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心这东西,也许上官家第一第二代的先辈们才会对大禹有忠心吧。
现如今,像上官家这种千年大家族的人,其心目中早就将忠心二字消磨的干干净净了。
试问,现今大禹的八大国公府,在大禹灭亡来临之时,有几个愿意与皇族与大禹同存亡的?
不用想,其必然没有一家,他们只要不在后面推一把就已经算好的了,想指望他们与大禹一起生死,其只能说这个想法太天真。
逐渐回过味来的上官雄,却是发现自家孙儿说话的同时,还不时偷瞄自己,显然是在观察自己的反应,好似在试探自己。
这让上官雄顿时便明白了,自家孙儿所说的定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自家这个孙儿对自己还有所保留。
“羽儿,你有话不妨直说,爷爷就你这么一个孙儿,你没有什么不能说不敢说的。”
上官雄好似看出了自家孙儿有所顾虑,于是,他直言让自家孙儿上官秋羽将自己心中的话都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就只有上官秋羽这么一个孙儿,将来上官家的一切都要由他继承。
哪怕自家这个孙儿说错话,其想法与自己不一致,他上官雄都不能把自家这个唯一的孙儿上官秋羽怎么样的。
若是上官秋羽能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若有不对和不妥的地方,他还可以好生的教导上官秋羽,为他弥补不足。
“爷爷你真的要听?”上官秋羽略微有些犹豫道。
“说”
上官雄抬眼直视自家孙儿上官秋羽,生硬的吐出一个字来。
上官秋羽一听到自家便宜爷爷其生硬的语气,不由得有些微微紧张,咽了咽口水道:
“好吧,那孙儿说了,爷爷你可不要生气啊!”
说着,没有等自家便宜爷爷回答,上官秋羽伸手指了指天,沉声问道:
“爷爷认为大夏将倾否?
若将倾,那又几时倾?
若将倾,那我上官家该何去何从?是与其一起倒塌,还是顺流而下,保全自身?
孙儿也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但是,人力毕竟难以与天斗,千年世家,千年的宗门易,但千年皇朝难啊。
如今,大禹皇朝已经历时千年之久,可谓旷古盖今,其早已腐朽不堪,积重难返。
各地世家宗门圈占土地不知凡几,致使无数百姓无地可耕,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为此,无地百姓多上山为寇,为祸地方,严重的扰乱了地方秩序,使得众多百姓有苦难言。
试问,天下百姓,还有多少人心向朝廷?
最重要的是,大多地方将军其手握重兵,野性难服,偏远之地的将领大多听宣不听调。
就拿南神候血通天来说,其不论因为什么原因,他都有失土之责,然朝廷不仅不怪罪,连一句问责都没有。
而且,还派太子下来,好言宽慰,这让孙儿难以想象,其朝廷威严何在?
恕孙儿冒昧问爷爷一句,若是齐将军他们不属于我上官家一派,那么爷爷你能在南疆调动多少兵马,其是否够与南蛮有一战之力?”
原本坐在案前的上官雄,不知何时已经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上官秋羽一连串的问题,皆问在了上官雄的心里。
这些问题他上官雄不是没有想过,其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罢了,他一生都在为大禹皇朝征战。
剿叛贼灭外族,他一生功勋卓著,这一切,为的就是让大禹皇朝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同时,他这也是为了上官家,若是没有了大禹皇朝这颗大树在前面挡着,那上官家如今的一切,又如何能够继续保存下去?
至于说反叛大禹皇朝,这个想法,上官雄从来就没有生出过,上官家祖祖辈辈亦是从来没有生出如此想法。
作为大禹皇朝八大国公之一,他上官雄比之任何人都要了解、清楚、明白、大禹皇族隐藏在暗处的实力。
其别看如今天下暗流涌动,大禹皇朝好似大夏将倾的模样,但其真正与大禹皇朝有对抗能力的。
几乎没有,哪怕是百宗联盟,若是大禹皇朝将自己的底牌全部暴露出来,那百宗联盟一众人亦是得乖乖继续潜伏在暗中。
大禹的敌人,从来都是大禹境内的万千宗门,其宗门势力,才是大禹真正的心腹之患。
“孙儿,朝廷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须知,没有人会将自己真正的实力暴露在人前。”
说完,上官雄又叹了一口气,一脸严肃的对自家孙儿上官秋羽道:
“时机未到,时机未到,在这之前,不论你有什么想法,都要将其烂在心里,不可与外人言,知道吗?”
第239章想法
上官秋羽见自家便宜爷爷,如此郑重其事的戒告自己,便知道自家便宜爷爷想岔了,误以为如今自己有反意。
虽说他心里确实对大禹皇朝并不感冒,亦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但是,那前提是自己有与天下群雄争锋的实力的时候,在自己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上官秋羽却是不曾想过反抗大禹皇朝的统治。
大禹皇朝只是大厦将倾,还并没有倒下,枪打出头鸟,他又不傻,又怎么会有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只不过,他现在是想侧面的告诉自家便宜爷爷未雨绸缪,在大禹还没倒下之前。
自己等人应该尽量积攒实力,以免到时候时机到来之时,被弄的措手不及。
上官秋羽朝自家便宜爷爷摇了摇道:
“爷爷,你误会孙儿的意思了!”
摁?
上官雄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自家孙儿,发现上官秋羽并没有说谎,其也不由疑惑道:
“那羽儿具体何意?”
每当王朝更替之时,其内部是最混乱的,腥风血雨不休,任何家族无论它再怎么强大,其都有可能因为站错队,没有弄清楚形势而灭亡。
这让上官秋羽想到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典故。
于是,对自家便宜爷爷道:
“孙儿只是想要告诉爷爷,在内而亡,在外而安。”
在禹城脚下,自己等人在皇族的眼皮子底下,做任何事情,其一举一动都会被有心人知晓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一点隐秘性可言。
这对于一心想要发展自家势力的上官秋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同时,禹城好似一个牢笼一般,死死的困住了自己等人,让其做什么事情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别人的主意。
然,对于八大国公府之一的镇国公府上官家来说,无论再小的事情,都会被他人无限放大,想不引起别人注意都难。
所以,上官秋羽才提醒自家爷爷最好是能在回归地方,虽然不大可能坐镇一方领军了,但是能回到封地亦是最好的。
当然,如今时机还不成熟,待时机成熟后,上官秋羽便会建言自家便宜爷爷以身体为由。
离开禹城那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家封地里面,好好的埋头建设自家封地,让其成为自家最牢固的大后方。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可是当年朱皇帝取天下的九字真言,自己却是可以借鉴过来。
同时,自家封地位置十分绝佳,有句话叫做‘金角银边草肚皮。’
自家封地地处南疆,倘若天下有变,自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一举横扫南疆五州之地。
而且,南疆外族不同于北地北虏,南方各族没有北虏那般强大,到时候可以集齐南疆五州之力。
给予南疆各外族严厉打击,甚至灭族,将南疆之地打造成一个坚固稳定的大后方。
世人总说南方地广人稀,但那只是相对比中原来说,与其相比,南疆之地自然不如多矣。
其光光大禹都城,禹城,它一城之地,所拥有的人口,便是南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可以想象,中原之地,百姓安逸千年之久,其爆发出来的人口将会是何等的惊人。
不过,近百年来,中原之地的百姓正在稍稍转移,以一种人们毫无警觉的方式正在流逝着。
而造成人口流失的最大原因,便是那些数不清的拥居在中原之地的世家大族。
千年的时间,大禹皇朝不知兴起了多少世家大族,他们不断蚕食着中原地区的土地,纳民为奴,早已经形成常态。
这致使朝廷税收一年比一年少,在册户籍人口亦是呈几何形态减持。
不少百姓不断的转移到大禹边疆偏远之地,而自家封地连同中原,地处要道,正好可以大力吸收这些流民。
须知,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有了人口,才会有无尽的粮食,才会有源源不断兵源,才会有税收,才会让一地迅速繁荣起来。
这可比在北地要强的多,北地北虏常难侵,那里没有稳定的环境,那些无地流民是不会将其列为首选之地的。
只有南方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只要有人引导,其定然会趋之涌附。
于此,这便使得在极短的时间内,填补南疆唯一的缺陷。
‘在内而亡,在外而安。’上官雄喃喃自语,低头体味这自家孙儿上官秋羽的话。
良久
上官雄方才抬起头来,眼神十分复杂且欣慰的看着上官秋羽,上官雄在见到自家孙儿上官秋羽那一脸自信的神色。
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底不由嘲讽自己‘老了’,已经跟不上自家孙儿的步伐了。
数十年的官场生涯,见惯了那些尔虞我诈,他上官雄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敢做敢想的心态了。
看到如今的上官秋羽,上官雄觉得此时自家孙儿与自己年轻时是何其相似。
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气风发,不畏任何艰难困苦,将任何事物都不放在眼里,敢于勇往直前面对,是何等的相似。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有好亦有坏,老者,他考虑的事情比较全面。
对于任何事情都了若执掌,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说白了就是小心谨慎无大错。
可这样的人,往往只会按部就班,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审时度势,自保有余,但进取不足。
可是,乱世之中,上官家这让世人皆眼馋的家业,其领导者若是没有一颗进取之心,其必然会被消灭在泯泯大势之下。
他上官雄在世,自然无人敢动,但是他上官雄走了之后,若是自己的继承人。
上官家未来的主人若是没有一颗进取之心,那上官家这偌大的家业,便会成为自家灭亡的导火索。
所以,上官秋羽如今的表现,他是一喜一忧,喜的是上官家日后在上官秋羽的领导下,其定然会比之自己这个爷爷做的还要好。
这样,他也就可以安心的将上官家这偌大的家业,交到上官秋羽手上。
他唯一忧的是,他怕自家孙儿上官秋羽没有一颗足够忍耐之心。
年轻人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好心办坏事者,比比皆是。
不过,好在他还有时间,他还可以好生教导其一番,站在背后为自家孙儿弥补其不足之处。
第240章妥协
上官秋羽被自家便宜爷爷看的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见其一眼不眨的看着自己不说话。
于是,上官秋羽抬手在自家爷爷面前晃了晃,眼珠直打转。
回过神来的上官雄,看了自家孙儿一眼后,语气一转道:
“好了羽儿,那些事咋们爷孙以后慢慢谈,为今最要紧的是想办法救太子殿下。”
上官雄转身看向帐内高挂的地图,随口问道:
“说说,你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