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鹰夫妇进入房间之后,锦衣款款走到锦尚身边,向着锦尚福了一福,然后父女俩就在一旁说起了悄悄话。说起来,锦衣已经数年没有见到父亲了,虽然她心中很想和久别胜新婚的元起温存一番,但也不忍心就此冷落了自己的父亲,要不怎么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呢。

    另一边,孙尚香轻轻走到元起身边,在元起的耳边轻声说道:“伯母好霸气哦,我以后就要像伯母那样!你觉得怎么样?”孙尚香的这句话,顿时让元起泪流满面,一脸委屈的看着孙尚香,可怜巴巴的说:“不要吧。。。”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规划、建设

    当夜,元起放下了手上所有的事物,陪同着家人共进晚餐。

    元鹰坐在主位之上,易月坐在元鹰的身旁,元鹰的右手边坐的是锦尚,锦衣依偎着锦尚,孙尚香却依偎在锦衣的身边,元起则是坐在母亲和孙尚香之间。

    现在,元起已经知道为什么孙尚香会出现在后院之中了。当初回到幽州之后,元起让贾愿安排孙尚香的食宿问题,贾愿思来想去,总觉得把孙尚香一个女儿家安排到军营中颇为不妥,于是贾愿自作主张,悄悄找到锦衣,请求她让孙尚香住进内院。但是以贾愿的老谋深算,自然不会把孙坚强迫元起娶孙尚香之事告诉锦衣,只说孙尚香的孙坚的女儿,在战场上救了元起一命,此次前来幽州,是为了跟在华佗身边,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

    谁料孙尚香这个女霸王和他大哥孙策的性子一样,喜欢直来直去,见到锦衣没超过一天,就把自己的心事全部告诉了锦衣,锦衣感动于孙尚香舍身为元起挡下毒箭,再加上锦衣心地善良又单纯,不但接受了孙尚香,还把孙尚香带到了易月那里,几日相处下来,易月对孙尚香也颇为喜欢,于是就有了元起进入后院时看到的那一幕。

    原本一直对孙尚香之事难于启口的元起,见到母亲和妻子都已经知道了,也就不再隐瞒,当下把和孙尚香从相识到相知,以及孙尚香在沙县一战中,奋不顾身为自己挡下毒箭和后来为孙尚香输血的情况,一一详尽的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元起缓缓站起身来,向着父母、岳丈和妻子各自行了一礼,然后虎躯一震,正色道:“非是某用情不专,实在是孙太守相迫甚急,某又不能不顾及尚香的名节,因此心中十分为难啊”

    坐在元起身边的孙尚香,脸上带着紧张,悄悄地看向了元鹰,她生怕元鹰会说出不同意的话来。元鹰为人清廉刚正是出了名的,穷其一生也只娶了母亲一个妻子,所以孙尚香十分担心元鹰的态度,有些忐忑的攥着衣角,心中小鹿直跳。

    元鹰抬头看了孙尚香一眼,忽然笑了:“尚香对元起有救命之恩,于情于理,为父都没有拒绝这样好儿媳的理由啊。亲家,你说呢?”锦尚叹息着说道:“老夫也没有意见,只是恐怕要委屈孙姑娘了。”

    元鹰笑道:“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尚香,你就暂时住在后院之中,待你年满十六岁。就给你们完婚。不过,元起,齐人之福已经是极限,今后不许你再花心了,免得冷落了为父的两位好儿媳。”

    “他敢!”锦衣和孙尚香同时薄嗔轻怒的说道。二女听到对方和自己说的话完全一致,忍不住相识一笑,各自递出一支素手。相互交缠着握在了一起。

    看到二女结成了统一战线,元鹰笑哈哈的说道:“好,好,好。”

    一顿饭,在轻松愉快且充满温馨的气氛中结束,当夜,元起回到了许久未曾踏入的卧房中。锦衣在半明半灭的烛火下,正在脱去外衣换上睡袍,看到元起进来,娇羞道:“夫君,快些安歇吧。。。”小别胜新婚,尤其是在可能的生离死别之后,那一抹的风流,又岂是缠绵悱恻,干柴烈火所能道尽。。。

    次日一早,元起精神焕发的来到大堂,见到麾下文武早已等候在堂中了。等到元起坐稳了身体之后,诸葛亮手捧一份绢册递了过来:“主公,这是贾愿先生、荀略先生、子敬先生和亮等数十人编订的新法,请主公过目。”

    元起伸手接过绢册,认真的看了起来。绢册内的合众人之力新制定的律法,相当规整,而且覆盖面极广,几乎除了已经没法在改进的军中令九禁十八斩之外,其他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结合幽并二州的具体情况,做出了因地制宜的相应政策。

    其中比较突出的地方,分别体现在农事、商业和州内治安上。在农事方面,众人集思广益,推出了屯田制度,根据幽并二州内大量良田被荒废的情况,制定出招募流民、租借农具等一系列的合理政策;在商业方面,削弱了开国以来重农抑商的方针,鼓励商人来境内经商,并制订出比较低廉且合理的抽税制度,针对那些没有店铺的商人,诸葛亮等人还提出修建一条新的街道,专供来往商人买卖交易,并将建成的铺面低价租给信誉可靠的商贩;在治安方面,将以颇具法家意味的律法来约束人民,对盗窃抢劫杀人等重罪,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法度,这将有效地遏制因长年和异族交战而形成的剽悍民风,让普通民众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看完了手上的绢册之后,元起陷入了沉思的状态。堂下众人谁也不敢打扰他,大堂陷入了沉静之中。

    良久,元起缓缓睁开了双眼,开始对新编律法做着修改:“屯田制在加一条,百姓用自家耕具的,每年只需上缴三成粮食;租用官府耕具的,则上缴四成。商业方面,把租金定的再低一些,幽并地处偏远,又连年遭受异族入侵,不让那些商人们尝到甜头,他们是不会来的,等到大局逐渐稳定之后,再相应的提高租金。另外,还要加强一下对民间盐铁的控制,盐和铁这两样物资,必须要掌控在咱们自己的手中。”

    随着元起的拍板,他麾下各个文臣谋士在接下来的数日内,暂时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事物,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编订新律法的行列中来。新的律法之所以被称之为新,自然是针对旧有律法而言的。在幽并二州境内,不存在足以影响时局的世家望族,因此新的律法,废除了很多士族阶层所拥有的特权,以面向大众、服务民生为宗旨,以维护元起的统治权、大力发展幽并生产力为中心,经过三次修改之后,最终敲定了下来。

    新的律法被统称为幽并都督令,囊括了农商军政等各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律法,又有各自的别称。如,军中的律法,就叫做军中令,含九禁令十八斩;农事上的律法,叫做屯田令,含具体条款二十四条;限制民间盐和金属的律法,叫做盐铁令,含十八条详尽的规定……整个都督令,共有各类条款一百三十六条,比之原来数以千计的律法,精简了许多,并且十分有针对性,让普通民众便于理解、接受,在经过大力的宣传,假以时日,幽并二州内将不会再有法盲的存在。

    新的律法推行出去之后,赢得了民众的一片赞誉之声。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安稳,自己的钱袋是否充足。现在元起制定出的都督令。让他们感到心中无比的踏实,每个人都陷入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元起在幽并二州内的声望,再次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都督令正式施行之后,元起上表元协,把改制之事详细的写进了奏折中。元协很快对元起做出了回复,让元起放手施为,并把蓟郡改名为燕京,升级为备用都城。

    元协之所以会把蓟郡改名为燕京,也是受到了元起的影响。在此之前,元起曾数次在元协的面前提起过,蓟郡地处燕赵中心,久后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大城市。至于元起为何会如此笃定的这样认为,那就得归结到元起是穿越者的缘由上了。燕京,在后世那可是历经数个朝代的都城,是繁荣昌盛的国际化大都市,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各种便利的条件。

    为了促使都督令的推行,元起还在幽并大都督府中,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名为监察处,专职负责新律法的推行和监督,维护新律法的威严。并把初步训练成型的潜龙部队,并入监察处,或明或暗的散布在燕京城中及四周,随时探听境内的各种动向。贾愿以司马之职,暂时代领监察处首席长官的位置,李儒作为副手,一边协助贾愿处理各种事物,一边进一步训练潜龙成员。

    同时,元起还责令鲁肃对燕京进行扩建,让燕京的城防和规模,达到备用都城的规格。并在扩建后的城中,选择一条新的街道,专供城中百姓和往来商贩进行买卖。期间,元起亲自在燕京城内的东南,选择了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作为即将开办的学院地址。在整个的建设过程中,王冶子被调令过来,协助鲁肃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具体的建设。元起还把后世一些带有特色的建筑,画成图纸交到他们的手上,力求把燕京,打造成一个兼防御与宜居、雄壮与优美于一体的大都市。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燕京大学

    随着燕京的扩建,开办学府的事情也已是刻不容缓。即将建成的学府,将以城市的名字命名,正式定名为燕京大学。

    在新的校址落成之前,所有的师生们临时在燕京原有的蓟郡州牧府内,进行授课与学习。燕京大学落成之后,全体师生在搬入新址。届时,燕京大学将是全国规模最大、教材最全面的高等学府。

    经过初步的划分,燕京大学暂时划分为八个专程科目,分别是儒学、医学、匠学、商科、兵科、农科、法理和杂学。其中,锦尚当仁不让的担任起了院长的职务,并且兼任儒学讲师。不过,经过锦尚和元起的商议之后,燕京大学所教授的儒学,更多地把重心转移到了做学问的方面上来,引导学生们通过儒学来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后世的哲学有些类似。

    其他几门课程,元起也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华佗自然是担任医学的首席讲师;王冶子担任匠学的首席讲师;商科的讲师,暂时由易老丈兼任;因伤残而退居二线的徐荣,则是担任起了兵科的首席讲师;农科因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元鹰就主动担任起了首席讲师,在幽州担任州牧多年,元鹰对农务方面还是很在行的,而且熟悉幽州的气候变化,因此显得游刃有余;法理学则是由诸葛亮和贾愿暂时兼任,等找到合适的替代者之后,再补充上去;最后一门杂学,由元起亲自担任首席讲师,因为元起有着各种各样来自后世的知识,讲解杂学,倒也是毫不费力。

    除了以上几名首席讲师之外,元起还花重金,聘请了幽并二州内。有名望的人来担当各门功课的讲师,根据这些名士的专长,把他们安排的合适的位置上去,真正做到了术业有专攻。

    随着燕京大学的正式开办,大批寒门士子蜂拥而来,分别聚拢到各位讲师门下,以期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对于这些穷困的寒门士子而言,能够不用交学费,就能到当世名士的指点,他们的心中很是感激,因此学习的也很刻苦。另外还有大量的普通百姓,把自家的孩子送入学院学习,一来学院提供食宿,可以减轻家中的负担;二来也期盼自家的孩子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将来也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