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武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理赵楷,赵楷却不肯就此闭嘴,又道:“从函谷关内搜刮的军粮不过两天之用,你觉得你围住京兆府两天就能拿下这座城池么?”
  见白胜始终不肯辩驳,就一改之前的讥讽为语重心长:“我大宋何曾亏待于你?你又何须行此忤逆之事?父皇待你不好么?蔡太师待你不好么?我劝你还是迷途知返吧,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既然胁之以威和晓之以理都不管用,就只好动之以情:
  “本王不认为你跟茂德帝姬的情义都是欺骗和敷衍,你不是那样的人,就算你对琼英这样的美女动了心又如何?你可以三妻四妾啊,你为了琼英就投靠田虎,对本王的皇妹是不是不公平呢?”
  白胜笑呵呵地听着大舅子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忽然感觉他像极了唐僧。
  就在这时,帐外有人禀报,说洛丽妲将军和水凝珠将军从渭州返回了,白胜连忙出门去接。
  赵楷站在帐中没有跟出去,绝望的情绪充满了胸怀,这白胜身边的美女太多了,只凭福金妹子是无法拉他回头了。
  他知道不论白胜反宋是成是败,他这个郓王都是难逃一死。
  白胜若败,必会将他当做人质;白胜若胜,说不得第一个就得拿他祭旗。
  白胜怎会去管大舅子心里想什么,出来看见水凝珠手里的那只信鸽,知道计划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了,对两位美女好一通夸赞。
  洛水二女连忙谦逊,她们从潼关出来之后就快马绕过京兆府去了渭州,与早已到达渭州的皇甫端会面,学会了护理孟州城外截获的那只信鸽的方法,然后匆匆赶回,没有半分延误。
  在白胜与二女交谈之时,又有芒砀山一系的亲兵前来禀报,说营地之外有一名骑士指名要找洛丽妲或水凝珠,白胜更喜,急忙传令把人放进来。
  来人正是金毛犬段景住,牵着穿了一身“衣服”的照夜玉狮子,
  段景住一时之间没能认出扮成头陀的白胜,只对洛水二女行礼,口称任务已经完成。
  白胜就问了一句:“那东西在哪?”
  段景住这才知道头陀就是白胜,连忙一指天上,场间众人齐齐顺着他的手指往天上看去,却只见蓝天白云,什么都没有。
  只有目光极为锐利的白胜才看见高空之中有一个黑点在缓缓移动,不禁赞叹:“好!好!好!”
  那黑点不是别的,正是有着“万鹰之神”称号的海东青!号称是世界上飞得最高最快的鸟。
  女真人是诱捕海东青并能够加以豢养的专家,反过来海东青又是女真族的最高图腾。
  白胜曾经和狄烈探讨西夏一品堂的情报传递方式,从狄烈那里得知西夏人惯用信鸽传讯,于是就研究破坏西夏情报传输的办法。
  当时狄烈说起如果能有一只海东青就好了。
  这海东青最是善于在空中捕猎其它禽类,素有空中霸王之称。辽国人常年向女真族索要海东青用以狩猎天鹅,而辽金之间最初的衅端就是起自海东青。
  白胜当即想出找到完颜兀露借用一只海东青的想法,只要天上有一只海东青在翱翔,西夏的信鸽有多少死多少,一只都逃不掉。
  于是派出段景住前往辽东寻找完颜兀露。
  段景住常年游走于青唐、横山、辽国与女真境内,最是熟悉一蝎僻的贩马捷径,因此由他去办此事最为合适,因为可以避免路上被人盘查截留。
  而当他进入金国腹地之后,求见完颜兀露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纵使金人不认识他段景住,却认识照夜玉狮子。
  为了预防万一,白胜还给他带了一封亲笔信,虽说书法极烂,但是他觉得女真人不会计较这个,毕竟女真人认识汉字的也没几个。
  取齐了洛水二女和段景住之后,白胜传令全体拔营,一并向延州进发,京兆府前不留一兵一卒。
  这就把京兆府的文官武将搞懵逼了,这成千上万的田虎大军是来这里玩的么?
  要说他们去打延州也不应该啊,两万多步兵如何能够打得下延州来?又或者是给镇守延州的种师道送菜去的?
  京兆府的人们想不明白,白胜军中的赵楷也想不明白。
  四天后,白胜大军兵临延州城下,直到此时,白胜才给赵楷讲明了一些实情。
  纵使两万多“田虎军队”可以在城外扎营,白胜却是必须要进城的。
  因为他需要获得延州守将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配合和支持,至少先提供两天的粮食出来才行。


第396章 白日做梦
  赵楷的想法是对的,白胜统帅的这支军队的确不具备什么攻击能力,连最起码的粮草补给都没有,又无法就食于敌,饿都饿死了,怎么形成战斗力?
  所以当白胜带着他走到延州城下,乘坐从城头上垂下的吊篮蹬城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讽刺的笑容。
  虽然白胜已经做出了解释,说此番来到延州不是来跟宋军作战的而是攻击西夏的,但是他依然不信,你连打延州的能力都没有,你打什么西夏?鬼才相信!
  “你别笑,你必须记住,进城之后我是狄烈,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白胜只能威胁蒙在鼓里的大舅子,以免他做出什么过激举动引起种师道的误会,而一旦种师道误会了自己,就会发生流血事件,他可不希望在这里发生流血事件。
  虽然前些天拿下函谷关时做到了兵不血刃,但是想要兵不血刃拿下延州则毫无可能,所以他根本就没打算拿下延州,而是打算在一定保密的环境下与种师道摊牌。
  一切如他所料,他的确无法做到兵不血刃拿下延州,因为延州的实力太强了,不仅强在军民,更是强在将帅。
  从宋仁宗时期与西夏开战至今,历经七十多年的战争,延州不曾失守。即便是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倾举国之兵来犯那次,最终也不过是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大败宋军,却始终无法啃下延州这块硬骨头。
  而那一次延州的守将正是种谔和狄青。
  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对大宋西军的影响最为显著。
  因为对夏战争的需要,在大宋西军这个独立系统里,一改以往“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武将没有兵权以及指挥权”的尴尬局面,变成了武将总揽一州边防的体制。
  种师道扼守延州、折可适镇守环州、种师中把守渭州。
  在一州城池之内,守将权力最大,拥有募兵、练兵、养兵、小规模战斗的临时处置权等权限。这就极大提高了这些边关重镇的武装实力。
  延州城里,种师道是当仁不让的一哥,虽然在他的手下也设有一些类似于监军性质的文官,但是只要种师道不造反,这些文官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身为文官,当然有认识赵楷的,看见城下来的两名敌军使者里竟然有一个郓王,顿时失声惊呼。
  于是种师道没有选择在城头动武,而是把头陀和郓王请到了经略府公堂。
  在公堂中,白胜将昨天才命萧让填写的一张“介绍信”递交种师道,“介绍信”就是盖着玉玺的密旨。
  种师道看过之后不禁动容,道:“原来你就是狄烈?久仰大名!”
  如今的种师道已经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将,脸上有着刀刻斧划一样的皱纹。所以尊敬他的人们会称他为“老种经略相公”。
  而把守渭州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是他的弟弟,并非晚辈。
  种师道的爷爷种世衡跟狄烈的祖父狄青算得上是“老同事”,两人同属范仲淹手下战将,只不过当时种世衡已是成名老将,而狄青则是初出茅庐的小将。
  种家军的第二代领袖人物是种谔,又与狄烈的父亲狄咏相交莫逆,且曾并肩作战于西北战场,所以种狄两家算得上是将门世交。
  即便是种师道本人,也是与狄咏熟识的,因此看见“狄烈”这个名门之后时不禁百感交集。
  既是世交,且有皇帝的密旨在手,再加上随行者被文官指认为郓王,那就不能当做敌军来使对待了,种师道连忙命人看座。
  白胜与种师道见过礼,就与赵楷坐在了公堂正中。
  公堂两侧坐满了文臣武将,满座之中唯有一人盯着白胜看个不停,心说这头陀是狄烈么?我怎么看着有些不像呢?只是头陀的长发垂下掩住了两鬓半张脸孔,只凭口鼻眉眼无法确认这个怀疑。
  白胜也注意到了这人的存在,只见这是个年约五十的老者,一脸正气,颌下蓄有一部胡须,身高六尺,一副身板挺得笔直,目光炯炯有神,却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索性不与他对视,只待摊牌之后再问究竟。
  双方落座之后,种师道就问出了最为紧要之事:“狄世兄和郓王怎会统帅田虎贼军前来?”
  白胜用眼神制止了想要回答的赵楷,回道:“此乃圣上定下的绝密军机,种将军你这公堂上的人未免多了些。”
  这话的意思很名表,就是让种师道屏退左右。
  种师道家传武功非同寻常,兼之左右多有武功高强之士,不怕出什么意外变故,当即挥退了大部分文官武将,只留下四个人陪坐在他两旁,其中就包括那个盯着白胜看个不停的五旬老者。
  种师道介绍道:“这几位都是我手下的亲信干将”
  说话间手指那五旬老者:“这位是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又指向王进身边一名年近三十的将官:“这位是我的关门弟子韩世忠。”
  又指着王进、韩世忠对面的两位介绍:“这位是我的卫队统领上官剑南,这位是延州第一猛将杨可世,大家都不是外人,狄世兄有什么话尽管说罢。”
  白胜这才知道原来那个盯着自己看个不停的就是史进的师父王进,心想这王进大概是在京城中见过狄烈的,所以对我有所怀疑,当下把这事放在一旁,说道:
  “外面那两万步军实是我在函谷古道中收编而来,此番我奉官家密旨前来延州,为的是奇袭西夏,夺取横山!”
  他这话一出口,在座的几人脸色都变得很难看,不为别的,只因白胜这话说得太离谱了。
  就连种师道都愕然道:
  “狄世兄是在说笑么?我大宋边军与西夏敌军苦苦僵持数十年,期间不乏十万大军进攻横山之先例,每次都落得无功而返,而今只凭你这两万步卒如何夺取横山?”
  横山在延州以北。以古桥山为主峰,高出地面一千二百尺,与宁条梁之草梁山相连,衔接宁夏诸山,横亘千余里。
  桥山形势险要,境内分布着很多州军,宋人口中的横山,并非指整个桥山地区,而仅指桥山的北部地带。
  横山之地对西夏极端重要,夏人赖以为生,宋人称其为西夏右臂。其所以极端重要,是因为:
  第一,横山宜农宜牧,不仅出产良马,还是西夏重要粮食产地之一;
  第二.出产盐铁。横山东部地区的茶山,既产盐,又出铁,保障了西夏的战争命脉;
  第三,横山羌兵骁勇善战,为西夏诸军之冠。著名的步跋子指的就是这里的羌兵。元昊曾靠这支劲旅,屡败宋军;
  第四,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西夏军方利用这一带的险要地形,修筑了许多堡寨,早在宋仁宗时代就筑有堡寨三百余处,如今更是增至千余!
  以往宋军以十万之众攻略横山,一旦进入西夏堡寨的控制区域,连对方人影都见不着就已经尸横遍地,根本就没法打。
  后来还是狄青和种谔执行了范仲淹和种世衡留下来的策略——在十数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