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胜点头表示接受,却又说道:“还需要找一个见证人跟我一起出征才好,不然只怕有人要抢我平灭贼寇的功劳。”
赵佶闻言暗喜,心说你就是不要求找见证人,我也要给你派一个监军过去,道:“派谁跟你去才好呢?”
能跟白胜一起共事的人并不好找,这一点只看当初白胜把京城折腾的乌烟瘴气、搅得开封府鸡犬不宁就可以知道。国舅都要受他的气,衙内都要绕着他走,樊楼都为他改成了白樊楼,这些可都是京城最有背景的人物,哪一个能在他白胜面前占得上风?
正沉吟时,却听白胜道:“就派宿太尉与我同往可好?”
赵佶一愣,道:“宿元景?你跟他很熟么?”
当朝几名殿前太尉里面只有宿元景一个姓宿,白胜既然提起此人,赵佶当然知道他找的是哪个,但仍不免疑惑,这小子什么时候跟殿前司的人混的这么熟了?
宿元景在朝中的身份地位仅次于高俅,与皇帝的关系也是很近的,经常替皇帝办些私事。这样的人都被白胜笼络了么?或者是被蔡京笼络了?
不想白胜笑道:“我不认识宿太尉,只是听太师说起此人素来处事公正,并且对官家你忠心耿耿,就想让他去做个见证,相信他不会颠倒黑白,定会将实情转达给官家。”
赵佶心说这倒是不错,宿元景的忠心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欣然允诺,道:“如此也好,我就派宿元景做你的监军,只不知你需要带多少兵马前去荡寇?朕没有太多的兵马拨给你,上四军是拱卫京师的,就连高太尉调集的兵力都不是上四军。”
白胜摇头道:“无需兵马,只我跟宿太尉两人前往即可。”
“啊?”这下赵佶也有些懵逼了,你这是逗我呢?你一个人能够打败贼寇的千军万马?
怪只怪童贯传回来的战报上对白胜的功绩只字未提,因此赵佶并不知道白胜的本事,之所以让他去跟梁山火并,也只是为了送他去死而已。
只是天下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么?无需兵马自然就无需钱粮,就算你白胜和宿元景带上几百随从,一路上大肆挥霍又能花掉几个钱?
至于到时候打不过梁山反被梁山贼寇所杀,那就不能怪朕了,是你自己托大。
他心中窃喜,表面上却把脸色一板,严肃道:“与朕说话可不能有戏言,否则便是欺君之罪!”
白胜笑道:“这个微臣自然晓得”
白胜跟着蔡京在宫中溜了一圈就离开了皇城,只把听到消息的韦贤妃气的不轻,这个没良心的,亏得人家还在坤宁宫准备了酒宴,却不来看人家一眼,不知道为你守了小半年的身子么?
自从把心思放在了白胜身上,韦贤妃就疏远了林灵素,林灵素虽然活好儿,但是长相比白胜差得太远,所以每当身体萌发出欲望时,就只能找些特殊用具,幻想着白胜的身体自己来解决,连太监都不用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赵佶正在恢复期,也不会光临她的寝宫,于是就有了这数月的守身如玉。
与韦贤妃一样哀怨的还有赵福金。赵福金也听说了白胜来到宫中的消息,只不过赵福金埋怨的却不是白胜而是她的父亲赵佶。因为赵佶提前安排了侍卫软禁了她,禁止她与白胜会面,所以这对夫妻也未能团聚。
在白胜的心目中,赵福金是他的妻妾里最安全的一个,她身在皇宫大内,有着重重保护,赵佶也不至于为了与自己的恩怨加害他的亲女儿,所以暂时不见也没什么,只等合适的时候把她带回横山即可。
当晚,白胜到了狄烈的万胜拳馆,与狄烈痛饮了一场,算是庆祝征西取得的大胜,狄烈已经从凤南渡等人的口中听说了白胜在西夏的种种事迹,不禁心驰神往,仿佛自己也到了那漫漫黄沙之域,一展生平壮志。
狄烈这里是白胜留下的一个退路,他把李师师留在了太师府,却担心万一赵佶狗急跳墙,对李师师采取措施,那样他就会把李师师转移到狄烈这边,从太师府他的独院到万胜拳馆后花园的地铁六号线早已挖通。
把京城的事情托付给了狄烈,第二天早朝之后,白胜和宿元景带着二百随从前往济州府。这二百随从绝大多数都是宿元景的跟班,白胜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何玄通,一个是梁红玉。
第661章 口出狂言
话说白胜不是要去陷空岛么?为何要转折去梁山?白胜自然有他的道理。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根据陷空岛机关总图来看,那藏宝石穴位于地下水系之中,完全被地下水包围密闭,若无精通水性之人潜入,就根本谈不上破解机关。
虽然练成了万象神功,自觉已经可以使用皮肤毛孔进行呼吸,但是陷空岛那庞大的地下机关组合绝非一个人能够破解,需要多人同时操作才能激活石门的枢纽,这多人上哪去找?
答案很简单,水军。
然而翻江鼠蒋平的孙子蒋敬已经改行,从潜泳健将变成了数学家,要想找到优秀的水军,就只有去找梁山上的那一波人。
混江龙李俊、船火儿张横、浪里白跳张顺、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这八人都是潜水高手,若要完成陷空岛水下的多人操作,非找这八人不行。
正好那仙女也说让他来找星主聚义,那就聚义一场又何妨?正好收拢这八名水中健将为自己办事。仙女的箴言他是听得懂的,熟读水浒的他知道星主就是宋江。
聚义归聚义,这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老大必须由我白胜来做!
所以说赵佶的安排对他来说就是正中下怀,如此就可以冠冕堂皇地去招安宋江了。
至于带上宿元景,却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见证人,而是因为他知道九天玄女曾经留给宋江四句偈言,偈言的第一句就是“遇宿重重喜”,意思是当宋江遇见宿元景时即可接受招安。
把梁山一百单八将招安到自己的麾下,就等于在大宋的土地上重新拉起一支队伍,可以与西北横山的队伍遥相呼应,彼此帮衬,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
当然,这些实话是不能给赵佶讲的,你赵佶想要借刀杀人,我就将计就计,把杀人之刀收了当成自己的武器!
宿太尉乘坐了一辆马车,脚程较慢,不一日来到了济州府,见了满脸阴云的高俅和张叔夜,才知道高俅已经连续败了三阵。
这三阵都是计划好了,由水路陆路发起全面进攻,但结果都是大败而回。
梁山上藏龙卧虎,除了武功高强的战将之外,还有计谋多端的军师,加上水军八名头领善于利用水势地形,令高俅和张叔夜一筹莫展。
他们连败三场,尚且不知人家梁山根本没有动用最强手段,梁山上的最强手段是入云龙公孙胜,若是此人出手,只需随意作法,大宋军队就会变成土鸡瓦狗,除了去请林灵素之外别无他途。
看见白胜和宿元景同时来到,高俅心里咯噔一下,官家这是对我不满了?还是不信任我了?否则为何又派了这两人前来?
作为官场中的老油条,纵然由于战斗失败而郁闷,纵然由于怀疑在皇帝面前失宠而忐忑,纵然对白胜心怀耿耿,但是脸上却必须立即换上一副热情的笑容,有如春风忽至,这都是官员的本能。
“哟,白提举,这是那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白胜同样笑容满面,像是遇见了久违的老友一般,回道:“高太尉,是官家让我来的,让我负责剿灭梁山上的贼寇,这是官家的手谕,还请高太尉过目。”
高俅闻言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这消息对他来说不啻于雪上加霜,干嘛啊?这就要剥夺我的兵权了?而且是派白胜来接替我?
但是皇帝的密旨不能不看,他颤抖着双手接了过来,稍一浏览立即放了宽心,原来官家还是顾念旧情的,白胜是另外一支人马。
随即转忧为喜道:“不知白提举带了多少兵马,手下可有名将?”
如同赵佶一样,高俅也不知道白胜在西陲的惊世之举,只把白胜当成一个依仗蔡京和皇帝恩宠的跋扈纨绔来对待,这样的纨绔能够打赢梁山么?如果一定要打,那么必须要召集猛将大军才有可能。
要知道梁山上的一伙人可是接连打败并招降了大宋诸多名将猛将,就是如今他高俅率领的十节度都无法战胜的存在,你白胜凭什么来征伐梁山?莫不是想摘我高俅的桃子?问题是我高俅手里也没有桃子可摘啊!
打败仗的统帅能有什么桃子可摘?
白胜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何须兵马?要打败梁山,我一个人就足矣。”
“什么?”高俅不相信地侧了侧耳朵,似乎在怀疑自己听错了,旁边众人也都张大了嘴合不拢来,白胜这是在说梦话么?
尤其是站在两旁的十节度,更是不忿,你白胜不过是新晋钦点的武状元,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跟往届武举中的前几名比试都未必能够稳操胜券,何况是对阵凶狠狡诈的梁山反贼?就算是号称天下第一的周侗也做不到一个人挑翻梁山泊,你白胜如何敢放如此狂言?
十节度,即十大节度使。这十人之中多是曾经落草的巨寇,后来受了朝廷的招安,被安排在一蓄乡僻壤统领地方厢军。
他们分别是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
因为负有保境安民之责,这十节度并未参加前些日子的大军西征,但是高俅为了平灭梁山,不惜放弃地方上的安定,把他们火速征召过来,以求全功,谁知即使是十节度来了也没能打过梁山。
这十个节度使跟高俅一样,都没把白胜看在眼里,只觉得此人年纪轻轻就被皇帝委以重任,绝无过人之能,无非是依靠玩弄权术甚至是依靠裙带关系获得了皇帝的宠信罢了。
众人只愣了片刻就都醒过味来,一时间满脸不屑者有之,呵呵冷笑者有之,若不是碍于白胜披着一个钦差的身份,只怕当场就会有人出言讥讽了。
高俅就尤为愤慨。比那些节度使更加气愤,你白胜这样说,不是故意落我高俅的面子么?我带了十三万大军都打不下来的梁山,你白胜一个人就能荡平,这是要告诉世人,我高俅就是个酒囊饭袋啊!
只不过他毕竟是官场里打滚儿的老政客,这虚绪藏在心里,表面上却露出担心的神色说道:“白提举此言当真?又或者是想指挥高俅的部下?”
必须要给白胜一个台阶,以免白胜不死,将来在皇帝面前多了一个劲敌。当然,这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只要白胜当众改口,告诉大家他刚才是说笑的,此事即可揭过。
场中诸如宿元景等不少老奸巨猾者都能猜得透高俅的用意。但是谁都没料到的是,白胜却根本不下这个台阶,很确定地回答道;“没错,我就是要一人上梁山,无需你增派人手给我,高太尉,宿太尉,你们就等着梁山上的人物打着白旗来投降罢。”
这话一出口,高俅的老脸可就挂不住了,合着你白胜非要打我脸是吧?行,那我就看看咱们谁打谁的脸!
第662章 特殊军令状
眼见白胜有了台阶还不下,反而顺杆往上爬,高俅就不禁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