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如水纹,不无美秀,而下边用大红一线,上或绣画二、三寸,数年以来,始用浅色画裙。有十幅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飏绚烂,因以为名。然而守礼之家,亦不甚效之。本朝无裙制,惟以长布没履,无论男女皆然。”
深衣
代诸侯、大夫、士晚间所穿之衣。流行于先秦。当时深衣,以白色麻布为之。其用途极广,是朝祭之外的士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深衣边缘通常镶以彩帛,其形制、规格皆有严格规定,历代解释者甚多,说法有不一致处。及汉代,妇人礼服用衣,裳相连续,与古代深衣同。其样式,对后代的服饰产生极大影响,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质孙服、腰线袄子,明代的曳散等都采用其上下连衣裳的形式。今之连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发展。《礼记。深衣》:“'深衣'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郑玄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又《礼记。王藻》:“朝元端,夕深衣。”
袍
长衣。古代基本服装之一。始为长袄,后成为外衣。袍服源于上下相连的深衣。秦汉以袍服当礼服。其样式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缩紧小,领和袖一般用花边,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形,穿时露出内衣,常见为曲裾。魏晋南北朝男子亦著袍服,但不广。隋唐以后男子兴袍衫。历史上契丹、蒙古、吐蕃、女真等民族盛穿交领或圆领长短袍,一般小袖紧身,与法服的宽博大袖不同。清代礼服以蟒袍为贵。男子盛行长袍马褂,女子盛行源自满装的旗袍。受阴阳五行的影响,长期以黄色为重,象征中央,唐以后黄袍为帝王的专用服饰。龙是权势的象征,龙袍仅限于皇帝、皇后和皇太子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礼记。杂记一》“内子以鞠衣、褒衣、素纱”汉郑玄注:“六服皆袍制,不禅,以素纱里之,如今褂袍襈重缯矣。”孔颖达疏:“汉时有褂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缯为之。”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下》:“异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及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输石,流外及庶人服绸绢絁布,其色通用黄白,饰用铜铁。”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孝》:“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惟处子刚不得衣焉。”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妇女制服,最隆重者为组绣丽水袍褂。袍则大红色,褂则红青。妇女袍褂皆一律长的,不似男服之长袍、短褂。有时穿袍不套褂,谓之领袖袍,亦得挂朝珠。”
褐
1、兽毛、粗麻之类织成的短褂或织品,后泛指粗劣衣服。为古代贫贱人所穿,因称贫贱者为褐夫。释褐指脱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后沿称料举及第授官。《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
2、一种长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前系长带,类似后世道袍。汉代以来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为盛。宋人称之直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六。”颜师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糙,给其廪粮,为作褐衣。”李贤注引许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谓袍为短褐。”《太平御览》卷六七五引《仙公请问经》:“太极真人曰:‘夫学道当洁净衣服,备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乃阖门谢宾客,巾褐裙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参阅《旧唐书。舆服制》。
补服
亦称“补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种。其形式比袍短,类似褂而长,袖端平,对襟,前后各缀有用金线、彩丝绣成的“补子”。其纹饰文官为鸟,武官为兽,因称“补服”。由于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称“外褂”、“外套”。“补子”用于表示文武职位品级,起于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规定,世宗时一度废止。清代用于外褂,据《大清会典图》规定:皇子,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及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亲王,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固伦额附同;镇国公,绣五爪正蟒二方,前后各一,辅国公和硕额附、民公、侯、伯补服同;庶官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鸳,武彪;七品文鸂鶒,武犀;八品文鹌鹑,武犀;九品文练雀,武海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补服俱绣獬豸。
马褂
旧时男子穿于长衣之外的短褂。其长仅及于脐,较外褂为短。本满族人骑马时所著。故称。初惟营兵服之,康熙以后穿者渐多,乃成为无人不穿的常服。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袖口平,不作马蹄式。其常见者:一、黄马褂。一种官服。清代凡巡幸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长,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二、对襟马褂。又名得胜褂,对襟方袖。初仅用于行装,后渐为平居之便服。三、大襟马褂。亦为便服,唯非对襟而右衽。俗以右手为大手,因名衣襟为大襟。其四周有以异色为缘者。四、琵琶襟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称缺襟马褂。
黄马褂
清代官吏的一种制服,为“行服”中的“行褂”,穿于袍外。因其长仅至腰,便于骑马;袖只到肘,便于射箭,所以叫“马褂”,又因以淡黄色(明黄)的绸缎或纱制成,故得名。“黄马褂”分“职任褂子”和“赏赐共同马褂”两种。“职任褂子”系皇帝的随从豪护(内大臣和侍卫)所穿。因明黄为清代帝王专用的颜色,“黄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装,十分高贵。清代帝王每用此作为赏赐。“赏赐黄马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猎、校射时所赏,只能在“行围”(打猎)时穿,平时不能穿。比武优胜者所奖得的“黄马褂”也是如此。另一种是奖赏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时候皆可穿。侍卫所穿的“职任褂子”和“行围”襟子用黑色纽绊,武功的褂子用黄色纽绊(与马褂同色)。《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岁于十二月行文内务府,支领缘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支领黄马褂。”
裘
皮衣。古人着裘,毛在外。着裘时,必须外披罩衣,这罩衣称裼衣。不同毛色的裘须与不同色的裼衣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汉代以后渐变古俗,著珍裘者将以毛为表变为以毛为里。《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唐王建《花褐裘》诗:“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清金埴《不下带编》卷四:“衣惟称体,何用宽绰为,国朝服式,最超前古。如今之韦裘,全里皆毳,独余膝以下虽(当为垂)地之边减短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使裘之下边不露毛毳,名之曰和罗。始于康熙初间,而今则盛行矣今裘之全露毛毳者,俗名出锋裘。和罗下不露毳,宜更名曰藏锋裘。”
絝
亦称作“袴”、“裤”。又称“胫衣”、“褰”。古人下衣。其形制与今大异:仅有两个裤筒,而无前后裆,穿时套膝后以带系腰,外罩深衣与裳。古时,絝不被视为重要服装。《说文。衣部》:“絝,齐鲁之间谓之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征褰与襦。”《史记。赵世家》:“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作于絝中。”《南史。梁简文帝诸子传》:“'愍怀太子'狎群下,好著微服。尝入朝,公服中著碧丝布絝,抠衣高,元帝见之大怪。”《魏书。乐浪王忠传》:“忠愚而无智,性好衣且,遂著红罗襦,绣作领;碧绸袴,锦为缘。”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十八引《解酲语》:“元成宗宫人,著白氎袴,为鞠弋滚跄之戏。”又引《戊辰杂钞》:“新婚三日后,命工分作二袴,婿、女各穿其一,谓之‘永谐袴’。”
裈
亦写作“裩”,又称“穷裤”,亦写用“穷絝”。古代一种连裆裤。另有一种连裆短裤“犊鼻裈”,因其形似犊鼻而得名,为贫贱劳作者所穿。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有穿裈的百戏艺人多种,可见其形制一斑。《汉书。外戚传》:“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入使人令皆为穷絝,多其带。”颜师古注:“服虔曰:穷絝,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蝨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兆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令(卓)文君当鑪,相如身自著犊鼻惲,涤器于市中。”《南齐书》:“永明中,高丽使至,服穷袴,曰,此古之遗像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裈,惚也,亵衣也犊鼻裈,以三尺布为之,形如牛鼻。盖前后各一幅,中裁两尖裆交辏。即今之牛头子裈,一名梢子,乃为农夫田认衣,而士人无复服之者,矣。”
氅衣
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风寒,其形制不一。今称披风。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红楼梦》第五二回:“'贾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
裲裆
亦作“两裆”。古代的一种背心。多为布帛所制。裲裆有夹有绵,男女皆可服用,妇女穿的常饰采绣。《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太平广记》卷三一七引《幽明集。钟繇》:“棺中一妇人,形体如生。白练衫,丹绣裲裆,伤一髀,以裲裆中绵拭中血。”也有用金属做的,为护身的战甲。《违禁小说请删除。佚名。企喻歌辞》:“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隋书。礼仪志》:“'直阁将军'平巾帻,绛衫,大口袴褶,银装两裆甲。”
冠
始用以束住发髻,并不覆盖整个头顶,为古代贵族男子所服,作为成人的标志。其前身是将玉石、兽骨打磨成统一形状,以绳串联罩在头发上的束发器。冠服制度约形成于夏商,至周逐步完善。秦汉以后冠的名目和形制更加复杂。凡礼服所戴帽都可称冠。梁冠行于汉代,以冠梁多少区别品级,影响及宋明。由梁冠去安全,缩小于顶,便成了晋人的小冠。笼冠是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