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清穿]女主来自末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菱满腹狐疑,但是又不知道去哪里解惑,只能沉默地跟在那人身后,不远不近地错开三五步。那人倒也未曾苛责,只是慢慢地放缓了脚步,等着她跟上来。

    “年前朕彻查国库,总共查到了两三笔烂账,户部侍郎想要遮掩,却被朕一下子撕开了一个口子,江南、直隶、山西、甘肃……处处都有坏账,存缴国库的不过七八成,余下俱被做空了账目,挪到自个儿的州府里去了。呵,他们倒是想,可惜朕手底下还有几个酷吏,稍稍敲打敲打,便将账目返还了多半,连盐商都吐了不少出来,只可惜了前头的两个直臣。”

    “日前你父亲同朕说,想回山西颐养天年,朕瞧着他总还有几十年好活,便驳了他的折子。你父亲不甘不愿地去找了索额图,朕不准奏,便一路闹到了朝堂上,你说说,这天底下哪有这个理儿?朕刚刚剪除了不少党羽,又削了几个参领,刚想着让你父亲填补上去,到头来反成了朕的不是。你下回省亲,定要同你父亲说说,少拆朕的台,莫学明珠那个老家伙,活活能把朕给噎死。”

    “这两年噶尔丹又开始不安分了,朕想御驾亲征,总腾不出手脚。依你之见,朕应当亲自给他们一个教训么?嘿嘿,总不能教他们太好过才是。再有就是沙俄,一再往南迁徙,朕瞧着再过两年,便要越过尼布楚界河了。朕倒是有心封了那条河,可惜总也腾不出手,京里的那些老家伙们总想给朕不痛快。听说你在荣国府里住了小半年?可曾听闻荣国府私底下放贷的事儿?整个京里都给他们折腾遍了,差点儿折腾到朕的翰林院,朕总有一日,要腾出手来收拾他们。”

    “年前甘肃出了流沙,差点儿没毁了两座城。朕让人快马加鞭地赶过去,却生生扑了个空。有妖道造谣说,旱灾、流沙,再加上前三年京里的那场大地震,便是上天给朕的警示,说朕当年不该剪除辅政大臣。呵,朕倒是不想剪除,可他们一个个的,都想取朕而代之,那就休怪朕心狠了……”

    那人负着手站在月光下,语气平平淡淡的,说出来的话却全都惊心动魄。江菱忍了又忍,不知道应该打断康熙的话,告诉他自己不是玩政。治的料子,还是应该安静地站在一旁,在合理范围内给他一点建议。虽然她是个政。治渣(天生的),但毕竟还有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

    但最终,她还是安安静静地跟在康熙身后,什么都没有说。

    那人从明月初升一直到月上柳梢,将心里憋了许久的话,一股脑儿全都倾泻了出来,时不时还回头看上一眼,永远都能看见江菱跟在自己身后,初时愕然,久了便感觉这样也不错,于是又跳跃地提到了蒙古大草原,提到明珠和索额图两个虽然是左膀右臂,但偶尔做起事情来却事事掣肘,真是让人又气又恨……话题从蒙古猎场跳跃到江南水灾,再从塞北跳跃到了自己的下一次南巡,但不管说些什么,江菱都安安静静地跟在他身后,偶尔接上一两句话,仅此而已。

    直到最后,康熙皇帝望着她面无表情的样子,笑了。

    “早前见到你时,便感觉你心思灵透,言行举止间不乏禅意佛理。现今看来,倒是半点不错。”说话间,他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似乎是在等她跟上来。

    江菱一怔,随即摇头道:“可事实上,我不通佛理。”

    她后知后觉地想,皇帝大约是寂寞了罢。

    所以……才想要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康熙闻言一怔,随即沉闷地笑出声来,仿佛一扫胸中的郁结之气。江菱有些不解地望着他,不知自己哪里又惹得他如此开心。等到皇帝笑够了,才低头望着她,温言道:“你声称不通佛理,但你的那些话,字字句句都像是佛家谒语,教朕豁然开朗。”

    江菱愕然。佛理什么的,她确实是一窍不通。

    “朕幼时为苏麻喇姑抚养长大,又在太皇太后膝前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太皇太后喜佛,苏麻喇姑亦喜佛,朕便跟着学了一些,但日久便荒废了。”康熙叹息道,“但后来日子一久,身边的人形形色。色,便再也不能如往日一样肆意了。”

    江菱了然,这大约便是带着面具过活了罢。

    她抬头望了康熙一眼,望见疏淡的月色下,那人面容冷淡,眉峰隐隐有些桀骜之色,连眼神都是锋锐的。偶尔在扫她一眼时,才能看到淡淡的温和之色。大约是留意到了她的目光,康熙笑了笑,道:“夜色已深,朕派人送你回去罢。”随后便带着江菱,照着原路往回走。

    刚走了没两步,康熙忽然问道:“你多大年纪了?”

    江菱愣了愣,下意识答道:“十四……十五了。”

    十五岁,是她这个身体的年纪,但江菱自己的年纪,却比十四五岁要大得多。

    康熙听到她的年纪,忍不住轻轻唔了一声。她的年纪比他小了一轮还多,但不知为何,却像是活过一世又看透了世情的姑娘,言行举止都与平常的姑娘不大一样——虽然她极力用沉默掩盖了这种不同,但神态动作的细微变化,总是瞒不了人的。

    尤其是康熙幼年登基,见过了太多各式各样的人,因此便更加瞒不了他。

    江菱自然不知道康熙心中所想,她要是知道,多半也会被吓一跳。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回到路口,恰恰错开了三五步的距离,不远不近。在刚刚来时的地方,那位太监正在团团转着,翘首以盼,见到康熙回来,便忍不住长长地松了口气,迎上前去,叫了一声万岁爷。

    康熙瞥了他一眼,开口吩咐道:“送她回钟粹宫。”

    那位太监正待应下,忽然江菱上前一步,轻声道:“皇上容禀,此时正是酉正时分,这位公公送我回钟粹宫,未免太过惹眼。还请皇上应允,容我独自一人回宫。”

    言辞恳切,晓之以理。

    康熙想了想,便又问道:“你可认得回去的路么?”

    江菱轻轻点头,道:“方才过来时,已将路都记在了心里。”

    康熙拧了一下眉,没有再多说什么,同意了江菱的要求。江菱谢过康熙,便照着来时的路,慢慢朝钟粹宫走去。康熙望着她的背影,沉吟不语,目光有些幽深。

    那位太监瞧见康熙的神情,笑道:“万岁爷想要留住云菱姑娘么?”

    康熙微微颔首,却不出声。事实上,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松快过了。自从当了皇帝之后,昔日的玩伴、长辈、甚至是同辈的兄弟,都一个个地疏远而去。上回他见到江菱,便让人去查了查,知道她是个安静沉稳的姑娘,因此便一时兴起,让她陪着自己走走。

    不过刚刚他发现,她不但是个安静沉稳的姑娘,还是个让人安心的姑娘。

    康熙回想起她刚才所言,又是莞尔一笑。那姑娘有些过分的安静,但这样刚刚好,他不喜欢有人从旁过多地指手画脚。但这姑娘偏偏又有自己的主意,而且看起来还倔强得很,这事情还有得磨。

    太监笑道:“既然万岁爷喜欢,不如便同太皇太后说一声,将她留下来罢。”

    康熙瞥他一眼,淡淡地说道:“朕早已预备下了,断不会再教人半路截留。”

    言辞间仿佛有些怒意。

    太监闻言缩了缩脑袋,以为自己听到了不该听的话,便又设法岔开了话题,插科打诨道:“那自然是极好的。先后已殁三年,万岁爷身边又……爷,那姑娘既然千般好万般好,您又何必这样疏淡?直接将姑娘留在身边不好么,横竖翊坤宫里还空着呢。”

    康熙缓缓摇头。

    “朕连着殁了三个皇后,实在是有些怕了……好了,回去罢,即便朕心里有此意,也总要一步一步地来。”康熙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抬手揉了揉眉心,续道,“西北战事再吃紧,朕就要将乾清宫挪到西边去了。等日子平稳了,再议此事不迟。”

    “那绿头签?……”

    “撤了罢。”

    ……

    今晚的事情就这样悄然消逝了,当事人都静悄悄的,半个字都没有透露。江菱安然无恙地回了钟粹宫,将那块身份牌压到枕头底下,连着好几日都没有拿出来。其实那天晚上,她很想问一问康熙皇帝,为何将这样重要又棘手的东西塞给她,但阴差阳错的,终究是没有问。

    之后的四五日,江菱多半是在学习规矩里度过的,倒也相安无事。

    等到第六日上头,女官忽然对她们说,不用再学规矩了,要到太皇太后那里去听训。而且据说不止是她们五个,连同先前被留了两次牌子、但是又未曾指婚皇室旁支的秀女们一起,都要到太皇太后跟前去听训。而且还有人说,等过了太皇太后这一关之后,这次大选便算是终结了。

    江菱听闻太皇太后之名,沉默了足足两三刻钟。

    因为那是——孝庄啊。

 第31章

    孝庄太后,哦不,是太皇太后,一度是一个传奇。

    即便这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混合世界,孝庄太皇太后也依然是一个传奇。

    当然现在不能称其为孝庄……江菱抱着她小小的行囊(里面只有一面菱花镜、一套换洗衣服和一块身份木牌),跟着女官和其余四位秀女,一同来到太皇太后的寝宫里。这座宫殿与别处不同,非但没有那些花团锦簇,而且多栽草木,显得格外寂静清幽。江菱跟着那位女官,又来到一间小屋子里,收拾好东西住下。这里不能一人占一间屋子,只能两三人住一间屋子,稍有些拥挤狭小。

    但江菱也不甚在意,反正她迟早是要走的。

    江菱安置了自己的东西,便与其他秀女们一起,来到女官跟前听训。女官仍旧是先前耷拉着眼皮,声音冷冰冰硬邦邦的那一个,教训了她们几句话,便引着她们来到内庭,让站成一排。

    此时内庭里已经站了两排秀女,俱是上回留牌子、或是今年刚刚挑选出来的,年纪大的不过十五六,年纪小的……约莫大约十二三岁上下,跟江菱刚刚穿来的时候差不多。江菱摇了摇头,暗道这姑娘年纪也未免太小了。

    不过,这不是她应该操心的事儿,宫里还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呢。

    据说那位皇太后并非康熙的生母,而是嫡母……打住,江菱刹住思绪,将注意力放在了跟前的女官身上。刚刚带她们来的那位女官已经离开了,面前的这位新女官年纪有些大,神情宽和,说话也是不急不缓的,让人很容易心生好感。江菱从旁人口中得知,这位便是苏麻喇姑了。

    据闻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左膀右臂,亦不知真假。

    苏麻喇姑例行说了些安抚的话,便让她们候在内庭,自己去请太皇太后。说话间,外面又来了三四个太监,其中一位江菱很熟,是前些时候刚刚见过、将她带到康熙跟前的那一位;还有一位也有些眼熟,正是她刚进宫那一日,收走了所有牌子而且还颐指气使的太监。后面两个江菱却不认识了,但看其他秀女们的眼神,估计也不是好相与的角色。

    那位颐指气使的太监见到江菱,赫然便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你不是被……”

    他刚刚想说你不是被宜主子和惠主子撇出去了,忽然觉得这里不合时宜,便又闭了嘴。

    倒是康熙身边的那位太监,频频看了他好几回,仿佛有些同情。

    片刻后,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