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楚河心中还有疑惑。
“整件事,这从前到后,究竟和吕洞宾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会参与其中。当然,好像罗云也并不知道,在黄鹤身后,还有一个吕洞宾。”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找到鲁都督,确实迫在眉睫。只是我该去何处找他?”楚河对水镜先生询问道。
水镜先生摇摇头道:“这一点我亦不知。不过假死欺天,人也就半生半灭。需当在一处不见天日,不接厚土,非生非死之处,闭关百年。方能瞒天过海,复原归来。”
“这样的地方,在吴国之地,应该不多。我且帮你推演一番,之后便要看你自己去寻找排查。”
楚河点点头道:“那就麻烦先生了!”
“不过我若去寻鲁都督,那这黄鹤楼,该如何?”这也正是楚河所担心的。
水镜先生道:“这一点,暂时不用担心。今日之后,此楼必将声名大噪,一两月内,不会有碍。只是时日久了,天下士族不再瞩目,那罗云便会卷土重来。”
第四百五十七章非死非生之地
房间之中,水镜先生用力将手里的虚幻世界一抛,然后拉着楚河进入到虚幻世界之中,接连出现在四个地点,待到楚河记清楚路线后,便又退出虚幻,回到现实。
“好了!老夫已经将吴国境内的四处非死非生之地给你标注出来了,你且去吧!”水镜先生说道。
楚河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黄鹤楼就暂时托付给先生了。”
说罢不等水镜先生推脱,楚河便取出神舟,驾驶神舟,朝着第一个地点飞去。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楚河便在一处山崖处停下了神舟。
此处本是一个古战场,山崖之下,埋藏着数不清的尸骸,而偏偏山崖上的草木却十分茂密,生死之气夹杂,非死非生。
只是楚河寻遍了整个山崖,也没有找到一处可以藏身,上不见天日,下不接厚土。
“不是这里!看来要找第二个地点了!有些麻烦啊!”再次遁入神舟。
未过多久,楚河便抵达了第二处地点。
这第二处是一个古代王侯的古墓,古墓之中有大量的殉葬者,犹豫墓室的特殊性,人死后灵魂无法逃离墓室的封闭,在这个封闭的庞大地宫之中,甚至都还以为自己活着,继续‘生活着’。
这是一群依附在尸体上的鬼魂,以活人的方式,长年累月的重复着同样的日子。
当楚河闯进去,戳穿这一点的时候,便触怒了这群老鬼,楚河无可奈何之下,只有操控两柄南明离火剑,将墓室横扫一空。
同时也将墓室中,一些略带价值的陪葬品,全都取走。
第三处,楚河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接连三处扑空,楚河甚至已经揣测,鲁肃并不在这四处中的任何一处。
果然最后一处地点,楚河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也还是没有找到鲁肃的下落和线索。
“四处都没有。莫非鲁肃不是躲在吴国境内?而是去了别处?”楚河心中自行揣测。
“要不然回去再找水镜先生算一次?”楚河有些犹豫。
虽然这个副本,他再进来,主要是为了找到吕洞宾,解决一些疑惑,没有打算获得多少好处。但是过分的依赖旁人,降低参与度,也不是楚河的习惯。
何况水镜先生的水镜世界推演,是以现有的讯息为基础,建立在其之上的合理衍化。
如果缺少了必要的信息,那么即便是水镜先生之能,也无法提供有用的帮助。
“嗯!这里应该是楚国境内吧!那么楚王真身!先开个主角光环试试。”念头一动,楚河第一次在副本中使用了楚王真身这个神通。
驾驶着神舟,迅速穿梭于荒野,莫名的楚河便在一处停顿下来。
走出神舟,打量四野,楚河一抬头,便看到了一株奇特的古树。
古树之下是糜烂的根茎、腐烂的树叶。古树之上,却是新生的绿叶,散发着蓬勃生机。
而古树半中间,则是遍布着密密麻麻的树洞。
一眼看过去,便可见那大小的树洞四通八达,各自相通。
“半枯半荣,非死非生,不见天日,不与厚土相连。就是这里了!”楚河心中一喜,飞身朝着最大的那个树洞飞去。
对着树洞口往里窥探。
从树洞中流通出来的空气,没有半点腐败气息,反而显得干燥、清新。
再往里走,便处处可见人为打理过的痕迹。
有直接就地取材,打造的桌子、碟碗,脚下的木质平坦,也有被法术改造过的痕迹。
一个个不同的小空间,被一个个大小的洞口连着。
这古树内部,竟然就像是一个小型的世界,楚河甚至看到了藏书室和一间不小的花室,培育着一些不需要见光的花草植物。
“应该是用了空间阵法,否则的话,即便是古树再庞大,也不可能将其内部空间,改造到这种地步。”
“不过这鲁肃还真是大方,隐身藏匿之处,竟然也不布置一些防御、陷敌阵法,甚至连幻阵都没有。如果真有心怀叵测之辈找过来,那他岂不是引狼入室?”楚河喃喃自语道。
“多谢小兄弟替鲁肃担心。若真有人来访,定然也都是鲁肃的朋友,鲁肃只需以美酒好菜招待便可。”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骤然响起。
楚河回头一望,便看到有人面色发白,盘腿漂浮在半空中,一身的黑色麻衣,披散着头发,却并无一丝凌乱之感。
面相并不英俊,甚至十分普通,却让人见之立即心生好感,觉得亲切。
“鲁都督当面,楚河贸然前来,多有失礼,还望海涵。”楚河调整好表情,转身一礼道。
鲁肃笑道;“小兄弟客气了!都督之称切莫再言,鲁肃不过是一介借死求生之徒,何以再当得如此称谓。”
“小兄弟若不嫌弃,便唤我鲁肃吧!”
楚河打蛇随棍上道:“那好!鲁肃!楚某此次前来,却是有不情之请,还望您相助一臂之力。”
鲁肃摇摇头苦笑道:“鲁肃现如今的情况,你也见了。已然是自身难保,如何还能助人?只怕是要令小兄弟你失望了。”
楚河道:“鲁肃!鲁先生!您先别急着拒绝。且听在下把话说完。”
说罢楚河便将前因后果,对鲁肃复述了一遍,接着道:“一个张角,便已经闹得天下不得安宁,将诺大的大汉江山,毁于战火烟尘。其师南华,若是得偿所愿,得到了太平经,将道术合一,这天下还要再乱多少年?”
“四方异族早已是虎视眈眈,而我中原大地,炎黄苗裔却还在自相残杀,损耗元气。若有朝一日,异族挥军而下,被南华肆掠祸患过的中原,究竟拿什么去抵挡异族?岂不是让异族任意鱼肉我中原百姓?”
楚河所言,其实正是三国之后,魏晋南北之尴尬局面。尴尬到后世史书,都不太愿意提及这段历史,将它变得暗淡。
当然这里,用了点偷换概念的手段。
楚河的这番话,想要迷惑住鲁肃,固然还欠了一点火候。
但是重点在于,楚河确实也是言之有物。鲁肃若是一个蠢人,便可对楚河之言一笑置之。但偏偏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楚河所说之事,极有可能发生。
甚至这本就是不少中原有识之士所担心之事。
第四百五十八章我楚河向来以诚待人
鲁肃显然开始犹豫了。
他是个聪明人,但也是出了名的好人,有大慈悲、大情怀。
当然他也并不迂腐,如果只以为他善良可欺,那也只能说是愚蠢了。
果然反应过来的鲁肃,转移话题道:“楚小兄弟远道而来,鲁肃这里简陋,没什么好招待的。还有一些自酿的果酒,和一些还算新鲜的果子,不妨尝一尝。”
说罢便把楚河引到一旁的桌子旁,挥袖拿出酒水和果品。
楚河却不着急喝酒,而是直接抱拳说道:“既然鲁都督不信在下之言,那在下也无颜面,继续留在此处。只是我楚河向来以诚待人,如今鲁都督却这般敷衍在下,当真是令人寒心啊!”
“告辞!想这万里江山,破碎不堪,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不如归去,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寄情山水,隐世不出,做个一梦千年,不问世俗的忘八端,岂不快哉!”
说罢也不迟疑,直接就拂袖而去。
“楚兄弟!且慢!且慢!”鲁肃果然劝留。
脸上也露出几许挣扎之色。
楚河知道不能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便几许说道:“且慢!且慢!鲁都督也是领军打战的将军,如何不知,这时机稍纵即逝。此刻我们迟一分,那南华便多一分成功的机会。若是真的让他拆了黄鹤楼,抓住了黄鹤。一切便都晚了。”
“于公,鲁都督难道愿意,一个妖道来祸害这吴国江山?于私,鲁都督与当年的小霸王,应该也算是交情匪浅。如今得知暗中主导这一切的真凶,又岂能纵容其逍遥法外?”
鲁肃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坚决之色,点头说道:“不错!伯符当年走的蹊跷,鲁肃一直不曾忘了追查真相,只是时而又有些彷徨,害怕答案令鲁肃失望,故而始终不曾深入。如今既然已然知晓真凶,那边不能坐视不理。“
“无论你所言之事,有几成真假。只要此事不假,那鲁肃也该同你走这一趟。”
楚河回身抱拳,眼神中带着炙热的敬佩道:“鲁都督果乃赤诚君子,小霸王泉下有知,有你这样的朋友,也会觉得不枉此生。”
鲁肃却摇摇头道:“鲁肃又算什么朋友呢?伯符不明不白的走了这么久,也才由你一个外人,来点穿真相。”
“不过,要想为伯符报仇,此事却还需从长计议。”
“确实应该计划一番,南华老仙实力深浅不知,就他那个地址罗云,似乎便不弱于水镜先生。”楚河说道。
鲁肃叹息道:“非但是如此,鲁肃其实也并无信心,能够劝服吴王。”
楚河干笑道:“鲁都督您太客气了!谁都知道,您与已经仙游的周瑜周公瑾,乃是当今吴王的左膀右臂。”
“如今吴王不说对您言听计从,那您的一句话,在吴王耳中,也定然是重量非凡。”还有一句话楚河没有说。
鲁肃冒着遭受天谴的风险,前往觐见谏言。那就相当于以死相挟,那威力就更大了。
“吴王乃是明主!却非真正的霸业之主。自有其权衡和决断,却又有时颇为优柔寡断。”
“鲁肃若是就这么去劝,他或许会一时信任,却难免会再有反复。若是有鲁肃时刻在一旁提醒,倒也无妨。只是鲁肃此去,怕是再难有多少时日。鲁肃若死,罗云等再来相劝,一切都不过是回归原本。”鲁肃捋了捋头上的长发,这般说道。
楚河闻言,也是无奈。
不要提什么,楚河再入朝为官,然后暗中操控朝局,如同执掌大唐江山一般,再重演一回权臣景象。
唐朝副本那一次,原因特殊,楚河当时的身份,还有当时的环境,都是造成那种结果的必然因素。
而眼下,是受大汉四百年传统影响的三国时代。
而三国之中,即便是最不拘一格运用人才的蜀汉,其实也还是对门第来历,有一些隐性的需求。
吴国恰巧便是三国之中,与门阀势力纠葛最深的。
楚河一没来历,二无势力在背后支撑。以他逐渐在扩散的名声,入朝为官易,想要执掌大权,那是难上加难。说不准楚河自行揭竿而起,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