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斋鬼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子明点点头:“是啊,师伯。”
  陆九龄叹道:“那笔是有来历的。”
  “师伯,麻烦您给讲讲其中的典故。”
  “多年以前,程家一门,出了两位地仙,分别是程颢和程颐。此二人学问远博,精通孔孟之道,经常聚集弟子讲学。程颢精心制造了一只笔,是用墨玉和天蚕丝制成的,笔杆上写了‘程门’两个字。他用那只笔写出来的仙文,每一个都能飞在空中,在晚上仿佛皓月一般。
  他有时候讲学,直到天色已晚,还没有结束,就将仙文抛起,当做火烛来照明。
  他门下有四大弟子,其中最有名的叫作‘杨时’,人称龟山先生。你师傅名叫象山先生,早年的名声,还不如龟山先生呢。
  程颢修炼多年,进阶为九阶地仙,白日飞升了。
  有一日,他的弟弟程颐,手持‘程门笔’,写了一副仙文,然后坐在椅子上假寐。
  这时候,杨时来了,站在雪地里,看着程颐和那副字,一动不动。
  直到程颐醒来,发现杨时的脚下,雪已经有一尺厚了。
  后人不解其意,赞其尊师重道,所以便有了‘程门立雪’的典故。
  而实际上,杨时陷入了顿悟之中,一日之间功力大进,进阶合道之境。
  不管怎样,程颐后来在笔杆上加了两个字,变成了‘程门立雪’。”
  说到这里,陆九龄停下来喘口气,似乎陷入缅怀之中。
  桑子明问道:“师伯,后来呢?这支笔怎么丢失了?”
  陆九龄道:“转眼又过了三万年,程颐也白日飞升了。他没有将笔带走,而是留在程家做传家宝。后来,程家多了一位地仙,名叫‘程林’。程林的功力没法跟程颢和程颐比,但他自视甚高,在笔杆上又加了三个字,变成了‘程门立雪蚕未老’。
  他的意思是说,程门两位地仙虽然飞升了,但是程门的威望还在,雪还在,蚕未老。他不肯堕了程家的威名,所以在国战的时候一个人杀了出去,最终战死在东都之东的荒原上。程门笔也跟着丢失了。”
  桑子明叹了口气,道:“请问师伯,杨时还活着没有?”
  陆九龄缓缓答道:“不知道。这是三十万年前的事了。他如果活着,肯定进阶地仙了,要不然就死了。”
  桑子明觉得有些奇怪:“师傅,他如果进阶地仙,应该天下皆知才对啊。”
  陆九龄摇摇头,道:“这人颇为低调,就算进阶地仙,也可能躲起来潜修。我们儒门修士,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个达和穷,并不是富足和贫穷,而是说精神境界。
  有的人学问一般,偏喜欢游学,想要闻达于诸侯;有些人学问渊博,偏偏自以为不足,喜欢关起门来,穷究天道之理。”
  桑子明沉吟道:“弟子受教了。”
  陆九龄又道:“儒家的学问很深远,你才刚刚入门,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儒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你想从哪里入手?”
  桑子明想了想,道:“我也不晓得,还请师伯指点。”
  陆九龄道:“我看你可以从学‘书’入手。书既指《尚书》,也指仙文书法。你写的仙文很有造诣,所以从书入手比较恰当。而且,我对《尚书》也有一些研究,正好给你指导。”
  “多谢师伯。那我就跟您学了。”
  陆九龄不紧不慢的说着:“《尚书》的原意,是指上古帝王之书,分为《尧书》、《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等,里面记载了儒门几位仙帝的事,还有大量的仙文笔录。那些朝代,有的在黄昏界发生过,有的则是一片空白。相传这些学问,都是由一些儒门上仙,从外界传进来的,并非是说所有的事都发生在黄昏界。因为年代久远,仙人带来的资料丢失了一些,还有的以讹传讹,出现了很多漏洞。
  所幸儒门的学问较为柔和,只要常养浩然正气,就算出了偏差,问题也不大。因此之故,一般来说,儒门出现的地仙比别派都多。”
  桑子明想起自己家里,还有一些爷爷留下的典籍,他想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一些,但是怎么个拿出来法,却需要仔细盘算才行。
  耳听陆九龄又道:“我再说一说仙文,总计十万八千个仙文,你现在掌握多少了?”
  桑子明答道:“弟子掌握五千五百个。”
  “唔,已经不错了。你师傅才掌握一万八千仙文。而我只学会一万四千个。如此看来,你将来的成就远在我们之上。”
  “师伯您过誉了。”
  “仙文是儒家学问的基础。有些古老的典籍,是用仙文记录的。你如果不通仙文,如何能理解其中的奥义呢?掌握的仙文越多,接触的大道越复杂,越能沟通天道,功力才能提升得快。”
  “多谢师伯解析。”
  陆九龄笑了笑,道:“你师傅年轻的时候,曾经夸下一些海口,说是‘六经皆为我脚注’。后来等他进阶合道之后,就不敢说这种话了;等他进阶地仙时,反而变得沉默了,喜欢一个人静坐思索。你知道为什么?”
  “大声者希音,大道者无垠。”
  “没错,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为什么啊?因为大道无垠,天道却有情,就连这方黄昏界的天道,都是残缺不全的,我们作为修士,如何敢狂傲夸口,说自己独步天下呢?如果是年轻人,苍天看你年轻,不会搭理的胡言乱语,如果是你到了一定岁数,过了一定的境界,还敢这样说,那就要遭雷劈了!”
  桑子明听得暗暗心惊。
  从这天开始,他不断的来仙文馆,跟师伯学习仙文和《尚书》。


第248章 天祀大法
  自从莲香从炎炎洞天带回来一堆聚灵珠,并且将两颗大型木灵珠,一颗大型土灵珠,再加上一颗小型水灵珠,埋在后花园里一年之后,桑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桑子明埋在土里的,最多只是小型聚灵珠。而一颗大型聚灵珠,相当于十颗中型聚灵珠,一百颗小型聚灵珠。所以他先前的作为,只能说是小打小闹,这一次就不同了。
  桑宅从外表看,跟当初一模一样,但是从里面看,已经迥然而已!
  原来只是前后两进的院落,再加上一个后花园。如今变成了三进,有前院,中院,后院,和后花园,相当于四重院落,而且从里到外灵气分了档次,越往里灵气越丰富。
  每一个院落的大小也不一样。外院的变化比较小,只是变宽了二十丈,略微增加了几个房间,中院和后院的变化都比较大。后花园变化最大,几乎扩张了十余倍,达到百亩见方。这就已经很大了,足以种植无数的花草,让玉皇蜂自由自在的生长。
  所幸还增加了一条小型水脉,后花园多了一些沟渠,可以自动浇水,否则桑子明也不用干别的了,单是浇水就让他忙不过来。
  另外,因为增加了一条大型土脉的缘故,土壤变得灵力十足,可以种植高阶灵草了。
  种植灵草也属于灵医要学习的内容,在《灵医宝典》有单独的一卷。
  桑子明知道,灵田分成不同的等级,桑宅后花园原本只是七阶灵田,如今变成九阶灵田了,这样一来,才能种植炼制步虚丹、大道丹,甚至地仙丹的灵草。
  虽然说他现在功力还很低,暂时用不着那些丹药,但是需要早些种出灵草,慢慢准备起来。
  神医桑长给他留下不少的灵草种子。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作为灵医和仙医,如果没有药,还怎么治病救人呢?再者说,桑长将他留在黄昏界,是想让他在这里慢慢成长,自然早就准备周全了,不会缺了进阶所需的灵草。
  桑子明与秋婵一起,将各种灵草种子,小心的撒在泥土中。
  莲香则去跟玉皇母蜂说话。
  原先新生的玉皇母蜂比较小,来到桑宅的时候,就像婴儿的拳头那么大,如今已经体长八寸有余,看起来有些吓人的样子。好在她是被人工豢养的,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不会伤人。
  这一群玉皇蜂,数量并不是很多,只有百余只,但是每一只都有三寸长,让人不敢小觑。
  自从结丹之后,莲香越来越自由了,不用每天去火湖边看守金莲,所以留在桑宅的时间多了起来。
  李秋婵的情况也有些类似,自从学会了从鬼仆身上吸取阴灵力之后,也不用每天都去阴泉中泡着,只要隔几天泡一次阴泉,再拿七微火烘烤一回,就可以让她不断进步了。
  接下来,桑子明给了秋婵一个储存灵火的玉瓶法宝,足有两尺多高,里面的空间有十余丈,里面还丢了一些阴灵石。
  “秋婵,你若是有闲,可以收集一些鬼火。”
  秋婵不解其意,问道:“桑郎,你让我收集鬼火做什么?”
  桑子明笑道:“你不用亲自出马,只要放出消息,让下面的人,采集鬼火就行了,等你装满了玉瓶,拿回来给我,我来帮你进行火祭,看看能否诞生一朵九微仙火。”
  秋婵闻言双目放光,笑道:“我记得家里有一朵天阶中品的紫微火,跟师傅给我的七微火等级相当。是否要用它来做引子,经过火祭,培养出仙火来?”
  桑子明点点头:“道理是这样,但是天阶中品的灵火,等级有点儿低,可能要进行两三次火祭才行。”
  秋婵笑道:“不管几次,只要能成功,总是值得的。”
  桑子明想了想,又道:“你若是见了师傅,不妨问他,有没有找到九幽火,九微火,三槐火,九棘火,或者传说中的佛火。都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如果还没有找到,看来是很难找了。你可以告诉他,我有秘法,或许能培养出他要的仙火,但我需要各种各样的阴火,数量多多益善。要进行火祭,单是鬼火还不够,最好有别的阴火。”
  秋婵眨眨眼睛,问道:“若是师傅问我,有什么秘法,可以培养出仙火呢?我总不能说出实情吧?”
  桑子明道:“那你就告诉他,这种方法,叫作‘天祀大法’,具体怎么弄,你就不要说了。”
  “桑郎,真有天祀大法吗?”
  “有的,但那是禁忌。”
  “为什么是禁忌?”
  “要找一处大型的乱葬岗,用特殊的咒语燃烧尸骨,将所有的骨肉阴魂献祭给天神,才可能在众多鬼火中诞生一朵仙火,成功的几率并不高,可能十次才能成功一回。每施展一次,周围三百里寸草不生,而且从那以后,凡是从那里经过的人,都可能丢失魂魄,变成行尸走肉。”
  秋婵听了,面色有些发白,低声问道:“桑郎,你真会这种秘法?”
  桑子明沉默片刻,答道:“我有具体的方法,但是以我的功力,还无法念出高深的咒语。”
  “桑郎,你可不能将秘法传出去啊!”
  “我知道其中的利害!”
  “要是我师傅知道了,跟你要这种秘法怎么办?”
  “那你就告诉他,这种秘法不是鬼修能施展的!因为那些咒语中,有一半的纯阳之咒,施展出来,将会伴随着雷劫!鬼修听了,必然功力大减,甚至魂散道消。”
  “可是纯阳之咒,怎么能诞生出阴火来呢?”
  “这正是成功率不高的原因。这种天祀大法原本是某些仙修门派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纯阳之火,可是天不遂人愿,七分可能啥都得不到,两分可能得到阳火,还有一分可能得到阴火。这样得到的阴火,对仙修来说没有用处,但是对鬼修来说就有价值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