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武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档案中同时也记载着,在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等人会同陷空岛五鼠联手大破冲霄楼之后,这些失物下落不明。
  是否可以设想,花荣就是花冲的后人,而当年花冲在偷了这些东西之后私藏了游子弓。
  甚至可以假设,徐宁就是翻山鼠徐庆的后人,徐庆在大破冲霄楼后私藏了这副金甲。
  至于河图洛书和南华经,会不会是被白玉堂拿走了呢?


第369章 一大波情敌来袭
  看过了这三本“历史书”,白胜已经猜出了林灵素“学历史”的用意,所以他在韦贤妃的帮助下把这三册档案连同那本《阴阳双修图谱》悄悄地放回了神霄凝神殿。
  论及后宫之中谁的耳目最多?当属韦贤妃首屈一指。
  整个宫闱之中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韦贤妃的耳目,林灵素护驾回宫之后发现少了四本书册,在找过韦贤妃询问,又被白胜妨碍了两次之后,终于忍不住去找赵佶。
  林灵素找赵佶是想要请假,他要去江南。白胜就是趁着这个机会,令扈三娘扮作宫女,把四本书放回了凝神殿。
  赵佶当然不会准林灵素的假,因为大军西征在即,童贯即将离京,黄裳远在建康府,若是你林灵素再走了,谁来保护朕的安全?
  林灵素却是坚持要走,只不过他必须要给皇帝留下足够的面子,暂时回去。
  这个时代里不论是谁,在求皇帝办事却未能获准之时,都只能隔一段时间再次申请,如同后世的起点作者申请签约一般,否则便形如逼宫,属大逆之罪。
  林灵素回到凝神殿,发现四本书竟然找到了,就暂时放下了前往江南的打算。
  白胜当然不知道,林灵素之所以急切想去江南,其实就是因为林灵素的目标在于《河图洛书》。
  他更不知道的是,林灵素怀疑《河图洛书》担心劫走方庞二女的人捷足先登陷空岛。
  他在三册档案里没能归纳出《河图洛书》有可能是在陷空岛的线索,是因为他只看了这三册档案。
  而林灵素在宫中架阁库里调阅的档案远远不止这三册文献,所以林灵素能够分析出《河图洛书》有可能是在陷空岛。
  林灵素认为,既然这四本书找到了,就说明劫走方庞二女的人对这些史料没什么兴趣,所以他也不必急于请假了,等童贯西征回归汴京再请也不迟。
  对白胜来说,稳住了林灵素,就算是暂时摆平了一件麻烦,但是令他不爽的麻烦事却远远不止这一件。
  在赵佶恢复早朝之际,蔡京向赵佶提亲了,提亲的对象是茂德帝姬赵福金。
  蔡京当然不会替白胜求亲,白胜已经废了,不仅手足俱废,而且据说脸也破相了,因为白胜非但坐上了轮椅,他还戴上了一副青铜面具。
  据说这青铜面具是狄烈送给白胜的,是万胜拳馆的传家宝——当年狄青驻守西陲与西夏交战时,所戴的就是这张青铜面具。
  遥想当年,刚刚加入宋军的狄青因为面目极为俊美,经常被战友们视为弱不禁风,若是搁在后世只怕就会被扣上“伪娘”的帽子。
  谁愿意跟伪娘成为战友并肩作战?所以最初狄青的战友们认为,在与敌人对阵之时,狄青起到了一个降低己方士气的作用,哪怕真正打起来时狄青杀的人并不少。
  降低己方士气也就罢了,问题是他同时还增加了敌人的士气。因为那些悍勇的西夏兵看见了狄青的脸就会勇气倍增。
  这道理很简单,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谁,也不论是打架还是生死搏杀,没有人会害怕一个伪娘。
  所以狄青被迫戴上了一副狰狞的青铜面具,这面具一戴上不要紧,可以说是立收神效!敌人从主动找他厮杀变成了躲着他战斗。
  本来狄青的武艺在当时的宋军之中就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再加上如此凶恶狰狞的面具,很快就让西夏人记住了他的存在。
  此时说来就是这么传奇,狄青戴面具时杀的敌人比不戴面具时为少,但是西夏人却只能记住戴着面具的他,西夏人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狄天使。
  话说不仅当时的西夏人对狄青敬畏如斯,就连后世的日本鬼子都把狄青视为中国的战神顶礼膜拜。
  如今狄烈把这副面具赠给了白胜,其中缘故自然只有狄烈和白胜清楚,但是在外人看来却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白胜比武输给了杨志,觉得没脸见人了,因此戴上了面具;
  第二个说法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说白胜在试炮爆炸时炸伤了脸面,此时已是丑陋不堪,所以只能带上面具遮掩。
  没有人会拿此时的白胜与七十年前的战神狄天使相比,人家狄青是上战场时才戴面具,白胜却是在汴京城里戴面具,如何能够同日而语?
  只是不论哪个说法是真的,要说白胜还能娶茂德帝姬为妻,这事儿天下间再无一人相信。
  茂德帝姬怎么可能嫁给这样的白胜?
  所以说蔡京来提亲,只能是为他的五儿子蔡鞗。
  蔡鞗是上一届文科举的进士,官至宣和殿侍制,正五品官员,至今还是单身狗。虽然年龄比赵佶还大着一岁,却很符合赵佶的择婿观。
  之前赵佶在樊楼时已经对白胜说起过他的择婿标准,要么你高中进士,要么你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几样才艺里成为公认的大宋第一,否则想也别想。
  蔡鞗是进士,相貌周正,气质儒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蔡鞗这类选手。所以蔡鞗是符合赵佶的要求的。
  就算搁在后世,蔡鞗也是女子争抢的钻石王老五。因为人家有学历有文凭有车有房有存款,还有一个正当职业!
  年纪大了点算什么?年纪大了懂得疼人不是?
  然而就在赵佶想要答应这门婚事之时,竞争对手出现了,而且不止一个。
  第一个是周邦彦,替他的儿子周琴提亲,求娶茂德帝姬。
  周邦彦是大晟府提举,官职等级跟白胜的太医局提举差不多,但是重要程度不同。大晟府提举基本上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周琴虽然不是进士也不是官,但是正值青春年少,倜傥风流,且素有诗文才气播于京师。周邦彦声称他儿子可以夺得二月二元夕诗会的第一,据此与他人竞争赵福金。
  赵佶对周邦彦的提亲未置可否,只说等到诗会夺了第一再说。
  第二个是兵部尚书孙傅,孙傅是替陈东提亲。
  陈东如今只是太学里的一名类似于后世学生会长的学生干部,学历是贡生,相比进士少了一道殿试上榜的资历。
  赵佶当即否决,这个陈东不行,硬件标准达不到。
  孙傅说前有车后有辙,既然周琴都可以去争诗会的第一,为何陈东不行?
  赵佶心说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到诗会第一么?周琴素有名声,这陈东却只有一个不知变通、不懂与人相处的名声,如何能够相提并论?
  但是他也不想落孙傅的面子,就说那你就让陈东去参加诗会吧。
  除了这两个竞争者之外,还有两名竞争者毛遂自荐,自己为自己提亲。这两人都是当朝最年轻的进士,一个是秦桧,一个是张邦昌。
  秦桧有官职,名列御史,长相自然没什么毛病,无需与那两个周琴和陈东两个没学历的比较,他也是符合皇帝择婿标准的存在。而且与蔡鞗相比,他年轻了十几岁。
  张邦昌比秦桧大九岁,比蔡鞗小了五六岁,官至门下侍郎,是从三品的大官,比蔡鞗和秦桧的官都大,他是王黼一系的中坚力量。
  赵佶是不看好张邦昌的,因为他刚刚在王黼家里遭遇了暗算,但是这种事不好宣之于口。
  他比较属意的是秦桧,因为秦桧这人很会来事。但即便是他属意秦桧也不能当场答应,因为那等于直接打蔡京的老脸。
  他也没想到竟然同时出现了五家提亲,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茂德帝姬的行情也太看涨了不是?
  于是问道:“各位爱卿还有没有想提亲的?一同都提出来罢。”
  白胜身为太医局提举当然也得参加早朝,赵佶问的话正是他想问的,他也想知道还有谁想抢他老婆。
  虽然他戴了面具残了肢体,但是赵福金对他那叫一个矢志不渝,把他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不管谁来提亲,赵福金都是我白胜的!


第370章 元夕诗会
  不得不说的是古时女子就是讲究,经过坤宁宫一吻之后,赵福金已经与白胜私定了终身。
  古时女子的私定终身不是闹着玩的,那叫生是白胜的人,死是白胜的鬼,哪怕白胜死了,她也不会嫁给别人,更何况白胜仅仅是残废加毁容?
  这样的痴心女子又是顔值顶尖,白胜如果还能无动于衷,就不能用“不是男人”来形容了,只能说他不是人。
  所以当赵佶问过群臣、见没人回答正想宣布竞争规则时,白胜开口了:“官家,微臣也要迎娶茂德帝姬!”
  白胜这一句话就好像在文武百官里扔了一颗炸弹一般,顿时炸得朝堂之上人声鼎沸。
  鉴于白胜如今在皇帝眼里的地位之高,当然没有人会直接出言讽刺甚至谩骂,但是人们的惊讶之声就代表了这个意思。
  你白胜都成了什么样了?还敢求娶茂德帝姬?这也太不自量力了!
  赵佶也觉得白胜太过分了,你都这样了还要祸祸我女儿,你想让她守活寡么?
  在赵佶看来,白胜是一个等同于死了的人。即使去西夏能够活着回来,他也算不上一个活人。
  他对白胜如此恩宠如此纵容,完全是为了自己能够重振雄风,一旦事实证明自己无法恢复男人的功能,第一个要杀的就是白胜。
  就算白胜最终能够治好自己的疾患,他也不过是一个毁容加残废而已,如何能将女儿下嫁于他?
  只不过,在当前的形势下却不必直接驳回白胜的请求,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索性摆出一副一视同仁的姿态好了。
  “你们都去参加元夕诗会吧,没有进士出身的,如能夺得诗会的第一名,朕就赐予他同进士出身,再与蔡鞗、张邦昌和秦桧进行第二轮的比试。”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白胜、陈东以及周琴三人需要参加第一轮淘汰,这三个人如果没人能拿到诗会第一,就根本不具备与另外三人竞争的条件。
  元夕诗会当然不是三个人的诗会,而是京城乃至天下所有文人才子的诗会,赵佶不相信白胜和陈东有在这诗会上脱颖而出的实力。
  论学历,白胜不过是一个秀才,还不是考出来的;而陈东不过是个贡生,这俩人的肚子里能有多少墨水?
  他相信白陈两人连诗会的前一百名都进不去,又何必拒绝他们于当场呢?
  至于周琴,或许有周邦彦为其捉刀,倒是需要仔细斟酌一下,想个公平的竞赛规则以避免他父子作弊。
  赵佶这个安排获得了群臣的理解和支持,纷纷山呼万岁,大赞官家圣明。
  这办法的确合理。白陈周三人之中只有一个能够与蔡张秦三名进士竞争,或者一个都没有。
  赵佶能够想到的细节群臣也能想到,只要周邦彦不提前帮他儿子做好诗词,那么周琴绝对无法获得第一,就算周琴再如何有名气,他赶得上李清照么?
  李清照是必然要参加诗会的!
  见众人再无异议,赵佶就宣布退朝,只留了蔡京下来,让老蔡这个分管教育的国家领导人亲自拟题。
  因为蔡鞗无需依靠诗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