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恐怕只能等来世了!”
沈闲还有些不明白那人的意思,但大抵是说武圣这境界,在武道之中也并非是一个顶点,在其之上,是所谓“大武”,而要达到这大武的境地,需要抛开一切束缚,没有武,便是武。成了一个轮回学说,一个空泛的概念。
“前辈‘启蒙’之恩,在下无以为报!只是……在下有太多疑虑,其之首要,便是前辈为何要在这无岐山见我一人?还暗中传授这武道‘意’学?”沈闲问道。
那人笑道:“看来,你还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谁人告知过你这世间发生的一切!”
沈闲听得,更觉一片茫然。
那人却依旧只是轻笑,看起来也没有要说透的打算,只是道:“既然‘他’都没有告诉你,我又何必费这精神为你讲解?只是你当知晓,这世界无非就是一盘演化而来的棋,谁人为子,谁人操盘,谁人开局,谁人争先,谁人将赢,你在这棋局之中,自什么都看不见。”
沈闲听得这番言论,倒有些感悟。
之前他便有种异样感觉,似有那么一双手在暗处穿针引线,能将这种种都串联起来,解释一通。但他又完全找不到其中的关联,或者确切说与他之间的联系,便也完全推测不到、臆想不到谁人在幕后操控着这一切。
“你也无需介怀,该你知晓的,你总会知晓,便如这鸿蒙大道,最开始谁也不知‘道’为何物,而现在却又呈‘万物皆道’的趋势发展。”那人似作安慰,旋即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此次让瑶光唤你前来无岐山,还有一件要事。”
“前辈请说!”
“你此来乌王国,是为了对付‘怜月’吧?”
沈闲一惊,正要问那人怎生知晓,那人却抢先一步解答道:“我让你领悟这‘活人之剑’,便是希望你能事事都给人活路。以你的能耐,就算没有领悟这意学,应付怜月倒也不会太难。只是,她毕竟是瑶光的母亲,到时候你真能狠下手来伤害于她?有了这意学相助,就算不以命相搏,也能给她一个教训,同时也是给你自己一个教训——大武者,当有超脱的胸襟!”
沈闲倒是理解这番话,若成无上高手,该有这广博的胸襟,毕竟自己若能破世间一切法一切武功,又何必在意他人正邪、生死?毕竟自己已然无敌于天下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私心。自我‘悟道’以来,便自觉成为天道,鲜流露出真情。其实怜月也是个可怜之人,之所以会生‘恨’,也多少与我有关。”那人突发感叹,让沈闲稍稍吃了一惊,旋即他又继续说道,“你可知道,当日在花海镇口出言告诫你的是何人?却是那神武十大世家之一的唐家,其之家主,亦是如今整个唐门的门主——唐天豪!”
“那人竟是他!”沈闲眼中略闪过一丝惊讶,但却未如那人所料的那般震惊。
那人一眼便看出端倪,继续说道:“看来你已经知晓些其中要事了,只不过某些关键,你恐怕还未曾听说。这样也好,让我来告诉你,也许在你遇到怜月或者唐天豪,能有些应对。”
那人顿了顿,便直入主题说道:“你所看见的‘怜月’,却非是真正的怜月。怜月确为瑶光生母,但却不是音儿的生母。虽然瑶光与瑶音确是姐妹,长得也很像,但她二人实为同父异母的姊妹。”
“也就是说……凌瑶音的生母,是另外一个人?”沈闲只觉震惊,好似没什么逻辑可言了。
那人点点头说道:“瑶音的生母,是唐天豪的情人,也就是现在的怜月。”
沈闲更觉不解,那人立刻语出惊人,却是说道:“现在的怜月,是真正怜月的孪生妹妹。而真正的怜月,早已经入土为安了!”
沈闲听得一阵发愣,半晌才问道:“前辈……怎生能断定?”
那人笑道:“因为我曾是怜月之夫,也是瑶光和瑶音的生父!”
第366章 唐门秘事(二)
沈闲简直呆住了,脑子里一片混乱,理不清这些关系。
那人却悠闲地笑道:“我本是出自世家的大少,心气孤傲,容不得天下其他一人。本也是喜好武学、专研武道,但已然有痴狂先兆。只是那时还年轻,尚未疯魔,又正值家中要喜,便是要给我说个婚配。可是以我脾性,若非天下绝世美女,根本瞧之不上,故而一连三年未应诺十门亲事。家中长辈便逼得紧迫,我自不愿将就,于是未有告知,也不留书信,收拾些行装,赌气出门,远走他乡。”
说到此处,那人顿了顿,而沈闲像是缓过些劲儿来,听得这个故事,心下细思:“这个过程好像在哪儿听到过……”
“私自逃离宗门,并非真是恼气之举,也有一番考量。这行走江湖,一来可以增长见识,结识英雄豪杰,二来也可试试运气,在大千世界之中,指不定能找到一红颜知己,两人若是情投意合,便也能了了家中催婚与我自己的心事。”那人说着,也不知是不是回想起年轻时踏入江湖、游历江湖的种种美好,或许是回想起红颜知己,便留下一丝苦中之乐。
“在江湖行走又两年有余,接触过数个传奇高手,领悟过当世高深之功法,也算开了我世家少爷的眼界,但也坚定了我求武至极的决心。当时我的足迹已经将近遍及神武三十六州,只西部炎热灼沙之地和西南蛮荒丛林外化之地未曾去过。那时年关将至,家中亲人送来书信,却非什么想念、思念之言,而是言明我若再不回归宗家,便要将我从宗府内除名,将来也继承不得家业。我这两年游历,无论武学还是心气,自比先前更高,当然不理会什么宗门家业,也算是一心求武!于是,并未理会这些琐事,收拾行囊,便去了西南乌王国。”
沈闲心思一沉,想道:“这故事怎生又有些熟悉,好似谁人讲起过。”
那人继续说道:“乌王国蛮荒之地,即便到了冬日,也不受西北之寒,特别在这临近边陲的化巫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江湖好汉,都愿意在此留居,我自也不例外。只是说来也巧,当日乌王国内恰逢‘巫神节’,传闻是那学巫之人学有所成,在此地化为巫神,从此造福百姓,因而当地每逢时节便会举行盛大的仪式来纪念巫神。那夜整个化巫城灯火通明,万人空巷,节日盛况丝毫不亚于国内皇帝生辰的庆典!我便是那一日突然心生奇想,来到街上观看巫神节游行,也是在那儿,见到了怜月!”
“那时她尚不叫‘怜月’,本家姓‘凌’,单名一个‘月’字,论模样,倒也不算绝色,但身在葵花宫中,又是将被选拔出的圣女,日后定会服食宗门内独一无二的丹药,脱胎换骨,变得美艳绝伦!只是那时,我却不知道这些,便对她一见钟情。而后我想尽千方百计,倒是将她追到手了,我二人也算情投意合,便准备返回宗府以待婚事。”
那人说着,再顿了顿,忽而有几分哀叹,说道:“也是那时,我才晓得,她是葵花宫挑选的圣女之一,而葵花宫内规矩严明,凡弟子者,未有本教宗主同意,未洗去纹花之印,不得私自离宫,更别说还要嫁给男子了。但我心气孤傲,自不会在意什么葵花宫,便毅然带着她返回我宗家。只是……我宗家之内也有变故,宗门长辈不同意我与所谓‘魔道’妖女喜结连理,若我执意,便要废除我长子之名,将我逐出宗府。我自不愿辜负她一番情意,便决然甩袖而去,从此再未踏进宗门一步!”
沈闲听得一阵诧异,像是回想起了什么,喃喃说道:“这个故事,好像奕惊鹏奕兄讲到过。说他家‘大爷’早年因误入歧途而被逐出家门,这才让身为‘二爷’的他的父亲,奕清作了奕家家主。难不成……他就是奕家的那位长子,奕潇?”
“自脱离宗门,我便无名无姓,便以‘无名’自居,就连日后两个孩儿降生,也贯不得‘奕’之大姓,便以其母本家姓氏作名。”那人悠悠说道,殊不知沈闲心中惊骇,简直如翻起了滔天海浪,汹涌无匹!
无名继续讲道:“之前我曾告诉过你,瑶光与瑶音是同父异母的姊妹。当中精巧,如今想来,还真是上天的作弄!我与凌月本生活美满,但我与她喜结连理之后,却又回归本性,专研武学。她也未曾介怀,无论我是否淡泊、冷漠了她,她仍旧全心全意照顾着我。只是我并不知道,那葵花宫势力之大,却早与乌王国内第一世家——唐家有了联系。不用我说,想必你也该知道,这联系,便是凌月的孪生妹妹凌星,和当时唐家大少——唐天豪!”
“可惜那时我并不晓得凌月还有个孪生妹妹,而说来这更像是葵花宫宫主的一场阴谋,那唐家少爷也并不晓得,与他朝夕相处的是凌星,而以他所知,那人该是葵花宫内的新圣女,也就是我的夫人,凌月!”
沈闲又听得一阵迷糊,半晌才理清其中关系,可还未等他惊讶,无名继续说道:“这一切的开始,恐怕就要算到那一日。我也是后来才晓得,当日葵花宫宫主已经发现凌月与我所在,便以我的安危要挟,让她返回葵花宫,完成圣女之选。即便她不愿再留葵花宫,也该回去按照流程洗去身上的花印,彻底脱离宗门才是。凌月知道这一走恐难以回来,又怕让我担心,便暗中委托她的孪生妹妹凌星前来陪我些天。”
“她,凌星,跟她姐姐那般相像,而我当时醉心武学,也没发觉出什么不对。我跟她……唉,便发生了关系。可谁又知道,天下便有这般凑巧的事,凌月走时已经怀有身孕,而凌星与我朝夕相处久了,也怀上了身孕。”
沈闲听得更是一阵心惊,半晌回过神来,才在心头感叹道:“这……还真是夫妻情深,姐姐走了,却把妹妹赔上,乱得可以!”
当然,这话他只能自己调侃,却不敢当面对无名说起……
第367章 唐门秘事(三)
“至于凌月,返回葵花宫后,自想尽办法要逃脱出来,几次三番那对宫主说起过要洗去身上的花印。但宫主是真心对她好,希望她斩断情丝,接替圣女之位,将来可再登宫主宝座,号令整个葵花宫,所以并不愿放她离开!直到凌月怀胎,肚子越来越大,宫主终才发现她的秘密,便要依照宫规,打死她腹中的孩儿。”
无名叹口气说道:“原本在葵花宫中,只处子之身方可成为圣女,将来或成宫主,也必须保持完璧。凌月虽已有身孕,但以葵花宫内奇异功法,只要夺去腹中孩儿性命,便可以其血肉于母亲体内重塑少女实华,而凌月若依照宫主之法,还可继续做圣女,将来依旧能成宫主。”
“可是她脾气刚烈,不愿自废骨肉,便以生命要挟,才得宫主同意,安养胎儿十月。其实她哪里知道,宫主暗中也有盘算,只等她即将临盆,仍旧能够以功法抹杀胎儿,化为补血供凌月恢复少女之身。”
沈闲听得,不禁思绪他处,心中想道:“这天下还有这等奇妙的功夫,竟能助女儿家‘返老还童’?”
他想起当日偶遇“怜月”的情景,那怜月虽是凌瑶音的母亲,可无论肌肤、身段、模样,看上去只如二八年华的少女,甚至比凌瑶音都要年轻!此番被无名说起,他才晓得,倒不是怜月驻颜有术,而是她宫内有此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