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华夏人有大情灭亲的说法么?没有,这时代推崇的俗话是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女人用过了可以换新的,兄弟死了就没了。若是因为这事儿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别人会怎么说?你白胜为了女人连孪生兄弟都杀,你白胜还是人么?
就算人生在世我行我素,不去在意他人的舆论,可是神刀呢?神刀对这件事会怎么看?他不知道神刀如何界定这种人伦之间的正邪善恶。
这一刻他甚至有些责怪萧凤把这件棘手的事情推到他的手上来,萧凤啊萧凤,你这不是为难我么?
如果萧凤直接杀了白钦,事后一封信讲明此事,自己纵然觉得萧方二女过于手辣,但总归是木已成舟,就不会令人如此纠结。
白胜终究没有对白钦做什么,只是明确表示今后再也不认这个兄弟,从此路归路、桥归桥。
他发出的最后警告是:“你白钦今后若是再犯在我的手上,我不会再跟你多一句废话,直接取你性命!”
他不是为了利用白钦顶替他接受童贯的软禁才选择留手,时至今日,在得知横山完好地控制在萧凤手上时,他无需在童贯面前虚与委蛇,你童贯大可以认为我白胜造反了,没关系。
但是白钦既然来了,既然全身瘫痪且生活不能自理,又既然不能杀他,那就让他继续在这里疗养一些日子好了。
总归童大帅不可能不派人给他送水送饭,若是将他带去出弃之荒野,那就还是等于杀了他。
第二天一早,耶律骨欲派侍女返回兴庆府,让她姐姐耶律南仙为她准备一辆马车,说她要返回辽国了。
马车驶入大宋军营时,童贯殷勤地询问耶律骨欲是否要大宋再派若干人马护送,耶律骨欲笑而婉拒,说她的堂兄耶律大石已在路上等候,无需大宋兵马相送,只要两名将领护送一段即可。
其实耶律大石又怎会如此无聊?他此时早已经去了西州回鹘,去找高昌国主借兵了。而此时高昌国内并未真正统一,各部落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十分严重,因此耶律大石这次借兵也告落空。
虽然没能借到兵马,但是在他的大力协助之下,高昌国实现了统一,从此耶律大石在西州回鹘的土地上名声鹊起。
而在后来辽国灭亡之际,他只带了二十几名勇士闯荡西域,就凭借他和高昌国结下的友谊,凭空建立了西辽政权。
发展壮大之后,又打得中亚各个国家俯首称臣,以致于欧洲那些国家的军政首脑在听闻耶律大石的名字时都会瑟瑟发抖。
由此可证,耶律大石不愧为契丹族的骄傲,是继萧远山父子之后的第三代契丹英雄,是在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出现以前唯一的一个令欧洲蛮夷敬畏仰视的人物。此为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只说耶律骨欲拒绝了童贯的殷勤,只点了凤南渡和羿啸两人的名字,要求他们两个随行护送。
童贯当即欣然同意。他一向不怎么看得起凤南渡和羿啸,只因为根据他人汇报,说这两人自从入伍之后就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推着扮成白胜的白晟所坐的轮椅随军进发,除此之外什么事都没干过。
这样的将领留在手下何用?既然辽国公主点名要他们护送,那就派他们去一趟辽国好了。
他派出了凤南渡和羿啸,却留下了徐宁。因为同在皇宫执勤的原因,他一向视徐宁为自己设在军中的心腹,而此番大军西征伊始徐宁就失了踪,他为此很是恼火了一段日子。
没错,徐宁是白胜通过官家要走的“人才”,直接听命于白胜行事,可是这大军西征已过了数月,这人的人影都没见一次,也不跟他这个大帅通一通声气,这像什么话?
所以他打算留下徐宁来问一问这些日子究竟去哪了,在做什么,同时也想了解一下白胜的底细,这白胜在此番西征战争中的表现实在诡异。
白胜当然被耶律骨欲藏在了马车里,听见徐宁不能跟着走,他也没什么意见,这徐宁是比较顾家的人,一向与大家不怎么合拍,童贯留了他就留了吧,估计徐宁本人也是愿意留在童贯身边的。
纵使他也曾经私下里跟徐宁叙过了祖辈的交情,说你爷爷是徐庆,我爷爷是白玉堂,我爷爷喊你爷爷三哥,你爷爷喊我爷爷五弟,这关系还不够近么?
结果徐宁的反应很是平淡,根本没有任何激动产生,就好像是在说,爷爷的关系是爷爷的,孙子的关系是孙子的,这是两码事。
其实世上之事多有如此,比如两兄弟好的不得了所以指腹为婚,而他们的子女长大了之后却不见得一定能成为夫妻,他们的儿子也未必就能成为朋友,虽然他们两家是绝对的世交。
但是白胜却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徐宁对自己的冷淡,那就是自己和这一百单八将里面的天罡星是真的犯冲。徐宁排在天罡星第十八位,为天佑星,跟自己这个地耗星不对路也是正常。
耶律骨欲当然不会回归辽国,她只是用马车把白胜带出了大宋军营,然后跟着白胜,率领凤南渡、羿啸和段景住等人直接回了横山,进驻永乐城。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是永乐城主,那就直接到永乐城当三奶奶,何必一定要回到辽国中京去搞什么大婚?
若是在辽国结婚,哪怕排场铺的再大,丈夫也只能是入赘一样的驸马,是依附于皇家的存在,远不如在永乐城缔结鸳盟为好,因为在永乐城中白胜就是王,就是帝,就是最高权力。
她只是给父亲耶律延禧写了一封信,告知了她嫁入白家的事情,希望父亲不要在心忧国事的同时再担心她这个不孝的女儿。
回到了永乐城之后,白胜就按萧凤信中提醒的,没有揭穿之前白钦那场闹剧的真相,就让这段真相烂在每个知情人的肚子里。
萧方二女看见耶律骨欲之后反应就有点激烈,因为萧凤等于是人家耶律骨欲家的臣子,公主来当小三儿,她这个自居老二实则老大的夫人哪敢不同意?
而方金芝在接受了萧凤之后也少了些从前那样的醋劲,见萧凤既然接纳了小三儿,她也就没说什么,而且她觉得丈夫和耶律骨欲的确有缘,不然自己在沙漠中冲浪怎么就把丈夫丢到耶律骨欲的怀抱里去了?
一家人团聚后其乐融融,白胜没想到三女相处竟然很是和睦,不禁心花怒放。
只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张罗与耶律骨欲结婚,而是先给萧凤用了药,用药过后,他表示让萧凤安心待在永乐城待产,产后再把那粒天魔丹服了。
三女听出来白胜的意思,知道他又想离开,不禁同时询问他意欲何往,白胜说道:“白钦这样祸害我们,罪魁祸首是李若兰!我不能杀白钦,我还不能杀李若兰么?”
本来,白胜在得到了先天伐髓散并攻占了横山之后,就没打算再怎么收拾西夏一国了,毕竟提供药物的西夏公主李清露,不看僧面总得看佛面。
但是李若兰却不依不饶,派了白钦来使这样的毒计,他相信攻略横山这套办法以白钦的脑子是想不出来的,包括安插奸细、霸占妻子等一系列的毒计必是出自李若兰的设计。
我本想告一段落,你却还要灭我全家,既然你跟我没完没了,我为何要让你舒服?那么好,咱们就继续走着!这西夏我灭定了!
第566章 围城
黑云压城城欲摧。
延州城头,种师道肃立在箭垛旁边,神情似比天上的乌云还要凝重,白眉紧锁,脸上如同刀刻一样的皱纹比往日更深了许多。
他凝视城外的西夏军营良久,才放下了手中的一张纸,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张纸是一封战书,是城外西夏人的射雕手以弓箭射上城头的。
那射雕手在五百步外开弓施射,箭矢不偏不倚射在了城头的帅旗之上,令站在种师道身旁的上官剑南心头一凛,单论箭术,我延州城无人可与这名西夏的射雕手比肩。
只不过他当然不能涨敌人士气,落自己威风,就只当对这射雕手的惊人箭术视而不见,问道:“相公,这战书上写的是什么?”
种师道似是没听见这句询问,若有所思道:“这射箭的射雕手是谁,箭术端的了得,为何之前他们攻城时没见此人出手?倒是不得不防。”
所谓射雕手,原指匈奴人射箭最好的大力士。
空中飞鸟,惟雕难射。草原雕,一般翼展两到三米,喜欢停留在三百步以上的高空寻找猎物,然后俯冲扑击,可以猎食羊鹿之类较大的动物,是极其凶猛的禽类。
一般的弓箭手根本不能把箭射得这么高,而且草原雕的羽毛油亮光滑,如果弓箭不是垂直入射雕的身体,就会在它的羽毛上打滑,很难直接射杀。
所以射雕不仅要准,还要能拉得动强弓的人才可以射到雕。射雕手能力出众,如同现代军队中的狙击手。
西夏竟有如此弓箭好手存在,而延州城却没有相应的神箭手来应对,延州城的危险就更多了一分。
种师道说出了上官剑南想说的话,后者就不再应声,心中暗悔生平只顾精研铁掌和轻功,没能在弓箭之道上多下苦功。
过了一会儿,种师道才把那封箭书递给了上官剑南,说道:“西夏人搞什么鬼?居然要比武定胜负,比武如何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简直是儿戏!”
上官剑南接过箭书看了,只见是汉字书写,大致是说既然你种师道纠集了大宋的武林高手来助守延州,那么何不与我们西夏武士比个高低,只要你们能够在比武中获胜,我们西夏大军甘愿撤离云云。落款是西夏国师松巴上人。
早在五路伐夏之初,种师道正要按照童大帅制定的计划进攻横山,在聚将点兵尚未出发之时,西夏人却已铺天盖地而来,直接把延州城围了,并且开始狂攻城池,导致这五路伐夏的第一路瞬时攻守逆转。
起初,通过观察那些攻上城头的敌军的战力,种师道觉得这围城的兵力几乎达到了西夏精兵的总和,就很是不解。
置其它各路城池于不顾,任由大宋四路兵马进攻兴庆府,却倾全国之兵来攻打延州,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是要互换疆土么?
西夏人如此打法,只能是互换疆土一种解释。
将西夏国土拱手相让,我西夏精兵则占领你大宋的地盘。
只因延州、环州、渭州、庆州沿线已是西陲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这几处关塞之中有一处被破,大宋的防线即刻崩溃。
如此后果非常严重,首先京兆府就会如同在一群壮汉环伺之下的无衣少女一样,暴露在西夏人的铁蹄之下,陷落是一定的。
其后虽有易守难攻的潼关和函谷关,但是大宋并没有安排重兵驻守,西夏大军就有了长驱直入、进逼中原的可能。
除此之外,别无解释。
不管西夏人的意图究竟如何,延州这座自从范仲淹、狄青时代就牢牢钉在边界上的城池决不能丢!
以延州城内不足七万的军力来抵挡三十万大军的围城很不保险,所以他在率领种家军严防死守的同时,还广发武林帖,以种家在武林中的身份召集大宋境内的义士侠者前来协助守城。
种家与武林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虽说种家师承洛阳王家,也是有门有派的武林人士,但自打种世衡开始就投身于军旅之中,与江湖中的纷纷扰扰极少瓜葛。
所以种家对整个武林来说并不具备足够的号召力,他此番分发武林帖,是通过两个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