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屋里后,邢岫烟才打开红布,这一打开,才发现里面是一百两的银票,共有十张。这是邢岫烟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票,眼睛微红,薛蝌让她回来再看,是怕她不要吧。
邢岫烟跟薛蝌接触的时间不长,可是她到底也算明白薛蝌一些,对方不是一个看重身份的人,而是一个非常体贴,懂得关心人的人。
邢家清贫,就算在京城过日子,那也是依靠贾家的接济,邢家本身没有什么营生。当邢岫烟看到薛蝌给的银钱,她就明白薛蝌的意图了,一来是让她置办嫁妆的,二来让她留一些给父母,父母的日子也好过一些,她便不需要担心家里。
“薛蝌。”邢岫烟低语,绞着薛蝌的名字。
原来被一个人如此关心是这么的快乐,邢岫烟吸了吸鼻子,她根本就没有想着从薛家拿什么东西回家,就想着父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好。她要给,也不可能给太多的,毕竟她嫁进薛家,用的是薛家的东西,要给的话,也得她自己的。
邢岫烟把银票藏了起来,她没有去找父母。
安乐公主府,林黛玉回到了公主府,正好就见到太上皇站在院子里。
“爷爷。”林黛玉走了过去。
“他呢?”太上皇往林黛玉的身后看。
“简浩吗?他已经回去了。”林黛玉好笑地道,“您站在这里多久了?是要看他有没有送我回来吗?看我哪时候回来?”
“刚刚……刚刚吃了点东西,出来走走。”太上皇轻咳,“我是你爷爷,关心关心你,怎么,不可以吗?”
“可以,可以。”林黛玉上前挽着太上皇的手,“只是外面天冷,在外面站久了,就怕感染风寒。”
“我的身子骨好着呢。”太上皇轻拍胸脯,“太医瞧过,说你爷爷还能活好几年呢,要是好的话,再活个十几年都不是问题。”
这些年来,太上皇放宽心,没有再去管那些政治上的事情,这心情好了,不用再去担心那么多的事情,心宽了,这身体自然就好许多。再加上林黛玉给太上皇吃的一些带有灵气的灵果,太上皇的身子自然就更好。
“就你那个父皇还羡慕我来着。”太上皇骄傲地道,“看看,我早早退位,让他做了皇帝,他还不感谢我,还说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交给他。呵呵,当初,也不看看是谁想争夺皇位的。”
太上皇瞧不上他的皇帝儿子,当初可是那些人想要争夺皇位的,一个个都以为皇位是好东西。可实际上呢,皇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皇帝就得经常操心前朝的那些事情,一没做好,就被人说是昏君。
劳心劳力,还讨不到好。别说皇帝可以随便处置人,那也得看情况,皇帝的权力是大,可那些权力也得皇帝去争,否则皇帝也可能被大臣架空,被大臣刁难。
“太子不是在那里么,他要是想退位就退位啊,我看啊,他就是舍不得那些莺莺燕燕。”太上皇轻哼一声,“当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还有大小选。”
“也许。”林黛玉心想要是皇帝听到太上皇的话后,一定哭笑不得,“走吧,我送您回去休息。外头都飘雪了,这几天又冷了。”
“走吧。”太上皇道。
太上皇可不在乎外面是飘雪还是飘雨,雪灾洪水什么的,那都是皇帝要操心的问题,不是太上皇要担心的事情。他现在就安心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不用去管那些事情。
要是有人找上门,太上皇想见就见,不想见就不见。特别是那些皇子公主的,一个个都挺蠢的,自己没本事,就知道求别人,那有什么用。
三公主府,三公主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三驸马了,她也没有跑到靖南伯府闹腾。
张太妃见三公主站在院子里好一会儿了,便走了过去,“外面冷,进去吧。”
“祖母。”三公主转头看向张太妃,这一段时间,要不是张太妃压着她,只怕她又跑去靖南伯府闹腾了。可正是因为这一段时间被压在公主府,三公主想了很多,她忽然发现即使她没有出门,也没有会关心她。
过年时,没有几个人上门送礼,宫里也没人管她,她仿佛被忽略了。就是靖南伯府那边,也没有人让她过去过年,同时也没有人过来,崔文俊愣是好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她。
“进去说吧。”张太妃叹了一声气,过年时,就只有她们两个人一块儿过。
今天是正月十五,有不少人出去看花灯了,而她们两个人依旧待在公主府。她这个太妃倒是还好,早年在宫里就习惯了,哪里还会去想看外面的花灯,倒是三公主,三公主年纪轻轻,现在却一个人,想来三公主必定有其他的想法。
到了屋里,屋里有炭火,倒是暖和。
“祖母。”三公主的表情极为失落,“崔家那边……”
三公主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么久了,她在公主府住了这么久,崔家都没有人过来。她跟崔文俊还是夫妻啊,他们怎么就没人过来呢。
“别担心。”张太妃明白三公主的意思,“那边那两个人还怀着身孕呢,他们是怕你害了那两个人的孩子呢,那都是崔家的孩子。”
“可是……”三公主说了两个字,又停了下来。
“既然你跟三驸马不能随意和离,那就过下去。”张太妃明白,之前都是三公主自己作的,怨不得别人。要是三公主想要和离,皇家也不可能站在三公主这边,那么三公主就只能走下去,“等过些日子,再让三驸马过来,你还是得有孩子,你的孩子是嫡子,自是不同的。不管那两个女人生的是不是儿子,也不管她们的孩子是不是比你的大,都没用。”
三公主微微点头,到底是没有再闹腾了,事情都到这一个地步,她如何能够不明白呢。
那些人都放弃她了,就只有张太妃过来跟她一起住,帮衬她。三公主想张太妃以前住在宫里,日子过得也不差,即使后宫是皇后做主,可是那些奴才也不敢怠慢太妃。
而张太妃来了公主府,那就是真真正正清冷了。
等到第二天,孙绍祖就带着媒人去礼部尚书刘大人府里提亲的,这孙绍祖也不是一个蠢笨的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总得上门。
第127章 害人终害己
刘府客厅里; 刘夫人见着眼前的孙绍祖,心情一点都不美妙。
刘夫人已经从女儿那里听说了昨夜在河边发生的事情,想来这孙绍祖要救的人不是刘雨竹; 而是她的女儿; 想让他们刘家的嫡女被迫下嫁。
“既然是你在众目睽睽之下救了雨竹,那便是你们的缘分。”刘夫人道,转头看向她的丈夫。
刘大人昨儿就知道这一件事情了; 这一会儿正皱着眉头呢; 他本来想给刘雨竹说另外一门亲事; 可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刘雨竹的名声受损; 那么刘雨竹就只能跟孙绍祖定亲了,否则也没有人愿意娶刘雨竹; 只怕要送到寺庙。
“家里本是要给我说亲的,可昨儿人命关天; 又不好不救。”孙绍祖道; “回去后,便跟家里说了,别去说其他人家了; 男人总得承担责任。”
孙绍祖故意说这些话,表明他本来要跟其他人说亲的; 可是因为昨天救了刘雨竹,只能推拒原本已经说好的亲事,转而来刘家了。孙绍祖要让刘家知道; 他孙绍祖有情有义,敢于承担责任。
刘大人听了孙绍祖的话,还算是满意。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他也没有推拒的余地,就只能同意孙绍祖的提亲,让女儿嫁给孙绍祖。
好在孙绍祖是娶刘雨竹做正妻,要是孙绍祖敢说是纳妾,那么刘大人的脸色一定不好看,更不可能让孙绍祖留下来。
因为昨天不少人看到孙绍祖救了刘雨竹,刘雨竹名声有损,为了防止外面的人说刘雨竹的不是,说刘家的不是。刘家和孙家很快就定下亲事了,也传了出去。
因此,一等将军的人很快就知道,孙绍祖跟礼部尚书刘大人的千金定了亲事。
贾赦听后,便觉得孙绍祖的动作很快,还跟邢夫人道,“他之前还让我帮着瞅瞅,没成想,他这么快就定下亲事了。”
之前,孙绍祖从一等将军府离开,到底不大甘心,便跟贾赦说了那话。只是贾赦听了,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孙绍祖就没想贾赦能帮他。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又不好张口闭口银钱的,而且说亲事,又不是谋官,也不好送银钱。
孙绍祖认为贾赦没有把他的事情放在心上,自然就只能去想其他的办法。
“定下便定下了。”邢夫人可不管孙绍祖如何,她的侄女跟王熙凤的姑母的侄子还定亲了呢。那个孙绍祖对她而言,就只是一个外人,不管孙绍祖跟贾家有什么渊源,她只是一个内宅之人,又不管那些事情的。
“也是。”贾赦点点头,倒是没有再说其他的。
孙绍祖跟贾家的接触又不是很多,虽然也算是有些关系,但贾赦可不去管这些事情,要是有这个闲功夫,他还不如去陪着孙子玩耍。
而王熙凤得知孙绍祖跟礼部尚书刘大人家的千金定亲后,松了一口气,那孙绍祖没有来祸害他们这些人,这就可以了。至于刘家的姑娘,王熙凤跟刘家又没有亲,哪里可能去管刘家的姑娘如何。
“听说这里面还有些门道呢。”平儿左右看了看,声音略小些,“好像那位姑娘之前就跟孙绍祖认识。”
“真的?”王熙凤疑惑,她倒是不知道这一件事情,剧情书里也没有写到这些事情。
“刘家庶出和嫡出的两个姑娘同时落水的,孙绍祖救起来的是庶出的这位。”平儿道,“听人说,孙绍祖原本是要救那嫡出的,谁成想,两个人一块儿落水,可不救错了人。”
“哦?”王熙凤挑眉。
“这一件事情还是从刘家传出来的。”平儿又道,“也不知道真假,不过多半是真的。这见风捉影的事情,那也得有些根据。”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孙绍祖到底是定了人家。”王熙凤轻笑,“要是那刘家姑娘当真是这样的,那还好,日后跟了孙绍祖,她自己也能想法子过好了。那刘家的姑娘哪里是那么好娶的,哪怕这是一个庶出的姑娘。”
而且听着平儿说这些话,那庶出的本就是一个有手段的,一个有手段的姑娘,就更不好相处了。
王熙凤倒是觉得如此不错,那名嫡女也不是一个蠢的,否则早早就被庶女给设计了去,哪里还能平安无事。外面的人都在说庶出的那位姑娘不是,倒是没有说嫡女什么,反而还同情那名嫡女呢。
只是不管是嫡女还是庶女,都是一家的,外面有了刘家的传言,这对刘家就不是一件好事情。
“可不就是这样。”平儿附和,“礼部尚书家,那可是极为讲规矩的人家,哪怕内部有矛盾,外面也看不出来。这一次要不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话传出来。”
刘家也不是表面讲规矩,刘家嫁出去好几个女儿,当正妻的当小妾的,都不能任由人随意侮辱。刘大人也会给做主,刘夫人也会为了面子功夫而给她们做主,刘家也有男丁,都会顾着。
那些女儿也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欺负,一个个都是有手段的。否则她们又如何在刘家生活得好,一个家要是人多,那么分配的资源看上去公平,实则就差很多,她们就得表现,得想办法获得更多东西。
“传吧,只要刘家没倒下,那刘家姑娘就不可能过得太差。”王熙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