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清楚,他又不是什么包打听,倒是自家娘因为豪富了一把,所以又拿出了十两银子给了两个舅舅,让他们一人买上五亩荒地,继续开垦,至于换钱?也很是宽松的给了五年的时间,让他们一年还一两,真是宽裕的不能在宽裕了。
  因为这个两个舅妈就差没有把齐氏当成祖宗供起来,这样好的小姑子谁家能比得上?不过是大半年的时间,居然就借出去了一家七两银子,还帮衬着让他们一家多了十亩地,即使如今还是半荒的地方,可是只要用心,过上几年,他们家就那也就是能拜托村中最穷的人家的帽子,彻底扬眉吐气了。
  就是那个当泥瓦匠,不怎么靠着土地吃饭的七舅,也因为和村子里结了亲,有人帮着操持,还有借钱的地方,跟着置办出了六亩坡地出来,家里也有了翻身的预兆,若是在零零碎碎的加上那些和海螺村有些亲戚的人家,或多或少的买上三五亩坡地的事儿,海螺村一个村子的兴旺,居然连带着让隔壁的亲戚村子也一并开始有了发达的迹象,这真是让贾训这个从没有往这边想过的人也有些傻眼。
  更不用说往日不怎么活络的村长的动作了,那真是大手笔到让贾训瞪目结舌的地步了。
  你道怎么,村长居然和县里头商量,将村子靠着水源那边两处山头交接的地方由自己村子自行开出一条山路,然后将这两处山西面下坡的一片坡地也划归到海螺村,好让村子里的人买地开垦。
  你还别说,贾训知道了村长这个主意之后,特意和兴哥儿往那边走了一趟,虽说这山路难走了些,需要蜿蜒着走三倍的路,还需要爬山,可是并不是不能通行,而山那边又是一处无人的地界,是处于东山和海螺村这边的石头山的夹缝中,简直就是个封闭的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谷。离着最近的泉水村都有大概一个时辰的路,还是那种需要翻山的那种。或许也正是因为封闭,除了东南还靠着海边,是个出路,所以虽然这些山坡地还算是不错,却常年没有什么人要,连个人影都瞧不见。可到了如今,却是便宜了海螺村。
  真要说,那地方,比海螺村都大些,除了没有水潭,有没有正紧可以进出和外头联络的要道,还是个海螺口一般的地形,阳光不够多,海风倒不小这些缺点外,那真是相当不错的安居之所。就是那中间平地按照村长算的,还能有一百五十多亩平地可以耕种呢,即使是下田,那也是不错的土地了不是。若是加上两边的坡地,算起来怎么也能有五百多亩,这些土地要是划归了海螺村,那整个村子几乎所有人家的买地的渴望都能满足了,还都是一两一亩的最便宜的那种。
  这一个大手笔,不单是把贾训他们给惊了一跳,就是县衙也吓着了,刘班头更是奉命和县衙书吏等过来查看了好一阵。最后上报县衙说,这地,进出无路,出了爬山,就是只有往海螺村这么一个相对还算是较为平稳的小道了,就是这个小道,那也是不能走牲口的那种,想要彻底平整成能进出车辆的路,没有十年八年,估计是整不出来,这里实实在在那就是鸡肋,更不用说这些土地,因为常年没有人伺候,海风暴雨的,土地贫瘠的不行,就是种上粮食,收获只怕也颇为勉强。更要紧的是,这里水源实在是不变,就山上一个山泉眼流下来的小溪,和海螺村的那个是一脉相承的,你说能有多少水?
  有了这么一个评语,县衙还能说什么?立马就下了一个公文,这地直接就划给了海螺村,甚至表示可以直接划归到盐碱地里,五百多亩地,只要意思意思给的一百两银子,那就能全卖出去了。而且还是五年不收税赋的那种。
  这一下子可把村子里所有人的热情给点燃了,这样一算,这一亩地岂不是只要不到三分银子?就是其实也立马将自己原本要买中田的计划给放下了,一门心思想着这地怎么分。
  最后的结果是,按照户算,每一户可以买三十亩,也就是九两银子。这点钱,如今在这海螺村算什么?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能拿出来的,莫大更是为了这个差点和村长吵起来,因为他家人口多,还养着侄子,他力主要买两份,就是王奶奶也和齐氏说好了,她名下也能买一份,到时候一分为二,十五亩贾家出钱,算作小苗的嫁妆田,一份归王家最近的本家,谁家要谁家出钱。
  不过是三五天的功夫,热热闹闹的各家老少爷们不但是交足了钱,甚至连各家的地都已经丈量好了,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清理了,这让村长也乐呵的不行。
  县上只要一百两,一共五百一十亩地,每家都分好了之后,还有三十亩作为祠堂祭田,每年大家伙儿帮着一并耕种,得的银钱用来修缮祠堂和庙宇,抚养孤老,简直是把村中的后路都给安排的百年不用愁了,更不用说按照三分银子卖田,人人满意之下,足足收取了一百五十三两,剩下的除了打点地契,还能有不少用到休整山路上,这样一比大钱即使不能把这山路开通成能同行车马的好路,可好歹也能让人挑着担,往来行走了。
  这会儿就是贾训看向这村长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果然自己虽然说是两世历练,可在这些寻常百姓跟脚的大事儿上,还是比不得这人老成精的村长啊,往日只觉得这人公道老实,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是有了这一手,才能看出这人在这村长的位置上那据对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不冲别的,就看着如今被称作海螺谷的小山谷,就知道这村长只怕早就不知道勘探了多少回了,不然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而能不断的勘探,可见村长对于这渔村没有自己的土地种植粮食也是很在意的,知道粮食这东西,关键时刻靠人不如靠己有多重要,甚至对村子只有那么一个山道通向外界,还是有些介怀,一直想着怎么开拓出更多的出路来。
  因为这样的心思,贾训特意上门又装痴卖傻的好生询问了一回,想问问村长到底是怎么想的,有心学习一二,不想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地方居然百年前族人躲避战乱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
  “二子啊,如今这地方既然都说出来了,那也就没说的,也该让大家伙儿都知道了,太平盛世的,没什么用得上遮掩,可是当年却不一样啊,本来就是避祸的,能不多寻点退路?那地方就是退路,若是乱兵发现了这进入咱们村子里的路,要杀进来,那咱们好歹还能往那山谷里退,好歹也是爬山路才能到的地方,说不得就又能避过一场祸事儿。“
  这说起来,这是祖先们给自己留的逃命的地方?贾训将这附近的地势想了想,还真是,若是那边的海边放上几条船,或者直接坐船出海,然后避开耳目,从那东南上岸,果然就立马又是一个避难之所了。这样一想,贾训都忍不住为这村落的祖先的智慧叫好。
  “至于一开始不直接在那边定居,那也是没法子,那里头你也看到了,真进了里头,要出去和外头联系那就难了,说是离着泉水村不远,可这爬山绝不是件轻松活计,东山这几年猛兽是没了,有也让人打猎的给弄走卖钱了,可当时战乱十来年,山里野兽没有了人时不时的折腾,可是多了不少,就是野猪也有好些,这样的情况下,进出爬山有多难?一个不好都能送命。”
  说道这个,村长用手掌狠狠的搓了搓脸,一脸的嘚瑟。
  “如今呢?山里大东西没了,就是有,那边也是种地的,又不住人,妨碍不到什么,说不得还能给咱们送点肉食,岂不是更好?进出还有这边可以走,这叫什么来着?啊,是了,进可攻,退可守,对吧,其实啊,也就是村子里都是打渔的,所以没人往山里多走动,若是猎户人家的,那里早就发现了对吧。呵呵呵。”
  听到这里,贾训心中也是一凛,连这样的小村落,不识字的人都知道,关键时刻,凡是儿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当年的贾家,真的是日子过得实在太懵懂了,以至于连这最基本的道理都丢到了脑后,怪不得没了下场呢。

  ☆、第69章

  老贾家在齐氏这么一个最近买地买上瘾的当家主母操持下,那山谷中多了四十五亩下等田,外头其他村落又置办了二十亩中田,就这么一下子,家里的田地直接上窜到了百亩只差三亩的地步,这样的家业,若是让外头的人知道了,那绝对不知道要红了多少的眼睛,村子里能比他们家多的,也就是那么两三户而已,若是按照人均来算,绝对是属于本村落第一位。
  就是村长,跟着折腾了这么些个时间,也不过是将家底增加到五十亩坡地,十五亩中田罢了,连带着贾家的亲戚家,一个个也开始跟着发了家,不少人忍不住也想跟贾家搭上关系,可再一看,又歇菜了,老大已经成婚,大闺女也已经定下了人家,这一家子只剩下两个小的,还有点希望,可却也不是他们寻常人家能掰扯的,二小子就不说了,虽然年纪合适,都十一岁了,可是大伙儿别忘了,那可是附近村落,甚至是县城里的公人都交口称赞,说是有前途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他们能结亲的?还有一个呢,才九岁,也在跟着读书,这两个娃,怎么看都是这贾家准备送到科举试场上搏一搏,想要改换门庭的重要人物,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点家底本钱的人能和他们结亲?
  可真有点家底门道的,能看上这么一个暴发户?能知道他们有多少家底?前头就说了,所谓的门当户对,在各个阶层都是事实存在的,既然存在,那么自然他们也就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像是海螺村这里这样,整个村子里一并发家的,一时半刻实在是不可能融入到这样的圈子里,还都在自己村子里绕着玩呢。
  好在贾家还有那么几个亲戚,比如开铺子的表舅家,比如亲家刘班头,所以在某些消息上还算是灵通。
  “你是说京城?”
  “可不是,最近那个热闹的,真是让人开眼啊,隔壁县的那个县令,就是从通州那边贬过来的,说是得罪了京城的不知道什么国公家,还有前几日我听驿站的人说,还有被贬到北面军前的,这个折腾,这才开春,就热闹成这个样子了,你说这一年还能有安生的时候?京城的大人物们掐架,弄到最后还不是小人物倒霉,这些听说都是些旁支什么的,可见这些个人都是被大风挂着的。”
  刘班头一边说,一边吃着小菜,还时不时和边上的洪书吏碰个杯,那个潇洒的,让难得来县城准备买笔墨纸张的贾训看着都眼红了,他上辈子劳碌了一生,都没有这么潇洒过,可见他往日的日子有多悲惨,不过这会儿可不是他计较这个的时候,这会儿他更想知道的是,这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个总的来说,似乎还是洪书吏更加可靠些,好歹也曾经是官宦人家的孩子,消息渠道,内情分析等等,都要比一个班头更精通些。果然这洪书吏也没让贾训失望,看着贾训瞪着亮闪闪的眼睛,一脸渴望的看着自己,立马就笑着投降了,没好气的说道:
  “你啊,怎么就那么喜欢这些个小道消息呢,隔着那么远都喜欢听,真是奇了怪了,莫不是这会儿就开始为以后当京官做准备了?成了,告诉你吧,这事儿说起来也真是玄乎的很。起因是一封不知道什么人递出去的信件。。。”
  才说了信件二字,贾训的心就是猛地一揪,随即他整个人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