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想法子,帮着卖钱,若是自家和他们多亲近亲近,儿孙们和他们感情在深一些,那将来他们要是发达了,那还能看着自家受穷?所以啊,就是为了儿孙将来也能沾点光,她也要当个好姑姑。
  有了这样的想头,贾氏和齐氏那么一交流,对着这起屋子的事儿,更是探讨的火热,不断的想着主意,为此还把贾环的姑父也一并扯了过来商量。
  原本齐氏在那十五两银子花销了一些给家里孩子们置办衣裳等东西之后,曾有过这样的想头,那就是三间正屋就做了瓦房,而其他的屋子一并还用海草做顶,这样花销上回小很多,毕竟他们这里起屋子,那可都是用石头做地基,在往上盖三尺,然后再用石子加上海泥,叠加立起来的,这样的屋子,不但坚固,能挡得住海风暴雨,成本还低,毕竟这附近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海泥更是近海就有,取用很是方便,而海藻做顶,那也是流传已久的渔民们常用的起屋子的方式,材料可以不花钱不说,叠加上三四层,中间加上海泥,就能保证遮风挡雨十年上下,多便宜。
  可贾氏却劝着齐氏,让她多花点钱,把贾环和小三住的也一并改成瓦房,理由也很简单,虽然这给兴哥儿的屋子做成瓦房那是因为兴哥儿即将成婚,为了面子也好,为了表示对女家的慎重也好,理由上很在理,可这样做却容易无形中让这三兄弟产生隔阂,让二子和小三感觉被忽视,被亏待,既然家中银钱不是供不上,那何必为了省几个钱,为这三兄弟未来埋上不必要的麻烦。
  贾氏这么一说,齐氏那真的是恍然大悟啊,她原本那真的是从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只是一心想着这钱来的太容易,生怕以后没有这样的好事儿,所以想要多留下一点家底,好为将来谋算,如今听着贾氏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差点就造成了兄弟矛盾,心下忍不住就是一阵的庆幸,好在自己还有个可以商量的人,不至于做错事儿。
  只是这未来的生计呢?这个也是大事儿啊,一下子把钱都花完了,那以后怎么办?继续商量,随即贾氏自然又给出了主意了,养猪,这东西能卖肉多好挣钱的事儿啊,在一个这喂猪的粮食那也不是问题,海里有的是,人家喂猪草,他们喂海草不就成了?一样不怎么花钱,就是他们家,贾环姑父也有意在家养上两只呢,以前是没钱买小猪仔,也没钱搭什么牲口棚子,人都住的不怎么样,哪有心思喂牲口,更不用说,家里没钱的那种心虚了,说白了就是怕亏了,这才不折腾这个,如今手里宽松了,在想想二百文一个猪仔,好像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了。养吧,反正不用什么大本钱,就是亏了,也是亏得起的。
  这样贾氏和这齐氏一说,这两家的主妇立马就一拍即合,感觉这绝对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喂上一年,一头猪仔怎么也能长个二百斤,二十五文一斤,那可就是五两银子的肉,就是杂七杂八的内脏骨头不值钱,那纯肉怎么也能有个三两银子吧,这样一算,怎么看都是挣钱的好事儿啊!
  有了这么一个算计,齐氏总算是能安心了,感觉自己一家子未来好像还是挺有希望的,对于这起屋子的事儿,自然也舍得花钱了,就彻底采用了贾氏给的方案。当然于此同时,她心下多少还算盘着这样一来,这猪没有卖的时间里,自家在这海螺风铃,扇贝的事儿上还是哟啊多花心思,争取多挣钱,好糊口,即使艰难些,勉强些,只要撑到这两只猪大了,卖了,那自家就能彻底喘过气了,最起码六两的收入,这还是头一年,她不敢家中多养,怕亏本的结果呢,若是多呢?或许还能靠着这个把几个孩子婚嫁的银子都挣出来呢。
  可不想一个转眼,这两个孩子就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惊喜,三两啊,这能做多少事儿啊,恩,或者说,这简直就是一头猪养上一年的收获,她好像看到了未来孩子们靠着这个本事,不断的往家里划拉银子的景象。
  想到这里,齐氏看着这两个孩子,那真是怎么看怎么欢喜。
  “等着新屋子起好了,咱们在拾掇一年,过了你们爹的孝期,家里也就能办喜事儿了,兴哥儿都这么大了,娘终于能等到媳妇茶吃了。”
  说道这个贾环还没什么,兴哥儿整个脸立马就是爆红。只是眼里那喜悦,那希望却闪着炫目的神采。

  ☆、第31章

  人只要有了希望,似乎做什么事儿都会越发的有力气,日子也过得分外的快,转眼间大半个月就过去了,日子已经到了正月,在这年前的一段时间里,或许是因为齐氏的言语给了兴哥儿莫大的动力,或者是他们真的时来运转,一下子开始翻身了,总之这两兄弟这段时间那真是财源滚滚啊。
  先说这卖对联的事儿,原本额不过是就想着做了这么些个也算是不错了,毕竟这县城人口也就是这么多,还有其他人在做一样的生意,哪有什么钱都被他们全拢了过来的道理。
  可不想因为那天卖对联的时候,兴哥儿送了一副最好的对联给齐掌柜,作为感谢的礼节,这对联让镇上一家饭馆的老板看到了,他很是喜欢贾环的字,赶巧他又准备开年重新制作菜牌,就花了一两银子包了一个红包做润笔,让齐掌柜坐中间人,请了贾环过去写了一日的菜牌子。
  在有,福瑞居的老板派了活计来求告,说是最近店里扇贝的货源不足,已经快要到影响到这店里生意的地步了,所以想要高价收购扇贝,求这些渔村的渔民们冬日里下个海,多给捞一些。虽然这十文钱一斤,那比着以前,绝对是直接翻了十倍,价格高的让人咋舌,可是这大冬天下海,真不是什么人都敢做的,福瑞居可是求告了好些个渔村了,除了那些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准备拼上一把的人家外,谁家还愿意下海?
  可是谁让贾环聪明呢?他也想挣这个钱,可又生怕冻出病来,最后和兴哥儿试了几次,终于商量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簸箕帮上长竹竿,人坐在船上,用这簸箕去直接陶海,虽然这样一来,一次提上来,很有可能泥沙居多,甚至有可能三两次都不一定能上来一斤扇贝,可到底人不用受罪了不是。
  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个好法子,最起码在三五米深的浅海,这法子还是能弄到不少扇贝的。而这个法子,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迅速的就被流传到了村里其他人家,甚至在半个月后其他渔村也一并知道了,一来二去这冬日里海底下不容易求食的状况被改善了很多,也算是贾环间接的造福了不少人,很多日子过得艰难的人家,靠着这一波掏扇贝的风,也算是过了一个还算是饱腹的冬日。
  而贾环他们家作为最先想出这个法子的人家,所得到的好处自然也是最多的,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家中的钱罐里,就又多了一两多银子。
  紧跟着村子里因为最近大家收入都增多了,一个个挣钱的念头也越来越浓,想法子的思路也因为贾环无意中的引导,开始有了点散发,一下子又开始折腾起了做海螺宫灯的主意,想趁着马上就是元宵集体挣上一笔,不用说这一个村子的手艺人都凑起来做起东西还是很容易的,加上还有贾环帮着指点些颜色搭配,造型休整什么的,做出来的百来盏灯居然也卖的相当的不错,贾环家也因此分到了属于他们的二百文。
  再加上什么骨雕,还有零星的风铃,海螺的收入,等到过了正月十五,齐氏再次收拾钱罐的时候,家中存银居然已经上涨到了足足二十两的地步,这让一家子人都欢喜的就差没有欢呼雀跃了。
  有了足够的钱,有感觉马上就是开春了,家中又能出海打渔,又能重新下海捞扇贝,而扇贝的价格也越发的上涨的情况下,齐氏忍不住将自己原本的目标又重新提了一个档次,再一次晚上家中一同吃饭的时候和兴哥儿几个孩子商量,是不是将原本的建屋子的计划再重新规划一下。
  “我寻摸着,咱们既然都整了,是不是索性一次弄的更大些,咱们这里地不怎么值钱,将宅子周边那地方左右前后的,往外划拉一下,多买下一亩来做宅基地,也不过是花上一两银子事儿,可要是买下了,那咱们可就宽敞多了,到时候咱们这屋子就能建的更像样子了,像是那三间正房,咱们就能弄成三间两耳的样子,这样不管是左边给兴哥儿的婚房,还是右面的我和鱼娘的屋子,都能收拾成一明一暗两间,兴哥儿以后就是有了孩子,一时半会儿的也够用,鱼娘呢,也不用跟我挤在一个床上了。”
  说道这个,鱼娘第一个眼睛亮了,她都是这么大的姑娘了,自然也想要属于自己的屋子,即使如此一来也不过是在齐氏的里屋有那么一个小房间,可也比原本好了不是。
  “在一个,这左右两侧,咱们也能做成正紧的瓦屋,二子和小三一人一边,这样将来你们成亲的屋子也算是弄好了,以后都不用收拾了。而大门这里,将原来的地方往外头一扩,直接做上四间倒座,就用海草做顶,也不用太多花销,一边的那个厨房和柴房,另一边还能做个库房什么的,家里以后腌制鱼啊肉的,也不至于弄得满屋子都是腥气。”
  这个让几个孩子都亮了眼睛,虽然今年确实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这海边别的不多,就是海腥味最重,特别是咸鱼,那一个不适应都能将人熏晕过去,像是这个他们住着的山洞,如今就是一股子腥味,只是他们自己是长时间在这里住着已经习惯了,可是走到外头,光是他们衣服上沾染的哪一些就足够让周边的人对他们退避三舍了,这一点他们可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法子解决罢了。如今若是像是齐氏这么说的话,即使以后身为海边的渔家子弟,海腥味总是散不去,刻到了骨子里,可最起码不至于太过浓烈的让人不敢靠近不是。
  “最重要的是,我算了算,若是咱们这么挣,若是房子沿着宅基地的边来造的话,那咱们家的院墙其实倒是反而几乎用不到多少了,也就是后院还需要起上一些,前头四面都是屋子的墙给顶了。多了足足六个屋子,也不过是多花上大概五两银子,咱们还算是承受的起,你们说怎么样?”
  能有个像样的四合院作为家,他们有什么不愿意的,特别是贾环,当年即使是最落魄的时候,也没有住过如今这样简陋的场地,早就期待着能改善环境了,更是点头点的和小鸡啄米一般,倒是兴哥儿有一点为难的问题。
  “娘,您说的这个我们觉着都好,家里如今有二十两银子,用十五两盖屋子,确实可行,可是如此一来,咱们家买船的事儿估计就够呛了,只怕还要重新攒钱,这个先不说,毕竟这盖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儿,确实比船重要,弄得好了,这宅子几十年都不用操心了。可还有个问题,如此一来,咱们工期必定要长些,到时候人手是不是够用?在一个,我前几日听姑父说,这一个冬日里,他们家也攒了不少钱出来,大概也有个六七两银子,他也想着将家里的屋子重新翻新一下,在加盖上两间海草房子。其他人家里也多有想要翻盖房子的人家,如此一来,这村子里必定到处都是翻房子的事儿,咱们还能有人收?”
  这可确实是个事儿啊,齐氏一听这话也有些傻眼,怎么这些人家都赶在一起了呢?可转头一想,却也能理解了,这村子里的人家都不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