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娱]最佳导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文艺青年骨灰级成员的普莱瑞思在前世也曾是伍迪·艾伦的忠实粉丝; 但是自从伍迪·艾伦在韦恩斯坦事件后的肃清行动中被爆出与自己妻子的养女相恋后; 普莱瑞思就从迷恋伍迪·艾伦; 变成了单纯的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
  于是当老妇人问起她是否喜欢伍迪·艾伦时; 她斟酌了一下。
  其实在每年产一部电影、堪称好莱坞劳动模范的伍迪·艾伦拍摄的所有影片中普莱瑞思最喜欢的是13年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蓝色茉莉》以及17年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摩天轮》; 但是现在是10年; 伍迪·艾伦甚至连他的代表作《午夜巴黎》都没有拍出。
  斟酌许久,普莱瑞思还是选择了伍迪·艾伦不久前拿下金球奖的《午夜巴塞罗那》作为问题的答案。
  “我挺喜欢伍迪·艾伦先生的《午夜巴塞罗那》的。”
  老妇人听到这个答案显然兴趣缺缺。
  她看过《午夜巴塞罗那》。这是去年的奥提电影,伍迪·艾伦的公关公司有将《午夜巴塞罗那》的DVD寄到过这儿,但是作为一位成为学院委员已经40余年的的她并不太能接受伍迪·艾伦在影片中描绘的四人行的关系。
  “那可真是部关系混乱的电影。”老妇人慢吞吞的点评。
  普莱瑞思笑了笑。
  喝了口茶。
  屋子里传来响声,像是有人打开了门。
  “劳伦斯应该是起来了。”老妇人站了起来。
  普莱瑞思也随即站起。
  老妇人先行走到了楼上,不会儿又走了下来。
  同普莱瑞思道。
  “劳伦斯醒了,他在书房等你。”
  普莱瑞思随着老妇人上了二楼。
  与一楼的后现代风不同,二楼的整个装修风格是纯正的欧式。
  老妇人替普莱瑞思打开了书房的门。
  走了进去。
  阳光透过窗子将整个屋子照的透亮,满头白发的劳伦斯就坐在屋子中央的书桌后。
  虽然年纪已大,可劳伦斯的精神状态似乎还不错。
  他笑着看着普莱瑞思。
  “让你久等了,坐吧。”
  普莱瑞思坐到了劳伦斯对侧的椅子上。
  劳伦斯戴上眼镜,眯着眼,打量了一番普莱瑞思。
  许久,他说。
  “你似乎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
  “似乎是气质上。”顿了顿“看了你的《走近伊拉克》我总觉得你不该是如此的忧郁,至少也如同凯瑟琳·毕格罗。”
  似乎想起了什么,劳伦斯又说。
  “今年凯瑟琳似乎也拍了一部冲奥片,叫。。。。。”
  劳伦斯顿了顿。
  “《拆弹部队》。”普莱瑞思道。
  “没错,《拆弹部队》。”劳伦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普莱瑞思“无论从题材立意还是拍摄地点,似乎都与你的《走近伊拉克》有些相像。”
  普莱瑞思笑了笑。
  劳伦斯接着说。
  “不过凯瑟琳没进的了伊拉克。她被科威特的美国军事基地拦在了伊拉克外,只能去临近伊拉克的约旦拍摄。”
  看了一眼普莱瑞思,又问。“你是怎么进去的?”
  “以战地记者的身份?”
  普莱瑞思点了点头。
  “那倒是压了凯瑟琳一头。”劳伦斯漫不经心的说。
  普莱瑞思没有应声。
  未见劳伦斯时她还是挺期待的,可同劳伦斯聊了几句,一种不自在的感觉油然而生。
  她可以感觉出劳伦斯在某些时候对她实力的不认同,包括方才的老妇人。
  即使他们看过她的电影,并且在某些程度上还算喜欢,但是无可置否的,在他们眼里她仍旧不能与那些好莱坞成名已久的一线导演相比。
  原因无他。
  她的名气太大,她的作品太少。
  出道至今,一共拍摄了不过四部电影,而且都带着浓郁的欧洲哲理气息。
  在欧洲,她是一线导演、是神话,但是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人而言,她是后起之秀,是名气甚至不如二线女影星的新人,在影评人的心里,她远远不如那些好莱坞老牌导演来的吃香。
  上辈子在好莱坞的那些年让她清楚知道一个道理——“好莱坞最不缺的就是所谓的天才”。
  普莱瑞思看着劳伦斯,顿时升起一种自重生以来、许久未有的危机感。
  劳伦斯翻阅着普莱瑞思在前些日子写的导演阐述。
  二十分钟后,他放下了导演阐述。
  揉了揉鼻梁。
  他拿着摘下的眼镜,似乎在沉思。可唯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桌下的手在颤抖。
  久见知音、感怀的颤抖。
  许久,他抬头看向普莱瑞思。
  目光是先前未有的慎重与认真。
  “我看了您的导演阐述,我觉得很好,或许我们可以开始聊聊具体的世界构架了?”
  往常艺术指导与导演的交流,是从人物模型开始,最终才是世界构架。
  一跨至尾,只能表明艺术指导对于前期导演阐述中的人物塑造全盘认同。
  普莱瑞思愣了愣,点了点头。
  与劳伦斯谈了大约有五个小时的世界构架后,普莱瑞思开始向劳伦斯咨询是否有合适的服装指导与美术指导。
  “服装指导你或许可以考虑考虑赫勒穆特·朗。”劳伦斯说。
  “《迷失东京》的赫勒穆特·朗?”
  “对。”
  普莱瑞思拿笔记了下来。
  “那美术执导呢?”
  “你认为我如何?”
  “您?”
  “对。”
  “可是美术执导和艺术指导不同,是需要跟着剧组一同度过所有拍摄日程的。”普莱瑞思对劳伦斯的身体颇有顾虑。
  他已经86了。
  可劳伦斯却似乎毫不在意,重复的说。
  “我可以。真的。”
  “。。。。。。”
  “如果到时候我不行,你大不了把我辞了就是。”
  语气诚挚,几乎不能让普莱瑞思拒绝。
  “好吧。。。。。。”普莱瑞思犹豫的回答。
  老妇人敲了敲门,询问他们是否要用晚餐。
  得到满意答复的劳伦斯愉悦的点点头。
  拍了拍普莱瑞思的肩膀,同她说。
  “工作就先说到这儿吧,快去尝尝朱丽叶的土豆泥吧,那可是难得的美味。”
  说罢,还俏皮的眨了眨眼。
  晚饭过后,普莱瑞思婉拒了劳伦斯的邀请,主动告辞。
  目送普莱瑞思离开后,劳伦斯回到了书房。
  看着仍旧铺在桌上的导演阐述,拿起手机。
  看了看屏幕,通最近联系的电话。
  很快接通。
  “史蒂芬,你说的果真没错。”
  “她的导演阐述,不。。。。。。。她本人,很特别。”
  “我从她身上,似乎看到了你当年的影子。”
  “你收了一个好徒弟,史蒂芬。”


第86章 
  回到好莱坞后; 普莱瑞思从杰瑞那儿找到了劳伦斯推荐的赫勒穆特·朗的联系方式。
  说明来意后; 赫勒穆特·朗爽快的点头答应。
  一个星期以后; 劳伦斯发来了整个人物设定建模; 在普莱瑞思的首肯后,发给了赫勒穆特·朗做最后的调试。
  在美工设计,以及场景整体规划上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相较之下,普莱瑞思在剧本以及演员上的工作却是停滞不前。
  原编剧迈克尔·戈登伯格的编剧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前世他编的《绿灯侠》剧本全然抛弃了DC风格、一股浓浓的漫威味,然而最可怕的并不是一股浓浓的漫威味; 而是他学漫威也学不像,写出来的绿灯侠就会反复说“相信我,你可以的,你一定能成为像我一样优秀的人。”这样类型的台词; 充满了小学生的低级趣味; 前世普莱瑞思在看《绿灯侠》时就恨不得把《美国队长》的编剧乔·西蒙带到迈克尔·戈登伯格面前教他究竟怎么写剧本。
  迈克尔·戈登伯格是不可能再用的了,DC随后又从别的剧组调来了几个编剧,可普莱瑞思看完之后都不满意,总觉得DC编剧手底下的绿灯侠总带着些“圣母”的气息,令人生厌。
  思来想去; 普莱瑞思决定去咨询同她合作过两部片子的保罗。
  保罗对《绿灯侠》有些兴趣,但他刚刚接受了华纳的一笔投资; 转行当导演拍摄华纳的新电影《三日迷情》; 只好遗憾推辞。
  电话最后; 普莱瑞思又同保罗聊了些《走近伊拉克》后期冲奥的事宜,梅丽尔·斯特里普建议普莱瑞思同她一起买断韦恩斯坦今年的公关,也就是包全韦恩斯坦在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三大奖项。
  “让韦恩斯坦来公关《走近伊拉克》你觉得如何?”普莱瑞思问。
  保罗蹙起了眉。
  如果普莱瑞思是男性,他会毫不犹豫的告诉普莱瑞思让韦恩斯坦来公关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可普莱瑞思不是男性,她是位女性,并且还是位长得不错的女性。
  而韦恩斯坦最喜欢的就是普莱瑞思这种的漂亮的圈内姑娘——即使普莱瑞思并不是演员。
  沉吟许久,保罗蹙着眉,问。
  “你怎么想起来要让韦恩斯坦来公关奥斯卡的?是韦恩斯坦找你了吗?他怎么说的?”
  “韦恩斯坦没有找我。是梅丽尔的建议。”
  “梅丽尔?梅丽尔·斯特里普?”保罗轻哼一声“能做到奥斯卡‘法律规定必须提名’你认为她会是什么单纯的角色?”
  语气轻蔑。又带着些对好莱坞现状的厌弃。
  普莱瑞思不置评论。
  只是提醒的说了一句。
  “保罗。”
  听到普莱瑞思的声音,保罗这才想起自己还在华纳的大厅,收回话题,嘟囔着嘴。
  “交给韦恩斯坦,你的奥斯卡就稳了。”
  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屑。
  可是话却说得不错。
  97—13是韦恩斯坦的黄金时期,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亲手抢来了70多座小金人。如果普莱瑞思现在将《走近伊拉克》交给韦恩斯坦公关的话,那么在最后得奖的概率上倒真是大大提高。
  保罗那儿有些嘈杂,像是在讨论《三月迷情》的剧本细节。
  “我先挂了。”普莱瑞思说。
  “好。”保罗答。
  挂断电话,普莱瑞思开始思考。
  此时的韦恩斯坦还没有爆出臭名远扬的性丑闻事件,奥斯卡的那些老白男们仍吃他那一套公关手法。凭借着前些年用《撞车》干翻《断背山》的伟绩,韦恩斯坦在好莱坞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按照普莱瑞思前世的记忆他还会再火两年,直至12年《大艺术家》后,韦恩斯坦的公关策略才会逐渐被奥斯卡厌弃。
  可是与韦恩斯坦的合作同样充满着弊处,今年是2010年,七年之后韦恩斯坦便会因为性侵丑闻被赶出好莱坞,当年与韦恩斯坦合作过的明星都会多少沾染了些黑点,其中最倒霉的就属梅丽尔·斯特里普,之前公开表示自己与韦恩斯坦为好友关系的她在韦恩斯坦性丑闻被爆之前又选择了韦恩斯坦为自己公关。
  其实梅丽尔·斯特里普在18年奥斯卡提名的《华盛顿邮报》中的表现很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有突破,所以在17年韦恩斯坦被爆性丑闻之前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梅丽尔·斯特里普能顺利拿下第四座小金人,可韦恩斯坦事件一曝光虽然梅丽尔·斯特里普极力挽救,但最终也只拿到了一个提名,小金人则被另一位好莱坞演技派女演员费兰西斯·麦克多蒙得摘走。
  普莱瑞思在前世没有亲眼见过哈维·韦恩斯坦,只是从报纸和媒体上稍微了解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