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战开始之前,朕得知你们已经有了丰富成果,现如今王师攻占高原,该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你们可有把握?”
摧毁大食人的信仰与精神世界,是李晔迅速掌控大食人的既定方法。
全真观与无空释门里多的是“大师”,寻找新月教经典、教义的破绽,对他们而言并没有难度——就算对方没有破绽,他们也能造出来,并且说服人相信。
反正神仙魔怪这种事,他们就说服很多人相信了很久,轻车熟路。
在大军攻打黑汗国之前,全真观、无空释门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编纂的书籍早就散布的到处都是,导致新月教始终无法在西域站住脚,西域的人也完全不信新月教那一套。
“回禀陛下,重建大食人对世界的认知,重建他们的精神世界与信仰,最终转变他们对大唐的看法,成为效忠皇朝与陛下的子民,臣等已经准备充分,把握十足。”
不尘当仁不让的回答,“我们所著的《齐民论》,前半部在方方面面驳斥了新月教的经典教义,因果清晰,掌握此书的大唐修士,随便谁都能将新月教修士辩驳的哑口无言,此事我们已经反复尝试过。
“在《齐民论》的后半部分,我们将汉唐文明
编成了深入浅出的体系,普通百姓也能听懂,达官显贵更能理解精髓。尤其是针对新月教教义的破绽,有重点构述,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怀疑、不再信任新月教教义的大食人接受它。”
听到不尘这么说,李晔欣赏的点点头。
其实要改变大食人的文化认知并不难,无非就是三个步骤。
其一,推翻他们已有的文化认知,让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是腐朽、落后而无用的,对生存生活无益的;其二,让他们中的有识之士,精英人物与达官显贵带头,鼓吹、崇拜大唐文化与文明,上行下效;
其三,将汉唐文明深入他们的生活,从服饰、建筑、食物、书籍教育、市井娱乐等等方面,让大唐风物代替大食风物,日积月累的从细节上潜移默化的消除大食文化遗留,建立全面的大唐文化覆盖。
推广全真观、无空释门合著的《齐民论》,就是推行前两个步骤的精髓与核心,在唐军的刀兵面前,大食地方权贵想不接受、鼓吹《齐民论》都不行,这两个步骤就能很快完成。
只要这两个步骤完成,就不用担心大食民间,会有能威胁唐军进攻两河流域的大动…乱,即便是有反抗力量,也会很弱小,且不会获得太多百姓支持,那就完全不足为虑,当地驻军反手可灭。
当然,第三个步骤,才是灭亡大食文明、新月教文化的刽子手。
文明文化产生于生活中,也根植于生活中,可见、可触碰是他们存在的基础,一旦百姓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里,再也没有这种文明文化的踪迹,谁还会记得它们?
当文明与文化只存在于故纸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大规模痕迹,它在事实上就灭亡了。士人学子对它们的研究与评说,也只能算是吊唁而已。
到了那时,大食人皆着中原衣冠,大食土地上都是中原建筑,他们书写的都是大唐文字,吃得都是大唐食物,行的都是大唐礼仪,喜欢的都是大唐诗词歌赋音律传说,自然也就都是大唐人。
就如昔日的高丽与倭国一样。
“我汉唐文明,本就比大食文明高明,强者取代弱者乃是顺天应人,也是历史趋势,如今有诸位齐心协力推行,自然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李晔颔首说道。
如果是落后文明要取代先进文化,即便是上面三个步骤做得再好,也不会成功。就算一时占据了上风,也会在某些时候,迎来先进文化的反扑,哪怕是在一两百年之后。
他接着道:“给朕说说《齐民论》这本书,为何要取这个名字?”
不尘立即掏出一本精装的书册奉上,满面红光的介绍道:“禀陛下,全真观和无空释门多年钻研,悟出一个道理,要迅速控制百姓的思想,其实是有捷径的。
“其一,是把苍生平民贬得一文不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这样他们哪怕是受苦受累,也只会认命,升不起反抗之心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会成功。这个时候再告诉他们,今生所受的苦难都会转化为来世的福报,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温顺的羔羊,任凭上位者褥羊毛了。
“其二,是把百姓奉得无所不能,告诉他们可以改天换日。让他们知道,这世上就没有什么神仙妖怪,苍生的力量能决定所有,并且摆出一副很尊重他们的样子,给予他们一定的好处。
“这时候,他们的精气神就会空前暴涨,每个人都会变得积极主动,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便拥有了空前的破坏力。此时上位者再振臂一呼,那么旗帜所指之处,必然是如洪水猛兽一般的大势!”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途径,只适合太平盛世,也只适合不思进取的国家,只能用来为统治者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
“而第二种途,则很适合想要开拓进取的君王与国家,特别是要打破旧有秩序的时候!因为这种思想下的百姓,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自认人定胜天,想要改变的精神,和由此形成的巨大破坏力!
“对百姓来说,当他们接受了第二种途径传递的思想后,就会再也无法忍受第一种途径宣扬的观点。这是大食人必然为我们所用,听从我们号令的基础!”
听了不尘这番话,李晔心头一动,眼神也有刹那的闪烁。
哪怕是没有翻开《齐民论》,李晔这时也大体知道,这本书表达是一种什么主旨,传递的是一种什么价值观了。
现如今,大唐需要高原上的大食人,打破新月教的束缚与压榨,重建一个新的秩序,那么让他们自认为无所不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争取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不用说,在《齐民论》的前半部分,除了驳斥新月教教义,肯定会有重点揭露新月教黑暗,引发大食人共鸣与怒火怨气的内容。
而《齐民论》额后半部分,在介绍大唐文明是如何优秀时,也会表现唐人在这种文明下,拥有怎样的公平,是如何幸福,这自然对大食人会有致命吸引力。
最后再告诉大食人,新月教教义就是黑暗的,故意压榨你们的,而大唐文明尊重苍生,我们王族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们民贵君轻,我们人人都能修行,我们的粮食多的吃不完
你们也有改变自我命运的能力,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创造美好世界,所以我们过来,是来把你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是为了让你们也能成为国家主人,享受美好生活,你们怎么还不跟我们一起奋斗?
“就按照你们的计划去施行吧。长安,这件事你也参与进去,你还没有在异国他乡抚民主政,建立大唐秩序的经验,这回正好多看看多学学。”
李晔招手对张长安说道,对方的姓名是张东,字是长安,李晔叫他长安是以长辈自居,很亲切。
在不尘与张长安退下后,李晔翻开《齐民论》,打算认真研读一番。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疑难(下)
大半个冬日,唐军没有再掀攻势。
在李晔的授意下,西域商行配合随军的文官书吏,纠集了高原地方上的领主权贵,夜以继日的举行各种集会。虽然美其名曰宴会,然而主旨却不是宴饮吃喝,而是学习、扩散《齐民论》。
在大战开始之前,各地的西域商行就跟一些地方权贵多有来往,战争爆发时,还有不少内应。在高原战事结束后的这段时间,那些之前跟唐军有往来的大食人,自然而然成了大权贵,地位大增。
按照李晔的布置,在组织大食人研读《齐民论》之前,针对各地的大食领主、新月教官吏,唐军进行了一番清洗,施行的依然是拉拢一批、打杀一批、中立一批的策略。
流血的人不少,唐军的权威被确立,所以在集会开始后,各地的大食贵族都很配合,事情推行得很顺利。因为计划周密,步骤完善,《齐民论》的声势很快建立起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晔深知思想改造要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的重要性,所以从在大城池局面发展良好之后,立即让当地的大食贵族配合着,将《齐民论》推向乡野村舍。
大食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贵族与新月教掌握权力,管理百姓,没有大唐那么多级官府。所以《齐民论》的宣讲,主要是由贵族修士在新月教的寺庙里进行。这也意味着各地寺庙,在精神内核上正式改弦更张。
曲溪镇,脸色惨白的阿马合在傍晚时分,从小镇最大的寺庙返回家中。街巷中积雪甚厚,他深一脚浅一脚留下的脚印分外显眼。然而没有在意他的异样,因为很多从寺庙返回的新月教信徒,都是差不多的仓惶迷茫模样。
回到家中,妻子见他神思不属,连饭都没有心情吃,不由得很是焦急。仔细询问缘由,才知道这些时日以来,小镇的修士们集中到寺庙,究竟是在干什么。
“唐人心思太恶毒了,竟然将先知的教义说得一无是处,偏偏因果严密,让人很难反驳。你是不知道,这些天寺庙的谈话有多热烈,起初大家对此嗤之以鼻,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被蛊惑了!”
阿马合只要一回想起听到的那些内容,双手就禁不住颤抖,就好像那本叫作《齐民论》的书是催命符一般。
“唐人用他们自己的思想,代替了寺庙的教义,在这些日子里跟我们反复探讨。刚开始大家是打定主意,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听的,但是越到后来就陷得越深,好像那些话里有某种高深的术法力量,能够强硬的改变我们的思想。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提出疑问,得到解答,心思开始变化了!”
妻子听到这里,又是惊恐又是不解,“可召集大家的,都是大人物,是贵族,难道他们也信了唐人的邪说?”
“他们深信不疑!这些人已经背叛了真神!”阿马合重重一拳轰在桌子上,咬牙切齿,“唐人分明就是在抹黑真神,污蔑真神,他们却不敢反抗,真是不配做真神的信徒!”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进了屋子,是他们的儿
子莫西。跟阿马合的沮丧愤怒不同,莫西一脸兴奋激动,好像看见了新的世界。
一见莫西,阿马合顿时怒火万丈,“你这混账,竟然留在寺庙里这么久,去跟他们谈论唐人的邪说,你难道也要背叛真神?!你如果真的敢这样,我今天就打断你的腿!”
被父亲当头一顿呵斥,莫西畏惧的缩了缩脖子,不过他很快就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大声表达自己的见解。
他道:“《齐民论》并不是歪理邪说,里面的道理通俗易懂,说得都很正确!我们才不是什么注定要受苦,只能奉行真神意志的人,我们就该掌握的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那些满嘴喊着真神真理的人利用,成为他们的武器!”
“你找死!”阿马合本就恼火不已,见自己的儿子,竟然改变了自己的信仰,哪里还能忍得住,起身就是一巴掌,将对方扇倒在地。
莫西被打得蒙了一会儿,直到流泪的母亲来搀扶自己,这才回过神来,耳听得父亲还在怒吼什么真神不可违逆,贵族不可挑战的话,本来已经消减的勇气,顿时因为羞恼而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