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黄巢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终南山道人无论是出谋划策,还是冲锋陷阵,都出了很多力,但朱温从不觉得他们有多么了不起。
说到底,朱温是不喜欢黄巢对道人唯命是从的样子,在他看来,大丈夫建功立业,为的就是一言九鼎,万众俯首,岂能对装神弄鬼的道人,唯唯诺诺?
朱温担心的是李晔。
无涯子也不知道,李晔是怎么到的许州,更不知道李晔要来干什么。但朱温知道,作为沙场宿将,他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李晔作为平卢节度使,出现在中原腹地,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领兵来勤王了。
李晔的威名,朱温早有耳闻。
昔年黄巢还未作乱,只是个书生的时候,朱温还是个泼皮,在乡下靠打猎混日子的时候,李晔扳倒奸臣韦保衡、谋诛宦官刘行深的英雄事迹,就在天下传开了。
那时候,朱温从说书先生那里,听到这等人物这等事迹,很是激动敬佩,毕竟对方跟他们年龄差不多,想不敬佩都难,还跟二哥朱存兴致勃勃讨论了许多日。言语之中,都夸赞李晔是人中龙凤。
朱温跟他二哥说,安王没发迹的时候,二十年不能修行,也被人称作废物,现在我们虽然也没名声,但谁能保证,将来不会像安王一样,一鸣惊人?
朱温不知道偶像这个词,如果知道,他就明白,他已经把李晔当偶像了。
自打从了黄巢,朱温就没听说过安王了,有时候听说官军换将,他也曾思忖,会不会换安王来领军,毕竟老安王李岘,昔年常常领兵平乱,但是没有。朱温说不上是遗憾还是庆幸。
后来朱温见过邸报,知道李晔去了平卢,也曾暗自松过一口气。两任安王的威名,实在是太大了。
不料,这回安王到了许州,而且据无涯子所言,还是奔着忠武军来的,这是要做什么,摆明了要攻他啊。
跟偶像交手,很有压力。
朱温在东城门停下脚步,纵目远眺东北方向,默然片刻,他忽然问道:“去河南的探子回来没有?”
亲信朱珍将领回答道:“还没有。”
朱温行事有他自己的章法,既然安王已经来了,那逃避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选择就是打一场,这个时候,摸清安王的底细就十分重要,至少他得知道,安王带了多少兵马来。
朱温虽然是黄巢的爱将,但刚从亲军统领外放领兵,麾下兵马不是很多,打完邓州伤亡颇大,现在能战的也就五万之众左右。
都说黄巢拥兵百多万,那都是假的,说出来壮声势用的,大部分都是裹挟的平民,老弱妇孺都有,真正的战兵也就五十万左右,精锐就更少。
现在义军主力,都在关中,在黄巢手里,朱温一共也没带出来多少兵马,他还想着打下邓州,就能顺势打开局面,再好生招兵买马,或是吞并临镇,扩充势力。
潼关以东基本没什么义军大将,朱温势单力孤,要守住邓州并不容易。
朱温回头左右看了一眼,邓州这些兵马,很多都是他的嫡系,而且是真正的精锐,是他乱世建功立业的本钱,跟着黄巢征战多年,有这份家底不容易。
“罢了!再多派探子,去忠武、河南、宣武打探消息,务必要弄清安王带了多少兵马!”朱温下完命令,感到一阵心烦意燥,不愿在城头多呆,走下甬道,翻身上马,带着一队亲兵出城,顺着东面官道策马飞奔。
朱温想要换换心情,看看沿途风景。
他听说唐太宗带兵征战的时候,没事干就喜欢带着百余亲兵,跑到敌军地盘去探查军情,为此还被追杀过很多次,但他死性不改,有时候还用这个方法诱敌,打过很多胜仗。
朱温没想跑到宣武军去,但他也可以往那边走走,看看沿途有什么风声,很多时候,难民带来的消息,也是有用的。
跑了半天,距离邓州已经快要百里,官道两旁并没有多少行人,朱温停下马来,准备回去。现在毕竟是战时,不能在野外过夜,虽然他胆子大,没什么惧怕的,但他也很谨慎。
不过在回头之前,他看到前方官道转角处,有个茶棚,茶棚里还有几个人在喝茶,朱温转念一想,去喝碗茶也可以,顺便跟百姓聊聊天,看看他们对义军对大唐是个什么态度。
现在黄巢都称帝建立大齐了,不知道民心向着谁。
朱温让亲兵就此等候,他只带了朱珍等数人,就策马来到茶棚。茶棚的老板是个瘦骨如柴的老人,衣裳单薄,看到他们就很惧怕。
朱温下马后大步走进茶棚,爽朗笑道:“老人家莫要害怕,我就是来喝几碗茶,放心,少不了你的茶钱!”
朱温坐下之后,饶有趣味向一旁的桌子看过去,准备跟对方搭话,他认真看了一眼,不禁有些错愕,好几个倾城绝色的美人,个顶个的肌肤如雪,身段婀娜,人间难得一见。
左面那个风韵成熟,一双桃花眸无端生媚,右面那个娇小玲珑,满头紫发,面戴纱巾,虽然看不清面容,但绝对不是一般的美,那双眸子格外大而且亮,清澈!明净!背对他的这个,身着黑红长袍,哪怕是坐着,都能看出身段高挑。
无端看到这样三个气质迥异,但都倾国倾城的美人,普通人恐怕就要惊异了,朱温却没有失态,这一看就是行走江湖的修士,搞不好就是那个大门大派的弟子,否则不至于底蕴如此深厚,美人都凑到了一起。
这样的江湖修士,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有了麻烦就呼朋唤友,惹不起,惹不起。
惹不起是不可能的,朱温没打算惹而已,对方虽然都很美,但他向来不干强抢民女这种事,而且他压根儿就不垂涎对方的美色,他心里早就有人了!
朱温打量了对方几眼,就收回目光喝茶。这时候他注意到,一个玄袍公子从茶棚后面溜了出来,就在那张桌子上坐下,看样子跟对方是一起的,刚才估计是上茅厕去了。
李晔看到了朱温,也看到了远远停留的百余骑,不过他没在意。
现在中原乱成这样,到处都是兵马,从汴州到许州,从许州进入邓州地界,一路上他们碰见了太多。眼前这些人,顶多也就是看起来精锐些,虽然对方身着乱军服饰,不过李晔没打算见到乱军就杀,那没有意义。
不过既然看到了乱军,而且极有可能是邓州的军队,李晔怎么都要搭个话的,刺探一下邓州的情况,他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
“这位将军”
“这位公子”
朱温也打算搭个话,想看看李晔等人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消息,又或者是问问这些江湖修士,对新建立的大齐有什么看法。
两人一起开口,话头撞到了一起。
第八章 英雄识于陌路
见话头撞到了一起,两人都略觉尴尬,然而朱温毕竟是泼皮出身,性情豪爽,当即大笑起身。李晔来自地球,同样没有那么多顾忌,遂也起身来见。
两人见礼,尴尬化于无形,朱温招呼李晔入座,李晔也不推辞。毕竟坐两张桌子说话,还是太不方便了些。
朱温与李晔相见,都觉得看对方还颇为顺眼,第一印象很重要,两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朱珍倒是没有觉得看李晔很顺眼,他是觉得看三位大美人很养眼,事实上,从进到棚子,朱珍的眼珠子就没离开过宋娇等人,他可不是朱温,对小娇娘没有兴趣,相反,他兴致很高啊。
宋娇抬头,见朱珍直愣愣盯着她看,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不禁露出一个妩媚妖娆的笑容,声音魅惑:“好看吗?”
朱珍哪里见过如此阵势,一路走南闯北,哪个小娇娘见了他们,不是惊叫逃散?挡下仿佛魂魄都被勾走了,嘿嘿笑着连连点头:“好看,好看。”
不料宋娇神色陡然一冷,眼中杀机毕现:“再看就把你眼珠子挖出来!”
若是换着寻常女子,这样的话怕是对朱珍没有威慑力,还会让人觉得别有一股魅力,朱珍虽然不是朱温,没有身居高位,但也是南征北战见过世面的,心性胆气都不是常人可比。
然而此刻,宋娇虽然没有展现修为与威压,但仅是眼中的杀气与骤冷的气势,就足够压迫的人抬不起头,朱珍只觉好似看到了狼眼一样,心里陡然升起一股凉意,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这让朱珍顿时恼羞成怒,再怎么说自己也是杀伐之辈,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怎能被一介江湖女子给唬住,他一步踏出,左手握住刀柄,噌的一声倒拔三寸,盯着宋娇:“你说什么?!”
朱珍盛怒出手,几乎是本能反应,作为朱温的心腹将领,他可不是善茬,平日里,恼者安邦,两者缺一不可。而眼下的义军”
第九章 各为其主必相杀(第二更)
说到这,李晔摇头笑了笑:“义军并非战无不胜,眼下之所以能攻破长安,不过是沿途藩镇,对朝廷已经失去信心,没有严加阻拦而已。现在义军虽然已经占据长安,但却是四面征战,到如今,连关中都没有完全攻占下来。且不说凤翔郑畋,四面藩镇军,更是在跟义军到处交战,也没听说义军能迅速攻城拔寨。”
李晔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士子若是在下所知不差,义军之中,并无多少士子书生,得到重用的就更少。义军纵横南北,说到底还是劫掠为生,未曾真正治理一方,这是义军不想吗?不,是不能。因为义军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没有一支完整的士子队伍,就无法治理民政,眼前的害处,就是义军的粮秣物资缺乏源源不断的补充,远些的害处,没有成熟的治理国家的政策,就不会让四方臣服。”
最后李晔徐徐道:“义军攻占长安,本是大好局面,但义军辖境内的百姓,就真的支持义军?非也。为何?将军方才也说过,百姓需要的,是吃饱穿暖,但义军所到之处,犹如蝗虫过境,粮食被洗劫一空,而又无法治理地方,恢复生息,你叫百姓如何支持你?”
“如今的天下藩镇,为何一直在跟义军交战?是他们忠于朝廷吗?非也。如果真的忠于朝廷,就不会让开道路,让义军攻入长安。他们正是看到了,义军没有治理国家的本事,早晚必亡,唐室必将克复长安,这才与义军作战——安史之乱,叛军也曾攻破长安,但叛军不通政事,不知治理国家之道,纵然兵强马壮,又能如何,还不是覆亡了?”
“眼下义军的局势,与安史之乱何其相似?至于藩镇军与义军交战的目的,一方面是不想事后被朝廷治罪,另一方面,当然是趁机立功,事后获得朝廷封赏,有了大义名分,就能控制更多地盘,招兵买马,壮大实力,最终成就大业,争霸天下!”
李晔这番话说的毫不客气,让朱温怔了又怔,半响没反应过来,显然还在理解当中,朱珍却不知道深究其理,这番话他也听不懂真正的深意,只知道李晔在说义军要和安史乱军一样,最终走向覆亡,不由得大怒,“一派胡言!你怎敢诋毁我大齐,你难道不想活”
“闭嘴!退下!”
朱温骤然一声呵斥,让朱珍闭了嘴,这才看向李晔,此刻他脸上没了轻松闲谈之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但他到底是义军大将,他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他仍然不相信,义军就一定会亡。
茶棚静悄悄的,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大声说话,零星的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