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龙君宸似乎没什么反应,薛宝钗有说了一遍:“民女薛宝钗见过逍遥王爷,王爷万福。”龙君宸这才回过头来,只是淡淡的瞟了眼薛宝钗,又回过头看窗外的世界。
“寒风,你怎么把随便一个跑来搭讪的女人都叫进来,把她给我轰出去。”
“王爷,你不记得小女了,小女就是在太皇太后生辰宴上弹奏凤求凰的那个呀,小女还是王爷您的未婚妻林黛玉的姐姐呀,您都不记得了。”薛宝钗一听龙君宸要把自己轰出去,立刻着急了,忙说道。
“哦,不记得,我的小玉儿什么时候多了个姐姐,我怎么不知道呀?”龙君宸身体向后一倾,靠在椅子的靠背上。
“小女是林妹妹的二舅母的姐姐的女儿,上次在荣国府见过的,难道林妹妹都没有和王爷提起吗?”薛宝钗有些失望的问道,又有些嫉妒龙君宸那样宠溺的唤黛玉“小玉儿”。
“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竟敢跑来认亲?”龙君宸声音有些拔高。
“小女不敢,小女只是听说林妹妹昨天遇刺了,想问问妹妹怎么样了,我这也是担心林妹妹,之前林妹妹和我有些不愉快,所以我不敢去林家文林妹妹,只好到这里来叨扰王爷您了,还望王爷赎罪。”薛宝钗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
“哦,你和小玉儿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呢?”龙君宸满脸高深的问道。
“都是些芝麻大的小事,不值一提,王爷您就别问了,虽说林妹妹有些小气,可我是个做姐姐的,会体谅的。”
“若是本王想要知道呢?”
“呃!”薛宝钗有些反应不过来,有些心虚,却也马上就把理由说的很充分,“都是些小事,一次是在姨娘家,那次想必王爷也知道,姨娘家备了螃蟹宴,林妹妹也来了,那次我不小心拌了一下,撞了林妹妹,哪想林妹妹因为这件事情不开心。妹妹当时受了些惊吓,第二天我和几个姐妹去看林妹妹,我还送了几包燕窝给林妹妹,哪想后来林妹妹竟然说那燕窝有毒,那那里是有毒的燕窝呀,那可是我们薛家专门进上的燕窝,每年统共才几包,我家都舍不得吃,全拿来给林妹妹了,哪想她竟然是这般有冤枉我,不过王爷您也别怪罪妹妹,想来妹妹那时还在怪罪我。”薛宝钗自顾自地说着,全然没有发现龙君宸的脸色已经黑的不能再黑了。
“说够了!”
“呃,说够了。”薛宝钗见龙君宸的脸很黑,心里打鼓,看不出龙君宸是什么心思。
“说了这么多,口不渴吗?来,这杯茶赏给你。”龙君宸优雅的倒了杯茶,说道。
薛宝钗听了龙君宸的话,立即狂喜了起来,以为龙君宸总算看到自己的好了,自己今天总算没有白来,却全然没有看见龙君宸眼里闪过的狠厉,忙欣喜的上前断过茶一饮而尽。可怜可悲的女人啊!
薛宝钗饮完茶没过多久,额头上就出现了一股冷汗,若银盘的脸上不再堆满笑意,而是痛苦,口中“啊…。。”的溢出一声痛苦的呻喑,身体确实像龙君宸所在的地方到去,龙君宸身体一闪,躲过薛宝钗,薛宝钗立即倒在了地上。
龙君宸冷笑道“怎么样,这滋味好受吧?”
薛宝钗这时才从刚才的幻想里出来,知道了是龙君宸在茶水里动了手脚,“你给我喝了什么?”
“想知道,哼,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敢陷害小玉儿,现在竟然敢公然说本王的小玉儿的不是,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既如此,我就让你生不如死,你不是想下毒吗?今天我也让你尝尝,这断魂散的滋味如何呀?本王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你每天都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忍受这种痛苦,这可是没有解药的哦,你就好好的承受本王的惩罚吧。”
“哼,若是敢再去招惹小玉儿,本王会让你更加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你最好记住了。本王的手段可不止这点,明白吗?”说完,龙君宸走出了雅间,径直离开,去林府见黛玉去了。徒留下薛宝钗主仆。
…………………………………
王夫人下狱的第二天,贾母带着三春王熙凤等人再次拜访林府,黛玉自然是少不得出来见她们一遭。
黛玉见了贾母等人,自然是少不得一番寒暄,贾母细细的问了黛玉有没有受伤,是否受惊等等,黛玉自然是一一作答了。黛玉见贾母虽然精神还好,脸上画着妆容,却也还是能看出贾母脸上的病气,黛玉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已经这么老了,却还是不得安生,还要为那群不成器的儿孙的事情劳碌奔。
黛玉心里有些酸酸的,想着若是贾敏在的话,一定不想看家贾母这个样子,就算她算计的再多,她也只是一的可怜的老人而已,生了病不得好好的休养,要被那些儿孙气成这个样子。
“老太太,你把手伸出来,我帮你好好脉,我在药王谷养病时,学过一点医理。”黛玉想着,罢了,我最后为死去的娘亲做一件事情吧,就算是报答贾家对娘亲的养育之恩罢了,以后贾家再有什么自己也不会再出手了,这样想着,也就说道。
黛玉一双青葱般的玉手轻轻搭上贾母的手,过了一会儿,黛玉才放下双手道:“老太太,你是不是已经感染风寒很久了,这一直没有好,拖到现在,寒气已入五脏六腑,若实在不好好休养,只会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受了些打击,现在还能来这里,老太太,你这是想干什么?”
“林丫头,不是我不想好好休养,实在是那群不成器的子孙,若是没了我,不知道这贾家将会如何呢?”贾母垂泪道。
“老太太,你这又是何必呢,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你这个垂暮之年的老太太管得了得,要我说,老太太,你呀,应该只管想想清福,每天怡弄子孙,别的事情就不要管了。”李雅馨在一旁说道,黛玉也附和着李雅馨的话。
“林妹妹,那老祖宗的这个病应该怎么治呢?这都已经拖了好几个月了,还不见好,这要急死人了。”王熙凤说道。
“办法倒是有,就是有些麻烦,不如二嫂子你扶着老太太陪我到偏厅里去,在给老太太细细诊断一下。”“嫂子,其他几个姐姐妹妹就交给你啦。”黛玉对王熙凤说完,又回头对李雅馨讲到。
“只管去吧,这里交给我。”
到了偏厅,黛玉找来纸笔卸下药方,并细细的嘱咐王熙凤如何服用。
黛玉这才坐了下来道“老太太,二嫂子,本来有些话不该我这个外姓人来说的,但毕竟贾家是母亲的娘家,我也就胡扯几句,你们能听进去多少就算多少吧,贾家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情形想必老太太二嫂子比我还清楚,这俗话说的盛极必衰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说句不中听的话,若是贾家在场此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与其这样追求那些虚的,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来,还有贾家在京中和某些权贵走得比较近,虽然圣上没有说什么,却也难保有一天不会造成祸端。”
黛玉喝了口茶继续道:“虽然我的话不中听,老太太二嫂子能听多少是多少,我也只不过是听娘亲尽责而已。我有些累了,就不陪大家了,待会儿也不来送你们了,还望二嫂子代我向几位姐姐妹妹配个不是。”说完,不理呆愣中的贾母王熙凤径直走了。
===================
这章算是和贾家的事情做一个了结,以后虽然还会提到但是也不会太多,本来我打算设置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是林家和贾家彻底的绝交,但是我一个朋友看了以后说是这不合情理,黛玉虽然是有些冷清,但是也还是性情中人,且和贾母也还有血缘关系,是不会不管贾母的。
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也就摒弃了先前的设定,但是不会影响之后的情节,所以大家放心,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我也好作了解。。。
还有大家可要记得投票票额。。。。。
☆、052 子哲科考边关战事
新的一年,又是三年一次的会试春试○1,这一次的春试林子哲自是参加了,林家本就是书香世家,其实也不需要林子哲再去科考,但林子哲却也是个清傲之人,不想靠祖宗庇佑过一辈子,也想有自己的功名,证明自己,林海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林家现在本也不需要你再去参加什么科考,但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为父不求你封侯拜相,但求哲儿能好好的把咱们林家传承下去,林家已是六代书香世家,只盼能能长久的传承下去,哲儿有此志向,为父甚是欣慰。”
林子哲去参加参加了春闱,林子哲本就传承了历代林家人爱读书的的特点,平时又有一个前科探花做指导,也时常与龙君宸等人谈经论典,讨论家事国事,虽然年轻,却也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可比当年的林海。
林子哲不负重望,会试结果出来时,得了贡生,并将在八月份进入殿试,结果出来后,林海甚是欣慰,满面的笑容。黛玉李雅馨则是吩咐了厨房,做了几桌好酒好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庆祝了一下。
…………………………………………………
春天的脚步这才匆匆走远,夏天已经跟上,天气热变得热了起来。而黛玉已经过了十四岁生辰,再过一年就及笄,将要穿上火红的嫁衣嫁给那逍遥王爷为妃。
夏五月,太阳焦烤着大地,北方的雨季总是比南方来的晚些,雨势也不比南方的温和,几场雨过后,天空也变得明净,绿叶上的尘埃也随着雨水归入大地,大街上的尘土也被冲刷得干净。新皇龙君越登基已是五年有余,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足,似乎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可却不知有多少的肮脏是掩埋在这美好之下的。
朝堂上一片宁静,却不知是否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外面一片欣欣向荣,却不知暗地里的暗流涌动。
五月的骄阳似火,而大灵朝的边关也在上演着如火如荼的战事。本来安静已久的的大灵朝堂,却被一个八百里加急搞得人心惶惶,朝堂上下一片议论纷纷。原来是北方边关传来消息,北方的东胡突袭边城,一举拿下大灵王朝北方四个重镇,本来镇守北方的大将军能稳住时局,不想军队里传出瘟疫,多少的士兵纷纷死亡,使得军心动摇,民心不稳,几个城镇也随之失守发来八百里加急,请求援助。
朝堂之上,早朝时,皇帝脸色阴沉的坐在龙椅上,下边一应大臣都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皇帝沉声问道:“怎么,各位大人难道都没有什么良策,平常看你们为朕的家事总是争论不休,现在轮到国家大事你们就闷着了,那朝廷还养着你们做什么。”下面的大臣大气不敢出,头压得更低了。
“左相,你来说说该如何?”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些问臣相道。
“依微臣之见,应该尽快派兵去阻挡,方能保住我大灵王朝的百年基业。”
“依卿家之见,这应该派谁去呢?”
皇帝的话这才问完,一个武将行列的将军走了出来道:“陛下,微臣司徒清愿意前往,夺回北方四镇,一雪之前之耻。”这个司徒清是大灵有名的大将,早年因家贫去参军,其人力大无比,从一个小卒开始做起,后来龙君宸去了北方军队以后,被龙君宸发现,跟随龙君宸出战,这才一举得名,得以加封晋爵。
“准了,司徒清听旨,朕命你为北伐大将军,即日起领兵抗夷,把北方东胡赶出大灵。”
“臣遵旨!”
“北静王、左相、右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大将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