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上,盘坐着一团旋风的座椅传出声音:“烛龙,在这里可不要牵动因果,以防节外生枝,不过,你也算不到什么,这血狱的事,咱们说着可不算……”
说话间,几道宏大、晦涩的意志在宫殿中流转,最终都聚集到一道血色身影上。
那道身影随即出声:“诸位不必猜测,血狱是出了点事,但很快就会平息,不必过度解读,有这个时间,不妨还是想想布局吧,如今东华大地,因一位能人而风起云涌,势力大变,大瑞的版图一下囊括了草原,原先的诸多布置,都要从头开始了,而那人看样子,也是有心一争气运的。”
“既然你都不在意,我等又能说什么?只是前阵子,血狱就出了状况,不知现在的局面,是当日衍生,还是另有事出?”
又一张椅子上传出声音,发声的,是紧贴在椅子表面的一道黑影,话中带着浓郁的戏谑之意:“但话说回来,这事能惊动我等,又令血狱之子分出化身处置,怎么看都不单纯。”
“最多一年,事情就会平息,几位不要再纠缠于此了。”血色人影沉声说着,话中带有一丝不悦。
这时,有女子声响起:“不要再理琐事,还是谈谈东华布局吧,这个才是当务之急。”
………………
“血狱之地也有划分,此处境界之灵的空缺,过几日才会暴露,另一边,百家牢狱的纷乱还要几个月才会真正平息,可到时候,你的这具化身,就要面对巨大威胁,正因寻常的意境之灵和修士无法对付你,所以下次出手之人,必是超出想象之辈。”
血狱文网之前,看着渐渐远去的黑煞半身,复合投影这般说着。
邱言几身为一的秘密,是它在此世最大的倚仗和隐秘,当然不能轻易告知他人,纵是文网意志亦不了解,以为黑煞半身为一具化身。
“不错,在这之前,我还需提升此身之能,不过,要先将两网合一才是。”留下这么一句话,邱言迈开脚步,缩地成寸,来到一处平原。
感悟片刻后,他张开两手,两臂消失,像是被空间遮挡住了。
………………
虚空之中,损失了近六分之一的文网,重新焕发光彩,依旧虚幻,但内里生出混乱气息,在文网各处不时浮现,与秩序井然的文思形成鲜明对比。
血狱天地的排斥已经退去。
下一刻,文网核心突现扭曲,一只手从中探出,五指弯曲,好像抓住了什么,接着用力一拽!
同一时间。
东华部洲。
覆盖了广阔大地的东华文网猛然震动,最核心的地方同样出现一只手,那手一抓、一拉,将核心文思拖拽着,向另一片空间延伸!
嘎吱!嘎吱!嘎吱!
血狱大地深处,一片平原泛起褶皱,平原中央,黑煞半身浑身发出“嘎吱”声响,内里黑煞翻滚,四周地面崩溃!
他开口吐出一字——
“合!”
ps:感谢“爱挑骨头”投出的月票!
感谢“lxy152”的打赏!
第九百六十九章邱学!
岭南道东部,闽地。
天下政区划分,闽地虽属岭南道,但随着不断发展,倒与江南道的联系日渐紧密,同样也是人文鼎盛。
这两年以来,随着一门崭新学说的流传,闽地这个远离关中国都,靠近大海的地方,也发生了细微变化,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崔兄,前些日子的那篇心得,可还记得?”
大清早,长乐府最有名的茶肆中,聚了群儒生学子,都拿着书卷,将一人围住。
被围的人,名为崔素井,本是落第秀才,屡试不中,为人轻视,不过少时也有文名,在中了秀才之后,这科举之路走的颇为坎坷,但并不自怨自艾,还是沉着为学,才思敏捷,更是饱读诗书,见识广博。
当然,也是崔家乃富裕之户,在海上有着生意,才能养的了崔素井这样的闲人,换成其他人,纵有官府所赐薄田,每月也有秀才财资,但难免拮据,免不了要为了生计奔波,为五斗米折腰。
不过,时间长了,崔家宗族里难免就有闲话,因崔素井的父亲在宗族里有些势力,便都压了下去,可终究要给他言明,渐渐就生压力。
这种局面,在一年以前,骤然改变。
改变的契机,是一本从北边流传过来的书册。
就事实而言,这书的材质不好,印刷有不少错漏之处,和崔家宗族藏书馆里的书籍一比,显得格外简陋,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本书用的是崭新的印刷之法——
活字印刷术。
这种印刷术的出现,对传统雕版印刷术的冲击十分巨大。
不过。这种冲击也是分阶层的,具体的因素。前文曾有提及,但实际上的变化,还在原本预料之上,无数私人作坊的兴起,抢了很多大印馆的生意,只是利益上的纠纷还在其次,更主要的,还是在知识的传播上。
活字印刷术和雕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层层削减,到了流通环节,一本书的价格,可能不足雕版书籍的三分之一。
花一本的钱可以到手三本,无论是富裕的学子,还是家贫之人,无疑都是个好消息,自是购买者众,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增加许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垄断。
只是,私人作坊为了维持住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对雕版的优势。会想方设法的压低成本,从纸张材质、到活字版的整理和存放,都是能省就省。能少就少,出现了诸多问题。被代表了世家利益之人用以指责。
不过,指责归指责。就算很多儒生受舆论影响,对活字印刷书籍持着鄙夷态度,可形势比人强,又有人性、本能的驱使,该买的终究还是要买。
就算是崔素井这样的富家子弟,一样也会购买,他这人的一大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累积各方面的学识,而这本从北边流传过来的书籍,其中内容,在闽地暂时还未流传,这也催促他不得不出手购买。
此书名为《学士言》,在北方与小部分江南道流传,记述的乃是当今的剑南道钦差、翰林学士邱言在国都时的言行,主要部分,是在国子监的几次讲学,主旨核心则为知行之道。
知行之道,如今又叫“邱学”,因文网的扩张,在天下间的影响力初现端倪,大瑞因为还有诸多学派压制,所以还不明显,只能算民间之言,并没有得到真正承认。
可在大瑞疆域之外,尤其是北疆一线,邱学之盛行,着实出人意料,甚至由此还引发了几种争端。
其中一种,就是关于邱学的归属,争夺的双方,是儒家与兵家,尽管这两家都因某些原因,和邱言有着隔阂与矛盾,但对有可能传承下去的学说,还是不会放过的,不会因私废公,因为这涉及到百家气运。
只是这种争端,眼下还不算主流,波及范围并不算大,所以暂时还未引起多少人注意。
与之相比,另外一种争端,就格外吸人眼球,盖因这般争夺,涉及到的地区、范围都不小,背后还潜藏着深层问题,这便是邱学的正统起源。
“邱学”,为知行之道,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创立者乃是邱言,但具体到他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成就学说的,就不够分明了。
一个学说的成型,是有着过程的,开始的零星细语,到渐生雏形,最终抵定,然后完善、丰富,这样一个过程,几乎是避免不了的,知行之道也是如此,随着邱言一步步走来,逐渐成型、成名。
但这样一来,也就催生出对知行之道诞生地的争端。
目前宣称为知行之道诞生地的,主要有四方,分别是三晋之地、京城国子监、剑南道与塞上草原。
三晋的缘由,是邱言自北方回返后,在那里的一次讲学。
纵观其人生平,这样的开坛讲学其实不多,而且专注宣讲知行之道的例子更是少之又少,自是让人不得不在意,当地的学子便以此为由,将知行之道的诞生源头,归于三晋,并且组织起了一间书社,宣称有邱学传人。
而京城的国子监,则是由于邱言在那里挂着一个博士的名头,并且曾有教授,甚至连文网的第一次面世,都发生在国子监中,有着这些资本,少不了将自己的地方当成邱学诞生源头,以此来抢夺学派气运。
至于剑南道,还是源于邱言的出身,加上邱言为官后,呆的时间最长的,也是剑南道境内,这也给了剑南士林一个由头,让他们打出了邱学源流的旗号。
除此之外,在那草原之上,还有一支。
如今,三水部初现霸主风姿,统一了近三分之一的草原,将诸部纳入麾下,而这个部族对邱言有种发自骨子的敬畏,对邱言的言行格外重视,族内掌握实权的多鲁王子,更对中原之学有些研究,在接触到知行之道后,颇为推崇,将其中的部分思想摘录出来。
在有心人的介入下,三水部便也开始宣扬邱学源头为草原。
这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奠定邱言地位的人道典籍,正是在草原形成的,人道典籍一直被看成是学说的集大成之物,以物为证,宣扬本源,不算离奇。
另一方面,随着国战平息,三水部名传草原,有气吞大漠之势,他们的举动,慢慢成为草原风向标,多鲁推崇邱学,又有邱言过去所为,很多部族都已知晓,北疆战役的胜负,其实与此人关系密切,一来一回,推崇邱学竟成草原风尚,隐约有争夺正统的味道了。
这些,都为几十年后,邱学的草原分支、分出两位活圣贤的转世传承奠定了苗头,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草原上邱学流传,但除了三水部的多鲁一支,其他部族对邱学并无理解,很多连看都没看过,所以在草原的流传,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真正的邱学分支,此时还没有出现。
与之相比,其他三方,都有着自己的主张根据,难分高下。
如三晋之地,就有号称邱言记名弟子华舍整理的一册《知行言》,为邱言开坛讲学的实录,其中包括了几名学子的见解和注释,主要内容,乃知行之道在具体行业上的指导思想,稍显单薄。
相比之下,剑南方面的主张就稍显逊色,核心之物,就是那本在官场流传的《笔记》,因邱言从未将之正式传世,没有具体名称,有人称之《钦差笔记》,有的叫做《邱官手札》,名头各异,记述的也不是具体学说,而是为人处世、为官之道,以及兵制变法。
值得一提是,兵家所推崇的,正是这本笔记。
至于崔素井所得的这本《学士说》,是整理的邱言言行,主要是他在国都时的所言所行,为国子监内的方子延等人总结编写,除了收录了邱言的讲学外,更有他令监生们在城外农田劳作时所说的话,对于劳作本身带来的变化也有涉猎,但书中体系不明、逻辑也不算清楚,没有将知行关系点出,其实较为隐晦。
《学士说》也是当前最为士林中认可的一本,认为此书代表了邱学的部分思想。
邱言的学说,最开始的时候,为诸多学派所忌,想将之打压,同时移花接木,把其人思想拿到自家学说里,让知行之道最终烟消云散,成为其他学说的养分。
但现在,大部分书院已打消念头,其中缘由,与邱学速度流传的理由,都只有一个——
知行之道,为打开文网的钥匙!
此网,对士林文坛的冲击,比之活字对雕版的冲击,要强上太多了。
“崔兄,既然都记不清了,何不再入文网一探?正好我等又有疑问要请教,崔兄复述出来,也好让我等记下来,所需书册都准备好了。”
崔素井命运改变,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