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御仙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趟北行,岐王是最开心,兴致最高的那个,不时扫上大少司命两眼,发出几声音调奇怪的哼哼,一副本王受命重于天的荣耀模样,鼻尖恨不得翘到天上去。
    对岐王的嚣张,大少司命自然不会表示抗议,对方毕竟是王,实力摆在那里,耀武扬威也是有的。
    只有在岐王不看她们的时候,她俩才会凑在一起,同仇敌忾的咬牙切齿。没看大司命连白练都快揉碎了?如果手里的不是白练,而是岐王,估计模样应该会更加凄惨。
    这几天,眼看岐王跟安王愈发亲近,少司命很有危机感,私下没人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撺掇大司命,让她去就纠正安王的取向。
    少司命认为自己陪安王的时间太长,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安王腻烦了也是有可能的。
    大司命则不一样,还没自荐过枕席,而且两人气质不一样,清淡的青菜吃得多了,换盘滋味十足的肉吃,肯定会有兴致,说不定,就能让安王回到正常的取向上来。
    对此,大司命自然只能羞恼,她表现羞恼的方式,就是把少司命的小胳膊,拧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让少司命疼痛并失望,常常抱怨大司命不顾大局,还说安王要是取向彻底变了,那就是国家大事,非常严重!
    对大少司命和岐王之间的小斗争,李晔认为自己只适合当一个观众,看着乐呵一下就不错。至于自证清白这种事,李晔是不屑于做的,作为一个大修士,必须心如止水,淡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并从中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乐趣。
    无空跟在李晔身旁。见空和见尘两人,则被他勒令先回凉州,向释门传达他和安王的旨意,并整顿门风,力求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迎接安王莅临考察。
    “前些年,高原释门和月神教相争,导致吐蕃内乱,贵族和奴隶大战,对土地的控制权减弱,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归义军兴起,还有回鹘侵入西域,夺取原本被吐蕃占据的地盘。”
    无空尽心尽力为李晔解说河西、西域的局势,“现如今,归义军被回鹘猛攻,已经只能控制沙、瓜二州,处境其实很是危急。不过安王既然来了,他们也就能得到解脱。”
    对无空有的放矢的解说,李晔嗤之以鼻,淡淡的纠正道:“西域之地,吐蕃跟回鹘争夺多年,你们释门,其实也就是自己不争气,要不是忙着跟月神教大战,那些地方会让回鹘占领?
    “说到底,安西四镇的故地,都是我大唐的领土,你们哪怕暂时占领,也只是过客。别的不说,于阗国在你们双方斗争的时候,趁机独立,现在不就是唐风盛行?大有恢复安西都护府的趋势。他们的国主,可是自称姓李。”
    无空愕然,他没想到,李晔远在中原,这些年忙着扫平诸侯,对西域局势竟然也如此了解。
    心中震惊之下,想起河西大战时,那些潜伏的青衣衙门刀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给予月神教重大打击,满心敬畏,就再也不敢乱说什么。
    李晔当然不会告诉无空,依照原本的历史,一二十年后,中原朱温篡唐成功,唐朝灭亡,后梁建立,而西域的于阗国,却出了一个有名的国主,自称是李唐后人,还给自己取了个李姓名字。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圣天。
    伊斯兰东传的时候,李圣天率领于阗国军民,与之血战经年。因为于阗信奉释门,那也是释门在西域最后的挽歌。战后,于阗人虽然败北东迁,但那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说起来,那是释门跟李唐真正合而为一,唯一对抗异族大军的一场战斗。
    现在嘛,于阗国主,应该正该积极与归义军联系,共同抗击回鹘和回鹘信奉的明教,也就是摩尼教。
    明教,起源于波斯,也就是现在信奉伊斯兰的那批人。
    传入东土后,明教比较喜欢造反,反朝廷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李晔穿越之前,在地球上看过的武侠小说里,就有明教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还说明朝的“明”,就有纪念明教的意思。
    这当然是戏说。
    但明教的确就是这个明教。明清之时声名赫赫的白莲教,就是他们跟弥勒教、白莲社融合的产物。
    如今,大唐境内也有明教势力,只不过都是萤明、教派的经验中得到的唯一答案,是保持文明的扩张性、战斗性。唯有不断的扩张,不断的战斗,不断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的强大,才能避免消亡。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皇朝会因为战斗而亡,会因为强大而灭,但那有什么关系,文明不会亡。皇朝终会更迭,只要文明不亡,辉煌终究会重立。
    汉亡了,不是还有唐?
    罗马也亡了,后面不是还有那么多辉煌帝国?
    求强的文明亡了,辉煌才会真的消失。
    说到底,文明的生存,跟一切生存问题一样,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是个比较长远的问题,李晔决定日后再细细思索。
    眼下,抛却回鹘跟明教不谈,李晔比较关心的是归义军。
    归义军现在领头人,张淮深,是张议潮的侄子,屡次击败从西域东犯的回鹘人,守住了沙州,不失为英雄人物。
    不过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他用不了多久就会死,而且死得很冤枉,听说是被自己的弟弟所杀。
    原因,自然是内部争权。
    现在,如果有条件,李晔当然希望改变张淮深的命运,也改变归义军的命运。
    如果他不去改变,张淮深死后,归义军的头领,会脱离中原,建立西汉金山国。那样的话,得等到数十年后,由另一个英雄人物曹议金,接过归义军的权杖,重新奉中原皇朝为正朔。
    曹议金,是个很不错的汉子。这个名字,李晔莫名觉得很熟悉。
    不过那没什么用,唐末五代之后,赵宋无力收复河西,归义军最终的命运,是在孤军血战数百年后,被西夏李元昊灭掉。
    现如今,沙州,归义军抗击回鹘的前线,可是有李晔的兄弟,也有李晔的亲人。
    李晔对无空道:“我一直有个疑问,你是否能真正代表释门?高原释门虽然不大,但也把持着高原、西域和河西半壁。就目前的形势看,在大唐释门已经没有声音,天竺释门又快灭亡的情况下,你们高原释门,就是整个释门最后的希望了吧?佛域是怎么指示你们的?”
    无空双手合十,低眉颔首,宣一声佛号,道:“飞鸿大士说,早先种下的因,终会结出后来的果。只要安王在,未来就终究会来。”
    李晔怔了怔。
    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飞鸿大士的消息了。
    河东之役后,飞鸿大士回归佛域,李晔当然能够推测,她回去后处境不会太好。
    但没想到,她还能号令释门弟子。
    李晔问道:“圣佛就没有别的指示?”
    无空愈发虔诚,道:“圣佛说,早先种下的因,终会结出后来的果。只要安王在,未来就终究会来。”
    这回李晔愣住了。
    很显然,圣佛不会说跟飞鸿大士一样的话,至少,不会一字不差。
    所以,无空的意思是,飞鸿大士,会成为圣佛!
    飞鸿大士要造反!
    如果“造反”这个词适用于她的话。
    霎时间,李晔就明白过来,这趟凉州之行,没有之前想的那么轻松。
    飞鸿大士跟圣佛分庭抗礼,其实就是开战!
    这场释门、佛域内部的战争,李晔已经是沙场上的人。
    飞鸿大士的举动,无疑说明了,圣佛不同意跟李晔和谐共存。
    是跟李晔共存共荣,还是跟李晔厮杀到底,是飞鸿大士和圣佛战争的两面旗帜。
    作为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李晔很清楚自身扮演的角色。他跟飞鸿大士,无疑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可以说飞鸿大士在帮李晔,也可以说李晔在帮飞鸿大士。
    这个刹那,李晔瞬间明白过来,河东之役的时候,飞鸿大士为何要给他放水!
    对飞鸿大士这个层次的存在而言,她在河东变相帮助李晔,绝对不会是因为自己寂寞、无聊,所以看上了不同凡响的李晔。
    或者说,她是看上了李晔的不同凡响,但产生的不是儿女情愫,而是对未来的判断和坚信!是看到了释门的未来!
    那个时候,飞鸿大士就预见了现在的情景!从那时候起,飞鸿大士就认为,李晔终会平定大唐境内的群雄,并且走到河西,走到高原,走到河西,走到需要未来的释门面前!
    佛说,他能见过去,能见现在,能见将来。
    所以,飞鸿大士能看到这一点,不足为奇。
    但李晔知道,这不是飞鸿大士有堪破未来的能力,只是对形势的分析入木三分、恰到好处而已。一切堪破未来的能力,都是源于对现在的精准认识。飞鸿大士在河东的时候就认为,李晔会成为释门的未来!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李晔攻打河东的时候,麾下就有全真观,他能容许道门在他手下生存,只要释门愿意改变,自然也可以在他羽翼下存在。
    李晔攻打河东的时候,麾下就谋士如雨、猛将如云,甲士精锐非常,看得出来是精心经营多年,所以他能平定大唐,也不是那么不能想象的事。
    彼时,飞鸿大士看到了李晔的现在,也就能洞悉李晔的过去,也就预测了李晔的未来。
    所以,飞鸿大士看到,大唐,才是释门的未来!
    释门的未来,只能存在于大唐!
    这也意味着,飞鸿大士老早就认为,圣佛赢不了真神安拉,释门也守不住天竺,甚至守不住西域。
    所以在河东的时候,飞鸿大士给李晔放水,算是结下一份善缘。
    所以李晔到了河西,飞鸿大士让无空来主动拜见、归附,这是结下第二份善缘。
    为的,是让日后,李晔能够在大唐,给释门一份生存的土壤。
    如果,李晔知道飞鸿大士跟文殊说的话,他就会明白,飞鸿大士嘴中的“大势”,其实,指代的就是他!
    他,就是这天下的大势。
    顺之者,才有得生存的机会。
    转念间想到这些,李晔都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只能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自言自语道:“大士如此信任在下,倒是让在下很不好意思。”
    不知不觉,就有点骄傲的小情绪呢,呵呵。
    远望凉州,李晔渐渐恢复心如止水的状态,开始思考接下来会面对的局势。
    无疑,凉州、甘州、肃州,甚至是沙州、瓜州,马上就会有一场大战。一场由释门内部爆发,由飞鸿大士和圣佛为两军统帅,席卷所有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生灵的大战。
    作为飞鸿大士在凡间的最大依仗,李晔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真是有趣,道门仙庭现在内战激烈,释门佛域看来也不能免俗。
    李晔抖了抖衣袖,扶着腰带看向西边天际,意味深长道:“大士啊大士,你可不要被圣佛一巴掌拍死了。你想让我帮你平定、统一凡间释门,借助凡间释门信徒的力量,跟圣佛对决,至少得撑到我做成这件事的时候。你要是早早就陨落,那就太荒诞了。”
    佛域。
    文殊去而复返,又来到神龛前,凝望水晶球中那个飘渺模糊的身影。
    这回,她没有前倾上身,仔细观察里面的人,目光中也没有过往的同情、怜悯之色,有的,只有杀伐果决的锐利。
    文殊的声音如石头一样冷硬,“飞鸿,圣佛已经知道了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