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神少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走了一段之后,她看见上杂志的那家点心店了:也是朱红的门头,墨匾金字,匾上“梁记”两个大字笔势沉稳踏实,落款是一位名臣的字号。
  海泠本来想进去买些点心,但她伸长脖子望了望门前的队伍——绕了两圈,一直排到街口;她想完了完了,这还得专门空出一天来排队啊?
  旁边的人突然开口了。他说我们不是来玩的。
  海泠说,哦。
  那就等办完正事之后,再玩吧。
  海泠在一家小旅馆里投宿了,紧挨着的大街据说是一条著名的古玩街,远远看去,街上走来逛去的都是捧着大茶杯,戴着粗框眼镜的老大爷。
  虽然才进城不到一小时,但海泠觉得,自己都有点老气横秋起来了。
  J在旅馆门口和她约定了第二天见面的时间地点,就赶着离开了。
  我说他还送你到旅馆啊?海泠说是的吧?
  我说那他不住店是去哪儿?海泠说我咋知道。
  这一天晚上,她梦里都响着自行车的“叮铃铃”,和带着卷舌音的洪亮的叫卖声。
  不过,再没有哪位将军在她梦里说话了。
  两人约好的时间是第二天清早,海泠一早就坐公交大巴到了那条街口。她下车的时候,街边有些店铺才刚刚开门,早饭摊也刚热气腾腾地摆出来。
  海泠买了两张热乎乎的糖油饼,一边啃一边在附近溜达——隔着一条小马路,她又看到一家“梁记”了。
  这一家比昨天看到的“梁记”要大得多,装潢也更有古趣,门口甚至还摆了两个小石狮子。海泠想这大概是“梁记”的总店吧。
  她看见店门已经开了,但暂时还没有顾客排队,赶紧跑过去买个新鲜。
  才刚过了马路,还没跑到门口,她就听见“哗啦”一声响,好像摔碎了一整桌的碗碟。
  就是从“梁记”后厨传来的声音。
  海泠停下脚步,又隐隐听见几声叫骂。
  不对,是吵架,两边都骂得很凶,一边骂一边还有更多的“稀里哗啦”传来。
  海泠又啃了一口糖油饼,折回去了。
  J是十几分钟后来的,眼里有些疲惫,但兴致似乎不错,过来的时候他甚至还朝海泠笑了笑。海泠问他昨晚是在哪儿,他摇了一下头,拒绝回答。
  海泠想,不说就不说吧。于是两人就上车,到站,买票,排队,准备进门了。
  因为来得早,两人到的时候,队伍还没多长。海泠一看旁边还有一些拍照的小摊子,就“嘿嘿嘿”地建议——“难得来一趟,我们去拍照吧”。
  J说,我们不是来玩的。
  海泠说,反正也要排队,这个玩不耽误正事。
  J顿了顿说,行吧。
  海泠非常意外,她还以为他会坚持到底,坚决不答应——没想到这么快就松口了。
  海泠说你今天很高兴吗?
  J又笑了笑。他说,我走了这么远,等了这么久,这一次总该让我实现梦想了。
  海泠趁机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呀?然而J很精明地闭了嘴,不再说话。
  那边挂着照相机,戴着蛤蟆镜的小伙子过来兜揽生意了。海泠马上喊住他,她说帮我们拍一张吧。小伙子说行啊,不过照片是你过两天来我这儿拿呢,还是我给你寄过去?
  海泠想了想,就留了图书馆的地址,付了邮票钱。
  于是海泠和J站在故宫大门口,一个“嘿嘿”傻笑,一个微微咧嘴,一个的视线看着镜头,一个倒也是望向前方,但视线的终点不知落在了哪里。
  小伙子伸出手指倒计时三下,“咔嚓”。
  ——说到这里的时候,海泠停下,叹了口气。
  她说这大概是唯一一件能证明他真的来过的东西。
  然后两人就跟着队伍一起进门了。
  海泠小时候听过奶奶唱皇城里的故事,戏词里的皇城是个大圈圈,大圈圈里又套着一个黄圈圈。当时她想,什么圈圈套圈圈的,把皇帝说得好像夜市套圈的奖品似的。
  后来上了学,读了书,海泠觉得,像套圈的奖品的不是皇帝,是皇帝坐着的那把龙椅。
  套圈也不是套圈,是赌了自己的人头和一世荣华,拼了命地要钻进圈里。
  现在要进圈里就容易多了,只要花十块钱买张门票,再排上半来个小时的队,不管你是身份可疑的外国游客,还是带薪休假的乡下姑娘,想进就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巧夺天工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琼楼玉宇,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我说真的假的,不是很多地方不开放参观的吗?
  海泠说,我知道啊,但那个外国人不知道。
  或者说他知道,但他完全没放在心上。
  进门后,J直接无视了那些指向主流景点的路标,带着海泠走偏门,过曲桥,一路往东,目标明确。
  海泠看到越是往前,跟她们同行的游客越是稀少。她忍不住问,我们要去哪儿?
  J说,藏书阁。
  幸好,两人经过的地方虽然并不热门,但也还在开放参观的范围内;藏书阁也不是什么禁地,允许普通游客在外围参观。只是因为当时尚早,大部分游客还在沿着参观指南一站一站慢慢地看,还没走到这一处。
  两人绕过一堵白玉照壁,站在藏书阁门口的时候,方圆百米内,连人声都听不见。
  海泠说就是这儿?你要找的神灵是管藏书阁的吗?
  J说,她专门修补破损的书籍。
  这一位神灵名叫清墨,司掌书籍的修缮、清理,和保养。就像那些寻不得和夜游神一样,世间也有无数清墨;而与其他同名的神灵不同的是,住在皇城里的这一个,是清墨的主神。
  J说,上一次遇到她的时候,她正帮着整理一部丛书,是当时的皇帝下令编撰的,三百多名大臣主理,光是抄写就动用了三千多人。
  当时,创作和记录另有神灵掌管,清墨不能插手;但全靠有她,那些被天灾人祸损坏的旧书,才能作为珍贵的资料得以重现人间。
  J说,她是从焚书坑儒的火光中诞生的,最见不得书籍被损毁。
  海泠说,那她在哪儿?怎么叫她出来?
  J愣了一下。
  他说这藏书阁是为了那部丛书专门兴建的,我想……我想她应该在这里吧?
  海泠也愣了,然后忍住了一句嘲讽。
  她转头看看面前的宫殿,二层建筑,典雅素净,檐上覆着碧绿的琉璃瓦,五列屋脊上落着仙人走兽。这栋小楼在主体金红的皇城里,安静得就像一丛竹林。
  竹林里只有风声。
  海泠又回头望望身后的照壁——汉白玉的墙面上,刻着十二生肖的浮雕,十二时序之神谁也没理她。
  海泠说现在怎么办?我们要走遍整个皇城找她?
  J说那只能这样了吧。
  海泠又忍住了一句嘲讽。
  她说你就这么确定,这位神灵就在皇城里吗?
  J说,这座城市里的神灵大多顽固又傲慢,自己认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何况对于清墨来说,住在这里是她的骄傲,她是不会随便放弃的。
  海泠说,那如果她不在了怎么办?
  J不说话了,直接低头朝前走。
  海泠闷了一肚子气。她以为他是有了十成把握,才带上她千里迢迢过来皇城,没想到他的把握,只限于“我想”“应该”的程度。
  前面的人已经快走远了,海泠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上去。然而她才迈了两步,照壁后面响起一个声音来。
  声音说,你们在找清墨?
  这声音听起来非常奇怪,说话的时候,还有“呼噜噜”的换气声。

  ☆、猫咪

  海泠说; 那个声音听起来又低又沉; 好像闷在石头后面。
  她说还“呼噜噜”“呼噜噜”的。
  我说这么可怕的吗,所以到底是啥东西?
  海泠说,一开始我也不知道。
  一听到那个声音; 她立刻停下来左右查看; 确定声音是从照壁的方向传来的。
  她绕到墙后去看了,谁也不在那儿。
  刚才过来的时候她没有太注意,现在仔细一看,她发现这白玉照壁上的生肖浮雕; 似乎与其他地方常见的生肖造型不太一样。
  十二种动物被依次拢在十二个圆里,身边环绕着祥云瑞气,姿态各异; 栩栩如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翘首望着东方,就像在朝拜太阳。
  海泠发现只有鸡的眼睛是金色的,其余的十二支都瞪着白玉眼珠,目无神采。她想; 可能因为今年是鸡年; 所以特地点的金漆吧?
  那个声音又响起来了——“你们是在找那个磨磨唧唧的女人吗?”
  一个词一个词,拖长了音调; 好像是一个漏气的口袋在说话。
  海泠不知道该看向哪一边,她就望着照壁说,是啊,你认识她?
  前面的J停下脚步,转身折回来了。
  那个声音“呼噜噜”地笑了声; 说这座皇城里,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他说皇帝小时候在御座底下藏了个蛐蛐儿笼子,这事除了他自己,就只有我知道——连几百年前,那些把皇城翻了个底朝天的洋人都不知道。
  他说,更别提那个女人和我做了几百年的邻居,她在哪儿,我会不知道?
  J也走到照壁前了。他说,你是谁?
  照壁后渗出一个小小的影子,像墙对面有人打翻了一杯洗笔水。
  影子说,你的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
  J说,只要记得重要的东西就行了,会被我忘记的事,说明本来就不重要。
  海泠想起每次有几天不见,J总是会对自己露出“这是谁”的表情——有点不太开心。
  J说,她在哪儿?
  他好像已经不准备探究“不重要”的人物的身份了。
  地上的影子动了动,好像有什么东西甩了一下尾巴。影子说,我好久没有吃过梁记的玫瑰饼了。
  海泠有些摸不着头脑。J倒是笑了笑,他说,就要玫瑰饼?
  影子说,要是能再来点儿别的,那就更好了。
  我说妈耶,真不愧是皇宫里的神仙,要办事先送礼——那你们去给他买玫瑰饼了吗?
  海泠说,当然买了。
  不止玫瑰饼,她和J在皇城附近找了一家梁记的分店,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从上午排到下午。
  排队的时候,前后两位大爷看二人都是游客,J又是个金发碧眼的,就口若悬河地给他们讲起故事来了。他们说梁记祖上给皇室供过点心,在宫里都是出了名的,别说那些旁支的王爷公主逢年过节请客做寿,要差人来梁记拎上几盒酥饼方糕萨其马;就是太后她老人家犯起馋来,也指名过梁记的师傅,非要吃人家做的银丝卷。
  他们说,梁记的祖师爷,规矩多得不得了,什么时辰发面,什么时辰洒扫这些都有讲究;别说手艺秘方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种行业默认的规矩,就是招个打杂的小工,他也不收外地人,不收外姓人,不收去别家做过事的人,不收和自己儿子孙子一个属相的人——哪怕这些条件全符合了,他还得细细摸了你手上胳膊上的骨头,觉得合意才收。
  他们说当年这京城里,也就梁记这儿,宫里的太监出来替小主们买个饼,还得跟着老百姓一块儿排队,卖完了就没了,不做,不给面子——要是强抢,老师傅直接跑出来摔盒子,谁也别想吃。
  我说这么厉害啊?那一定很好吃了?
  海泠说,好像是挺好吃的。
  我说“好像”是什么意思?好不好吃还有“好像”的吗?
  海泠说,那天他们排了两小时的队,终于排进店里,然后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