屈一指的地位,还是天堑之别的。但他们不急不躁,教导的学生基础扎实,从不一味的死读书的风格、倒是一脉相承的。
  
  仔细说起来,沈氏书院真正成立也是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自然对各种书籍也是很精心的收集、保存,一直也没有停止过。
  
  所以,林家的图书馆虽因为这一年多的交换,收集到了一些成果。但即便是加上林家自身有的,真论起珍贵难得的、倒也真还是必定不可能比得过的。
  
  尤其书院里无数先人前辈,还留下了大量的批注注释。这也是图书馆成立至今、除了私人置换,并没有大家族有过这个想法的原因。
  
  林海和林父这种读书人,更是能体会到其中的惊喜难得之处。
  
  自然迫不及待的要将此事、排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