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极江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小远听得侨舌不已,想象着残阳如血,白云惨淡,青华一人一剑独斗群魔时意气风发的场景,大有“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气概,又是向往又是钦佩。
  却听得一个充满笑意的声音道:“好啊,好啊,林慕卿,你到了圣琅山,不先来看望老朋友,却在背后说人长短,羞也不羞?”
  二人往声音来处一看,正是青华飘然而至。林慕卿笑道:“咱们凭良心说话,我替你宣传一下英雄事迹,岂是说长道短?”
  青华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陆小远站起身来,叫道:“师父,你好吝啬,明明武功高的很,却净教我些不怎么样的武技,害得我差点死在千面狐手里,我不管,你一定要教我绝顶厉害的武技。”
  青华冲林慕卿笑道:“你瞧这人多赖皮,我救他性命,又为他求情,他还怪上我了。”
  林慕卿笑道:“师父不像师父,徒弟不像徒弟。照我说啊,你就是怕他天赋比你高,把你的看家本事都教了他,他以后超过了你,你的鼎鼎大名就不保了。”陆小远见林慕卿有意相助,冲她眨了眨眼,表示感谢。
  青华苦笑道:“什么鼎鼎大名,臭名倒是远播。”走到陆小远身前,取了青铜剑,道:“我就教你一门剑术,你看好了。”这路剑法并不复杂,招招式式却都有同归于尽的意思,而且越往后死缠烂打的阴毒招数越多,殊不光明正大。
  芊芊附在林慕卿耳边,说道:“娘,这人使剑的时候像一条毒蛇在吐信,看的人浑身不舒服。”林慕卿将食指放在她口唇上,意思是让她安静。
  青华使完这门剑法,问道:“怎样?”
  陆小远沉吟片刻,道:“这路剑法可毒辣得很,似乎…。似乎…。”
  青华道:“并非正道武功,是不是?”陆小远点了点头。


第八十一章 偏门剑法
  青华道:“武功并无正邪,决定武功为善为恶的是人心。如果一个人学的都是正道武功,其人却堕入魔道,那正道武功岂不成为他杀人造孽的工具?倘若魔道中人幡然悔改,以所谓的邪法对付大奸大恶之人,便算不得功业吗?”
  陆小远沉思片刻,道:“你说得对。武功并无正邪,人心才分善恶。可这门剑法都是些同归于尽的招式,若敌人的身法动作和功力都远超于我,我岂不要自食恶果?”
  青华笑道:“敌人实力远超你,他若只想和你切磋较艺,你何必使用这剑法?他若有心和你决一死战,你横竖一死,又何所惧来?”陆小远点头称是。
  青华道:“我这剑法若是单纯的两伤武技,又何必传授?你瞧,这是第一招“殊途同归””说着比划了一招,“你使完之后,接上第五招“独善其身”,却又如何?”“再来一招“除恶务尽”,却又如何?”两招使过,陆小远惊奇不已。
  “殊途同归”不顾自身暴露三处死穴,以剑气笼罩敌人七处死穴,择一而攻,敌人猜不到我方要进攻哪一处死穴,要么退避,要么拼个两败俱伤。
  那一招独善其身,配合奇异步法,于刹那间将自身三处死穴隐蔽,长剑一出,敌人只有待宰的份儿。而“除恶务尽”能接连四次对敌发动追击,且四次追击对准的都是要害,只要不是实力悬殊,必能重创敌人。
  当下青华又将“生死同命”“否泰同心”“正邪同源”“有无相生”四招讲解。这门剑法有三十九招,分作六路,各自包含不同招数,相互之间并无关联,但每一路的剑招配合必须严丝合缝,时机恰到好处,方能发挥其中精髓。
  青华讲完第六路,道:“这一路剑法威力极强,起手招式使出,后续招式用处不大,因此极可能真正的两败俱伤,起手式的名字我没起好。”
  陆小远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道:“师父,就叫天地同寿,如何?”
  青华想了想,道:“你的书倒没白读。就叫天地同寿吧。”
  林慕卿忽然道:“这便是当年心止评价“步入魔道、剑走偏锋”的剑法吧?”青华点头承认。
  林慕卿道:“我当时没见你使这门剑法的情形,只听说圣琅派的青华道人创了一套偏门武技,有些邪魔外道的味儿。今日一见,剑招之妙,配合之巧,已臻登峰造极之境了。”
  青华笑道:“谢谢你夸奖。”
  林慕卿道:“心止和尚只注重剑法外表,不见其中精髓便贸然评价,实在有失公允。”
  青华道:“心止是天位高手,武道境界何等超绝,旁人当这剑法是邪道偏门,他岂有看不出剑中妙意之理?他是不愿承认,不愿让我出风头罢了。”林慕卿想想,确然如此,叹了口气。
  陆小远道:“师父,以后我就用这门剑法扬名立万,替你出口气。”
  青华摇头道:“那倒不必。这门剑法不是生死关头,你不要使出。尤其是十日后的论武大会,更不要用。”
  五宗每一宗选出本门实力最强的二十名弟子参与论武大会,共计一百名。圣琅派有一千来人,从中选二十人,陆小远知道自己入选的希望渺茫,虽然很想参与大赛,却并未痴心妄想。这时听青华之言,自己竟获得了参赛资格,又惊又喜,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
  平复一下心情,道:“师父你放心,我不用新学的剑法,也一样名列前茅,我会把别门弟子打的落花流水,至于本门弟子嘛,打赢他们就是,不让他们出丑。”
  青华见他自说自话,好像胜券在握,笑道:“你是何许人也,一定能勇夺魁首。只是那热闹的场面我是看不到了,我是不去论武大会的。”
  陆小远一听此言,喜悦之情消了大半,失望道:“你不去,那我赢了你也不能露脸,我还有什么好高兴的?”
  青华这才知道他并非单纯好胜,而是为自己着想,大为感动,道:“你打赢比赛的消息传到圣琅山,我一样替你高兴。其实我只盼着你们平安,名次什么的,倒也不很在意。”向林慕卿道:“徐夫人,你是稀客,走吧,到天柱峰一叙,让我一尽地主之谊。”
  。。。。。。。。。。。。。。。。。。。。。。。
  一阵悠远古朴的钟声响起,钟声不大,悠悠扬扬,如同扩散开来的水纹,波及了整个圣琅山。圣琅弟子听到钟声,知道掌门有要事通知,才会敲响三清古钟,立即停下修行、杂活,前往太和殿。
  钟声响过三遍,众弟子很快到齐,玄门五仙尽数到齐,香炉中烧起奇异的檀香,香气弥漫,嗅在鼻中,令人心旷神怡,不起一丝杂念。
  最上首的紫华真人身穿烫金紫袍,正襟危坐,比起往日的庄重更多了几分威严和华贵。左边是丹华真人和妙华真人,右边是青华真人和素华真人,都是紫袍青衫。众弟子看到五位师尊这般郑重凛然,也不敢随意说笑,挺胸直背,神色俨然。
  紫华真人见众人到齐,轻轻咳嗽一声,开始讲话:“三年一度的论武大会,将在七日之后开始,五宗年轻弟子齐聚一堂,诸位经年累月勤修苦练,那便是测试诸位功力进展的一次机会了。”
  目光扫视众人,继续道:“诸位习武,心中当存护卫生灵、驱邪扶正之念。当今之世,却极不太平。帝国昏聩,帝主残暴,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武卫不思劝谏,反而勾结明王宗,着力防范天下武人造反,对我五宗虎视眈眈,那是一大祸患。”
  “但最大的祸患,还是正邪之争。四海八荒,邪教渊薮众多,以嗜血教为最,这几年来嗜血教在西域隐隐有抬头之势,料想第三次正邪会战为期不远了。唉,那又是一场大浩劫啊。”
  “第一场正邪会战,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本座年幼,并未参与,参战之人,在世的也只有佛觉寺的心观、心止二位大师,本门观阳师伯和帝会派杜师伯四人,关于那场战争也是众说纷纭,无从考究。”
  “第二场正邪会战,本座是亲自参与的,战后场景,真可谓血流千里,尸横遍野。想起五宗同道死在毒雾、地火之中,被魔兽撕裂、被怪异植物伏击的惨状,以及与嗜血教徒近身相博不死不休的过往,本座就沉痛不已。”座上玄门五仙除了丹华未曾亲身参与,其余三人对掌门此刻的心情都有同感。
  殿上一片沉默,众弟子虽然未曾经历那一役,也大概能想到成百上千人之间的血斗再加上天灾地祸、魔兽妖族的参与,场景会是怎样的惨烈。
  紫华调整情绪,继续道:“后来,五宗损失太重,加上期间发生的一些变故,”说到此处顿了一顿,“只好从玉碎山脉撤离,回去修生养息。这是第二次正邪会战。”
  其实如今各大门派离心离德,暗里相互较劲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佛觉寺会同七杀门二老向圣琅派启衅便是一例,只是紫华不愿在赴会之前说这些事情罢了。
  “心中正道长存,生何憾,死何惜。”紫华真人站起身来,正色道:“我圣琅派弟子不畏万难,艰辛修炼,目的就是要驱邪魔,保生灵,无论何时,汝等都要谨记,须常怀慈悲之心,舍生就义之心。”声音神圣庄严,充满了号召力。
  众弟子高声道:“弟子谨记!”异口同声,慷慨激昂。
  紫华点了点头,环视殿下这群朝气蓬勃、前途无量的年轻弟子,个个脸上充满了无畏和庄严,对于未来要经历的鲜血和死亡的洗礼,没有表现出半分怯懦、畏缩。十五年前,自己不也是站在众人中间,不断挖掘内心的勇敢和坚毅吗?
  。。。。。。。。。。。。。。。。。。
  次日众弟子启程,陆小远和四位师兄走了没一会儿,苏婉灵便追了上来。昨日陆小远已将路线和出发时间告诉了苏婉灵,守雄四人知道他俩定有私密话要说,便与二人分道而行。
  二人行路之时也伴着游玩,两天后才走上阡陌古道。阡陌古道上黄沙莽莽,却是连接岳鄂两州的交通要冲,路上有不少武者、客商。
  二人走了两个时辰,有些疲惫,便到路旁林边的凉亭休息。凉亭阔大,内中已经有十来人。这些武人、客商游走江湖日久,见识广博,聚在一起闲来无事,便相互讲述所见所闻的轶事异人。
  只听一名年轻汉子说道:“佛觉寺举行论武大会,可说是天下一等一的盛事,咱们能借光观摩当世最强五大门派的风采,可说不虚此行了。”
  另一少年武人说道:“只要是天下有一号的门派世家都接到了邀请,五宗年轻弟子之间进行切磋,可说是推动武道发展的一大壮举。”不少人一齐称是。
  这时一名老者却冷笑道:“年轻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哼哼。”


第八十二章 红衣少女
  年轻汉子见老者鹤发童颜,不怒自威,显然是江湖上有名有号的人物,恭恭敬敬道:“前辈此言何意?”
  老者捋了捋稀疏的胡须,道:“佛觉寺的心止和尚说举办论武大会为的是交流武学心得,促进武道发展的新局面。嘿嘿,这可真是言不由衷了。我问你,从十五年前正邪会战开始,本届是第五届大会了,前四届的最终胜者是哪门哪派?”
  那年轻武者沉思片刻,道:“听说都是佛觉寺的僧人。”
  老者道:“不错。交流武学心得,那是五宗的前辈高手的事,跟这些年轻弟子有何关系?所以我说,佛觉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其目的在哪?”
  “你想,佛觉寺的心观、心止、心悟三僧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