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不能叫他白养着贾家这么一大家子养上一辈子吧?
王子腾当初能出手给他们留下一点家底,又为他们寻了安稳的落脚之处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所以说今日黛玉偷偷给探春银子,而且给的数目不算多,算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了。
至少在这件事情上陈景书的看法和王子腾一致,贾家靠别人扶是扶不起来的,只要他们自己不想着办法站起来,别人永远都扶不起来。
黛玉又哪里不懂这个道理呢,只是人心若只是单纯理智的谈道理的话,那也不是人心了。
她以前觉得贾宝玉不大靠谱,但到底不坏,但现在看来,一个男人若不懂何为责任,何为担当,那比坏也好不了太多。
当然,不管是对于黛玉还是对于陈景书来说,贾家的事情都只能算是生活中的插曲。
如今黛玉越发找到了教人作诗文的乐趣,非常用心的经营自己的专栏,而陈景书则继续毫不客气的欺负太子和裕王。
嗯,要说起来,陈景书算是明白为啥人人都说他的字很好但陈孝祖还是要挑剔一下了。
嗨呀,那种你确实很棒棒但还是不如我哦的感觉简直太美好了!
皇帝很快也发现了这事,但他不仅没有阻止,甚至还推了一把。
要说起来,裕王可不就是被皇帝推下坑的嘛。
然后皇帝看着自己那难得掉进坑底的儿子,站在坑边上哈哈大笑。
亲爹。
陈景书心说幸好我亲爹不是这样的。
不过比起这个,陈景书最近倒是有另外一件他更加用心去做的事情。
卢克思在长久的考察之后终于发现只靠着老一套确实是不可能在大晋打开局面的,再这么下去,到他老死在大晋,大晋的皇帝也不可能允许他传教。
在传教的事情上,卢克思确实是一个具有相当魄力和眼光的人,在下定了决心之后,他很快联系目前还在大晋的传教士们,卢克思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陆续说服了与他同个教派的几位传教士们,最后大家一起组了一个小组,决定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改变。
当然,最精髓最根本的精神是不能变的,这就需要他们共同努力。
陈景书倒是不管宗教的事情,但是他做了另外一件事情。
国子监是有选修课程的,大约也就是君子六艺之类的内容,而陈景书经过努力,终于在取得赵载桓和裕王两人支持的情况下,为国子监添了一门新的选修课。
主要是用来介绍和进行基础的物理化学之类的学科的学习。
这仅仅是入门的等级,但陈景书从来都相信一件事情不在于它的开始有多么渺小,而在于它有了一个真正的开始。
而负责给监生们讲这门课的当然就是那些来大晋的洋人们。
说实话,陈景书对这些传教士们的学识是真的十分敬佩的,把这些人凑上一群,简直能够搞出一个覆盖面极广的科学团队来了。
不过这也让大家发现陈景书不仅仅是圣人先贤的书读得好,就连洋人们的学问他也十分精通。
卢克思早就说在这方面他已经没什么可以教给陈景书的了。
陈景书他懂物理,懂化学,甚至还能说好洋人们的语言,这在这个时代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国子监那里就有人表示,与其听那几个洋人讲课,大家宁愿听状元郎陈景书的课呀。
陈景书对此只是微微一笑:“会的。”
他确实有点跃跃欲试。
但在那之前,先是新年到了。
要说这会儿最忐忑的人是谁,那一定是作为太子的赵载桓了。
他之前给陈景书吹牛皮,说啥一定要在新年的时候写出让陈景书满意的字来,如今几个月过去,是时候检验成果了。
赵载桓为此准备了好几天,那一篇准备给陈景书看的文章他反复写了很多遍才终于选出了一份最满意的拿出来,他是一定不愿意让陈景书失望的。
现在,陈景书正低头看着他的文章。
赵载桓觉得这时间太煎熬了。
他恨不得立刻听到陈景书的评价,却又不知为何有一些胆怯。
直到他听见陈景书带着笑意的声音:“殿下写的很好。”
赵载桓眼睛一亮:“真的吗?”
陈景书点头:“自然是真的,臣从不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殿下这些日子的努力臣都看在眼里,殿下的努力如今不是得到了回报吗?”
赵载桓问道:“那……你满意了吗?”
陈景书道:“再不能更满意了。”
说到这里,他略带歉意的看着赵载桓:“唉,要说起来,这些日子我对殿下的要求也颇为严格,我也知道这一点,只希望殿下心中不要怪我吧。”
“怎么会!”赵载桓脱口而出:“我知道陈庶子都是为了我好的!”
完全忘记了他前一晚还写字写的快要哭出来。
一旁的郭思默默撇开视线。
嗯,自家殿下没救了。
倒是陈景书,听到这话笑道:“这幅字也该给圣上看一看,知道殿下如此,圣上必定也十分欣慰的。”
赵载桓自然也说好。
之前皇帝就说若是陈景书觉得赵载桓练出个名堂来了,就拿去给他看一看。
陈景书觉得他分明就是在心中暗搓搓的爽一把。
毕竟……皇帝当年好像也是这么过来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么想着,陈景书道:“说起这个,我这里也有一幅字,前些日子圣上让写的,这便与殿下一起去吧。”
如今皇帝虽然没到新年放大假的时候,不过多数事情已经抓紧着处理妥当了,因此也算有空,见赵载桓和陈景书一起过来,几乎是不用说皇帝就明白是为了什么事情。
当下便招呼赵载桓过来:“字写好了?给朕看看。”
赵载桓自信满满的递上自己的作品。
皇帝打开看了看,不得不承认,以赵载桓的年纪来说,这字已经写的十分精彩了。
便也点点头。
又见旁边还有一幅已经装裱好的,便问:“这是什么?”
赵载桓答道:“这是陈庶子给父皇的。”
皇帝哦了一声,顺手打开,紧接着又是一声‘咦?’
赵载桓凑过去一看,也是一声:“呀!”
他不由赞叹道:“这字写的真好。”
皇帝哼哼一声,得意道:“陈卿的字当然好了。”
说着,他甚至拿着赵载桓的字和手上陈孝祖的字对比起来,然后一点一点的指点赵载桓,说他哪里还需要改进。
并且表示,要论字,果然还是陈孝祖写的最好。
这话说的赵载桓有点点为自己感到委屈。
陈孝祖的字当然是好的,这一点赵载桓也是承认的,但是拿他和陈孝祖来比较,真的有些不公平呀。
皇帝却不这么觉得。
他甚至很有兴致的拿出一副自己的字来:“练字这事还是需要长久坚持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你如今虽小有成就,但也不可自满,日后也当继续努力,你且看朕这幅字,临的便是陈卿的,写的比你像多了嘛。”
还给赵载桓说自己哪里写的最像,又拿着陈孝祖的字迹和他自己的那幅对比给赵载桓看。
然而说着说着,皇帝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大对劲。
嗯……好像只有赵载桓在附和他,陈景书完全没说话?
皇帝不由抬头看向陈景书,却见他和赵载桓说的热闹,而陈景书面无表情毫无反应。
这……
皇帝猛然想到了上一回那幅青绿山水的事情,不由道:“陈景书,你怎么不说话?”
陈景书道:“臣不敢说。”
坏了!
他这么一说,皇帝顿时觉得坏事了。
可他又把手中陈孝祖的字迹看了一遍,确认这幅字也是外头没有的,而他自己绝没有写过,不由又放了点心,便问道:“你说吧,不要怕朕怪罪,你说实话的时候朕何时怪罪过?”
陈景书这才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开口道:“启禀圣上,今日带过来的这幅字不是大伯的,是……臣照着临的。”
皇帝:“???”
赵载桓:“……”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皇帝正尴尬着呢,外头通传说裕王求见,正需要缓解尴尬的皇帝立刻道:“叫他进来。”
裕王进来才刚行过礼,眼睛就立刻看到了桌上的那幅字。
当即惊道:“不愧是兆源公,这幅字太精彩了!”
陈景书:“……”
呵呵。
皇帝:“……”
哈哈!
第63章
陈景书的心情很好, 非常好。
大仇得报当然也就神清气爽!
仿佛明白了陈孝祖坑皇帝的乐趣了呢。
陈景书本以为皇帝怎么着都得小小的报复他一下,至少得找回点场子这事才算完吧?
并不。
皇帝只是在赵载桓等人都退下之后, 拍着陈景书的肩膀,一脸意味深长道:“太子以后就交给你了。”
陈景书:“???”
他初还未明白, 再等发现皇帝的目光往桌上那幅字上头飘, 顿时恍然大悟。
……皇帝你真的是亲爹吗?
倒是裕王完全没有想那些, 他只是强烈要求陈景书拿出陈孝祖的真迹看而已,这倒不是什么难事,陈景书自然答应。
不过这件事情的后遗症就是,这一年皇帝让太子和他一起写给各处的赐字的时候, 大家都夸太子的字大有长进呢。
对此赵载桓觉得自己根本笑不出来。
只要想到苦练的那几个月, 能笑的出来才奇怪吧!
好在大约陈景书也对他的字很满意了, 之后并没有在要求他练字,话虽如此,以赵载桓的性格,他也不可能允许自己再退步的。
这一年的新年陈景书这里倒是不冷清了, 除了他和黛玉两人,还有林姑姑带着英莲与他们一起, 因英莲如今与林姑姑认了干亲的缘故, 陈景书倒也不必特意避着了,要说起来也称得上一句妹妹的。
英莲从小被拐, 如今早不记得家里爹娘是什么样子了, 小时候的事情一概不知道, 失了薛家之后她本是茫然无措的, 这时候被熟悉的黛玉接回去,算是勉强给了英莲一点安抚,那个时候她想着,大不了也就是继续做丫鬟罢了,原本在薛家她也不过如此。
何况,不管是林姑娘还是陈大爷看起来都是和善可亲的,当初在贾府,林姑娘对下人们也宽厚,打赏也从来都给的丰厚,是个非常好相处的主子,何况她们早前相识,若是伺候她比之别人自然更好,却没想到黛玉并不要她做丫鬟,待她认了林姑姑做干娘,便从寄人篱下的丫鬟变成了小姐主子。
林姑姑没有儿女,便将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对她极好,如此相处下来,英莲与林姑姑的感情倒是更厚了些,有些时候也想,若是改叫林英莲也很好听呢。
如今看着陈景书与黛玉坐在一处有说有笑,林姑姑又对她嘘寒问暖,英莲觉得,自己的未来也许也会很好吧。
陈府的一切看起来都如同摇曳的烛光一般带着暖黄的色彩,但另一边的贾府哪怕是在正月里也难以高兴起来。
以往和贾家来往的人家这会儿自然少有搭理他们的,偶尔北静王那里倒是稍微接济一点,但到底非亲非故哪里是长久之计,如今两家全不在一个层面,遇着的少了,能谈的话题也少了,没有共同点自然也就少了交往,交往少了,渐渐便也冷了。
往年贾家要过年,各处庄子上都要送来不少年货银两,如今老太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