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御仙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青衣衙门对李存孝的调查,和李晔对李存孝的了解,他当然知道,无论他写多少信,李存孝都不会投靠。
    他也没指望李存孝投靠。
    写完劝降李存孝的信,李晔又开始写劝降仪州守军的信。两封信写完之后,李晔叫来圣婴大王红孩儿,将给李存孝的信递过去:“你安排人手,找个隐蔽时间和地点,务必将这封信送到李存孝手里。”
    “这有何难,大不了我亲自出手。”红孩儿接过信,拍着胸脯打包票,转念一想又有些怀疑,“不过这信就算送到了李存孝手里,就真的有用?”
    李晔的笑容充满自信:“当然有用。”
    红孩儿走后,李晔叫来李振,把第二封信给他,“立刻安排人手誊写,每日一万份,用弓箭射入城中。”
    李振接过信没有问什么,以他的智慧,当然明白李晔这么做的目的。
    接下来的时日,官军每天都会定时派人到城前,将劝降信分批射进城中。因为劝降信够多,所以即便李存孝下令全部上交,仪州的守军将士还是私留了不少,内容也很快被传开。
    其实内容没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说官军必胜、河东军必败那一套。李晔列举了官军必胜的十大理由,谓之“十必胜”,也列举了河东军必败的理由,谓之“十必败”。
    在此基础上,书信以李晔的口吻,淳淳教诲了这些误入歧途的甲士一番。并以安王的身份和威望,号召他们弃暗投明,并且保证过往不究,早日投靠过来的还会有赏钱拿等等,总之条件优厚。
    很快,李晔的劝降信就在仪州城刮起了一场风暴,人心明显受到影响。
    这天李存孝回到府邸,吃过饭之后刚刚回到书房坐下,还没打开兵法开始阅读,书桌面就如水波一样开始荡漾,一封书信缓缓漂浮起来。那正是李晔给他的信。
    李存孝打开一看署名,发现是李晔,连内容都没看,就立即起身,准备叫人把信交给李克用,以示忠诚和坦荡无欺。
    但就在这时,一名身着袈裟,浑身珠光宝气的卷发僧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手指一动,书信就到了他手中。
    那名僧人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李存孝问:“将军身为仪州主将,竟然私下跟敌军主帅有私信往来,这是意欲何为?”

第六十四章 计谋(三更)
    节度使府政事堂中,李克用看着手里的书信沉默了许久,脸色阴晴不定。分坐两侧的文官幕僚和心腹将领们,都紧张的看着主座上的李克用,大气都不敢喘。
    被李克用寄予厚望,手握七万大军坐镇仪州城的李存孝,在战事如此紧张的时候,竟然跟李晔那厮私下有书信往来!
    而且李晔的书信里,大篇的都是劝降内容,用词极为亲切热络,满是对李存孝的敬仰之情,而且承诺的条件之丰厚,让旁观者都为之眼红!
    不仅如此,被李克用安排在仪州,名为襄助李存孝,实则是为监视他的李嗣本汇报,官军围城这么多天,不仅一场攻城战斗没打,而且还一直在劝降仪州守军!
    守军将士的反应虽然远远谈不上热烈,但这种事却不可不防。毕竟对方是官军,代表的是朝廷,而且刚刚大胜了一场,万一有人想不开,开了一个叛逃的口子,那这事就会马上变得很严重!
    仪州看起来已经不那么稳固!
    太原南边两座堡垒,汾州已经丢了,如果仪州再失手,那么太原就将完全暴露在官军面前,李晔就能用数十万大军,直接合围太原城!
    就在幕僚、将领们思虑复杂、心情沉重的时候,主座上忽然传来李克用响亮的笑声。
    众人抬头,就见李克用展颜笑道:“这是李晔那厮的诡计,想要让我怀疑李存孝,他好坐收渔翁之利。这等雕虫小技,哪里瞒得过我的眼睛?李晔要是以为这样就能离间我们主臣,那真是贻笑大方。”
    说着,李克用站起身,手中升起灵气火焰,把将书信当众焚烧。
    “传令给李存孝,让他安心守城,不必急于求战,仪州只要不丢,他就是此战头功。等本帅夺回汾州,就亲自率军去增援仪州!”李克用负手看向众人,神色睥睨的下令。
    他表露出对李存孝毫无保留的信任。
    堂中众人神色一振,纷纷起身行礼:“郡王英明!”
    待得众人散去,李克用坐回身,刚刚满脸的振奋和坚信之色,渐渐被肃杀和凝重所取代。
    没有哪个人主,会完全相信自己的臣子。
    谁又值得谁完全相信呢?
    眼下的李存孝,可是兵家大将,他李克用自己,也不过就是兵家上将而已。
    方清真是李克用最为信任、看重的三名幕僚之一,他已经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之前就是李国昌的心腹谋士,算起来,跟着李国昌父子已经快二十年,是资历最老的一批元老。
    从节度使府出来,坐进那辆具有标志性的简朴马车中,经过小半个时辰的行驶,方清真回到了自家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不太恰当,因为只是一个三进院子。
    三进院子,就是普通富人居住都会嫌逼仄,但这就是方清真唯一的宅院。河东的人都知道,方清真大公忘私,忧国忧民,勤俭质朴,一身浩然正气,是官员的楷模。虽然身在高位,但待人平和,没有半点架子,堪称完人。
    回到只有三名仆役的家中,方清真得知自己的故交好友前来拜访,已经在设厅等候。
    对方是个比他还要迂腐的老儒生,只做个破,他用困城的方法,将李存孝锁死在城内,就是为了劝降他!安王攻仪州,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攻仪州城,而是要顺带收服李存孝这个兵家大将!”
    方清真如梦初醒!
    任何有志于天下的人,面对李存孝这样的大将,都不会没有想法,何况是李晔?
    怪不得,李晔从一开始,就不惜以身犯险,屈尊到仪州城前,邀请李存孝出城会晤。被拒绝了也不恼怒,反而还主动拿出美酒,恭贺李存孝晋升大将。他如此折节下交,可不就是有所图谋?
    为了劝降李存孝,李晔给出的条件可谓诚意十足,过来就保奏节度使,还承诺日后有封侯,甚至是拜异姓王的可能!这话旁人说出来,那是贻笑大方,但李晔的话,就跟李俨的话一样,甚至比李俨的话还要管用!
    “安王劝降仪州守军,发动普通将士叛变,正是为了给李存孝投靠造势!”徐茂达悠悠道,“以安王如今的威望和地位,他为了李存孝能做到这种地步,谁能保证李存孝不动心?士为知己者死!”
    方清真肃然点头。
    两人谈了很久,一直谈到深夜。
    到最后,方清真已经完全确信,李存孝极有可能会投降。
    他坐立不安,遂立即动身出门,连夜去见李克用,要说服对方将李存孝调回太原城!
    方清真出门后,徐茂达也没有停留,很快离开了方府,坐着牛车回家,进了自家院子。
    他从牛车里下来,有人在车旁急切的等待。
    那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父亲,怎么样,你说服方清真了吗?”徐茂达一下车,年轻人立即迎上来。
    看到自己不学无术的儿子,徐茂达心中五味杂陈,本能的就要发怒,但一口气还没提上来,就化作一声长叹烟消云散。
    若不是为了自家这个不中用的儿子,他又怎会答应那个人,假借喝酒论道的名义,去说服方清真相信,李存孝一定会投靠李晔,并引导对方去给李克用进言?
    “先生何必叹气。你现在做的事,是为了家国大义,对社稷有功。此事之后,不仅令郎会破格获得出仕的资格,你也会得到爵位封赏。”
    一个清冷的声音,忽然在徐茂达身边响起。一个身着紫袍的艳丽女子,从黑暗的树影中走出来。
    看到对方,徐茂达不禁打了个寒颤。

第六十五章 分化
    李克用身为河东节度使,掌握河东军政大权,太原府尹的官职也在身上,整个太原府衙门除了李克用,地位最高实权最大的便是两位少尹。
    钟昧漓便是这两位少尹之一,他已经五十多岁,出身于太原望族,修为在达到练气四层之后就停滞不前,此生都无望晋升练气五层。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威望,相反,作为代表太原本地世家大族,在官署掌握权力的核心人物,钟昧漓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在人情世故方面的超然智慧。
    正因如此,钟府向来是门庭若市之所,平日里来往的达官显贵、富豪商贾多不胜数。地位不高财富不显之辈,根本就没有踏进府门的资格,就更不必说见着“日理万机”的钟昧漓,跟他套上交情请他办事了。
    这天,天气晴好和风习习,钟昧漓最得宠的妾室卫氏,在一大帮丫鬟的服侍下,正在庭院里倚着美人靠观赏院中盛开的牡丹花。
    卫氏生得貌美如花体态丰腴,二十四五的年纪却已经成熟得媚意入骨,叠着双腿斜靠在木栏上,身材曲线一览无余。衣着妆容更是精贵至极,每一样物件都不是俗物,整个人就像一座移动的宝库。
    一名身着绫罗绸缎的丫鬟,手里捧着一件宝盒,面带喜色的快步来到卫氏面前,双手递上盒子:“主人,这是今天收到的最好的物件。”
    卫氏缓缓伸出白皙如玉的手,粘着兰花指接过宝盒,打开一看顿时喜上眉梢。宝盒里放着一支碧玉手镯,花饰精美绝伦,一看就是大匠手笔。
    当然这并不算什么,关键在于这是件品阶极高的法器,高到以卫氏的身份,平常时候也根本得不到。
    “这是哪个可人儿送来的?”卫氏拿起手镯,爱不释手的抚摸、试戴。
    丫鬟说道:“那人自称是主人的远房亲戚,这回是特意来探望主人的。”
    很快,一个青年男子来到卫氏面前。
    这人卖相好到可以用丰神俊朗来形容,是对很讨女人喜欢的那一类。
    卫氏微微笑了笑:“妾身怎么不记得有你这位亲戚?”
    青年男子举止彬彬有礼,笑容醇和良善,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夫人贵人多忘事,想不起在下来也是应该的,在下对夫人却是记忆犹新。”说着,他掏出一个宝盒,双手奉上:“这是在下的信物,相信夫人看了,定会记得在下这个表兄。”
    盒子里自然不是什么信物,而是一件比手镯更加珍贵的法器,那是一件玉钗,兼具装饰与术法效果,其贵重程度,就连钟昧漓都难得一见。
    卫氏颇有些“受宠若惊”,笑盈盈的手下这件法器后,果然就“记起”了她这个远房表兄。
    “说吧,要妾身帮你做什么?”卫氏收下了礼物后心情愉悦的问道。
    这种事她经历得多了,很多人无法直接接触到钟昧漓,就会迂回靠近。贿赂结交妻妾是最常见的选择,而卫氏作为钟昧漓最宠爱的侧室,来巴结送礼的人自然很多。
    “只要夫人把在下引荐给钟少尹即可。”青年男子躬身说道,笑容更显醇和。
    “你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沉吟片刻,卫氏并未直接答应。
    能够轻易拿出如此珍贵法器作为见面礼的,来头绝对不小,至少财力还在钟昧漓之上,这样的人又有什么事需要钟离昧办?
    青年男子并未绕弯子:“长安。”
    翌日,青年男子重新拜访钟府,这回他享受到了跟昨日完全不一样的待遇,直接就被卫氏的丫鬟领着,到了卫氏院中,而且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