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懵懂地望着他,不觉点了个头,对他将要说出来的事情提起了兴趣。“悬爱”大赛已经进入前十名之内了,感谢亲们的支持!倒计时5天,12…31停止!希望亲们继续支持我!我继续二更去啊!
第二卷 第134章 庚子年记
姜淮坐在我的面前深情地凝视着我,说道:“我们自从订婚以后,就不能再见面了。其实,我很想去看你。可是……”
他目光躲闪了一下,又黯然说道:“我给你送了好多礼物,你都没有给我一点回音。我既不知道你喜不喜欢那些礼物,也不知道你的心思,只有自己在心里乱猜。”
我听着,不由心里生起了好奇。看到眼前熟悉的姜家河,我猜测,姜淮应该是姜家镇的某位富家公子。缡儿则是我们叶家的一位姑娘。庚子年,那是什么时候?
我的手指飞快地计算着,庚子年;那是,那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紫禁城的那一年啊!
离我所在的年代已经有100多年了啊!
再看他的长衫,还有那脑瓜后面的辫子!
他又这么像姜伦,而姜佑说,他梦到他前世是只白狐,我是他的主人!我曾经梦见过的少女缡儿手里也抱着一只白狐!丁父说过,手札上记录了一件事,那位公子的未婚妻被白狐所迷惑!因而族人将她沉河溺死。
他又口口声声唤我缡儿!
难道说,他是姜伦的前世,而缡儿也是我的前世!
我又惊又喜,连忙问他:“你不是说送给缡儿一只白狐吗?你能和我说说白狐是怎么一回事吗?”
“白狐?”他的神色顿时消沉,叹气说道:“缡儿,是我害了你,我知道不关你的事。可是没想到,你的母亲和姐姐,居然会那么狠心。你可是她们的亲生骨肉啊!”
我更加迷惑了,如坠云里雾里,问道:“你能不能从头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姜淮叹了口气,对我细细述说了前因后果。
原来,姜淮所在的姜家是姜家镇上的富户,他的祖父姜振源在少年的时候被一只恶鬼所缠,是叶缡的祖母救了他一命。当时,姜振源为了报恩,就和叶缡祖母说好,将来结为儿女亲家。
叶缡的母亲是独女,是要招赘的。姜振源家在姜家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做上门女婿?所以结亲这件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后来,叶缡的母亲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叫做叶缨,次女就是叶缡,两人之间相差三岁。
通灵叶家的长女向来承继通灵一脉,因此叶缨是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就在叶缡十三岁这一年的春末,姐妹二人带了家中的仆人去山上玩耍,正好遇到了姜淮打猎。
那只白狐从树丛中蹿出来的时候,就认准了叶缡,扑向了她的脚下。姐妹二人当时走累了,正在歇息。叶缡见到那只小狐,鼻子尖尖,眼睛珠子好像会说话一样转啊转的!心里顿时就喜欢了。
她蹲下来抱住白狐,见到它的后腿上带了一点血迹。
这时,姜淮也手执弓箭找了过来,见到了叶缡和白狐。
十三岁的少女,身穿蓝底碎花的圆领斜襟,散开的裙摆好像一朵百合花,铺在绿色的草地上。她怜爱的抚摸着怀里的那只白狐,神态天真纯洁极了!
姜淮觉得自己心里某处有个地方被拨动了!在姜家镇这个地方,所见到的都是大字不识的村姑,从不曾见过这样灵秀的少女。他心里不禁起了好奇,想知道她是谁,住在哪里,又是为什么来到这里。
叶缡一见姜淮手里拿着的弓箭,就明白了小狐腿上的伤是从哪里来的。她生气地问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公子为什么无故伤了这只小狐狸呢?”
她一开口,姜淮就知道她识字,于是笑道:“没有要杀它啊,我也只是想射伤了它,然后再带它回家医治,以后好好养着它罢了!”
叶缡听了,知道自己误会了人家。既然是误会,而且看来这位公子也很喜欢小狐狸,且也是他先见到的,她也只有将小狐狸还给人家了。
她很不情愿地伸手将小狐狸递了过去,姜淮刚伸手要接,小狐狸却尖叫了一声,转身将屁股对准了姜淮,脑袋往叶缡的袖子里钻。
姜淮笑道:“看来这只狐狸还不愿跟着我啊!”
叶缡没有应他,她只是轻轻抚摸着小狐狸的皮毛,哄道:“你不要怕,这位公子也很喜欢你的,他会带你回去疗伤了。”
小狐狸好像听得懂叶缡的话一样,吱吱叫了两声,依然顽固地埋着头不看后面一眼。
姜淮见了,立时朗笑道:“既然这样,那就由姑娘为它疗伤了,不知姑娘可嫌麻烦?”
叶缡连忙摇头:“不麻烦,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她觉得很高兴,又觉得很抱歉,感觉自己好像抢了人家的心爱物品一样,连忙解释道:“等它伤好了,我再还给你。”说完,又觉得自己应该问问人家,不然到时候怎么找人家?
“不知公子贵姓?等它伤好了我也好命人传话公子。”
姜淮笑吟吟看着叶缡,说道:“我叫做姜淮,住姜家镇。我家门口有两只大狮子,很好认的。”
他一说叶缡就知道了!姜家镇上只有一户人家门口有两只大狮子,这户人家也是镇上最富有的人家。
叶缡点点头,姜淮却打蛇随棍上:“不知姑娘贵姓,能否告知住处?”
叶缡不觉看向了一旁的叶缨,此时,叶缨冷着一张脸,心里十分不悦。姜淮自从出现,眼睛就一直注视着叶缡,竟然压根没有朝她看上一眼。一向受人瞩目的叶家大姑娘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
她硬邦邦上前一步,拉了叶缡一下,板着脸说道:“姑娘家的名字怎么能够轻易告知陌生人?我们知道你家住哪里就够了,你放心,等这只狐狸伤好了之后,我们会让人将它送还给你的。”
姜淮一怔,感觉到了叶缨的不悦,正要解释,叶缨拉了叶缡一把,皱眉说道:“回家吧,你呀,一点规矩也不守,要是让母亲知道你和陌生人说了这么多话,肯定又要罚你了!”
叶缨说完转身就走,身后的奴仆也连忙跟随。叶缡见叶缨好像有些生气,以为姐姐是责怪自己不该和一个陌生男人说话,连忙跟上叶缨。
临走前,她转身向姜淮举起手里的小狐狸,弯着嘴巴笑了笑,意示自己一定会还给他。姜淮也立即笑着点了点头,目送她们离去。
他也不是那种淤泥不化的性子,暗中示意自己的仆从前去打听。等到仆从告知他是叶家的姑娘时,姜淮叹道:“到底是通灵世家的姑娘啊,难怪那只小狐狸要她不要我的。”
仆从在一边不敢说,叶家通灵的是大姑娘,那位小姑娘哪里懂得通灵啊!
过了一段时日,真的有叶家的人传话过来,说那只小狐狸的伤已经好了,姜公子可以去取回来,并且问怎么给他。
姜淮这个时候哪里还在乎那只小狐狸?自从回来之后,他的梦里都是那名少女的音容笑貌,他好像得了病一样地想念着那名少女,可惜不知道她是否知道他的心思。
这件事不知怎么地被姜淮的祖父知道了,姜振源十分高兴吗,本来和叶家结亲的事情几十年来已经忘记了,现在突然又想起来了!
姜淮是家中次子,叶缡也是家中次女,这两人配在一起,真是天造地设啊!
他立即问了姜淮心思,说要为他去叶家上门求亲。姜淮却道,不知道那位叶家二姑娘看不看得中自己,如果人家根本无意于此,岂不是强求?
在姜振源眼里,自己的孙子人品出众,根本没有考虑过叶家会不会拒绝的事情。况且,他们姜家说起来也是这里有名的人家,叶家怎么可能放着这样的人家不结亲?
可是孙子这样一问,他更加明白孙子是真真正正把那位叶家二姑娘放在心上了,否则,不会还要这样替对方着想。
他于是笑着出了个馊主意,有心想看孙子出丑:“既然你不知道她的心意,何不当面去问问她?”
姜淮满脸通红,在他看来,这样做简直是轻薄人家,怎么能够这样当面问?
姜振源看到自己孙子红了脸,哈哈大笑起来,他拍着自己孙子的肩膀说道:“傻小子,这还不容易,过几日爷爷带你去拜访叶家的当家人,就说让她替你占个卜,问问终身大事。借着这个由头,爷爷也好去见见那位姑娘,看看她到底有哪里好,让你这样念念不忘。要是真不错,这事情就包在你爷爷身上了。”
姜淮大喜,转而又想到自己兄长都还没定亲,于是问了声:“那大哥那里?”
姜振源摆摆手说道:“你大哥去了京城一年半载了,只怕京城里哪位王公贵族家的看上他了,他一向也有主意,我们不好当他的家。先顾着你的终身大事吧!”
姜家祖上是盐商,家底也丰厚。姜淮的兄长姜渊有意往京城发展,所以将来定居京城,在京城娶位贵女为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姜振源急着定下孙子的亲事,立即派人往叶家送了帖子,约好三日后前往叶家,见叶家的当家人。二更完毕,亲们别忘了投票支持我啊!
第二卷 第135章 另有失意
就在姜振源要带着自己的孙子去相亲前一天,姜家在京城的长子姜渊回来了!他事先也不给家里一封信,突然回来,让家里人既意外又高兴。
姜振源的儿子姜伯文,也就是姜渊姜淮的父亲问他,为什么突然回来,之前一封信里不是还说要在北京做生意吗?
大约是长途跋涉的缘故,姜渊的精神不是很好,他告诉父亲:“京城里不大安全,这两年洋鬼子又闹腾了。我已经结束了京城里的生意。带了一些洋货回来。这些洋货这边看不到的,在上海和广州非常好卖。”
姜渊把自己带回来的洋布,洋火柴,还有镜子等东西一一拿出来给父亲看,并且说自己带回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在路上。他要把姜家的茶叶卖给洋人,而姜家原就有运输渠道,可以把这些洋货用船继续往湖南、四川运过去。
姜伯文有些不悦,姜家本身做的是布匹、漆器生意,姜渊带了这些洋布回来,岂不是和家里的生意有了冲突?
姜渊劝他:“我们把之前的布匹生意慢慢换了这个吧。如今外面都卖这个,洋布又便宜又好看,还结实耐用。您要是不卖,将来别人也会卖,到时候等到别人做大了,咱们家的生意也就垮了。与其等到将来别人来做,还不如自己现在就来做。
姜伯文还有些不信,姜渊说道:“父亲可知道,如今上海、天津那边,都已经有洋人开厂了,洋人用洋机器织出来的布比我们的又快又多,时间人力上大大地超过了我们。如果我们不先把路开好,将来洋人到了我们这里来开厂,哪里还有我们姜家的位置?”
姜伯文惊道:“洋人都能来我们这里开厂了?没人管吗?”
姜渊鄙夷地说道:“谁来管?官府那些当官的,见到洋人拍马屁都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拦?”
他又说:“如今洋人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太上皇,比京城里的皇帝都还要有面子。结交一个洋人朋友就等于请了一座金山在家里。我也有个洋人朋友,过段时间就要来我们这里,到时候还请父亲出面和我招待一下。”
姜伯文本来就只是一个平庸的乡下老财,儿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听,反正只要自己家发财就好。至于洋人来这里究竟要做什么,有什么目的,他从来不去想。
自己的儿子有计划有能力,这些洋货又便宜又好,姜家河的贸易自古来就很繁华,姜家镇因为姜家河的船运也成为一个人来人往的中转枢纽。自己家占据了这天时地利,再加上洋人,姜伯文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副壮观辽阔的蓝图。
翌日,姜家要去叶家,姜渊听说是替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