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武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认为。
  她打算继续看下去,看看独孤鸿跟白胜如何对决。
  没有内力的剑法真的可以克敌制胜么?这是谁创出来的剑法?独孤鸿的师父是谁?就说这个研创者开创了中华武学的先河也不为过!
  她不认为这剑法会是独孤鸿研创出来的,研创一门武功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没有数十年的兼收并蓄,没有数十年的浸淫积淀,如何能够创出一种全新的武学?
  她同时也想看看,白胜这个天才弟子如何应对独孤鸿的绝技!她对白胜同样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个弟子总是会给她带来惊喜,她希望今天也不例外。
  众人瞩目之中,白胜出招了。但是这一招却让李碧云啼笑皆非。
  她当然认得白胜的招式,因为白胜用的竟然是两面三刀!
  这一招本来就是她教给白胜的,是她师门绝学《万象神功》之万象六式中的一式。
  怎么可以用两面三刀呢?
  这一招两面三刀是纯守御刀法!
  没错,使用这一招的确可以防御来自己身各个方向上的进袭,但是这一招同样也不具备攻敌制胜之效。
  这也算是先进招么?这跟没进招有何区别?
  饶是她武功绝顶,在遇见这种前所未有的比武时,也看得颇为茫然。这就好像一个毕生只钻研一门围棋的国手面前突然摆了一盘国际象棋一样,直接看不明白。
  李碧云身在局外看不明白,局内的两个人却是一清二楚。
  白胜当然知道自己为何要出这样的一招,这一招既不是轻视对手也不是有意相让,相反的,他已经把独孤鸿看成了此生最可怕的对手才会如此出招。
  这不叫耍赖,这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你不是让我先出招么?那好,我就先出一招纯防御,你来攻击就是了。
  别看这一招的名字叫两面三刀,其实是可以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布成四面刀幕的。
  而白胜此时只在左前右三个方向布置了三面刀幕,他相信纵使独孤鸿突然施展凌波微步也绕不到他的身后,因为他同样会使这门步法,你会绕我不会绕么?
  他的计划是利用这三面刀幕向前压迫,独孤鸿的剑上或许没有内力,但是哥的铜棍上却是有内力的,而且这铜棍本身就重逾百斤!
  由此他就可以达成一个结果,只要独孤鸿攻不进他的防御圈,那么他就可以将独孤鸿压出这条汴河大街!
  他认为破解他这一招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比他的膂力内力更强,硬磕硬碰,将他的铜棍磕飞碰飞。
  但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至少独孤鸿没有。
  所谓知己知彼,独孤鸿一看见白胜的出招就明白了,这招法的针对性太强了,就是针对他的卓氏八剑来的,他岂能看不懂?
  他的剑法原理,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寻找敌人的破绽!
  找到了破绽即可一剑结束战斗!
  但是敌人只有先出招才会形成真正的破绽。
  如果敌人不出招,则全身都是破绽也即全身没有破绽,因为不论你主攻敌人任何部位,敌人都可以去守去救。
  而在敌人在守救过程中露出来的破绽,因为己方已经处于攻击状态,再临时变向去攻击这衅绽时效率就差了许多,根本达不到一剑制敌的效果。
  眼见白胜的这根铜棍使出的是一套刀法,或者说是斧法也有可能。总是都应使用破刀式来破解。
  但是白胜的这套防御刀法实在太过严密,近乎无懈可击,这破绽应该如何去寻?
  卓氏八剑有一个最有力的理论基础叫做“同时一位”。这个“同时一位”的意思是说,不论是谁,也不论他的动作有多快,他的兵器或手臂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处于两个位置。
  就比如说眼前白胜的铜棍,在这根铜棍处于白胜身左和身右的两处位置时,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间点。
  哪怕白胜的动作再快,将这根铜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形成了一道棍幕,那也不能证明铜棍在左右两处的时间是一致的。
  这个时间是有长度的,哪怕这个长度微乎其微,令人感觉这段时间的长度就是同一个时间点。
  既然如此,那么在铜棍处于左边的时候,你攻击右边不就行了么?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实战之中却需要用眼睛和头脑去判断分析,去研究他铜棍运动的轨迹,究竟是先左后右还是先右后左?
  只要能找出这个次序,就能找到他的破绽,从而一击成功。
  但是要找这个次序谈何容易?一眼就看得出么?
  如果一眼就看得出,那么李碧云可以直接去上吊了。这两面三刀是万象门的万象六式之一,号称天下第一防御刀法。岂能被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破绽?
  这就好比是一个装有辐条的车轮,当车轮快速滚动时,以物体投入车轮的辐条部位,有多大可能令物体穿过连成一幕的辐条?
  是谁都知道这个可能性极小,但是这个可能性的确存在。
  独孤鸿就在寻找这个可能性,但是白胜却不肯给他足够的寻找时间。
  白胜也不用别的刀法,就是招演两面三刀,一遍使过,再来第二遍,但是他的双脚却不是停在原地的,他大踏步的前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独孤鸿。


第320章 一物降一物
  白胜大踏步前进,独孤鸿就只有大踏步的后退。
  即便是大踏步的后退,他也被铜棍上所携带的真气压得呼吸困难。不由得庆幸自己多少修炼了一些内功,假设从前不曾修习内功,那么这一战只凭白胜铜棍上溢出的真气就能伤着自己了。
  这一刻他也有绪悟,是不是只有卓氏八剑还不够?是不是应该把内力练到深厚才足以称霸天下?这念头在他心中一闪即逝,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一件对他有利的事情。
  白胜居然只有这么一招!
  原本他以为白胜的防御刀法是一路,至少也该有个十几招二十几招的,如果是那样,只怕被白胜压出汴河大街也无法寻到白胜的破绽。
  但若是白胜只有这么一招的话,那就好办了,只需看他施展三遍,若是还不能找到他的破绽,那么自己就可以去跳河了。
  想到这里他继续保持着后退的节奏,心中却已经充满了喜悦。
  同样喜悦的是李碧云。
  她看到这个情景,终于明白了白胜的用意,也不禁面露笑容,心说徒儿你真够赖的。
  她认为白胜耍赖,是因为她对独孤鸿剑法的认知还不够深刻。
  而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白胜的《万象神功》比李碧云练得都正确。所以白胜对独孤鸿剑法的认知更清晰。这是白胜师徒两个都不知道的,整个世间都没人知道。
  当然,这其中还有白胜是局内人的缘故。
  白胜把两面三刀使了三遍,独孤鸿已经向后退了十八步,而白胜也跟着前进了十八步。
  在街边观众的眼里,独孤鸿是主动后退,白胜是被动的追。而当局的两个人和李碧云都知道其实是白胜在压迫,独孤鸿是被迫后退。
  但是就在独孤鸿退过了第十八步之后,他突然不退了,而是走了一步凌波微步,先左后前,同时一剑斜斜刺出,刺向白胜的右肋。
  这一瞬他已经算准,只要这一剑刺到白胜的右肋时,白胜的铜棍必然处于白胜的左侧!
  虽然看上去还是左右皆有棍幕,但那只是别人看上去而已,在独孤鸿的视野里,哪怕白胜的右侧仍有剑幕,他也知道右肋是空虚的破绽所在!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白胜的右肋血光迸现!因而心头一片宁静。
  这一瞬他想的是:不用在怀疑了,卓氏八剑就是天下无敌的。
  不仅独孤鸿笃定了胜算,就是李碧云都忍不住轻呼一声:“坏了!”
  李碧云的眼光之高当世可数,独孤鸿都可以笃定胜利了,她又如何看不出白胜的败势已成?
  长期以来养成的对白胜的喜爱令她也无法保持淡定,竟然有些乱了方寸。
  因为她已经救援不及。就只能期待着独孤鸿这一剑不要刺得太深。
  此时此刻,如果把白胜换成另一个人,如果这一剑由她来刺,是能够从右肋直接刺入心脏的。
  她当然不希望独孤鸿如此辣手。
  虽然救援不及,她也不会坐视,轻呼的同时身体已从轿中飞纵而出,犹如一只翱翔在空中的天鹅一般,腾空飞跃十数丈,直扑独孤鸿的身后。
  但是下一瞬的情景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独孤鸿的剑并没有刺中白胜的右肋!
  这是怎么回事?
  翱翔在空中的李碧云收回了她准备擒龙控鹤的手,也不再用另一只手掌虚拍地面保持滑翔,任由身体落在了街心。
  独孤鸿也已经傻眼了,这一剑居然刺空了!
  这怎么可能?这是自打他学会了卓氏八剑之后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仅仅一刹那过后,李碧云和独孤鸿就都找到了原因所在。
  因为独孤鸿的步法极其迅捷,更因为他的出剑快若闪电,所以直到他刺空了这一剑之后,他才反应过来,原来在他变幻步法的同时,白胜也走出了一步精妙的步法!
  白胜的步法与他的步法竟然是相同的!
  这就等于两个人以两人之间空间的某一点为中心,同时做了一个互相对称的运动。
  结果必然还是之前白胜压迫独孤鸿的情形,一点都没变,而独孤鸿这一剑刺出去的确刺在了白胜的右侧,却是连衣服都没蹭着!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独孤鸿的卓氏八剑几乎可以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惟独在白胜这里行不通!
  在之前两人的一进一退之中,独孤鸿寻找的是白胜的破绽,而白胜却完全不去寻找独孤鸿的破绽,白胜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独孤鸿的脚上。
  他知道一旦独孤鸿出剑,在出剑之前或者同时都必须要变换脚步。
  果然不出他所料,独孤鸿走出的这一步在他的眼里就叫做“同人趋大有”!
  他不知道独孤鸿这一步“同人趋大有”是为了什么,他只知道近乎同时也来走这么一步“同人趋大有”,即可破坏独孤鸿的攻击计划。
  实践证明,白胜成功了。
  在白胜成功的这一瞬间,他已经明悟了独孤鸿剑法的原理,虽然还不至于窥一斑而知全豹,但是也能够举一反三了,至少懂得了破刀式的大部分奥妙。
  只不过他回敬给独孤鸿的并不是卓氏八剑的破刀式。
  因为独孤鸿用的是剑,而他用的才是刀,用刀使剑法本来就不顺畅,更何况破刀式只能破刀斧而无法破剑!那不是乱来么?
  而且他也不能原封不动地模仿独孤鸿这一剑来回击。
  与他跟武松同使少林七十二绝技对战的情况截然不同,独孤鸿的这一剑是瞄着他两面三刀的破绽使出的,可谓针对性极强。
  如果他也用这样一剑去刺独孤鸿一铜棍就成了笑话了。人家独孤鸿又没使两面三刀,你戳那么一棍岂非驴唇不对马嘴?
  所以他只是回敬了一招通臂拳。
  新鲜出炉的通臂拳,现学现卖,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独孤鸿陡然惊醒,却由于一剑走老,正在回剑之机,眼见白胜这一拳击来周身露出多处破绽却无法利用,而更要命的是,他竟不知如何防范这一拳!
  然后李碧云和白胜都看懂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独孤鸿剑术高超,但是他拳脚不行。
  不仅内力不行,拳脚功夫也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