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斋鬼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慈潜修十年,修成了初地菩萨。
  玉泉寺的主持,玉通禅师召见了他,将一顶僧帽,戴在他的头上,算是给他加持。
  僧帽上,绣着一个“佛”字,按照古佛星的规矩,只有菩萨才能戴僧帽。
  玉通禅师看上去年约六旬,方面大耳,面容慈祥,一副大德高僧的模样。他是七地菩萨,不知道修炼了几千年。僧帽上绣了七个“佛”字。
  禅师为桑慈取了个佛号,名叫“玄慈”,然后凝视着他,沉吟良久,问道:“玄慈,你来自何处?父母均是何人?是否还健在?”
  桑慈不答,只是拿眼瞄着他。
  禅师深吸一口气,道:“老衲于冥冥之中,似乎感觉到,跟你有些因果,却不知是何原因?莫非是上天示意,想让我收你为徒?”
  桑慈探手入怀,将香囊取出来,轻哼一声,抛了过去。
  禅师伸手接住,看见香囊的样式,禁不住手一抖!神识一扫,看透里面的帛书,禁不住神色大变,就像看见鬼一样!
  “这……这……这香囊,为何在你手中?那位女施主,她现在怎样了?”
  桑慈板着脸,说道:“那是在下生母,已经死了很多年。我出生七个月,她便病逝了。”
  “冤孽!冤孽啊!”玉通禅师面色惨白,双手颤抖,用僧袖遮住脸,脚步踉跄的离去了!
  不久,玉泉寺里,钟声响起,玉通禅师退位,进入塔林闭生死关。
  桑慈心无波澜,仿佛没事人一样,继续留下来修炼。
  千载之后,他修成十地菩萨,然后去了王舍城。
  如来佛的徒弟,摩诃迦叶,又名“迦叶佛”,“迦叶尊者”,和妻子妙贤一起,住在王舍城。
  这一天,迦叶尊者开坛讲法,高僧云集,不计其数。
  桑慈坐在台下,心有所感,陷入顿悟之中,不知不觉,身上冒出道道金光。
  等到讲法完毕,迦叶尊者将桑慈唤去,一番询问之后,收他为亲传弟子。
  随后,桑慈便留在王舍城修行。
  王舍城有一个大型的藏书阁,里面有经、律、论,三藏真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门又有八万四千方便法。
  桑慈每日待在藏书阁,以仙帝的神识,通读所有的经典。
  他读书七日,静坐十日,循环往复,不知岁月。
  转眼过去八百年,他修成等觉菩萨。
  又过去三千年,他修成妙觉菩萨。
  当他一万八千岁的时候,终于修成了小佛。
  在桑慈看来,佛跟仙帝一个等级。世间有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很多都是小佛。佛的定义,原本是“觉悟者”,“无上正等正觉”。佛本来没有大小之分。
  但是桑慈看得明白,理论归理论,跟现实不一样。
  现实之中,佛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师徒等级。
  大佛是指那几位天下闻名的佛主,小佛不计其数,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而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并不是说囊括宇宙,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种无所不能的佛,只存在于小人物的幻想中。
  对此,桑慈专门请教摩诃迦叶:“师傅,您的佛法修行,是否到了极致?”
  迦叶尊者微微一笑,答道:“追求极致是错误的。世间没有极致,也不可能达到极致。如果人无所不知,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桑慈又问:“既然如此,为何会有‘无上正等正觉’的说法?”
  迦叶尊者道:“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修全了,就是所谓的成佛,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然而宇宙间,有三十六万法门。即便是如来佛主,还没有领悟三成呢!为师只掌握八万八千法门。”
  桑慈恍然大悟,心道:“原来如此!一种法门,就是一种大道,对应着一个仙文。如来佛主大约掌握十二万大道,已经是了不起的存在了!”
  稍停片刻,他开口问道:“请问师傅,如何才能领悟更多的法门?”
  迦叶尊者答到:“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为师手里,有佛主赐下的一碗水,里面有十一万七千虫!我可以借你观摩一个甲子!”
  桑慈大喜:“多谢师傅!”
  迦叶小心的取出一个紫金钵盂,递给桑慈,道:“好生观看,莫要倾倒了!”
  “是,弟子记住了。”
  桑慈回到住所,动用心学大法,加上仙帝的神识,佛家的慧根,凝神观看钵盂中的水液。
  刚开始的时候,他什么都看不见,渐渐的看见了细小的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然后虫子逐渐变大,化成了一个个大道种子!
  桑慈端坐不动,静观一个甲子,然后将钵盂还给师傅。
  不久,他修成了三阶小佛,几乎快赶上本体的修为了。
  八千年后,他跟着迦叶尊者,前往灵山,听如来佛讲法。
  如来佛高居灵山之巅,一手指天,一手之地,摆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架势,对着无数的菩萨、罗汉、天龙八部和佛弟子,讲述自己对佛法的感悟。
  他讲得天幻乱坠,落英缤纷,每个人听了,都觉得受益匪浅。
  最后,如来佛凑齐十八佛,七十二位大菩萨,五百罗汉,三千揭谛,组成佛门护法大军。
  桑慈也成了佛门护法中的一员。
  说实话,人世间比他功力高的佛多的很!但是那些佛都离开古佛星,前往大千世界弘扬佛法去了。
  一般来说,佛都是分散开的。一个大千世界,往往只有一位佛。
  如来佛在古剑星,只凑了十八佛,这些人都是他的弟子,暂时还没有出师。
  因此之故,桑慈跟另外十七位小佛一起,有机会跟在如来佛身边学习佛法。


第653章 佛门大势
  桑慈跟着如来和迦叶尊者,不急不燥的学习佛法。
  这一天,如来正在给十八位小佛讲课,忽然有一只黑蝴蝶,从空中飞过来。
  如来伸手一招,蝴蝶停在他的手心里,化作一枚玉简。
  他的目光掠过蝴蝶,微微一笑,道:“你们的师兄,地藏菩萨,在冥界开辟佛国,有了一些大成就。奈何冥界的疆土极为广大,以他的实力,犹如萤火处于暗夜中。他给为师来信,想要找几位帮手。却不知,你们有谁愿意前往冥界?”
  十八位小佛面面相觑,显出为难的样子。
  有人道:“世尊,我等功力浅薄,在日光普照之下,还可以保持佛性,若是去了冥界,只怕会被阴邪动摇了佛心。我听说冥界有很多大魔头,跟佛门势不两立。”
  如来笑道:“莫要担心,我与冥界两位大尊,冥河与忘川,也算有些交情。这两人不会为难你们。”
  有人问道:“师尊,佛能与魔和平相处吗?”
  如来答道:“有人的地方,就有贪、嗔、痴、恨、怨、恼、怒、烦,这些东西就是魔的起源。佛以慈悲之心,度化魔念,用德行来感化魔头,让他们心悦诚服。所以佛与魔和平共处,是可以谈心的朋友。”
  又有人问:“世尊,您认识冥河、忘川很久了吗?”
  如来微微一笑,答道:“早在鸿钧讲道之时,我就认识他们了。当时我坐在一块大石上,冥河坐在我的左侧,忘川坐在我的右侧,那时候大伙儿都是少年,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我跟他们有矛盾也有合作,彼此之间,只是理念的不同,修行的道路不一样。”
  “师尊,您老人家佛法精深,无所不能,为何不剿灭他们呢?””
  “呵呵,魔是斩不尽灭不绝的,魔就住在人心里。”
  “世尊,魔族无恶不作,杀人如麻,若是世间,没有魔该多好!”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缘起缘灭,皆有因果。”
  桑慈静静的听了一会儿,问道:“世尊,现今天下,修士分为四类,分别是仙、佛、儒、魔,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修士呢?”
  如来答道:“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五蕴皆空,佛渡有缘。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桑慈又问道:“世尊,您怎么看待,春秋老仙驱逐玉帝这件事?”
  如来微微摇头:“玉帝被逐,后土上位,天下依然如故,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
  “可是,玉帝将木神句芒,金神蓐收,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大卸八块,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世间因果,极其复杂。”
  桑慈躬身道:“世尊,弟子愚钝,请您开解。我听说,玉帝指挥天兵天将,围剿五帝宫的弟子,试图夺取天下权势,用大一统的方式,将三界融为一体,如此一来,只怕弘扬了仙修,对我佛门不利,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如来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实话告诉你们:早在千万年前,玉帝便有一具分身,悄悄来到灵山,与我密会多日,商讨仙佛共处之事。我与他有过约定,待他统一三界后,将会奉我为尊,弘扬佛法,仙佛融合,不分彼此。
  然而没成想,这件大事,却被春秋老仙破坏了!
  如今,天下动荡,四分五裂,百姓受苦,人心惶惶。我佛慈悲,甚为不安。”
  桑慈问道:“世尊,您有没有联络春秋老仙,设法跟他结盟呢?”
  如来微微摇头,道:“春秋老仙,如同闲云野鹤,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却不想建设一个新世界!他将后土推出来做天帝,自己躲在一边潜修,既没有担当大帝,占据广大疆域,也没有众多的门人弟子,不是好的结盟对象,与我弘扬佛法不利。”
  听了这话,桑慈无语了,心想:“这倒是好!我师傅春秋老仙,因为不肯做天帝,所以在佛祖看来,成了不思进取,对佛门无用之人!无形之中,两人站在对立面,这可如何是好!”
  稍停片刻,如来佛又开口道:“冥界十八层地狱,每一层地狱,便是一个大千世界,需要一位佛坐镇。因此之故,我想派你们前往冥界,不知你们是否愿意?”
  十八位小佛,大都面露苦色,显然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
  如来接着道:“若是愿去,我赐你们每人一件紫金钵盂,内有诸多佛法种子,总共十二万法门,再传授你们金、紧、禁三箍咒语!”
  众佛闻言,这才面露喜色,道:“弟子愿往,却不知要在冥界驻守多久?”
  如来答道:“少则三五十万年,多则数百万年,待到新佛诞生,自然前去接替你们。”
  桑慈明白了,这是要等各界诞生新的小佛,然后再去冥界轮换。
  随后,如来佛给十八位小佛,每人赐一件紫金钵盂,再加上三段咒语,还有制作金箍的法门。
  紫金钵盂,本身算不得顶级法宝,只是一件中阶佛器,相当于六阶仙器,但是里面盛放的一碗水,却有十二万条小虫,全都是佛法种子,有些是佛祖最近领悟的,这可是无价之宝了!
  三段咒语也很有趣,金箍咒,紧箍咒,禁箍咒,全都是佛禁,相当于仙家的言出法随。
  桑慈的心里,被这三段咒语触动了。他隐隐觉得,仔细研究这些咒语,能跟儒门的“心即是法,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彼此结合起来,有可能得到,更高明的法禁之术。
  桑慈前往冥界,没忘记将两头白虎,都带在身边。
  临走之前,他还回了一趟玉泉寺,了解玉通禅师的状况。
  然而结局令人诧异,玉通禅师没能战胜心魔,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圆寂了。
  桑慈被玉泉寺的主持领着,来到一座佛塔前,看见玉通禅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