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姑娘静静的看着和尚做的一切,眼中有欣赏,也有欣慰。
而就在一群人头顶的云层里,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正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切,当看到两人之间的眼神之时,心中突发奇想,手中又是一道金光弹出,越过云层径直没入游僧朱重八与美貌少女马姑娘的身体之中。
做完这一切,大和尚嘴角挂着莫名的笑意,自言自语道:“红尘事,红尘了,往来了因果。”
说完身体便化成一道金光,向着西方的天际疾驰而去。
…………
张一仙看着眼前这个依旧昏迷不醒的鬼童,手掌一抬,孩童的身躯便浮立于半空之中,随后手中仙剑一动,便驾驭着仙剑,往城隍庙方向而来。
片刻之后,便托举着鬼童的身躯一同落在了城隍庙中,而此时的老秦头早已发现了张一仙的身影,迎了上来。
看清张一仙手中托举的是一个孩童之后,他的身躯莫名的一阵颤抖,皮肤之上生出一片密集的鸡皮疙瘩。
第二十六章 天象
张一仙带着鬼童回了城隍庙,老秦头迎了上来,将其从张一仙的手中接过,又送进房间之内。
城隍庙中又再次安静下来,偶尔会有一两个香客少来,都是老秦头在招呼。
平淡的日子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张一仙也难得清闲,每天按照修炼之法,吸取日月精华淬炼神魂,每一次都有不小的进步。
每次外出,张一仙的身边又多了一个童子。
方圆几十里内,除了老秦头家几个儿子都找到媳妇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太过于新鲜的事情。如果算上城隍庙中日益增加的逃难流民,也算是一件大事。
自从一个多月之前,红巾军起义,义军攻破豪州城防,顺利拿下豪州城,此举不但没有百姓欢呼,反而从城中逃难而出的流民比起元廷治下更是多出一倍有余。
原因无他,红巾军虽然号称义军,但是攻破城之后,行事与强盗无异,只要是他们看上的,就一定要抢过来,而占据豪州的五支队伍之中,除了郭子兴带领的队伍还算军纪严明之外,其他人简直就是饿疯了的草寇。
当从难民口中得知豪州城被起义军攻破之后,张一仙就知道,乱世已经开启,而现在也已经是至正十二年了。
此时此刻,整个人间乱象已出,北有徐寿辉,南有张士诚,再加上还未崛起的朱元璋等,整个天下已经开始角逐了。
张一仙不得不沉思,一旦整个人间开始乱起来,不仅他的香火会受到打击,就连他的实力也会受影响。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一仙利用河伯赠与的珍宝,再利用城隍金印的存储之力,特意带着老秦头跑了一趟江南,分七八次从各地买了十万担的粮食。
别以为十万担粮食很多,与这些背井离乡的难民比起来那可就是杯水车薪了。
在张一仙的授意之下,老秦头从逃难的流民之中挑选了一批体格宽大,勉强算得上壮硕的人,利用粮食的诱惑,让他们留在城隍庙当做护院使用。
乱世之中,张一仙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些人,那样是违反天条的,就算是买的那十万担粮食,也被他在城隍庙旁边的土地之下偷偷挖了一个长宽足有近百米的大坑,将所有粮食放进之后,还略有不足,距离地面也就两三米的距离,这也是他留的后手之一。
十万担粮食,一担约百斤左右,总的近千万斤。如此庞大的粮食,就算是一支万人军队也够他们吃上几年的了。
而且,这还不算上张一仙城隍金印之中留存的一些粮食,所以,他打算以后让自己的城隍庙香火更加旺盛,这就是他的资本。
而那些被老秦头挑选出来的人,大约有近百人。再加上他们还未饿死的家人,总数也就三百人左右,张一仙让老秦头在城隍庙周边的空地圈一块出来,当做这些人的安家之所,每户人家又发了一两银子,以及三斤粮米。
肚子饱了,这些汉子也显得精神了许多,每天都来城隍庙之中接受老秦头的指挥。
而张一仙也没有吝啬,找出一套强身健体的修炼之法让老秦头代为指导,毕竟他现在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筑基境界的修士,只是身上没有一点术法,空有修为而已。
而张一仙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到已经醒来的鬼童身上,还为他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小明。
自从鬼童小明醒来之后,没有了阴气以及狐妖的控制,整个人也变得十分正常,除了很少饿之外,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十分活泼好动,而且,他的双眼经年累月被阴气滋养,已经成了鬼眼,与老秦头的天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下子不仅省去许多功夫,张一仙也能直接管束鬼童小明,而且还教他修炼之法,吸取日月精华一点点消磨他体内的浓郁阴气。
一个多月下来,鬼童小明的脸色也不再苍白,而是变得红润了一些,身上阴冷的气质也变得柔和起来。
张一仙也乐见其成,每天除了修炼,就是外出逛逛,遇见有需要的难民他也会帮上一把。
如此一来,方圆百里之内,他的城隍庙中香火渐渐有了复苏的苗头。
而自从豪州城被义军攻破以来,其余各地的义军也在同一时间纷纷起兵夺城,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实力最强,同时也是最先起义的白莲教韩山童,刘富通等人也纷纷拿下城池,而为了抵挡元军的反扑白莲教的韩山童遇害,其子韩林儿则继任义军首领,被其余各路义军尊称为小明王。
自此以后,各路义军纷纷效仿,上书请命,自封为大帅,统领一路兵马,举着恢复汉室江山的名头彰显着自己的野心。
张一仙在城隍庙之中默默倾听着这些难民带来的消息,心中不不免费思绪万千。
他没有见过此时的朱元璋,也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他身在何处,只能干等着,等待着他闯出名头了,再去见识一番。
太阳日薄西山之后,天幕之上点点星辉闪烁,这一晚的星光比起前面一阵的都要明亮。
张一仙也有些疑惑,似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他心头没来由的一阵猛颤。
夜深之后,群星照耀之下的天际突然有一抹明亮至极的星光划过,坠落在大地之上,十分耀眼。
一道星光过后,不足半柱香的时间,又一道星辉从天际划过,坠落大地。
两个时辰的时间里,整个天际前前后后共落下十八道星辉。
这种异相一出,张一仙立刻变得警觉起来,他知道接下来会有大事发生,而就在同一时刻,龙虎山主山之上,靠近山顶的一处洞穴之中,一个胡须全白,面容苍老的道人手持一张金符,金光过后,符纸只剩下一堆灰烬降落在地,呈现出一个太阳以及一只凤凰的图案。
相距千里之外,同样是一座无名山峰小亭,一个胡须都长到地上的老僧猛的睁开眼睛,看着星辉降落的方向,眼中若有所思,手中捻动的佛珠突然间断裂,佛珠散列开来,形成一个佛印,而后发出一阵金光,显示出家的图案竟然与龙虎山那个老道看见的一模一样,也是一个太阳外加一只凤凰,片刻之后,那些散乱在地的佛珠随风而逝全都化成了白色的灰烬。
同样,天显异相,这一幕让许多人都抬头仰望,而在青田一片竹林之中,一个手持书本的老儒生也同样看见了,多久未见笑容的脸上竟出现了罕见的笑意。
第二十七章 思虑
寒冬腊月的天气,北风越发的放肆,原本黄昏昏一片的大地在北风吹拂之下,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雪海。
最近几天以来,来到城隍庙逃难的难民越来越少了,偶尔有几个零星过来的都是外出巡逻的护卫在半道之上从半掩埋的状态下挖出来的。
这些人得到救治活下来之后,无不痛苦流涕,大嚎不已,庆幸自己存活也痛思那些没能活下来的亲人。
张一仙就在一旁看着,几个月下来,这样的场面他自己看了不下百变,天灾演变人了人祸,人祸更是助长了天灾,越演越烈局势更加混乱。
中原大地之上,自从刘福通,韩山童高举汉室大旗,带领红巾军起义以来,各地不断有豪强倾家荡产,招兵买马,各自拉起一支队伍,大到万人,小到数百,整个起义之举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
元廷听闻地方有变,叛逆四起,特排当今宰相,脱脱帖木儿率领讨伐大军,号称十万,荡平地方起义。
一时之间,原本还不可一世的起义军,听说元廷宰相驾驭十万铁兵出征,一些人马不多的起义军首领纷纷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本投靠实力比自己更强的人,如此以来,一月不到,原本还成遍地开花之势的局势骤然间变得明朗起来。
中原大地之上存留的起义军也就变得屈指可数,但是他们手中的实力却壮大数倍不止。
豪州城中,自从五只队伍驻扎在这以来,城中稍微有些家财的地主也都卷着自己的存货,带着家奴投奔到相对安稳一些的南方去了。
而面对元廷十万大军的征伐,各地的起义军纷纷请求遵从小明王韩林儿的号令,在此情形之下,韩林儿顺势,上应天命,下顺臣民,进位为王,自称“明王降世”号称小明王,成为所有义军共同的领袖。
此消息一出,各种名不正,言不顺的起义军首领纷纷请命,上书称臣,得了一个空头封号,借此不断发展壮大。
天灾人祸之下,各地的百姓民不聊生,别说过上安稳日子,就算是吃上一顿饱饭也成为了希冀。
张一仙稳坐城隍庙之中,不断听取老秦头打听来的消息,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可有凤阳朱元璋的消息?”
“城隍老爷,方圆百里之内,还没有听说过叫这名字的义军首领。”老秦头抬头看了张一仙一眼,自从起义爆发以来,这已经是城隍爷第三次询问有没有朱元璋的消息了,难道这个朱元璋是城隍爷家亲戚不成?
老秦头这样想着,张一仙也并不理会,这几天他渐渐感觉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似乎自己被监视了,但是又看不见人,而且这由头可能来自于天庭。
回头想想,张一仙也觉得自己的动作太大了一下,如果救下这些近千人的流民还不算什么,那么城隍庙前那条已经挖好的水渠就有些问题了。
因为不断有流民前来投奔,再加上张一仙吩咐老秦头只要这些难民参加劳作,参与开挖水渠,就给他们发放食物,为了更贴合实际人心,他甚至让那些才到达的难民先吃饱,休养两天之后再下地挖水渠。
如此一来,这样的善举更让百姓感恩,对于他们来说,能吃饱,让他们做什么都愿意,而且这里面有一些是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儿子儿媳妇为了省下粮食给父亲和儿子吃,全都饿死了。
这其中最令张一仙痛心疾首的乃是他从一个年迈的老农哪里听来的,为了让自己的孙子活下去,他用自己已经饿死的孙子与另一家饿死的孙女互换,易子而食。
就连食人这样的人间悲剧都发生了,百姓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一点点期盼,他们的心是何等绝望?
张一仙体会不到那种痛苦,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不缺衣食,甚至他也听说过历史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