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制神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河这话说的,一下子就把整个人的情操都拉高了。
  项羽敬佩之余,对于楚河更加信任。
  能对死去的故主如此‘情深义重’,那日后他多加笼络,还愁这‘张河’不对自己忠心耿耿?
  “第三,便请羽弟将那虞姬送到我处,由为兄代为照料。羽弟且放心,你我兄弟一场,我绝不会做出那等不堪之事。只是你之命数,与那虞姬却有冲突。在大事有成之前,不宜相处过多。我这里也有一些手段,可以教给她,日后也能成为你的助力。”楚河真诚的看着项羽,十分诚恳的说道。
  
第八百四十三章是弟妹自愿的
  
  如果楚河一开口就提这个要求,只怕此刻项羽的大戟已经劈过来了。
  但是楚河之前的两个要求,做了足够的铺垫。
  在项羽的心中,楚河就是一个无欲无求,并且品德高尚的人。
  所以楚河这个要求虽然突兀,但是他还是耐着性子,等着楚河的解释。
  若是换了刘邦这等厚颜无耻之辈,困难之时遇到楚河这样的贤才,别说是一个侍妾,即便是让他把老婆共享出来,他只怕也只是犹豫几秒之后,便回去打包。
  项羽显然不是,莫说是见了楚河的‘幻境’之后,对那个愿意与他同生共死的虞姬,他更多了许多眷恋。
  即便是在此之前,他也绝不愿意将自己的任何一个女人交给旁人。
  “羽弟命中属火,贵在西方,乃是一等一的九龙鼎天之格局。然而那虞姬却命中属水,贵在东方,却是七星归地之命格。你们二人若是寻常人,则相互既吸引,却又克制。互相干扰,难以将各自命数发挥到极致。唯有等你二人的命数各自升腾到了极致,你登上九五之位,贵为天下王,改换命格之后,如此冲突方才消弭,反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楚河更加详细的解释道。
  千万不要以为楚河动了什么邪念。
  不错,美人虞姬,伴随着西楚霸王而名传后世,惹人遐思。
  英雄和美人,就是纠葛不休,相互生辉。
  但是楚河并非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行走不文之物。
  他之所以向项羽要虞姬,是为了再给项羽上一道锁。
  除了项梁之外,楚河能想到干预项羽做出判断和决定的,便唯有虞姬。
  至于范增、龙且、项庄之流,事实早已证明,他们根本干涉不了项羽做出的决定。
  而项伯、英布这样的二五仔,不先想办法搞死他们,那算楚河仁慈。
  楚河调教虞姬的念头,很早就有了,并且就要付诸实际。
  项梁不可能压着项羽一辈子,要夺天下,最终还是要靠项羽站出来,走到台前。
  以项梁的个人能力,以及人格魅力和命数格局,担不起那么大的担子,楚河能暗中布局救他一次,却救不了他千万次。
  如果到了后期,只怕连项羽都会因为项梁的压制,渐渐生出不满,有了莫测之心。
  到时候内部先乱了,项羽背上一个弑杀叔父的罪名,那天下的大位,可就真的与他无缘了。
  楚河从来不认为,他在干预,在改变项羽的人生轨迹之后。那天帝会直接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
  所以项梁拘束项羽只是一时之计,熊心作为一个备胎,楚河最多保住他不死,暂时不会给他太大的帮助。
  真正降服项羽,让他乖乖按照计划行事,还得靠虞姬的以柔克刚。
  当然,这些更加隐秘的念头,是不能对项羽说的。
  也不可投靠项羽之后,秘密私会虞姬,按照调教。
  这样一来,如果被天帝推动命运,暗中引导,让项羽拆穿了‘好事’,那就是怎么都说不清了。
  总不能向项羽解释,作为结义大哥,私会弟媳,是在讨论国家大事,怎么帮助你这个二弟坐上皇位吧!
  听了楚河的解说,项羽紧皱着眉头,虽然心中还有些疑惑,火气却降了下去。
  “此事,为弟不好独言,大哥不妨随我先回去。亲自问问虞姬,她若愿意,我不拦她!”好一会之后,项羽方才纠结不舍的说道。
  即使觉得大哥和虞姬都不会辜负他,但是这种送妹的感觉总归令他有些难受。
  楚河叹息一声道:“为兄也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不过,羽弟,为兄之心,天地可鉴,却无半点私心。嗨不多说了,是真是假,日后自有分晓。”
  略过此节,二人又聊了许多。
  直到日落时分,方才想起来,还有一众楚兵和老陈还被困在桃林之中。
  将他们放出来,一起修整一番后。
  第二天一大早,楚河便打包好行囊,随着项羽返回定陶城外的楚军大营。
  项羽成功的带回了楚河,项梁自然大喜。
  设宴款待之后,便问计楚河,如何破城。
  楚河却并未一到便大放厥词,而是说先看看地图,了解一下局势之后,等过一日再给答复。
  如此沉稳之举,反而越发得项梁看重。
  对于项羽这样的人来说,快、稳、准的表达出优势和水准,那是必须的。
  但是项梁老成持重,若是显得轻佻浮夸,反而就不美。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该心里有数,不可一概而论。
  定陶破城,这又何难?
  不用计谋,楚河和项羽只出其一,便可率领小股部队拿下城门,城门一破大军长驱直入,自然一战而胜。
  不过楚河不准备这么简单暴力,做的登场首秀,怎么样也要玩点有技术的。
  在出谋破城之前,楚河先随项羽,见到了虞姬。
  根据《越绝书》记载:勾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去县四十里,后说之者,盖勾践所以游军士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积蓄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向吴王夫差宣战的时候,勾践特意找来了很多寡妇,让寡妇到军营去提升士兵的士气,这就是营妓的最早起源。
  勾践开了个好头,后世者都有学有样。
  军中不可出现女眷,大抵应该是‘儒家正统’坐镇中央后的举措。
  虞姬当然不是那种最低等的营妓。
  但是就功能上来讲,她也类似,只是专职服侍项羽一人而已。
  所以项羽带楚河见虞姬,并不用回盱眙,就在军中可见。
  当看见虞姬的那一刹那,楚河即使以心念之力折射项羽心神,在幻境中虚构过虞姬的摸样,此时依旧不得不感叹其真人果然不愧为少有的稀世美人。
  即便是楚河见惯了绝色,依旧有所动容。
  虞姬之美,在于其那种温婉柔顺的气质,她身材并不娇小,却永远给人一种想要呵护、保护的感觉。
  正好与项羽那种霸道、威猛的气质相合,也难怪项羽一世英雄,也时常难免沉溺于温柔乡。
  待到楚河向虞姬陈述了详情之后,虞姬仅仅只是迟疑了一秒钟,便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气质温婉且柔软,但是骨子里却又有一种果断和刚强。
  既然是对项羽有益,她万般无悔。
  
第八百四十四章真的只是教徒弟
  
  虞姬既然已经应下,那项羽自然也不好反悔。
  而楚河听闻虞姬的答复之后,也只是淡然的点点头,并未露出任何的特异欣喜之色。
  再次重申一遍,虽然很多人对楚河的人品有怀疑。
  但是,他真的没有对虞姬抱有任何的邪念。
  其实某种角度上来说,楚河也可以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放荡不羁只是大家对他的误解。
  至于怎么教虞姬,楚河早就想好了。
  他不会用任何手段去控制虞姬,而是真的要教会虞姬明事理,懂策略,知天下,查民情。
  项羽是没得救了,之前在桃林中的一番幻境试探,就将其刚愎自用的本性暴露无遗。
  很多时候,我们时常会以为,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源于我们个人的意志,与他人无关。
  但其实,很多因素,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我们生活在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学习的知识,甚至是看过的一本书,都会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基础框架。
  虞姬当然不是白纸一张。
  但是她对于天下,对于民族,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却是极为狭小的。
  她的眼里只有项羽,项羽就是她的全部。
  而当楚河将整个世界徐徐的展开在她的眼前,就像是小动物睁开眼时,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那印象是极为深刻的,是刻录在灵魂里的。
  楚河每教给她的一个知识点,到后来走到恰当的时机,都会化作她的一个念头,自发的从心里涌出来。
  而她是项羽的枕边人,自然会说出楚河需要她说的话,做出楚河需要她去做的事。
  肤浅的奴役和控制,楚河已经戒掉很久了,那太暴力,也太容易留下破绽。
  只有心灵的传输,价值观上的趋于类同,才会做到真正的无形掌控。
  往大了看,学派、宗教、国家,莫不是用着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绝大多数人,过着他们所期待人们所过的生活。
  教育虞姬,不急于一时。
  楚河教导她的地方,也选在位于开阔之处,事无不可对人言。
  第一堂课很重要,那是打开虞姬大的世界观的第一步,所以楚河先收下了这个弟子,却并不迅速开课,而是先想办法,解决了定陶之事,漂亮的打一场胜战,成功的在楚军之中立足。
  破城定陶并不难。
  无论是让项羽蛮力横推,还是大军围城,断水断粮,将战线时间拉长,拖垮城中守军,看起来似乎都是个办法。
  不过前者显露不出楚河自己的威风,后者就是昏招了。
  定陶一城,秦军固然比不上楚军。
  但是他们却不是孤立存在的。
  虽然陈胜吴广之后,天下揭竿而起者众多,大秦四面开花,处处反贼。
  但是大秦铁骑之威,依旧煊赫天下。
  “我如今初入楚军,未有深厚根基,难有多大的支持。所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计划,只怕都行不通。归根结底,还是只能出奇谋,走毒计。”楚河迅速的定下了基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谓阳谋者,皆需先占大势,将对手怼到墙角,退无可退,明知是坑,还只能往里跳。
  楚河现在看似入了楚军,却先要站稳脚跟,阳谋自然不成,只能耍些阴谋小手段。
  到了第二天,楚河整理好衣冠,便在大帐见了项梁。
  “什么?先生要独自去定陶,说服那章邯,让他让出定陶?这!”项梁如果不是顾忌楚河的颜面,就差点要指着楚河的鼻子说痴心妄想了。
  项梁顾及楚河颜面,英布却从一旁站出来冷笑道:“看来阁下是想学张仪之辈,鼓唇弄舌,蒙蔽人心。只是那张仪虽然卑鄙无耻,却有真才实学。阁下只怕此去,未必能说服章邯,若是人头转而被挂在了城墙之上,还要劳烦吾等取回,却是害了我不少楚国的好儿郎。”
  英布这话不仅毒,并且狠。
  不信任楚河,那是应该,毕竟虽然两篇赋渐渐名传天下,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但是在众多楚人面前,将楚河比作张仪,讽刺其人品与张仪类似,却又无有张仪之才华。那就是有点诛心了。
  有人跳出来表示怀疑,这是楚河早有预料的。
  楚河只是没有料到,英布这个反骨仔竟然这么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