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面若桃花,是世间极美的存在,但眼下这模样,却颇有些引颈受戮的意味。
把美好的东西展现给你,然后毁灭,那便是悲剧。
飞鸿大士修为已到高峰,心境也跟着平淡自然,心中没有欲望,所以对什么都兴致缺缺,但她却没有让自己成为悲剧的爱好。
她眼角的余光,在看着一个人。
一个坐倒在坍圮院墙下,身受重伤的人。
她的眼神让人读不懂。
不是有东西,不是没东西。
佛语中常说,所谓佛法,是非佛法,也是非非佛法。
就像飞鸿大士此时的眼神。
手握卢具剑的李晔,此刻大静若动,大实若虚。好似下一刻就会行动,又好似永远都不会动。动与静、实与虚在此刻格外统一。
触碰到飞鸿大士的眼神,李晔目光一闪。
在瞬息之间,他脑海中掠过一抹犹豫。
是这抹犹豫,让他看起来似静非静,似动非动。
这抹犹豫一闪而逝,因为存在的时间太短,所以就像没有存在过。
犹豫之后,李晔一弹而起。
本应重伤垂危,没有丝毫战力的李晔,此刻却生龙活虎,气势万千。
他有一剑,蓄势已久。
他向黄景元递出了这一剑。
一声剑吟。
剑吟如龙吟。
卢具剑上纹路皆被点亮,青芒闪耀,霎时间似有五尺青龙离剑飞出,如苍龙出海,携剑锋直取黄景元面门。
黄景元愕然偏头。震惊、意外、恐慌如同蚯蚓,爬满了他的脸庞。
与此同时,盘膝静坐的飞鸿大士,骤然离地而起。势若暴风骤雨,一掌平直轰出,掠过陈继真的剑锋,瞬间到了他眼前!
掌风猎猎作响,如阴风怒号,似猛虎呼啸。
李晔与飞鸿大士,此刻竟然是同时突袭,联手对敌。
而他们表现出来的战力,比之全盛时期不遑多让。
这本不该出现的一幕,让在场的其他修士,都嗔目结舌,瞪大双眼,生怕自己看错。
灵气流溢,气爆如潮,四人乍合即分。
第九十八章 所谓默契
陈继真与黄景元双双倒下,李晔跟飞鸿大士卓然而立。
有一条手臂飞上半空,鲜血划拉出一道圆弧。
握在手中的卢具剑斜指地面,鲜血顺着锋刃滴滴落下,李晔神色漠然看着黄景元。后者倒在废弃的花坛里,左手捂着鲜血淋漓的右肩,右臂已经不见踪影。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却只是徒劳的吐了几口血,便如垮了一般软倒在地,再也无力做其它动作,只剩下脸色苍白如纸。
飞鸿大士淡然站立在侧,举起红绳彼端的玉净瓶,仰头灌了一大口酒。她的面容依旧如常,看不出有什么表情,也看不出心境虚实。
陈继真半跪在地,手撑着地面,抬头死死盯着飞鸿大士,鲜血不受控制从嘴边不断涌出。在他身下,泥地凭空多了一个浅坑,那是他刚刚摔倒在地造成的,此刻烟尘仆仆。
胜负已经格外明显。哪怕四人在最初的这个时间内,都没有只言片语,在场的所有修士,也全看出了谁才是胜利的那一方。
事实已经很明显,李晔之前并没有被飞鸿大士击伤,所以他倒地的一幕只是演戏,为的就是这一刻。飞鸿大士也没有力竭,她只是在等,等陈继真和黄景元暴出手,再配合出其不意的李晔,将他们击败。
黄景元忍着剧痛,红着眼睛咬牙切齿,低吼着质问道:“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看他的模样,明显是想要高呼这不可能。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
他们俩不可能败。
飞鸿大士和李晔,不可能看出他们受伤是假。
飞鸿大士和李晔,不可能合作到这个地步。
在方才的战斗中,他们没有商量,却可以实现这样的布置,这需要怎样的默契?
默契也就罢了,他们对彼此怎么可能有那种信任?
战局的陡然翻转,让妖族、佛域、仙廷三方的修士,都感到措手不及,厮斗的停了手,没厮斗的嗔目结舌。
众人反应各不相同,原本陷入绝望的妖族修士个个睁大双眼,满脸惊喜;仙廷修士有的疑惑有的茫然,似乎是不相信这一幕;唯独佛域僧人,因为处境没怎么巨变,反应相对小些,但也是相对而言。
毕竟这样的反转,实在是太过让人意外。因为它几乎没有可能出现。
刹那的寂静之后,佛域僧人和妖族修士纷纷暴起,将仙廷修士围起来攻杀。他们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仙廷修士逃无可逃。
李晔没有回答黄景元的话,只是持剑步步走近。
黄景元禁不住一阵心悸、慌乱,本能的向后退去。李晔看他的眼神,已经跟看死人无异。他意识到了,李晔要来结束他的性命,结束妖族和仙廷在秘境的争斗。
慌乱只是片刻,当李晔走到近前的时候,黄景元反而平静下来,也不再做往后退的无畏动作。他自知死期已至,断无幸免之理,除了坦然接受命运,已经别无他法。
谁让他败了?
他败了,但他不想败得不明不白,作为军师一类的人物,长于智谋,就更是不能接受连怎么败的都不知道。他抬头看向李晔,眼中充满渴望,将死之际,他只想死得明白。
他咬牙做着最后的努力:“李晔,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来我们没受伤的?”
没有这个前提,就不可能有后面,李晔和飞鸿大士将计就计,反而绝地反击的一幕。
李晔却淡淡道:“我没看出来。”
黄景元怔了怔,脸上掠过一抹被戏耍的恼怒之色,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看来是飞鸿大士看出来的。”
李晔微微颔首:“你们小觑了飞鸿大士。”
黄景元低头默然片刻,万分苦涩道:“我们终究还是小觑了飞鸿大士么?”
在仙廷秘法和法宝的帮助下,假装重伤的黄景元和陈继真,自以为掩饰得很好。但没想到,飞鸿大士还是看穿了这一切。
在那个间不容发的瞬间。
解开这个困惑,并没有让黄景元心头敞亮,事实证明,他们假装遭受重创,没有瞒过飞鸿大士,但飞鸿大士假装击伤李晔,却瞒过了他们。
两相对比,他们输得很彻底。
末了,黄景元挣扎着坐起身,一字字的问道:“虽然不甚服气,但飞鸿大士看出了我们的虚实,我们并非不能接受。那你呢?”
李晔淡淡道:“我什么都没做。只不过飞鸿大士向我出手的时候,眼神明显有异,玉净瓶攻来虽然声势浩大,但临体的瞬间,我并没有感受到生命威胁。我读懂了飞鸿大士的眼神,于是顺水推舟,假装受伤。”
“你读懂了飞鸿大士的眼神?!”黄景元满脸愤恨,说话的时候因为急怒,差些咬了自己的舌头。
从始至终,他们就没看出来,飞鸿大士的眼神有什么变化。
从飞鸿大士的眼中,他们根本什么都看不出来。
莫说方才的战斗,莫说这回进入秘境,莫说这回下凡,在平日里,在千百年的岁月里,天上地下,以飞鸿大士的修为境界,有几个人敢说能够通过她的眼神,洞悉她的想法?
飞鸿大士心里想什么,是那么容易被揣度、被发现的?
在那个电光火石之间,李晔竟然敢说,他读懂了飞鸿大士的眼神。并且以此为基础,做出了涉及胜败生死的判断、选择?
黄景元无言以对。
他不知道是该说李晔疯了,还是该说李晔天才。
黄景元觉得不可思议,李晔却觉得十分平常。能读懂飞鸿大士眼中的意思,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若是读不懂,那才不正常。他们曾坐而论道,他们对彼此有了解,他们有“交情”。
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也不需要别样的理由。
真正需要理由的,是他在陈继真、黄景元对飞鸿大士出手的时候,刹那间他脑海中闪过的那抹犹豫。
他犹豫的理由很充分。
飞鸿大士虽然强大,在眼下在秘境,肯定无法战胜李晔、陈继真、黄景元三人联手。
否则,她从一开始就不必跟李晔联合,直接强势碾压各方就行;在察觉到黄景元、陈继真假装受伤的时候,也不必将计就计,只需直接加强力度,将他们斩杀即可。
如果当时李晔不出手,让飞鸿大士独对陈继真、黄景元,那么李晔等飞鸿大士和陈继真、黄景元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动手,是极有可能渔翁得利,成为最后赢家的。
这是非常诱人的想法。
在三方零和博弈的情况下,这种想法是如此顺理成章。
不过犹豫终究是只是一闪而过,李晔最终选择了动手。
在间不容发之际,李晔做出选择的时候,并没有深思熟虑的机会,更多的只是凭直觉。
或许,这就是默契。
不过事后想来,李晔也暗自庆幸,如果当时他不出手相助,飞鸿大士未必就没有脱身之法。到时候局面可就混乱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至少陈继真、黄景元不会率先倒下。
李晔来到黄景元面前,抖了抖卢具剑,居高临下的问:“你还有什么遗言?”
黄景元面如死灰,虽然已经知道必死无疑,做好了准备,但真到死亡降临的时候,没有人真的一点恐惧都没有。为了维持尊严,他勉强笑了笑,但却禁不住双手轻抖,嗓音轻颤。
他道:“这场战斗,我的计谋并没有问题,之所以输,是你和飞鸿大士之间的默契、信任都到了不可能的地步。要化不可能为可能,需要的不仅是代价,还有机缘。两者相比,后者更加难得。你们有这种机缘,那是天数,我也无可奈何。”
“所以此战之败,非战之罪,非人力所能改变。黄某心有不甘,却只能认命。李晔,我现在得承认,你不寻常,很不寻常。我真的很想看看,你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今天死在你手里,是命数使然,我无话可说,动手吧!”
李晔默然点头,卢具剑划过一道锐利的圆弧:“一路走好。”
鲜血迸射,黄景元倒地而亡。
第九十九章 再相争
眼睁睁看着黄景元死于李晔剑下,仙廷修士无不悲愤莫名,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陈继真更是心口绞痛,禁不住又是一大口鲜血喷出。
他瞪大了铜铃般的双眼,死死盯着李晔,怒发冲冠:“你这个凡人,蝼蚁!你怎敢弑仙,你怎么敢?!你今日所为,必惹得仙廷震怒,你死不足惜,但你九族都会被仙廷”
不同于黄景元在最后时刻的平静,陈继真并没有那样的心境。
作为勇猛精进一往无前的七十二地煞主将,他不可能在敌人面前怀疑自己,他的位置与性格注定了,即便见了棺材他也不会落泪,到了黄河也不会心死,所以他怒骂不休。
他的怒骂声戛然而止。李晔没动。有人送他进了棺材。
当飞鸿大士再度收回手的时候,陈继真已经四肢扭曲的倒在地上,七窍流血,而他身下的浅坑又深了一分。
至此,针对这回九州天下大乱的时局,仙廷派下界肃清凡间篱障、稳定统治秩序的七十二地煞,已经群龙无首。
陈继真、黄景元既死,余下的仙廷修士也没能撑多久。很快,场中就再无一个活着的仙廷修士。
妖族修士能站着的不过四五人,还有两三个重伤员只能依墙坐着,佛域僧人则的战力几乎是妖族修士的两倍。
作为并肩作战的获胜方,现在共同的对手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