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斋鬼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杨廷和与刘墉都有些惴惴不安,可也不能将丹药还回去,只能打起精神应对公事,努力跟桑子明走得近一些。


第380章 地仙张载
  一个月之后,八月下旬,桑子明按照周靖提供的住址,登门拜访少师张载。
  张载住在内城,位于洛河的边上。
  九卿是超品的官职,在大明国属于顶尖的官员,每个人都住在深宅大院内。
  张家府邸,门口很宽敞,九级台阶,两个巨大的石狮子,朱红色的大门,上面有七十二个门钉,显示出与众不同之处。
  张载本人乃是合道九阶,又是儒门大贤,开创了关学,门人弟子众多,位高权重,声名远播。
  因此之故,桑子明备了厚礼,也只是礼节性拜访,并没有想过,能不能见到张载本人,他觉得如果能见到张载的儿子,太常寺卿张因,那就不错了。
  可是他的运气太好了!
  这一天,秋高气爽,正好张载出关,召集门下弟子五十多人,聚集在宽敞的花园中,给他们讲课呢!
  因此之故,当张因听见门房禀报,拿来桑子明的名刺,还有周靖的书信时,便请桑子明进来,听张载讲解儒家奥义。
  桑子明很开心,能听见大儒讲课,这机会很难得。
  他跟着仆人,悄悄走进院门,来到花园中。
  花园里开满了菊花,数十人或立或坐,静静的听一位老者说话。
  那位老者看外貌有七八十岁,头发胡须都白了,脸上有不少的皱纹,只有一双眼睛还很明亮。
  桑子明站在旁边,仔细听了一会儿,发现老者讲的乃是“太虚一气”。
  那老者便是张载,他毕生研究《周易》,也算是颇有造诣了,他认为宇宙的本体是气,气的本初状态是太虚,气聚则成万物,气散则归于太虚,由此他得出“万物本是同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当做一个大家庭,我们要亲近同类与万物。
  张载讲了一个时辰,才终于住了口,双眼巡视一圈,看到了桑子明,并未在意。他作为儒学大家,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年轻人,能来听他讲课也算是缘分。
  稍停片刻,他开口说道:“好了,该讲的,我已经讲完了,你们有什么疑问,可以大胆询问。”
  下面的众人中,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面相觑,竟然连一个开口的人都没有。
  桑子明开口欲言,却怕唐突了众人,因此张了张口,又勉强忍住了。
  张载神目如电,看得分明,伸手一指,道:“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话,你不妨说出来。”
  桑子明躬身道:“启禀前辈,小子姓桑,名子明,乃是象山先生的弟子。刚刚听了您的话,如闻天籁,深受启发,不知不觉间,想到一个问题,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说宇宙之成型,先有太易,再有太初,然后是太始、太素、混沌、无极而有太极,太极分阴阳……”
  众人都转过头看着他,心想:“这小子是谁啊?就算你是象山先生的弟子,也不能在这里胡说八道!你是来这儿打我们的脸吗?我们都不吭声,凭啥听你说话?”
  然而张载却神情严肃的听着,眼睛里有精光闪烁,连连点头,道:“嗯,不错,年轻人,你接着说,很好……这先天五太,颇有见地……”
  桑子明又讲了三四百字,字字稀罕,令人惊叹,直指人心,然后他说道:“我听说天地本无心,而人有心,圣人之心,廓然大公……如今妖兽纵横,白骨盈野,生灵涂炭,大儒是否感觉心痛,我们该如何为生民着想呢?”
  听了这话,众人都瞪大了眼珠子,恨不得一人一拳,将他打个半死!
  有人低声道:“这混蛋!竟然说师傅醉心研究学问,不管百姓生死!”
  “快,把他撵出去!太不像话了!”
  张因也板起面孔,露出了怒容,心道:“周家怎么介绍来这样的年轻人?过来就惹我爹生气!”
  然而这时候,张载却一摆手,沉声道:“休要呱噪,都退下,让这年轻人留下来!”
  众人恨恨的瞪着桑子明,心道:“这下好了,师傅要亲自收拾你!有你的好看了!”
  这些人纷纷躬身退出花园,去别的院落喝茶去了。
  现场只留下张载、张因和桑子明。
  张因不放心,怕父亲盛怒之下,一巴掌将桑子明打死了,不管怎么说,桑子明罪不至死,教训几句,就算了呗。
  这时候,张载闭起眼睛一言不发,面上一阵红一阵白,肚腹一起一伏,就像大蛤蟆一样!
  桑子明禁不住苦笑,心道:“我不该将春秋老仙的《连山易》和《归藏易》讲出来一点皮毛啊,这下子好了,竟然得罪了张载,这可如何是好?”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张载忽然睁大了眼睛,扬天发出一声长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言一出,天地为之变色,就听见“咔嚓”一声,霹雳雷鸣,从天上劈了下来!“咣当”一下,砸在张载的头顶!
  张因吓得魂飞魄散,口里叫道:“爹,爹,你没事吧?”
  张载怒道:“鬼叫什么?你难道看不出吗?这是为父成道的气机?你给我滚出去!只留桑子明在这儿!”
  张因被训得傻了眼,看了桑子明一眼,灰溜溜的走出了花园。
  桑子明惊讶的看着头上聚拢的五色云彩,没想到自己会看到这一幕!
  与此同时,整个京城都听到了张载的啸音,也看到空中的彩云,然后听见“咔嚓、咔嚓”的雷鸣!
  每个人都感到震惊:“天呐,这是哪位大贤要渡雷劫?我以前也见过合道劫,似乎没有这么大的威势,这难道是有人渡地仙劫吗?”
  “莫非儒门又要多出一位地仙?却不知是哪位大人物?”
  京师南方,董仲书站在白云山巅,远远的望向京师,手捋胡须,自言自语道:“好啊,又有一位地仙问世了!这样下去,我很快就能离开黄昏界了!”
  杨雄和郑玄都放下黑色的石碑,急匆匆的从洞天中走出来,抬头看着彩云,辨认府邸的方向,露出惊讶的神色。
  “怎么会是张载?听说他连地仙丹都没有呢!”
  “他也没长期闭关啊!我们进阶地仙的时候,都要静心闭关两百年,然后才完成突破,他倒是好,竟然不声不响走到这一步,这简直就是奇迹了!”
  张家府邸,张因和那五十多个弟子都在别院探头张望,随着一道道雷劫降下来,也渐渐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禁不住露出兴奋的神色。
  “啊呀,师傅要进阶地仙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啊!”
  “师傅厚积薄发,修炼七万多年,终于完成突破!”
  “我们错怪那小子了!没想到他今天说的几句话,竟然成了师傅成道的契机!”
  这些人纷纷对张因笑道:“恭喜师兄,这是大喜事啊!你赶紧准备大宴庆祝吧!”
  张因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自家老子成了地仙,无论怎么开心都不为过!
  桑子明站在后花园里,亲眼看着水桶粗的劫雷落在张载身上,心想:“他进阶太突兀了,阴阳激荡,所以才引起劫雷,看来上天也被他那几句话震惊了!”
  张载的身体沐浴在雷劫中,竟然没有一丝伤痕!看来他功德圆满,承受了天地大道的加持,这些天雷不像是上天的考验,却像是礼炮一样,庆祝他成为地仙!
  经历了十八道劫雷之后,伴随着朵朵天花,簌簌降临下来。
  天花很多,又很密集,五颜六色,全部集中在距离张载不足二十丈的花园里。
  桑子明站的地方恰好在天花降临的范围内,尽管他没有施展吞天诀,但还是有百朵天花落在身上,随后就听见“咯咯”的响声,他的功力晋升了一阶,到了步虚第三重。
  张载眼看着他不声不响的,又将功力压制到元婴后期,禁不住赞道:“好小子,这么年轻,就到了步虚三阶!我先前竟然看走了眼!”
  桑子明抱拳道:“恭喜前辈成就地仙!”
  张载微微一笑,片刻之间,他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从七旬老翁变成了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桑子明,你很好!我欠了你的恩情,还不是一般的恩情!但是这件事,你自己知道就行了,莫要说出去,明白吗?”
  “前辈修为精湛,功力高深,积累圆满,实现了突破,跟小子没有关系。”
  “天机莫测,言多必失。切记切记。”
  “小子明白。前辈,在下告辞了。”
  “你去吧,以后悄悄的来。我家的大门,一直为你开着。”
  于是,桑子明就那么不声不响的走了,连一杯喜酒都没有喝。
  张载是研究易经的人,他在警告桑子明,天道惊险,人道惊艳,面对无常与惊险,最好是低调应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些沽名钓誉,四处吹嘘的家伙,往往下场可悲。做了好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别闹得天下皆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无所求,才会受到上天的祝福。


第381章 老太妃
  某个阴天的上午,秋婵在自家院子里,点燃了师傅给的线香。
  一个时辰之后,府门外来了一顶小轿。
  轿中下来个侍女,手持一封信,来敲桑宅的大门。
  筑基大圆满的管家郑柞接过信件,来到二门外将信递给了桑晴,桑晴又将信拿给了秋婵。
  秋婵看了一眼,便飘然出门,上了小轿。
  朱红色的小轿,被两个筑基期的大汉抬起来,颤颤悠悠的往前走。
  秋婵看着侍女,问道:“娘娘在凤藻宫?”
  那侍女年约二八,相貌清秀,答道:“是。”
  秋婵问:“凤藻宫是什么地方?”
  侍女道:“老太妃是凤藻宫之主,也是资格最老的娘娘。”
  秋婵颇为惊讶,心想:“我这位师姐倒是厉害,竟用借尸还魂之术,重新返回宫中,做了大明国的老太妃,也不知道她当年是怎样做到的。”
  她继续问道:“凤藻宫里,还有别的娘娘吗?”
  “嗯,所有大行皇帝留下的妃嫔,愿意走的都走了,剩下的都在凤藻宫。”
  “凤藻宫里,人很多吗?”
  “不算多,很多娘娘都仙逝了,只有三十多位娘娘住在那儿。”
  大明立国三万三千年,总共经历了八位皇帝。因为挑选皇帝的时候,要求很严格。至少是元婴修士,拥有三千年的寿命。最多不超过步虚后期。若是皇上功力太高,超出儒门地仙的掌控,则可能酿成灾难。
  那些退位的皇帝,未必都死了,据说有两位,还在宁寿宫修炼呢。一个是徽宗李佶,一个是词宗李煜。
  大行皇帝总共有六位,这些人选妃重在选美,不在乎才华,所以他们的妃子都难以修成元婴,更别提进阶步虚、合道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妃嫔都死了,剩下来的并不多,其中大半出宫回家了,只有一小半家里没人,外头没有牵挂,所以待在凤藻宫,由朝廷供奉着。
  秋婵坐在小轿中,入了皇城。
  皇城很大,足有三四十里方圆。
  凤藻宫位于皇城的西南角。这里有一座凤鸣山。
  山不太高,山脚下建了许多的宫殿,花团锦簇,亭台楼阁,小溪潺潺,俨然一处修真圣地。
  秋婵来到凤藻宫,下了小轿,跟着侍女进了宫殿。
  随后,她走了半盏茶功夫,才进入正殿,见到师姐童兰。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