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色的旗令一出,代表的是全体出击,至死方休,不再回头;要活命,只能打败对手,没有第二个选择。
想不到陈淬甫一交手,便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与金兵决一死战在士兵自发的呐喊声中,在督导官的叫骂声中,两万多名宋军步兵鼓起勇气,一拥而上,手执各式兵器,与金兵纠缠在一起。
石古苦这个姓氏在女真族是小姓,石古苦小熊之所以能够成为拐子马的一员,全靠他的一身蛮力和敢打敢冲的脾性。在与宋军的交手经历中。一直都是非常的顺利。还没有遇到过对手。
但是今天,石古苦小熊遇到大麻烦了。
见前面队友的战马停了下来,石古苦小熊也只好勒停马,稍作等候。忽然间,战马的缝隙中,一个身穿宋军制服的身影抢近身边,一道白光闪过,一把朴刀出现在自己胯下战马的马腿前。
宋朝官家制式刀术:秋风扫落叶
石古苦小熊大吃一惊。连忙双手用力,把手中的长柄狼牙棒往下一捞,企图拦住朴刀的凶猛来势少林疯魔杖法:铁牛耕地
当年宋朝的徽宗天子尊道谤佛,把颜舍大师等少林武僧逼迫去了金国,反过来贻害宋朝,这个石古苦小熊明显也是个少林弟子。
那名宋兵知道金兵力大,并没有选择硬碰,而是一转刀锋,反手将朴刀往个石古苦小熊的大腿劈去。
宋朝官家制式刀术:反撩势
朴刀,是一种在短柄大刀上续接一段木柄的刀具。长不过六尺,属于近战兵器的一种。使用灵活多变。
《武经总要》中记载道:“刀之小别,有笔刀军中常用。其间健斗者,竞为异制以自表,故道有太平定我朝天开阵划阵偏刀车刀匕首之名。”
石古苦小熊的狼牙大棒属于长兵器,转动相对比较笨拙,一时措手不及,被那名宋兵一刀砍断大腿,跌落马下。
拐子马三骑一连,那名宋兵一刀把石古苦小熊砍下马,刚想喘一口气,岂料旁边一柄宣化大斧呼啸而来。
那名宋兵挥刀来挡时,力气不济,被石古苦小熊身边的那名金兵连刀带左臂一起砍飞掉。
那名金兵正在得意,岂料自己的胯下突然伸出一柄短枪,插入肋部,一搅一抽,那名金兵立马倒落马下,一名呜呼。
类似石古苦小熊这里所发生的情况,在马家渡这个战场上,随处可见。
一直以来,无论是契丹辽人党项西夏人还是女真金人,都是靠高头大马和重装盔甲外加长兵器来欺负宋军。
后来种师道发现,这些身披笨重盔甲手执长兵器的骑兵一旦停下来,被手执短兵器的宋兵逼近身时,原本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
弄明白了胜负的所在和优劣的相互转换,种师道后来能把西夏人治理得服服帖帖,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现在在马家渡这个战场上,都统制官陈淬把这一招使用出来,立杆见影,马上奏效。竟然以区区两万多步兵,抵挡住完颜兀术的三万金国精锐骑兵,战场上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局面。
实际上,陈淬手下的这两万多士兵,绝大部分都是开封府人士,与金兵有着血海深仇,越战越勇,越打越亢奋。
而完颜兀术这三万多名骑兵部队,虽然号称是主力中的精锐,但是多年以来,所碰到的宋军都是一触即溃,毫无还手之力。如今骤然碰到这帮不要命的对手,没有防备之下,被宋军逼平,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如今虽然是正午,但是冬天的云层极厚,太阳把自己深深地埋藏在乌云堆里,似乎不愿意看到地面的种种惨状。
长江边上风大,狂风呼啸而过,遇到障碍物时,便发出各种奇怪阴森的声响,有时甚至会把金兵的号角声和宋军的鼓声都掩盖住。
马家渡上,已经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完颜兀术已经下令吹了超过十次的冲锋号角,但属下的三万多精锐骑兵,依然不能够前进半步。
各种的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叫声;不停地有残肢被砍飞到半空,然后跌落地面;不停地有鲜血喷涌而出,四处溅射。
宋兵和金兵绞缠在一起,你一刀,我一斧,互有往来。
这场砍杀已经进行了颇长的一段时间,什么武艺招式,什么进攻防守,全都宋金两边的士兵抛在了脑后。只是麻木地举起兵器,往对手的身上送去。
无论是宋兵还是金兵,全都杀红了眼。全靠一口气吊着。
哪一方能把这口气撑住。哪一方就是胜者。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甲子。陈淬与宗弼遇于马家渡,凡战十馀合,胜负略相当。
这时候,宋军的背后隐约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显然是宋军的援兵到了。
一直畏缩在后队的最高指挥官杜充大人往后一看,隐约看见旗帜上的岳字,原来是最能打的岳飞及时赶了回来。
杜充再回头看看战场上的形势:
完颜兀术的三万多骑兵已经倾巢而出,还只能与陈淬的两万多步兵打成均势。
而杜充手中还有王燮的一万三千名御林军作为后备军。再加上岳飞那两千五百名神勇无比的精锐骑兵,这一仗,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这时候,我们的杜充大人然想起一桩事情:自从到开封府上任以来,开封府禁军的每一次胜绩,都是和那个岳飞有关;凡是岳飞没有参与的行动,都是以大败收场。这样一来,这个岳飞越来越嚣张,甚至屡次当面责斥自己。
而自己为了安抚这只逢打必胜的战鹰,唯有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长此以往,自己岂不是威风扫地。威信全无?又如何能够服众?
既然现在是个必胜的局面,我为什么不亲自指挥,在岳飞赶到之前就把这场仗拿下来?也好竖立一下威风,免得岳飞以为缺了他就不行。
拿定了主意,杜充便让旗牌官拿着自己的金批令箭,飞马跑到作为后备军的王燮跟前,勒令王燮带齐本部人马,立刻向金兵冲锋,加入战团。
这个王燮原先并非杜充的属下,而是御林军中的一个统制官。高宗皇帝为了表示安抚和支持杜充,在离开建康府之前,便把王燮这支御林军调拨给了杜充。
既然是御林军,王燮的这支部队无论从人员的组成兵器军械的装备还是其他方面,肯定比陈淬的部队要好。
无论如何,王燮的御林军属于中央军,在编制上叫做上三军;而开封府留守禁军只是地方部队,在编制上叫做下三军。
也就是说,王燮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比陈淬的部队还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利好的情况:王燮的这支部队还是生力军;而无论是陈淬的属下还是对敌的金兵,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属于强弩之末。
在天枰上给自己一方加上如此沉重的砝码,岂有不胜的道理?
以上,便是杜充大人的所思所想。
很难说杜充的想法没有道理。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是“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军令如山。虽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王燮还是带领着他那一万三千多名皇家精锐步兵,从陈淬部队的后方压了上去。
见到大批的后备部队终于赶上来的,开封府的留守禁军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有帮手,不用自己死撑了!
即便没有岳飞的加入,如今场面上,已经是宋军占优,而且是大优之势。
这时候,老天爷给宋军开了个玩笑。
同样是都统制官,岳飞和陈淬的作风都是身先士卒;而王燮刚好相反,让下属冲锋,而自己在后边喊口号。
忽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支流箭,正正射中了王燮头盔顶部的红缨处,真是好险啊,差点就一命呜呼了。
可能是上天对王燮的做法都看不过眼了,出手略加惩罚。
岂料王燮统制官惊慌之余,大呼小叫道:“救命啊!兵败了!”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从今天开始,陈豆这个手残分子要由2k党升格为3k党,以此贴为证,希望大家监督。

第二百五十八章:逃跑成了主旋律(上)

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将官就带出什么样的士兵。
王燮这一嗓子过后,他辖下的一万三千御林军,还没来得及跟金兵交手,就立马转过身来,一起望风而逃。
哇塞,这些御林军们动作整齐划一步伐一致节奏鲜明就仿佛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操练一般,找不到任何的瑕疵。
包括王燮在内的这帮御林军,冲锋的时候就象乌龟一般慢吞吞地前进,逃跑的时候就跟兔子似的溜得贼快贼快的。眨眼的功夫,已经离开战场好一段距离。
这一下,可把陈淬的部队给害惨了。
本来宋金双方苦苦纠缠,争的就是这一口气。如今被王燮的御林军来那么一下子,宋军的底气消失殆尽,余下的结局就是惨败和主将被擒。
陈淬不愧是宗泽带出来的将官,即使战败被擒,双手被绑,仍然不停地大骂敌人,显利刃搠胸,至死神色不变。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四:统制王燮素骄奢不恤军士惟卫队以旌旗簇拥夸其荣贵身为大将无亡矢遗镞之用率本军先遁《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侄引西兵先遁,淬孤军力不能敌。
战场上的局面真是瞬息万变。
从大优的局面到突然间全面溃败,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统制官王燮的逃跑,引发起宋军全面的溃败和逃跑,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敌前总指挥杜充杜大人。
兵败如山倒。即便是强如岳飞,也没有任何办法来扭转这个残局。总不能在宋军逃兵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与前面的金兵决一死战。
无奈之下。岳飞只好率领本部两千五百骑兵。随着逃亡的大军,一路退却,最后在离建康府不远的钟山停了下来。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在钟山的驻扎,竟然成了岳飞单独领军的开始,岳飞目前下属的两千五百骑兵,成了以后岳家军的雏形。
既然是逃跑,那就是各管各的。每人都有自己的目标。
王燮的目标当然是要去临安城,回到高宗皇帝的身边。
反正这些年来,打败仗兼逃亡已经成了御林军的习惯,王燮也不担心小皇帝会怪罪于他们。
至于我们的杜充大人,肯定要先回建康府,再逃亡他乡,原因是在建康府里面有杜充的家眷和财产。
史书上没有记载杜充到底有多少财产,只是说他的家眷连财产装了三条大船,在建康的水门被老百姓的小船给堵住,出不去了。
好家伙。三条大船的财物,真够分量的。
杜充的船出不去。就派亲兵来哄骗百姓道:“大家让开,往两边让开,杜大人的战船急着开出去与金兵作战呢。”
一听说杜充要出去打金兵,百姓们都笑了,马上回应道:“我们也都是出去打金兵的。打金兵这活太重了,就必不麻烦杜大人了。”
杜充一狠心,在自己的亲兵队伍中挑选出几十名身高力装的健卒,每人赏银十两,绢十匹,让他们在前面开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了这几十名壮汉在前面开路,杜充的船队终于在乱众丛中杀出一条路来,狼狈逃出建康府,往江北的真州(现江苏仪征市)而去。
建康府的老百姓无不指着杜充的背影咒骂道:“这个杜充只知道杀害自己人,如今敌人大军压境,却要弃城先逃!”
马家渡的战场上,如今只剩下金兵和那些被俘虏的宋军。
从被动挨打到大获全胜,这个逆转的过程太快了,也太轻松了,让金兵有些不知所以。甚至是一直在后方观察着战况动向的金兵总指挥官完颜兀术,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假如不是有那些宋军的俘虏,假如不是眼前还有大战之后遗落的种种惨状,完颜兀术还以为自己刚才发了一个白日梦。
不是说“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吗?这眼前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