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善。”昊天上帝闻言顿时点了点头。
就在鲧求神第三日,曙光微现,鱼肚泛白,旭日初升,突然仙光大盛,已经筋疲力尽、晕晕乎乎的躲就看见在辉光之中四队天女执扇而来,身后有瑶池金母乘坐凤辇而来,辇车之上竖插一宝旗,氤氲遍地。一片异香拂地。
鲧喜极而泣,悲呼道:“望神灵大慈悲,赐我治水之策,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建不世功勋。永垂青帛。”
王母垂目,周身大放霞光,俯视鲧,黄莺出谷般的妙音传来,“吾乃瑶池王母娘娘,尔焚香祷告,惊动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感念你治水虔心所感。特降落凡尘,赐你仙法!消除灾厄!”
鲧闻言大喜,激动道:“谢谢娘娘,若治水成功,不敢忘娘娘之德,必告慰四方山川河流,享万民香火!”
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得到最想要的东西,随即拿过一团黄蒙蒙的粘土,用木盘盛放,递给鲧,“此乃九天息壤,为无上神土,一粒落于凡土之上,可延展万里,尽成沃土。你可用其抵挡洪水,建功立业,早慰民心,也使我天庭欣慰,万民安家立业,不受灾劫”。
鲧见状连忙收下息壤,见状,瑶池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在天女飘渺琴声之中,驾起祥云,在光辉渲染下,飞回天庭。
却说,那鲧有了九天息壤,对治水之事,豪情万丈,这九天息壤也不愧是天下万土之母,一粒落下,便能化作万丈高山,将那滔天洪水挡住,可是,那洪水乃是妖族催动术法产生,挡住了这一面,他们便从另一面催动,结果,因为息壤化作高山,反倒将人族之地的地形变得乱七八糟,非但没能将洪水挡住,反倒让那妖族之辈,借助地利,将人族越发弄得满目疮痍。
舜巡视天下,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不但一点成绩也没有,反而将水患搞的更大。舜一怒之下,下令将鲧处死在了羽山之上。
却说天庭赐下九天息壤,非但没有消除水患,还导致鲧失职被杀,天庭此举被仙道一时之间传为笑话。玉帝与王母脸上无光,通明殿中玉帝大怒之下打翻琉璃盏,娘娘秀面通红,嘴角嘟起,双眸之中怒火熊熊。本想为天庭长脸,不想却颜面尽失。刚刚计大展宏图的玉帝也不得不暂时消停一阵子。
就在天庭沦为三界笑柄之时,却没有人注意,就在鲧被杀羽山之时,那许久不曾在人间走动的无归道人,却是降临了洪荒之中,来到羽山,看着鲧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鲧虽然治水不力,连带万民遭厄,可是不得不说,早期人族,勤勉无比,对自己所司之责还是勤恳无比的,这鲧治水多年,用后世的话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最终却落得了个这么下场,却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看着鲧的尸身,无归道人轻叹一口气,手中六根清净竹一刷,便见鲧的尸身上,一个魂魄产生,看到无归道人,却是连忙行礼,“不孝人族鲧,见过圣师,圣师慈悲,请圣师赐下治水之法,救助人族吧。”
看着哪怕身死,还要为人族治水的鲧,无归道人感慨万千,伸手将鲧扶起说道:“你且放心,人族自强不息,这滚滚洪水,还阻碍不了人族大兴,待你死后,自有治水能人出世,你有苦劳于江山社稷,却不得不因此丧生,吾此次前来,却是要给你一个正果未来。”
说着,袖袍一卷,将那鲧的魂魄送入地府之中,随即,伸手一指,崆峒印悬在空中,便见一点造化灵光,秉承一点人道气运,便落在那鲧的尸身之上,霎时间,只见鲧的尸身之上,一股盎然生机孕育而出,周身青气氤氲,汩汩冒出,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在那腹中,一团灵光孕育三年时光,却是破腹而出,却是生出一个孩子来。
这个孩子出身之时,天生异象,无归道人将其命名为禹,收为弟子。
第二百章 娲皇宫中定涂山
却说大禹秉承鲧之尸身出世,也继承了鲧对治水的热情,被无归道人收做弟子之后,也是日夜请教治水之法。
因此,在黄河边上的一处茅屋所在,经常能够听到师徒两人的对话。
“老师,若要治水,当从何始?”
“当先勘测水文,测度地形,以知山河地理,上下高低,方可因势利导,根除水患。”
“勘测水文,当从何而起?”
“当由低至高,从入海之地始,由东南向西北而行”。
“勘验之后,如何治水?。
“当规划水道,疏淡河流,逢山开山,遇洼筑堤,引水入海。须知为水之道,至弱却又至强,至柔却又至网,堵不如疏,挡不如导,万万不可一意孤行,重懈鲸之覆辙!”
大禹大悟,终于知道需要靠疏导和围堵两个方法的结合才能治理好洪水,于是不断参悟洪荒之上,大地水脉,山川走向。
却说大禹在无归道人座下,随着年月增长,也逐渐长大成人,无归道人见状,缅怀欣慰,这一日,却是径直往娲皇宫去了。
娲皇宫中,女娲娘娘早已算到无归道人前来,早早的安排了金凤仙子前来迎接,看到无归道人走进殿中,娘娘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当即打了个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师弟修为越发精纯,怕是距离得证混元之期不远了吧。”
脸上挂着笑意,女娲娘娘心中却是震惊无比,越是圣人,越是知道圣人的可怕,更加清楚,在天定六圣之后,想要证道是如何的艰难,可是这无归道人的修为,却是偏偏一日千里,如今身上已经有了几分混元圣人的气息,怕是人族大兴之时,就是这无归道人证道之日了。
想到这里,女娲娘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多出一个圣人,洪荒之中,就要多出不知道多少变数了。
不过,这些想法,在娘娘心中不过一闪即逝,却是不曾表露出来。
无归道人闻言,笑了笑说道:“承师姐吉言,最近却是多了几分感悟罢了。”
“怕是不止几分感悟吧。”女娲娘娘笑道,随即从怀中取出一物,递给无归道人说道:“师弟来意,贫道也已经知晓,那大禹治水,却是需要山河社稷图定天下山川走向,此物师弟且拿去吧。”
“另外,此物乃是吾在乾坤鼎中炼就,能够镇压天下水脉,你也一并交于大禹,做那治水之宝。”说着,女娲娘娘递来一图一针。
一图,便是那先天至宝,山河社稷图,思山幻山,思水幻水,天下山川河流,尽在其中,那针,如今声名不显,日后落在一个猴子手中,却是搅动天地,闹出了莫大的动静,难怪这神针多年沉寂,遇上那猴子就大放灵光,却是一体而生,自然因果纠缠了。
无归道人收起山河社稷图和定海神针,却是没有着急走,而是朝着女娲娘娘打了个稽首道:“多谢师姐赐宝,不过,今日贫道前来,除了向师姐求取宝物之外,还有一事相求。”
“哦?师弟但说无妨?”女娲娘娘闻言一愣,随即说道。
“听闻师姐座下,有蛇狐两大护法种族,贫道那徒儿大禹如今却是到了成年娶亲之日,素问狐蛇二族,多有造化灵姬,贫道想请师姐做主,给吾那徒儿,许个婚配。”无归道人笑道。
听到这话,女娲娘娘不由看了无归道人一言,身为女娲娘娘和无归道人这等境界的大能,行事自然不会是一时兴起,无归道人既然这么说,必定是有所图谋,因此,迟疑了一下女娲娘娘才说道:“师弟此言何意,不妨直说。”
无归道人闻言说道:“人族大兴,妖族在妖师的指点下,兴起水患,霍乱人族,如此,固然能够生出不少精怪,偿还因果,可是未尝不是在加深妖族和人族之间的仇怨,师姐身为圣人,应该知道,人族大兴,妖族一味与人族为敌,只会折损自身,难道师姐就不想做些什么吗?”
“此事吾自然是知晓的,可是妖族不同于巫族,人族虽然从吾手中而出,却不得不说,与巫族更为亲近,与妖族天生不合,吾便是有心让人妖之间如同人巫和谐,却也难以做到,而且吾虽然是妖族圣人,可是在妖族地位,却不如帝俊太一,虽说二人身陨,吾是妖族执掌,但吾的话,也不见得能够使万妖听令,却是有心而无力啊。”女娲娘娘面带愁容的说道。
“所以,贫道才会想师姐求一个婚配,吾那弟子,乃是下一任的人皇,而狐蛇两族乃是师姐近身侍奉,若是能够通婚的话,便能重现当年人巫同流的现象,至于师姐所言,人妖之间与人巫之间不尽相同,这一点贫道却是认同,不过,如果能够让人族知道,人有善恶,妖也有亲疏之分,固然不能完全消除人妖之间的隔阂,到底也能消除不少,何乐而不为呢?”无归道人说道。
“师弟所言有理,可是如此却是有着分化妖族的风险,吾却是担心,妖族经不起这么折腾了。”女娲娘娘迟疑道。
“师姐此言诧异,那残害人族,肆意妄为的妖族,多为行为不端,因果缠身之辈,便是在妖族之中,也分属败类,这等败坏气运之事,想必师姐也不会做事不理吧,如此虽然有分化之嫌,却是去芜存菁,对妖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还请师姐多多斟酌。”无归道人朗声道。
闻言,女娲娘娘沉思半晌,却是说道:“罢了,此事事关重大,吾不能独断专行,还需要细细思量,不过师弟所言也是不错,这样吧,在吾座下,有那涂山一脉女娇,乃是天狐一脉执掌,素来与人族亲近,在人族也颇有几分善名,便让她与大禹婚配好了。”
见女娲娘娘如此说,无归道人也不再多言,只得朝女娲娘娘打了个稽首,便带着山河社稷图和定海神针,返回人间去了。
第二百零一章 无归天庭借干戚
却说无归道人从娲皇宫中得到山河社稷图与定海神针,便一路往人间去,将两件宝物交给了大禹,同时赐给他一件先天灵宝,名曰分水剑,有着克水分水之能,助他平定水患。
有了三宝相助,大禹很快在人间平定了大批水患,引起了舜帝的注意,得知大禹乃是鲧的儿子,舜帝大喜,命令大禹为治水之臣。
原来,当年鲧治水之事,舜帝也知道错不在他,只是鲧到底治水失败,民不聊生,就连山川地脉,也因此变得一塌糊涂,人民怨声载道,便是不愿,身为王者,舜帝也只能处死鲧,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如今鲧后继有人,舜帝自然欣喜不已,加上得知大禹乃是圣师无归道君的弟子,舜帝对于大禹治水更是信任非常。
却说大禹娶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家治水,有一次,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父亲,挥动小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如此这般,天下水患几乎就要被平定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大禹却是遇上了困难,原来,当年鲧为了治水,动用了万土之母,九天息壤,这九天息壤,一粒便可化作万丈高山,坚实无比,当年乃是祖巫后土手中攻伐之物,如今化作山川,阻挡水脉,坚不可摧,以凡人之身,想要破开这一座座山川,简直是不可能的。
可是要平定水患,堵不如疏,若是不能将水脉疏通,便是治标不治本,无可奈何之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