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起来确实很不高兴。
  陈景书只好道:“殿下不愿我离开,我自然也是舍不得殿下的,但既有皇命,总没有抗旨的道理。”
  赵载桓道:“什么抗旨?圣旨还没下呢,只是今日提早对我说而已。”
  说到这里,他又道:“其实父皇也不是没说希望你去哪里,他想要你去工部的,只是又说如果不愿意,去其他地方也好。”
  嗯,作为明摆着的太。子。党,考虑到工部的职能定位,若说赵载桓不愿意陈景书去工部,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不是说工部不重要,而是要往工部派人,多得是人选,何必要让陈景书去呢?
  作为本身既有能力,又得太子看重的人,把陈景书往户部吏部这些热门地方塞才是正常做法嘛。
  陈景书想了想问道:“既然圣上最开始说工部,想必是有缘由的,却不知为何?”
  说起这个,赵载桓也不由压低了声音:“父皇想在工部如今的四司之外另设缮营造物司,专做洋人器物,设郎中一人为主管,正四品的官职。”
  嗯,从五品到四品,陈景书这当然算是升官了。
  只是……
  “圣上怎么突然如此看重这个了?”
  陈景书不由有些困惑。
  要说皇帝喜欢西洋学说,喜欢西洋器物,那叫人做就是了,如今却专门设了新部门专管此项,且直接就给了个正四品的官职,这可不是小事。
  赵载桓显然是知道的,因此回答道:“是□□。”
  “□□?”陈景书忍不住小小的惊呼一声:“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
  赵载桓道:“其实之前一直有研究□□的,只是都不受重视,前些日子却出了个新式□□,射程比之前远,威力也比以前大,而炸膛的几率却低了不少,父皇还特意去看了排射演练,觉得大有可为,再说这些年洋人的学问传播的多,也出了不少新东西,由各部根据职能分管固然是好,可效率却低,更有些把好好的经念歪了的,因此父皇才想干脆单独设一部门,专管此时,反倒便宜。”
  陈景书心中不由大惊。
  心说皇帝不傻啊!
  这世上大概就没人是傻子。
  不过再一想,可能这也和历史不同有关。
  在他的世界,那是满清入关,满人统治汉人的江山,至少在满清自己看来是这样的,哪怕他们入关百年,依旧有种满人统治汉人的想法,而不是真正的亲如一家,因此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不仅仅是要考虑这是否对国家有益,对百姓有益,更要考虑这是否能稳固统治。
  何况满汉还有人口数量差异的问题。
  满清的封闭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所造成的必然选择。
  清朝的皇帝不是没有睁开眼睛看世界,而是他们明明看到了,却在种种问题之下,又选择将眼睛闭上,还要其他人也都跟着闭上,假装不知道。
  大晋却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大晋的皇帝所要顾虑的事情相比之下要少得多。
  那么在皇帝脑子清醒且能够接受新事物,又有眼光和气量的情况下,想要做出改变虽不是很容易,却也没有陈景书原本想的那么艰难。
  既有汉唐开放的余韵,这种精神早已融在了骨血里,那么在需要的时候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陈景书忽然觉得未来可能并不像他原本想的那样沉重艰难。
  陈景书觉得这应当也是皇帝做出的一次尝试。
  如今大晋虽然没有摆明说欢迎洋人前来,但实际上往来贸易已经十分宽松,原本活的好似偷偷摸摸的洋人们,如今反而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年轻人总想从洋人那里听到更多的新事物,知道更多的新世界。
  在加上这几年新的学科与旧有的东西相结合,确实有不少非常良性的进步,那么皇帝做出此种尝试,也不是不能理解。
  当然,陈景书其实也怀疑这是皇帝想要改新格局的一种方法。
  他需要打破旧有的局面,那局面从大晋立国起就存在,早已让皇帝十分不满,但他之前的做法太慢,如今若有一股全新的力量加入,对旧有的局面产生冲击,这对皇帝来说,也是他所乐见的。
  不过皇帝大概并不打算把大晋的大门对洋人们无限制的敞开,所以他需要先在国内培植起一股新势力来。
  毫无疑问,若工部这个缮营造物司真的立起来了,日后皇帝可以做的事情就有很多。
  毕竟,这可不是新设一个部门那么简单,而是要开放一个新市场。
  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呢?
  但这是符合陈景书的愿望的,因此要说起来,他不仅不排斥,反而非常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赵载桓看着他的神情就知道陈景书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由又失望又生气:“你是一定要去的,对不对?”
  陈景书才刚一点头,赵载桓便猛地站起身:“算孤看错你了!”
  生气的赵载桓觉得,在陈景书心里,果然还是升官最重要,根本就不在乎他!
  眼看着太子殿下拂袖离开,陈景书有些茫然:“看错我……什么了呀?”
  郭思看着一脸茫然的陈景书,叹了口气,最后还是一跺脚去追自家太子殿下了。
  陈大人哪里都好,但遇上这事,怎么就是个木头脑袋呢?
  倒是赵载桓,一时情急,气的狠了自己跑出来,等出去之后却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去了。
  他心里不痛快,就想找个人说说话,往日里自然都是找陈景书的,可现在……
  赵载桓一咬牙:“出宫,去裕王府!”
  裕王听说赵载桓来的时候可惊讶了,毕竟在外界看来赵载桓和他的关系可不怎么样,今日却突然亲自登门拜访,裕王下意识抬头看天,见太阳没什么异常这才放心,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位太子殿下今日又发的什么疯,他的陈庶子都不管管的么?
  等他见了赵载桓,顿时惊讶道:“你这是怎么啦?谁惹你生气了?”
  赵载桓道:“陈景书!”
  好嘛,这都连名带姓的叫上了。
  真生气了?
  裕王连忙询问陈景书干了什么。
  等听清楚赵载桓的话,裕王也是一脸困惑:“我还以为你会很高兴你的陈庶子年轻有为,步步高升呢。”
  赵载桓道:“在东宫一样可以步步高升!”
  裕王想了想,跟着点头:“没错,陈景书这事做的不厚道,太辜负四弟对他的情谊了!”
  一听这话,赵载桓顿时有种找到了知己的感觉,说道:“他太叫我失望了。”
  裕王道:“他既不领你的情,总该给个教训。”
  老天爷啊,他想坑陈景书很久了,终于找到机会了!
  赵载桓问:“二哥想做什么?”
  裕王当下便把自己想了很久的事情说了出来,言道:“总得叫他吃点苦头,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可他说完这话,却没有听到期待的回答,不由抬头看去,却见赵载桓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裕王眨巴了一下眼睛,问:“你这是,怎么啦?”
  赵载桓道:“孤不许你欺负他!”
  裕王:“……啊哈?”
  说好的生气呢!
  他想了想,试探着问:“你不是……气他要离开东宫么?这回刚好给个教训呀。”
  赵载桓道:“谁说我气他这个了?”
  这下裕王疑惑了:“不气这个,你又是为什么生气?”
  赵载桓道:“孤都生气的走掉了,他居然没有追出来!”
  裕王:“……”
  好弟弟,你赢了。
  也不容他松口气,赵载桓就更加生气的问:“二哥,你是不是对孤的陈庶子有意见?”
  裕王:“……不,没有。”
  他惹不起还不行吗!


第86章 
  陈景书不知道赵载桓之后怎么和皇帝说的, 但皇帝确实在隔天召见他了。
  说实话, 让陈景书去工部, 皇帝心里也是有那么一点点觉得亏待了陈景书的。
  毕竟工部从来不是六部中最讨好的。
  可出乎皇帝的预料, 等他见了陈景书,说起这个的时候, 陈景书居然表现的没有丝毫抗拒。
  之前听赵载桓说这事,皇帝心里还有点没底, 觉得要么是赵载桓担心他对陈景书留坏印象美化了一下,要么就是陈景书自己强行装出来的愿意。
  可等见了陈景书,皇帝知道, 他是真的很愿意的。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 这点看人的水准他自信还是有。
  这就难免让人奇怪了。
  皇帝问道:“你可想好了?虽说是升迁, 但工部的日子可不比东宫舒坦。”
  在东宫, 赵载桓可就差把陈景书捧在手心里宠着了。
  对自家儿子的做法皇帝不发表任何意见,反正五十步没必要笑百步。
  可对于陈景书是不一样的吧?
  他从小聪慧,出了名的神童,长大之后科举也是一路顺风顺水,又连中六元,入了官场之后,一路升迁也十分顺畅,且不管是在翰林院还是在东宫,日子都是很好过的。
  工部可不是这样了。
  听到皇帝这样问, 陈景书反而先笑起来:“臣明白, 但臣还是想去。”
  皇帝不由挑眉:“哦?若只是为了升官, 你日后有的是机会。”
  “臣明白,”陈景书道:“臣说一句不知轻重的话,其实只要臣日后不出大错,稳稳当当的,哪怕是熬资历,想要做个高官也比别人容易的多,臣明白这一点,因此也是想清楚之后才要去的,也请圣上放心。”
  皇帝道:“朕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景书道:“圣上若是放心,今日就不会对臣问这番话了。”
  这倒是。
  皇帝想了想道:“你想去,是因为你推行的那些新学?”
  陈景书摇摇头:“不仅仅是新学,近年来臣也搜集了不少资料文献,其实除了洋人们的学问,咱们自己的老祖宗也留了不少好东西,只是其中多数不受重视,甚至被归类做奇技淫巧,不是正途,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陈景书一直以为很多数学知识和理论是从国外传来的,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虽然确实有不少来自国外,但当他开始写相关的书籍才发现,其中也有不少咱们自己的老祖宗就已经发现归纳了,不仅不比国外的差,有些发现甚至比国外早了不知多少年,只是这些除了极少的,不被人理解的爱好者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忽略的。
  但这个发现依旧让他兴奋。
  我们的基础一点都不差!
  陈景书想着,只要现在开始追赶,没有什么是赶不上的。
  因为他的书中常引用一些古代先贤的著作成果,这才使得他所谓的新学更容易被大晋接受。
  完全西化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推行的阻力还是很大的,但和大晋本土的东西结合之后则容易的多。
  皇帝点点头,不再问这个,而是转而问:“太子应当对你说过朕想要新设缮营造物司,若叫你去,你可想好了要做什么?”
  陈景书道:“臣想做的事情有许多,但圣上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恐怕只有一样。”
  皇帝闻言露出些许微笑来:“哦?朕想做什么?”
  陈景书道:“臣听闻,圣上是在见了新式□□之后才下定决心要设立缮营造物司的。”
  再结合南海那边打的一塌糊涂的仗,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皇帝道:“既如此,你就好好干,不要辜负了朕。”
  陈景书自然没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