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报恩是个技术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斤自觉自己这护卫做的不称职,将白玘给二斤三斤和四斤看着,自己去向戚窈报备。

    戚窈一听,眉毛挑了一挑。七斤扶额道:“戚公子,你眉毛短粗,颜色又淡,就不要总学王爷挑眉了。这挑眉虽然很讨女子喜欢,但也只限于剑眉浓眉等……”

    戚窈呸她一声,执着的挑了挑眉道:“既然是她的人,就随她去吧。她说,那天摔下山去,有人要取她性命?”

    七斤原原本本说了,又道:“这件事戚公子不是早查过,与鸾林郡主脱不了干系。”至于为何鸾林郡主不去找正主儿阿元姑娘,反而找上了没什么来历的萧玉台,七斤却隐而不提。

    戚窈琢磨了一下:“你就去将事情原原本本说给她,听听她的意思。”

    七斤磨牙,又转身探讨了一下这个不认识的人的身手问题,毕竟在二十余暗卫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摸进了王府。月山居的位置,便是王府戒备最森严的了,仅次于王爷住的寸步寻芳。

    戚窈刚遣人去查,无论如何也不能这么快就有消息,遂道:

    “你与一两他们都守在月山居吧。”

    七斤是斤里头综合素质最强的,一两他们指的是一两到七两。

    “八个人?会不会太多了?”

    戚窈折扇一甩,纸帛之声清脆:“多什么?她就是王爷的命!”

    两人忽地默了默。七斤揉了揉吊着的胳膊:“也是。这世上也只有她能解王爷的毒。”

    七斤顺路捎带了两笼蟹黄包:守了萧玉台一天,她也没吃什么。萧玉台吃了两碗稠稠的小米粥,并几样小点心,刚要落着,恰巧到了,于是提筷又战,奋力朵颐。

    白玘对她的吃相嗤之以鼻,频频报以冷笑,却不露声色的把最后一个抢给了她。七斤素来自称饭桶,吃遍王府无敌手,今天终于也认栽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哪来那么多表兄?

    七斤将中间的阴谋论简单说了一下。

    萧玉台吃饱了,脑子也灵光不少,抓住了重点:“我入住王府,并无几人知晓。许老更不至于多事。再则平陵县主此人……怎么看也不像能查到我的样子吧?”

    赫连鸾林在京中,拳打诸千金,脚踢外命妇,凭的不过是太后和陛下的宠爱。单说她自身,却没有半点地方,对得起县主这封号。尤其一点小疼就满地打滚以至于春光乍现,真真瞧不出半点精明强干。

    七斤模棱道:“府里有人传出了话,大约就是什么你们几时要去上香,一个是王爷未婚妻,一个是王爷红颜知己之类。且,这红颜知己在王爷心中,分量不小云云。”

    萧玉台先是愣了一愣。她也并非是傻,只是懒于机谋,于是暗暗磨了磨牙,沉思片刻,道:“说起来,我在府中叨扰已久,如今我这位远方表兄又来投奔我,恐怕多有不便,不如我就搬出去住吧?”

    七斤忙不迭:“如此甚好!”

    萧玉台给她一个的白眼,深得从前“白玘”真传:“你们府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是暗卫,怎么会让人传出这种不着调的流言?”

    七斤连连赔笑,使人去泡了一壶酽茶来给她赔罪。白玘站起身,冷面道:“刚吃过饭,怎么又喝浓茶?去换成葆元茶来。”说完,便拂袖而去。

    他大摇大摆的出了院子,七斤呲呲磨着胳膊,萧玉台煽风点火:“不去拦着吗?”

    七斤冷笑一声:“哼,拦不住。你的表兄了不起,一个尹侯爷,一个王爷,一个连王爷府都能来去自如的江湖客。这么一算,尹侯爷还是最差的了。”萧玉台入住王府,名号上,还是李素的远房表妹,八千里不沾边的那种远。

    月山居越发冷清,萧玉台听闻阿元要来,微怔了怔,让七斤去把人打发走。

    七斤到了院门口,见四斤站在阿元身后,另有个秦嬷嬷捧着披风,物,找他索取。齐王却如何也不肯给。”

    齐王是圣元帝亲弟,幼时为救圣元帝伤到了头,现今二十有三,却如同五岁稚童。封齐地,在封地呆了小半年,就因思念太后、陛下还有皇后嫂嫂,回了京中,一直养在宫中,三两年才回封底小住几天。

    因齐王身体特殊,群臣稀稀疏疏的上表了几次,封地王留在京中不合规矩等云云,圣元帝亦不反驳,只是神色伤感,此事也就作罢了。

    “齐王本来就是个娃娃,这东西他不肯给,平陵县主又实在喜欢,好言好语的拿糖跟他换。齐王就提出一个条件,要是翁主亲他一口,他就送她。这个齐王,尹侯爷想必也与你说过,就喜欢亲亲摸摸才子佳人,长得清秀男女不忌,历来三十岁以下的状元郎都被他亲过,永安宫中的宫女们也都被他蹭过口水。赫连鸾林虽说泼辣了点,容色却万端娇艳,奈何太后护着,他也没亲着过,还被太后小小的打过几次。所以,亲到平陵县主,也成了齐王的执念了。这次自然趁机提出,你猜结果怎么着?”

    赫连鸾林嚣张跋扈,重点是没长丁点脑子,萧玉台依据她的性格猜了一猜:“她把齐王哄骗到无人处,然后揍了?”

    七斤露出一分意味深长的诡笑:“无人处是无人处,不过,不是揍了,是亲了。”

    萧玉台啃了一大块粉炸排骨压压惊:“据说,这个齐王身高八尺,贪吃好睡,于是有点壮硕?”

    七斤:“不是有点,是有些。”

    萧玉台想象着一个粗壮的大胖子留着口涎,把娇小的赫连鸾林摁在假山上亲上一口的画面,又吃了一块排骨压惊:“她……会不会因为,你们煮熟的王爷飞了,脑子受刺激过度?”

    “谁知道呢?更解气的在后头,齐王被亲了一下,又说,你再让我亲一下……于是,平陵县主又被他亲了一下嘴。”

    萧玉台目瞪口呆。

    恰巧当时真定长公主和温驸马进宫,永安宫的崔嬷嬷在前边领路,并身后一队的丫鬟太监都瞧了个真。起初平陵县主亲了齐王一口,崔嬷嬷还能僵着老脸打着哈哈说,表姐哄着小孩玩儿呢,跟着齐王捧着鸾林的小脸对着嘴就啵啵的来了两下。这回,崔嬷嬷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脸都青黑了。

    真定长公主见了太后,寒暄热络一番,顺宗又使人来请温驸马,宫中便只剩下真定长公主和太后,另有两名入宫请安的命妇。长公主重整衣冠,又跪在地上郑重请安,满面欢畅笑意道:

    “恭喜母后,贺喜母后,宫中喜事将近,齐王弟弟今后有人照料,您也可以安心了。”

    崔嬷嬷还没来得及禀报太后,因此懿安太后怔了一怔,随即笑问:“宫中什么喜事?”

    真定长公主幼时多舛,少年流离,后自发图强摒弃恇怯柔顺,操练的八面逢源伶牙俐齿,见太后如此问,便祭出三寸不烂之舌,无视崔嬷嬷凶恶眼神,又快又流利道:“母后心疼齐王,恐怕无人照料,今后却是可以的放心了。鸾林是他嫡亲表姐,又自小在宫中一块玩大,青梅竹马之谊,拳拳笃深,两人如今修成姻缘,岂非天作之合?母后这一片慈母心肠,从此也有可寄托,不枉费您养育了鸾林……和齐王弟弟一场。”

 第一百四十章齐王婚事

    这中间极其巧妙的顿了顿,两位命妇趁她换气的功夫,各自找了个借口出宫。太后也听崔嬷嬷大概说了,默然片刻才笑着叫起:“起来吧!真定这孩子,真是有心。只不过,他们表姐弟从小一块顽皮,也许鸾林并没有别的意思,不过看耒儿实在缠人,哄哄他罢了。”

    真定长公主拂了拂潞绸螺纹裙子,摆正了压在裙角上的云纹双色琉璃禁步,漫不经心斜坐了,端起一盏茶撇了撇,才又笑道:“母后说笑。齐王弟弟孩童心性,喜欢谁便要亲谁,便是喜欢的紧了才要缠着鸾林表妹。至于鸾林表妹么,齐王弟弟天真,她却不小了,便再是哄孩子,哪能这么着呢?可见,还是鸾林表妹一片真心,不然,她怎么肯的?既然是美满良缘,母后便要尽快些了。他两人日日都在一块,今天亲亲小嘴,明天摸摸脸蛋……”

    真定长公主意犹未尽,光撇了茶沫,又将茶盏放下:“母后,真定言语粗鲁,您可别怪责。只不过,话虽说的粗,真定却是一片好心。”

    今日请安的两位,一位是庄王妃长孙氏,一位是太原太守之妻王氏,封郡夫人,命妇之中都素有清正贤名。两人虽说回避,但今日之事主要还在于起了话头子的真定长公主。

    太后盈盈笑道:“你关爱幼弟,确有长姐风范,怪不得先皇在世时也最为疼惜你,过世时最难放心的也是你,交代完了国家大事,却抓着哀家的手道,你夫君早丧,流离在外,不知能否再有回京之日。所幸你与温驸马重逢,再续天定之缘,这全是你的福分。可见,姻缘之事,还是要看心,这事情,也要看鸾林自己的心意。”

    母女两个忆及旧事,执手相看泪眼,就在这时平陵县主赫连鸾林进了内殿,听闻太后问起自己心意,是否愿嫁给齐王。

    赫连鸾林点了头。

    太后惊异莫名,又再问了一回。

    赫连鸾林坚定的点头。

    太后不可置信,还要再问,被真定长公主打断:“母后,鸾林表妹既然意诀,那今后,便有人照看齐王弟弟了。可惜鸾林表妹还要守孝,只能暂时将婚事先定下,不然,明年这个时候,我也能看到小外甥了呢!”

    真定长公主声音温柔又带着一股清脆,还如同二八少女一般,太后听完,眼神暗了暗,最后道:“正是因为鸾林守孝,所以你皇兄才尚未赐婚,原本圣旨都拟好了,伯父却突然去世,只好守过一年孝期,再操办婚事。”

    真定长公主愉悦欢欣道:“那也甚好!隔年这时候,真定也能抱抱我的小外孙了。”

    真定长公主倒也没说别的,不过依据自己亲眼所见,和太后平日里清正之名做了个推断:这两人若非早有婚定,岂能在太后宫中如此亲昵?

    再则,说来说去,不过一句齐王弟弟今后有人照看,一年抑或两年后,便可有后了。太后溺爱侄女,也疼爱幼子,恰巧鸾林自己又愿意,三言两语间她便定了下来。真定长公主刚被温驸马接走,鸾林又哭又闹的冲了进来,哭喊着齐王轻薄自己,让太后姑母给自己讨个公道。

    崔嬷嬷咯噔一下,急忙劝道:“公主,您这婚事命妇之中都传遍了,可不能再胡来。”鸾林年幼时,每每在长平肃王那儿撞了南墙,便要回头哭闹着嫁人,“再也不喜欢李素了!”可太后刚张罗上婚事,赫连鸾林便又哭闹着反悔。

    崔嬷嬷这一劝,赫连鸾林本就是心头窝火,腾腾跳起来道:“我胡来?我争取自己的幸福难道是胡来?你和姑母糟践我,将我许给一个傻子难道就不是胡来!”

    崔嬷嬷脸色大变,那边太后已经扫落茶杯,碎瓷片溅落一地。宫人急忙涌上前来,捂嘴的捂嘴,缠着胳膊腿儿的将人带了下去。

    宫中诸人战战兢兢的退下,崔嬷嬷亲自蹲下一杆老腰清理瓷片,就听身后一个苍老声音缓缓道:“鸾林言外之意,哀家对她还不够好?将她留在身边二十余年,果然留成了仇。想来,当初就该趁她花信年华时许了人,她若做了人家妻子,自然就知道,这世上女子有哪一个如她这般恣意放纵!便是公主又如何?哪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