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正在院子里消食呢。
听到王爷和郡主求见,似乎极为高兴的样子,忙命我们快快宣王爷和郡主进去。”
“那就好,那就好。”墨涵连连应着,仿佛很高兴的样子。看来自己没有猜错,太后早料到了这一切,等着自己跳入她的圈套呢。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不进宫,难道太后会就此放过他们吗,还不如趁早了结了。
黛玉抬眼望望天,快三更天了,今夜怕是个无眠之夜。这样漆黑的夜色,之前明亮的月亮被云层遮了,即便有一路宫灯,依然萧条冷寂,渗得慌。
第81章:慈宁宫皇帝暗惊心
慈宁宫前安静肃穆,没有一丝响动,莫公公先进去通禀,很快就宣了二人进殿。
墨涵与黛玉目不斜视,盯着地面跪拜行礼。
“好孩子,这么大冷天的,还不快起来。你们也不说拦着。赐座。”太后比以前更添了三分慈祥,若不是了解太后的为人,真容易把她当成一个和气的老奶奶。
太后跟前的心腹嬷嬷刘嬷嬷接着打趣道:“王爷和郡主跪得这么快,奴婢还没来得及阻拦呢。”
黛玉二人更觉今日之事不易善了,越发小心谨慎,恭谨地谢恩告座。
太后打量了一番二人的气色,暗暗想道,倒是好耐力,年纪轻轻的真不简单,自己面上不见半点异样。又笑看着黛玉说道:“含湘比起之前又长高了不少,眉眼越发精致了。只是看着瘦弱,到底有什么病,太医院里的太医都瞧不出来吗?总这么拖着也不是事,连除夕的宫宴都错过了。”
“谢太后娘娘关心。含湘这是胎里带来的弱证,太医说只能慢慢调养,操之过急反而不利于身子康健,再有个三五年怕是就好了。”太后越和蔼,黛玉身上越冷,突然发觉太后与贾母好像,只是贾母比起太后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那就好,那就好。这么晚了,你们进宫,可是有什么事,还是谁让你们受委屈了。说出来,哀家给你们作主。”太后面上的笑容渐敛,瞧这架势谁欺负了墨涵黛玉她就不会让谁好过。
话音一落,一道尖细的嗓子高声响起:“皇上驾到。长公主到。诚亲王到。”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脚步甚急,似乎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接下来是凝安公主与刘瑄一左一右跟着进来,都穿着常服,看来是突然急着进宫来的。免不了又是一番见礼。
原来皇上在去钟翠宫吴贵妃的路上,听到小太监说林王爷进了宫,去了太后那里,皇上贪恋墨涵美色,许久未见,岂肯放过这个好机会,领着人转道来了慈宁宫。恰好在大门前遇见公主与刘瑄,就一起进来了。
按理,外臣深夜进宫,必得皇上或者太后恩准,但凝安公主有先皇特赐的令牌,随时可以出入皇宫,便是如今守门的宫卫都不敢多拦着她。碰到刘瑄在宫门口与人周旋,顺带着把刘瑄也带了进来。
太后微微一愣,一道厉色闪过,心下暗恨这两人吃了雄心豹子胆,连自己的事都敢出面。以前还知道收敛,这次居然为着林家两兄妹的事明着与自己对着干,这几家关系真是不一般呢。却只是对二人微微一笑,就招手对皇上道:“皇儿,快过来。怎么这么晚了还没有歇息?明儿还有早朝呢?”
“母后,儿臣听说墨涵进了宫,怕他有事,特来给母后分担。”说着,还对墨涵抛了一个媚眼,视线收回之时,皇上惊见了墨涵身边盈盈而立的一个少女。
年貌虽小,朝服宽松,依然掩盖不住这个少女身上的清丽无双,如出水芙蓉一般亭亭玉立,周身环绕着一种飘渺超逸的绰约风姿。即便见惯美人无数,这个皇帝还是看直了眼睛,这一比,他的六宫粉黛都成了效颦的东施。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美人儿,怎么能不进自己的后宫,那后宫还怎么称得上三千粉黛六宫佳丽?
“这是,母后,这是含湘郡主吗?”小皇帝刘玄贪婪地盯着黛玉,视线都移不开了。
墨涵心中叫苦不迭,自己一心急着早点结束了此事,又以为这么晚了小皇帝定是在哪个妃子宫里,不会遇到。说来还是他太鲁莽了,无论如何都应该给黛玉装扮一番再来的,妹妹这样的倾城容貌有几个男人见了不动心,何况是这个好色荒淫的狗皇帝。
刘瑄好歹是从小看着自己的皇帝弟弟长大的,对他的习性癖好心知肚明,不过一瞬就反应过来。背上似乎沁出了薄薄的汗,黛玉的安危要怎样才能保全呢?又要怎样才能逃过皇上的毒手呢?
黛玉自然也感受到了一道灼人的目光,轻移莲步掩到了墨涵身后。
太后对自己这个儿子,还有什么不懂得,开始盘算起了此事的可行性,好处、坏处几乎对半,可惜。到底是笑着把小皇帝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暂时转移他的注意力:“皇儿,林王爷有事要说呢。”
墨涵闻言,出列站到大殿中间,黛玉跟了过来,兄妹二人跪下:“求太后娘娘,皇上为我们作主。”
“是谁欺负了你们,快说,朕倒要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一见两个美人跪下,刘玄早急了,不等太后发言就跳了起来。
太后忙扯了扯儿子的衣袖,摆手唤道:“你们起来说话。凡事有哀家呢。公主和诚王坐吧。”
太后与凝安公主算得上几十年的冤家了,先皇在世时极宠这个胞妹,事事依顺她,什么好的无不先任公主挑选,连太后都多有不及,是以太后心中嫉恨,没少使绊子。先皇去后,碍于凝安公主的声誉,一直对她还算礼遇。对刘瑄,太后觉着看不透,防备得很,几次想下手都没有成功,越加忌惮。
“太后娘娘,皇上,今日是贤德妃娘娘回府省亲的好日子,娘娘使人来唤我们兄妹前去觐见,我们赶紧去了。哪里想到,贤德妃娘娘居然想要越过皇上,越过太后娘娘的意思,执意要把舍妹赐婚给她的胞弟贾宝玉。微臣想着,即便贤德妃娘娘再尊贵,难道还能尊贵得过皇上不成,舍妹是皇上亲封的郡主,只有皇上能做主舍妹的婚事,什么时候有贵妃娘娘给郡主赐婚的规矩了。
微臣生怕这种事传出去,坏了皇上和太后娘娘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所以万万不敢接受贤德妃娘娘的赐婚。
可是娘娘觉得微臣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扬言,扬言回来与皇上一说,皇上保管会答应。微臣万分惶恐,生怕皇上和太后娘娘会被人蒙蔽,所以特来把实情禀明。微臣与舍妹相依为命,父亲大人病逝于任上,微臣相信皇上与太后娘娘绝不是那等昏庸之辈,把忠臣之女,三品郡主强嫁于人。
恳请皇上与太后娘娘为我们林家作主。”墨涵缓缓叙来,一会惶恐一会担忧,一会忠心一会不解,却又掏心掏肺的,由不得人不信。把个皇上说得火冒三丈,又对墨涵的忠心赞许有加。
虽然小皇帝平日不理政事,可好歹是当了皇帝的人,威严不容许有人轻慢,贾妃这样做不是故意打自己的脸吗?而且,她胆敢指婚的人还是含湘郡主,这样美的人儿不说替朕纳进后宫,反而赐婚给他的弟弟,分明是嫉妒。哼,好你的贾妃!
“去,给朕把贾妃带来,还省什么亲。”阴狠的声音一出,皇上跟前的太监总管小德子偷偷看了看太后的眼色,见太后点头,赶紧去了。
才出了大殿,贾妃已经到了,在外求见,小德子忙通报了一声引了贾妃进去。
林家兄妹一走,元春哪里还有省亲的心绪,与贾母王夫人等人说话都提不起劲来,毕竟今日之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失了面子。后来一听林家兄妹去了皇宫,才知道墨涵说得不是玩话,她虽不怕,还是急急赶回了宫里。
元春行礼如仪,又冲皇上娇媚一笑。换了平时皇上或许忍不住就要上前动手动脚,可惜今日来了一个林黛玉,皇上正恼恨着元春呢,直接骂道:“贾妃,你好大的胆子,连朕都不看在眼里了,都是朕平日太宠着你了。”
这与元春想象中的情形完全不同,元春开始有点慌乱了,依她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多半不会因着这样的事与她生气。甚至她楚楚可怜的抽泣几下,皇上反会过来安抚于她,厚厚的赏赐她呢。
这却是什么地方不对了?元春脑海里乱成一团,眼里的两汪泪很应景的自动出来,视线朦胧中看见皇上似乎对着另一个方向讨好的笑着,惊愕去瞧,是林黛玉。
元春心底掀起惊涛骇浪,她怎么就忘了,皇上喜好美色,而林黛玉这样的绝色必定逃不过皇上的眼睛,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皇上从来不是那种长情的人,宠幸了几年的妃嫔一旦惹怒了他照样被贬入冷宫,元春冷汗湿透了衣衫,身子有点摇摇欲坠了。
眼下,这个贾元春还有能用的地方,太后可不想这枚棋子这么早被弃了,接口道:“皇儿,事情还没弄明白,好歹贾妃伺候你这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是听听她怎么说吧。”
皇上自来害怕太后,只得唯唯应了,面上的不满有增无减。
元春知道这是太后在帮她,急忙跪下来,哭诉着事情原委:“皇上,太后娘娘,臣妾不敢。含湘郡主与臣妾胞弟宝玉自小一处长大,堪称青梅竹马,臣妾有心成全了这段姻缘,才敢问问林家的意思。臣妾一时欢喜,忘了含湘郡主贵为郡主之尊,只当她是臣妾的表妹了。皇上,太后娘娘,臣妾所言句句是实,望皇上与太后娘娘明察。”元春哭得梨花带雨,身子一抽一抽的,无比可怜。
“既这样,倒也怪不得你。你的胞弟是不是那个含玉而生的,也还配得上我们含湘,算得上一段良缘。”太后只管顺着元春的话说,偏袒之意很明显。
“太后娘娘,事情并非如贤德妃所说。微臣当时已经提醒贤德妃娘娘,舍妹之婚事只有皇上能做主,可是贤德妃却一而再再而三要求我们林家答应婚事。再者,舍妹是在贾府住过几年,却一向严守规矩,从来没有传闻出来,相反贾府中时常盛传着的是贾宝玉与薛家姑娘的金玉良缘。”墨涵神色骤变,清亮的声音响起,语气中的笃定叫人无法怀疑。
皇上生怕太后怪责墨涵,抢着问道:“贾妃,墨涵有没有提醒过你含湘郡主的身份?”
“这,有是有,只是……”皇上凌厉的语调吓得元春有点不知所措起来,何况皇上叫的可是墨涵,自己怎么从来不知道皇上和林墨涵关系很亲近呢,眼巴巴望着太后能救她一救。
“贤德妃娘娘已经承认,在得知含湘郡主的身份之下,仍然越过皇上与太后娘娘的旨意赐了婚事,根本犯了僭越的大罪。这不但是对皇上与太后娘娘的轻视,更是对整个皇室贵戚的藐视。想我们皇家的郡主,那是何等尊贵的身份,何时轮到一个贵妃赐婚了,这是立朝百年不曾有过的事情。
虽然贤德妃娘娘是四妃之一,到底还不是皇后,本宫以为此次不得不罚。不然日后别的妃嫔都有样学样,后宫的规矩岂不全都乱套了。”凝安公主多少明白了事情原委,早把元春恨得半死,自己这么看重的孙女儿,她就敢拿她那个不学无术的弟弟相配。有些话墨涵不敢说,刘瑄不敢说,她敢,太后对她还是有几分顾忌的。
公主的话说得有些重了,但大抵规矩如此,太后亦不好当面反驳。只是,一个过气的公主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训斥自己,实在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太后强忍下怒气,当起了和事老,其实却是依然偏袒元春的:
“贾妃的确有错,好在不是什么大错,不如罚她半年俸禄,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