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过世,得叫‘走了’,或是‘往好处去了’
成人生了病,或是摔断了胳膊腿,前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口中都要称呼那个生病受伤的人‘犯了痛心’。
算命瞎子给人推延命数,命理中显示有几回‘劫难’,同样也是称要犯几回‘痛心’。
而小孩子生病,则叫‘做狗’。
倘若当着孩子的面夸她身体好,不生病,那孩子可能很快就要生病了。
杨若晴不知道这些,到底是巧合呢,还是啥。
总之,此刻骆风棠提醒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肆夸赞这些,杨若晴接受了这个提醒。
她不是一个怪力乱神的人,但有些传统有些忌讳,大家都遵从,自己自然也要注意一点。
于是,她赶紧转移了话题,“咱在屋里也耽误了很久,你娘跟我五婶她们去挖野菜,估摸着也快要回来了吧?”
“差不多。”骆风棠道。
杨若晴道:“走,咱一块儿去前院吧,我抱宝宝,你把带回来的礼品全带上,咱一块去我娘家吃夜饭。”
京城水俣病的事儿,杨若晴等在回来的路上就已商量好了,不跟家里这边的亲戚朋友多提。
若是问起,也就淡淡带过,被皇帝召见这事,更不能提。
为啥?
因为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关于王子,关于内阁大学士,关于镇国公府,
甚至还关于黑莲教。
不管在京城做了什么事,回到长坪村,杨若晴和骆风棠都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安安稳稳的做个普通的村民,跟亲人们在一起为农忙而耕种,为亲戚间这些人情往来的事而忙活。
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庄户人,孝敬彼此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孩子。
洗衣,做饭,在村里串门。
开学堂,做生意,把小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
隔壁杨华忠家的院子里。
孙氏,大孙氏还有杨若兰都在那里热火朝天的准备着夜里的饭菜。
杨若晴也过来了。
“晴儿,你坐了那么远的车,累坏了,去坐着歇息啊!”孙氏道。
杨若晴摇头:“昨晚在县城歇好了,不累呢。”
大孙氏笑:“就算累啊,这会子也是舍不得去睡的。”
“为啥?”孙氏不解。
大孙氏道:“我最了解我家晴儿,她呀,就喜欢听咱在灶房聊天说地。”
杨若晴笑着点点头:“还是大舅妈了解我,这一个多月没跟你们在一块儿烧饭,拉家常,浑身不自在。”
杨若兰走了过来,递过来一张围裙。
“你要真心想待,就把这围裙系上吧,莫弄脏了衣裳。”杨若兰道。
杨若晴对杨若兰笑了笑,接过了围裙围在腰间。
“娘,夜里烧些啥菜呀?我来帮你们挑拣。”她凑到了孙氏这边。
孙氏站在小窗口下的一张长桌边上,长桌上摆着一溜儿的菜篮子和篾竹编制的小篓子小竹筐啥的。
里面,装着这个时节的蔬菜瓜果。
“娘,这些都是咱自家菜园子里出的吧?”杨若晴打量着面前的食材问。
孙氏点头,道:“今年从目前来看,雨水还不错,菜园子里的菜啊长势讨喜呢。”
“不仅能供学堂的学生们吃,剩下的咱自家也够,用不着跟往年那样去镇上买素菜了。”孙氏道。
杨若晴勾唇一笑,最喜欢吃这种农家小炒菜了。
清新爽口,绿色,无公害。
既不含激素,又非转基因,放心大胆的吃。
“晴儿啊,你看今个这鸡咋弄?”孙氏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杨若晴扭头一看,孙氏手里已拎着一只扒光了毛的大母鸡。
杨若晴道:“夜里大概有几桌饭呀?”
孙氏想了下,“你嘎公一家,你骆大伯他们,你姑,还有你爷他们全都要请过来,男女分桌,估摸着有满满两桌。”
第1932章 讨喜()
杨若晴道:“这母鸡够大,能做成两份地锅鸡。”
“地锅鸡?”孙氏讶了下。
大孙氏和杨若兰也都投来诧异的目光。
杨若晴怔了下,方才想起这倒菜她们没见过。
自己上辈子吃过很多,但还没有在酒楼推广,估计是当时想菜名儿的时候搞忘记了。
这回去京城,无意中看到有人把饼去沾着鸡汤吃,突然就想起来自己漏过了一道名菜。
“对呀,就是地锅鸡,是我这回去京城学会的一道菜呢,等会我就来弄一弄!”杨若晴摩拳擦掌道。
拓跋娴和鲍素云她们回来了,采摘了这个季节最新鲜的野菜。
杨若晴简直如获至宝啊,麻利的将这些野菜揉去了酸涩的汁水,在锅里滚了一遍后,再舀了些麦子粉揉做成野菜粑。
等到天色擦黑,前院堂屋的烛火点得如同白昼,后院灶房里的饭菜也做好了。
各种香味儿纠缠在一块儿,这后院,以灶房为中心点,顿时就成了人间天堂啊。
但凡靠近一些,定力再深的人嗅到这香味儿,馋虫全都要被勾出来。
“哎呀,这是啥菜呀?咋这么香啊?好些时日没嗅过这么香的菜了。”
来后院帮忙端菜的杨华忠忍不住打听。
孙氏道:“你闺女,刚到家也不歇一会,急着要给咱露一手呢。”
杨华忠顿时笑了,“原来是我闺女做的啊,我就说嘛!”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孙氏故意拉下脸来,“啥意思啊?我做的菜,就这么不讨喜?别忘了你可是吃了十几年的啊,这会子突然就挑剔啦?”
杨华忠听到这话,后知后觉的懂了。
汉子立马尴尬了,赔着笑脸凑了过来:“晴儿娘,我、我不是那意思,我,我是想说”
看着他这副憋红了的脸,越急越说不出话来的样子,孙氏再也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
“你呀你,我故意逗你的,这都看不出来?”孙氏问。
“啊?”杨华忠一脸懵懂。
孙氏又道:“晴儿是啥人?那是咱闺女,”
“咱闺女做的菜比我做的好,我高兴都来不及呢,咋会妒忌?你呀你,就瞎想,让我说你啥好?”
听完孙氏这番话,杨华忠终于回过神来。
汉子憨憨的笑了。
“嘿嘿,吓我一头的汗。”他道。
“你傻。”孙氏嗔了杨华忠一眼。
杨华忠更加高兴了,还想说点啥,一道尖锐响亮的声音插了进来。
“哎哟,三哥三嫂躲这儿说悄悄话呢?”
杨华忠和孙氏扭头一看,是刘氏,正从后院茅厕那边过来,手里端着裤子。
看到刘氏笑得贼贱贱的样子,孙氏顿感头大。
“没说啥。”她道。
刘氏来到这二人跟前,围着他们两个转了一圈,挤眉弄眼的笑。
孙氏更加尴尬了,站在原地,红了脸。
杨华忠也站不住了,“我先进去端菜了。”
撂下这话,汉子一头扎进了灶房。
孙氏也要进去,被刘氏拉住。
“三嫂,跟我说说,你跟三哥说啥私密话呢?脸红成这样,你们感情还真是好呀!”刘氏道。
孙氏笑得更加尴尬。
“都老夫老妻了,能说啥呀,四弟妹你就甭拿我取笑了。”她道。
刘氏还是不撒手,这时,刚好杨若晴从灶房里出来了。
“娘,四婶,你们在做啥呢?要开饭啦!”
她来到了二人跟前,道。
孙氏如蒙大赦,赶紧挣脱开刘氏的手,掉头进了灶房。
看着孙氏匆匆的脚步,还有那红着的脸,杨若晴诧了下。
刘氏凑到了杨若晴跟前,扯了扯杨若晴的袖子:“你爹你娘在这说私密话,被我撞见了不好意思呢,呵呵呵”
杨若晴转过身来,差点跟刘氏的脸贴到一块。
她赶紧往后退了一步。
刘氏挤眉弄眼,一副发现了新大陆的样子。
“你说你爹娘在这说啥来着呢?你娘脸都红了,啧啧,想不到他们做嘎公嘎婆的人了,还能这么好,稀奇”刘氏又道。
一双眼睛,灼灼的,里面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
看到刘氏这副样子,又想起方才孙氏的举动,杨若晴似乎猜到了什么。
“四婶,你要八卦,就八卦别人去,少拿我爹娘做料子。”杨若晴道。
“我爹老实,我娘端庄,年少的夫妻,老了的伙伴,他们感情好,天经地义,也是我们做儿女的乐意看到的,你就别再瞎琢磨了,多事!”
杨若晴毫不客气的跟刘氏把话抖清楚。
刘氏啥脾性,她知道。
你不抖清楚,不警告,到时候她一个人瞎琢磨不算,逮住一个人就会问,一起揣测。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本来或许杨华忠和孙氏只是说了句俏皮话。
到时候经过刘氏的脑补和众人的加工,搞不好就要变味儿了。
听到杨若晴的警告,刘氏有点讪讪的。
“哎呀,四婶我又没啥恶意,就随口问问呗。”她道。
这时,杨华忠端着一托盘香喷喷,热腾腾的菜出来了。
刘氏的注意力顿时被美食给牵引去了,用力嗅了几口这香味儿,“那啥,我去帮忙开饭了啊,回聊回聊。”
却被杨若晴拦住。
杨若晴蹙着眉头打量了刘氏一眼,“四婶你咋一身的茅坑味儿?”
刘氏咧嘴一笑:“那啥,方才去拉了一泡屎呢!这天气渐渐热了,难免带点味儿,扇几下就好啦!”
她说着,抬起袖子往那扇了几下。
杨若晴往后退了一步,抬手捂住口鼻。
“别扇了别扇了,你赶紧去后院水井那好好洗洗吧,等味儿消了再过来吃饭,不然臭一堂屋,闹得大家都没胃口!”
刘氏赖在原地不想去,杨若晴眼睛突然瞪了起来。
刘氏没辙,“好吧好吧,真是瞎讲究!”
她嘟囔着,不情不愿的去了后院。
望着她跑开的背影,杨若晴暗暗摇头。
四叔在镇上打理酒楼,忙成了狗,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刘氏在家里,闲得发霉,拿着四叔挣来的辛苦钱,也不晓得为将来打算,有多少钱全都买了吃的,扯了衣裳。
吃饱喝足就到处去八卦,嚼舌根子,搬弄是非。
真是不消停。
幸好,现在只是搬弄是非,没再跟村里别的男人瞎搞,没再给四叔戴绿帽子了。
哎,娶妻娶贤,古人诚不欺我也!
第1933章 吊儿郎当()
各种荤素菜肴凉拌小吃,粉墨登场。
既具备了酒楼里的精致美观,口味和份量,又迎合了庄户人家的需求。
今夜的主打菜,是地锅鸡。
当小火炉子上文火加热的小铁锅的盖子揭开的一瞬间,鸡肉的香味儿,跟野菜粑特有的清新融合在一块儿。
让人有种迫不及待想要抓筷子的冲动。
杨若晴留意了下,就连平时上了菜,头一件事就是喝酒的老杨头。
这会子竟然第一个抓起筷子夹了一块野菜饼在那吃。
大口大口的咀嚼着,吃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
“这野菜饼做的真好,老头子我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野菜饼。”
老杨头大赞。
边上,王洪全笑着道:“野菜饼不稀奇,咱庄户人家最不缺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