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武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历和议的内容是:大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两万两千两,绢两万三千匹,茶一万斤。
  这特么能叫做“赐”么?这就是“贡”!
  庆历四年春,范仲淹都跑到洞庭湖边上去写《岳阳楼记》了,宋夏两国进入了和平年代。
  再往后狄青被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官们诽谤诬陷,鸡蛋里头挑骨头,终被排挤出京城,终生没能再一次获得动武西夏的机会。
  但那以后,西夏得寸进尺,每年岁币一分不少拿,却仍旧屡屡犯边,肆意欺负大宋,大宋皇帝忍不可忍,再三战争,再三扯蛋,再三大败亏输。
  第三次战争时,宋神宗与王安石君臣一心,趁西夏内政大乱——梁太后囚禁了她的儿子——亲宋的西夏皇帝惠宗秉常之机,集举国之力,命名将种谔为帅,五路大军伐夏,兵锋直指兴庆府,却终被梁太后一个女人所击败。
  这一场战争折损了狄烈的大伯狄谘。
  等到第四次宋哲宗发动战争时,西夏的执政者已经变成了小梁太后,在西夏全国上下都不看好这次战争的情况下,小梁太后亲自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再次将数十万宋军击溃。
  不仅击溃了宋朝大军,而且挟大胜之威,攻占了宋朝边境上的诸多城池和要塞,狄烈的父亲狄咏就是在这一场战争中陨落的。
  当时狄咏镇守环州城,以不足三千的老弱残兵杀了西夏近两万精锐,最终城破时,为了掩护城中百姓不遭屠戮,据守城门死战不退,终于在潮水一般的敌军冲锋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一战,凤南渡、羿啸、洛丽妲和水凝珠四人的父亲与他们的家主狄咏偕亡。
  听到这里,白胜不禁为狄烈父亲的壮烈捐躯感到崇敬和惋惜。
  纵观宋夏四次战争,抛开宋朝的指挥模式的傻逼不谈,只说在黄土高原上的两军对垒,西夏一方虽然人口稀少,但是他们却是游击战的专家,总能避实击虚,在战场的某个局部创造出以多打少的优势。
  大宋大军集合在一起时,根本找不到西夏人的影子,一旦分兵去搜寻追杀,就会被西夏兵马逐一蚕食殆尽。
  说大宋难道不会大军始终保持集结,不去追击那些游击部队,一直平推到西夏的都城兴庆府么?
  答案也是不行的,因为兴庆府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西靠贺兰山,东邻黄河(兴庆府边上的黄河是南北走向的),东西两边都是天险,而在其南北的缺口处却又地势狭隘险要,不容大军平推碾压。
  所以大宋屡战屡败,拿西夏这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度一点办法都没有。
  狄烈说了这番话只是要告诉白胜,西夏不好打!
  你带领小股部队进入西夏骚扰破坏是可以的,但是就算你能像汉时嫖姚霍去病那样长驱直入再从容而出,也伤不到人家的根本。
  至于统帅大军应该怎么打,却是没有必要去聊的,因为白胜根本不可能具备统帅大军的资格。


第347章 狄烈说西夏
  说西夏不好打,就免不了要说一说西夏的军备构成。
  西夏是全民皆兵的体制。不论男女,只要是年龄十四岁至七十岁之间的西夏国民,谁都不能逃避兵役。
  平时你尽管从事各行各业或者在家相夫教子,但只要战争爆发,每一个国民都是兵!
  所以说西夏虽然人口不足百万,但是它招募起兵力来,往最少了说也能集结三十万大军,而且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壮年精锐。
  说起西夏军队的精锐来,狄烈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就好像后世出生在共和国空军家庭的孩子,打小就知道米国有什么型号的灰机一样,狄烈一家世代都有人参与对西夏的作战,对西夏军力的概况非常了解。
  西夏的精锐部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就是劲弩兵团。
  劲弩兵团的装备就是狄烈手里拿着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原本是大宋发明的弩箭器械。神宗时期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话说大宋朝的文官们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炫耀和吹牛逼。
  早在仁宗时期,恰有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于是朝廷就把曾公亮和丁度编撰《武经总要》印刷了之后满世界的晒,一来炫耀活字印刷这项伟大发明,二来通过《武经总要》告诉世人,我大宋的军事科技如何牛逼。
  这样炫耀的结果就是《武经总要》迅速传到了辽国和西夏,如此一来,非但大宋的军事科技再无秘密可言,而且还被异国番邦学了去,造出相同的器具反过来完虐宋军。
  而到了神宗时期,以宰执王安石为代表的大宋官员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继续保持着傻逼状态。
  熙宁元年,宋人李宏发明了第一代神臂弓,即强弩。以檿(一种韧性极佳的乔木)为臂,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
  第一代神臂弓立即被用于战争之中,却不知保密其制作工艺,结果被西夏在战场上缴获了数件回去,再加上大宋文人炫耀出来的书面资料,西夏很快就仿制出了山寨品。
  必须承认的是,西夏山寨出来的神臂弓在品质性能上远胜大宋的原版神臂弓,因为西夏人做出了一项重要改进,将檿木和檀木改为了野生牦牛角!
  这项改进不仅增强了神臂弓的坚韧度和耐久度,而且增加了神臂弓的射程。比原版神臂弓的射程增加了一百步还多,更重要的则是增加了弩箭的穿透力。
  西夏试制神臂弓时的针对性极强,专门针对大宋著名的步人甲,设计的标准,就是必须穿透身穿步人甲的目标。
  试想,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在双方都有神臂弓的情况下,彼方比己方的射距多出了一百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就是这个山寨版的神臂弓设计,让大宋的能工巧匠干瞪眼没办法,因为大宋的版图里没有那种青藏高原以及黄土高坡上的野生牦牛!
  除却劲弩兵团,西夏还有两大精锐之师,铁鹞子和步跋子。
  铁鹞子是重装骑兵,骑兵和坐马全身覆盖冷锻甲。
  冷锻甲是西夏铁匠独有的技术,其工艺技术领先全世界,远胜辽国和大宋。
  冷锻甲不怕大宋的神臂弓,也不怕大宋步兵的朴刀和长枪,是当世各国军队里配备的最好的防御铠甲,没有之一。
  铁鹞子骑兵的身体与坐下战马的身体是用铁链连在一起的,人马一体。即使敌人的弓弩或兵器碰巧沿着甲片甲叶的缝隙扎了进去导致骑兵死亡,骑兵也不会从马上掉落下来,依旧能够完成冲锋。
  所以一旦铁鹞子和大宋步兵遭遇,只要兵力没有悬殊到十倍以上,那么不论大宋步兵摆出什么样的精妙战阵,都挡不住铁鹞子的一波冲锋。
  然后再说步跋子,步跋子就是西夏步兵。这种步兵由山间部落的丁壮组成。
  西夏领地多有沟壑山坡,这些丁庄从小就练就了在复杂地形中奔走如飞的本领。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出入溪涧堪比游鱼,更能逾高超远,纵跳如飞。
  在山谷深险之处,是西夏步跋子的主场,击刺掩袭,每战必胜。来自中原的宋军根本没法与之相抗。
  狄烈总结道:“西夏大军作战,通常采取游击战术,一旦发现脱离大宋主力的军队,便即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
  “采用的战法很简单,首先是劲弩兵团一阵覆盖性的远程打击,然后是铁鹞子发动集团冲锋,最后是步跋子上阵肉搏,这一手百试百灵。大宋军队毫无办法。”
  在以往大宋和西夏的战争中,大宋基本上只能在要塞和城池的防御战中取得胜利。
  听到这里,方金芝忍不住插了一句话,“咱们大宋为何不派骑兵追击那些西夏的主力呢?”
  这话一出口,连白胜都笑了,这个老婆真的让人无语。
  狄烈却不能像白胜一样对待方金芝,耐心给方金芝解释了一番。
  因为大宋缺马,拥有的骑兵根本不足以追踪行动迅捷踪迹诡异的西夏军主力。就算有斥候能够偶尔探明敌军在何处驻扎休憩,等到主力赶到之时,敌军早就听到风声跑没影了。
  而若是采用单以骑兵去追击,步兵随后赶到的方式,则前部骑兵必然会被西夏主力灭亡,
  方金芝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不禁臊得满脸通红。她从小练武,十四五岁时就跟着父亲叔叔和姑姑一起攻城拔寨,懂得攻城也精于巷战,却对野战一无所知。
  不论是大宋还是方腊的明教,都是不讲究骑兵作战的,或者说想讲究也没法讲究,没马你怎么练骑兵?
  狄烈讲述之后,大家喝了一轮酒,周成忽然说道:“在下闻听狄馆主所说的都是西夏兵马的常规配置,不知道狄馆主可知道麻魁和一品堂?”
  狄烈点头道:“麻魁和一品堂我也听说过,只不过我的祖辈和父兄都没有遭遇过这两个特殊兵种,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
  白胜这才想起周成是在兴庆府居住多年的,当即鼓励道:“周师傅不妨说说你所了解的西夏,尽量详细一些才好。”
  周成道:“麻魁是西夏的女兵,经常与步跋子配合作战,在一些要塞军寨以及堡垒中,她们跟步跋子日常生活在一起。偶尔也会扮成游牧或农耕的妇女,专门诱杀大宋的斥候。”
  白胜听后很是惊奇,问道:“这个时代里也有女兵么?”


第348章 麻魁和一品堂
  西夏是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女兵建制的国家,有别于那种为士兵提供“服务”的军妓,西夏女人都是天生的战士。
  就连小梁太后都会披甲持矛身先士卒大败宋军数十万,其他西夏女子敢不效仿?
  周成点头道:“西夏的麻魁以前就很彪悍,现在更是不得了,因为现在她们有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首领。”
  白胜问道:“这首领是个女的?”
  周成点头道:“是的,这个麻魁的首领叫做李若兰,此女是西夏惠宗的遗腹女,生得貌美如花,武功高绝!是如今西夏武士中名列前三的人物。”
  白胜不禁好奇,就插话问道:“这女人多大?就能名列西夏前三?”
  周成道:“据说此女二十七八岁。”
  白胜听了之后就有些不以为然,二十七八岁的女子能有多高的武功?再高也赶不上方百花吧?如果说方百花的武功可以位列西夏前三,那么西夏也就没啥高手可言了。
  想到此处他就看了看庞秋霞和水凝珠以及方金芝,这三个女子的武功也都不弱,但是在大宋武林之中却基本排不到前三十以内。
  等她们三个到了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将名次往前提么?肯定不是。因为排在她们前面的人物同样在进步。
  听到白胜询问这个李若兰的年龄,方金芝已经不爽,又看见白胜去钣秋霞和水凝珠,就忍不住冷哼一声。
  心说人家讨论神臂弓、铁鹞子和步跋子你都不不出声,一说女兵你就来兴趣了,真色!
  若不是刚刚在皇宫中被白胜的气势压住,此刻定要出言质问。
  话说但凡手巧之人必定心思灵敏细腻,周成就是这样的人物,心灵才能手巧。他只听方金芝一声冷哼,就知道这女子是在吃醋了。
  他不知白胜夫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生怕因为自己提起麻魁和李若兰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