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初。”
乔恩·兰道闻言皱了皱眉。
“不知你是否知道。。。。。。。《谍影重重》的全美上映日期也是在八月初?”
“知道,但是无所谓。”
乔恩挑了挑眉。
“或许我能有幸看到首映场?”
“当然。过几天便给您寄过去。”普莱瑞思笑着说。
四日后,21世纪福克斯。
乔恩打开助理递来的信笺,发现是普莱瑞思寄来的《萨冈》首映票。
随意放在桌上。
前来讨论《阿凡达》制作的詹姆斯·卡梅隆挑了挑眉,随口问道。
“《萨冈》?”
“你听过?”
“斯皮尔伯格同我提过。”詹姆斯·卡梅隆喝了口咖啡。
“斯皮尔伯格?”乔恩有些讶异。
“斯皮尔伯格是她老师。”
詹姆斯·卡梅隆放下了咖啡杯,不经意的回答,完全不知道他扔下了怎样一个重磅炸/弹。
“。。。。。。。。”
乔恩突然明白了前些天普莱瑞思那句“知道,但无所谓。”的意思。
要是有这么一个老师保驾护航,他也不怕。
詹姆斯·卡梅隆随意瞥了一眼桌上的信封,又看向乔恩。
“听说你八月准备制作新电影?”
“对啊。”对詹姆斯·卡梅隆一无所知的乔恩点了点头。
于是,在乔恩天真的目光下,詹姆斯·卡梅隆淡定的拎走了信封。
“那你专心准备新电影吧,《萨冈》我来帮你看。”
言罢,詹姆斯便转身离开了乔恩的办公室,还顺手替他合上了门。
“。。。。。。。”
骗子。
大骗子。
男人都是骗子。
眼看着寄给自己的电影票就这样被无耻又可恨的詹姆斯·卡梅隆拿走的乔恩·兰道决定再给《阿凡达》减点预算。
第58章
詹姆斯最终还是将首映票还给了乔恩·兰道。
并不是他不想看; 而是回到家中才发现; 他同样也收到了一份; 并且座位是影院中最好的那一排。
八月六日。
詹姆斯·卡梅隆根据票根上的地址一早便到了位于郊区的半旧影院。
看着面前的破旧影院; 詹姆斯·卡梅隆挑了挑眉; 再三确认,方才犹豫的进入。
这是一家营业不善的影院; 甚至连检票员都请不起。
詹姆斯·卡梅隆自己撕了票根; 放到柜台前。
售票员趴在位子上昏昏欲睡; 全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詹姆斯·卡梅隆进了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 环顾四周,却发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Leo、凯特、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昆丁·塔伦蒂诺甚至是他的前妻; 凯瑟琳·毕格罗。
斜眼又瞥到了好莱坞顶级影评人肖恩·索普以及詹姆斯.霍克。
此时詹姆斯·卡梅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是一个点映场; 是那个叫普莱瑞思·克兰德的年轻导演针对于好莱坞的点映场; 一场针对好莱坞A咖的点映场。
勇气可嘉。
至少他在年轻时; 要他开这么一场聚集所有好莱坞大咖的点映会是不敢的。
但这个行业光有勇气是不够的。
最终还是得用作品说话。
詹姆斯挑了挑眉。
身着黑色休闲服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落座在詹姆斯身侧。
“嗨,詹姆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而这位好莱坞暴君——詹姆斯·卡梅隆只是看了一眼; 淡淡点了点头。
斯皮尔伯格并没有觉得尴尬。
坐了下来,看了看四周; 最终将视线放回了詹姆斯·卡梅隆的脸上。
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与普莱瑞思的关系,反倒是洋洋自喜的说。
“听我徒弟说你准备在新电影中用杜比全景声?”
“恩。”
“那你是否看了《硫磺岛来信》?就是拿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 要知道; 哦; 这可是杜比全景声在大银幕上的首次出场。”
“看了。”
“怎么样?”
斯皮尔伯格满怀期待的看着詹姆斯·卡梅隆。
“幼稚、虚伪、煽情。”詹姆斯·卡梅隆面无表情的回答。
“。。。。。。。”
他明明听说他在看完《硫磺岛来信》后就吩咐助理买了普莱瑞思至今所有影视作品的DVD!包括《Alone》!
哦,这个死要面子的老家伙。
斯皮尔伯格哼了一声。
而詹姆斯·卡梅隆则无视了斯皮尔伯格的哼声,将视线投上银幕,即使电影并未开始,只是再放些无关的广告。
他的确不喜欢《硫磺岛来信》,因为他总觉得《硫磺岛来信》在某些层面上、至少在那些肆意堆积、老土无趣的慢镜头上颇有些斯皮尔伯格的味道,没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他喜欢极了《指匠情挑》。
詹姆斯·卡梅隆是先看到《指匠情挑》的。
在这部不过三集的英剧中,这位年轻姑娘把伊莲·卡西迪和莎莉·霍金斯拍的美轮美奂——就像是一支夹缝时代里肆意生长的野玫瑰期待着露水的降临。
詹姆斯·卡梅隆喜欢极了这种缱绻儒雅又带着些神经质的风格。
至少在他眼里,这是一部值得任何掌声的作品。
无意间,他了解到执导这部作品的导演是一位不过十九的年轻姑娘。
他一度动过收她为徒的心思,但彼时《阿凡达》的投资链又出了问题,他忙于处理,等到投资终于解决、他终于有空时才打听到,斯皮尔伯格这老家伙先下手为强收了普莱瑞思作为徒弟,甚至连《硫磺岛来信》都送到了这个女孩的手里。
詹姆斯·卡梅隆也只能说这个姑娘与他没有师徒缘分。
等到《硫磺岛来信》上映,且替制片人斯皮尔伯格拿下人生中第十二次奥斯卡提名第五次奥斯卡得奖后,詹姆斯·卡梅隆才走到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结果,大失所望。
也许初次观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导演颇有灵气,可作为看过她往日作品的他只觉得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她在《指匠情挑》中的那种刻薄、甚至灵气逼人的个人特色全然不见了。
刻意的美式显然是学了几分斯皮尔伯格,但同样的,也让她丧失了自己。
后来他还听说斯皮尔伯格想要这个年轻姑娘去拍些商业片。
对于这个愚蠢的决定,詹姆斯·卡梅隆表示嗤之以鼻。
斯皮尔伯格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但不意味着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斯皮尔伯格的成功之路是无法复制的。
同样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消化斯皮尔伯格那一套“商文并重”的理论。
——至少普莱瑞思就不是。
至少现在不是。
现在的她,凌厉有余而温和不足,即使先前有《硫磺岛来信》为例,也不足以证明她消化了美国那一套,只能说明她在模仿斯皮尔伯格方面有几把刷子。
她太文艺了,太欧洲了。
目前市场上的任何一部商业片都会毁了她最为宝贵的个人特质。
但斯皮尔伯格似乎执意将她领上商业的道路,甚至还为她接洽了《金刚狼》。
詹姆斯·卡梅隆听到这个消息几乎就要拔地而起了。
《金刚狼》?
斯皮尔伯格是认真的吗?
他以为所有人都和他一样能消化所有电影形式吗?
在他几乎要忍不住跑去质问斯皮尔伯格时又接到了一条消息。
那个女孩拒绝了拍摄商业片。
詹姆斯·卡梅隆这才松了口气。
但同时也开始忧虑起来。
这个女孩太欧洲了。
目前的她的确可以再拍几部文艺片坐实她“著名欧洲哲理导演”的地位。
但是以后呢?
继续拍文艺片吗?
这个女孩拜斯皮尔伯格为师就可以说明,她是对“商业”有欲望的。
可令她成名的凌厉风格却又毫不留情的限制了她拍摄的戏路。
这就和演员一样。
伊莎贝尔·阿佳妮是永远的法兰西女神,她或许可以拿下无数次凯撒大奖,或许可以演技绝伦神色忧愁,可她的那种时而温婉时而执拗、甚至略带神经质的气质却决定了她永远也无法打入好莱坞主流。
阿佳妮是天生的欧洲文艺演员,普莱瑞思也是天生的欧洲文艺导演。
她们的商业之路、太难了。
不自觉的,詹姆斯·卡梅隆皱起了眉头。
寂静之中,影片开始了放映。
由巴赫而起,由寂寥而终。
詹姆斯随着缓慢而优雅的镜头回溯了萨冈的一生。
等到最后一个镜头移向窗外法兰西那灰蒙蒙天空的时刻。
他起身鼓了掌。
随即是第二个、第三个。。。。。。。。。。
近乎全场的,爆发出轰鸣般的掌声。
詹姆斯甚至还注意到以毒舌闻名的影评人肖恩·索普目光含泪。
阵阵的“Br□□o”近乎将影院湮灭。
詹姆斯·卡梅隆静静的等待着众人的退场。
直至斯皮尔伯格即将迈步。
他挡住了斯皮尔伯格的路。
“她是天生的欧洲导演。”
言罢,便转身离开。
徒留一脸懵逼的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影院大厅。
售票员从梦中被近乎轰鸣的掌声惊醒。
似浪如海的掌声穿过薄薄的围墙传响在大厅。
她一瞬间以为自己在做梦。
自她在这个影院工作以来,她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场面,甚至包括许多年前这儿尚算红火的时候。
而现在,都快倒闭了,一波一波不停歇的掌声又是怎么回事?
未等售票员清醒,便有人从出口处出来。
他们分别是: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
售票员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嘟囔着“一定是在做梦”。
第59章
次日; 《萨冈》北美首映场的票房出炉; 仅为《谍影重重》的三分之一。
但《萨冈》的北美出品方梦工厂显然不着急; 仍不断扩大着排片率。
甚至在洛杉矶的某些地区; 《萨冈》的排片率已与《谍影重重》持平。
众人皆是不解。
梦工厂花这么大力气只为给一部法国文艺片造势?
疯了吗?
在众目睽睽下; 《萨冈》的首映第二天以百分之三十五的排片率百分之二十的上座率结束了当天的票房。
嘲讽、唏嘘一下子蜂拥而至。
甚至连梦工厂制片主任也坐不住了。
他连夜赶到了斯皮尔伯格的家中。
“嗨,史蒂芬; 我们是不是该减少些《萨冈》的排片率了?”
斯皮尔伯格挑了挑眉; 没有说话。
制片主任硬着头皮解释。
“昨天加上首映场; 两天排片率都抵得上《谍影重重》了,可回报呢?上座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制片主任叹了口气。
“史蒂芬; 我知道《萨冈》导演是你的徒弟,你想要给你的徒弟造势; 可现在事实就这样,好莱坞不吃文艺这套。”
斯皮尔伯格挑了挑眉。
“或许你可以先看看评论?”
斯皮尔伯格将手机放到制片主任面前。
制片主任其实是不想接过手机的; 他这次来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说服斯皮尔伯格减少《萨冈》的排片率。
可斯皮尔伯格执意将手机放到制片主任面前。
叹了口气; 制片主任接过了手机。
看向屏幕。
里面是《萨冈》的各项数据。
除了已知的排片率上座率之外还包括着《萨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