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在按照殿下的计划进行着,那敖胥对九儿言听计从,对于九儿的要求,从不违逆。”
“很好,关于黑河龙宫的情况,打听清楚了吗?”宫璃微微点头,转而问道。
“已经打听清楚了,黑河龙宫是九州西海方圆百万里主宰,宫主为黑河龙王敖顺,本体乃是中级神兽黑龙,他生有九子,其八子敖胥并不得宠,因为敖胥的血脉并不纯净,本体仅为下级神兽墨蟠,故而黑河龙王让他来统治九州,他对黑河龙王心中有怨,才会让九儿轻易得逞,如今他麾下也只有化神境修妖者六人,法相境修妖者一人,而他本人不过婴变境初期而已。”
“你先回去继续控制他,凡与我军交战的将领,表现突出者全部以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为由调回朝歌,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兵临朝歌城下,这一路上不希望看到任何强力的阻拦,明白吗?”宫璃转过身来,乌黑的双眸直视着九儿,沉声说道。
“九儿明白,九儿告退。”九儿站起身来,再次躬身行礼,然后飘然退去。
九儿走后,一个身穿紫色狐裘大袄的老妪悄然出现在宫璃身后,她看着宫璃孤独的背影,轻轻一叹,道:
“殿下,你这是何苦呢,这凡尘俗世本就不属于你我,就算你称霸了天下,统治了九州,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该放手时就放手吧,何必如此执着于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呢。”
宫璃重新转过身去,微微摇头道:
“婆婆,当初你把我送到西楚皇宫,让我感受父母之爱,天伦之乐,父王母后都对我疼爱有加,他们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重现昔日大楚的辉煌,既然如此,我愿意花费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来完成父王的遗愿,这并非什么无意义的事。”
老妪走到宫璃身前,替她整理了一下长袍,无奈叹道:
“好吧,那我也只能尽全力帮助殿下早日完成西楚先帝的遗愿了,蜀山妖族金丹境以上修妖者共计六十三人,殿下随时可以调用。”
“谢谢婆婆。”宫璃抓住老妪的双手,眼神之中露出一丝罕见的女儿柔情。
此时,一席紫衣的少女从远处走来,对宫璃躬身道:
“殿下,南宫先生求见。”
“请他过来吧。”宫璃眼中的柔情一闪而逝,瞬间恢复了高高在上的冷漠和威严。
很快,一席青衣的南宫辞走了过来,他先是朝着紫色狐裘的老妪躬身行礼,随后才对宫璃说道:
“陛下,西征大军已深入瀚州两千余里,共占据殷商城池五十七座,是否继续推进,还是暂停休整?”
“南宫先生辛苦了,不知大秦那边进攻大胤近况如何?”宫璃微微点了点头,并未直接回答南宫辞的问题,转而问道。
南宫辞显然是早已打探清楚,没有任何迟疑的说道:
“大秦东征大军已占据宁州八分之一的疆域,近日更是攻下了扶风城,覆灭了一等军侯魏乘风麾下全军,不久前他们也停止了征伐的脚步,在扶风城暂为休整,只是根据密报,大胤北方神武侯或许已经被秦皇策反,而如今神武侯聚师三百余万,揭竿起义,势不可挡,众多诸侯纷纷往投,极有可能成为推翻大胤的最强力量,若大秦有此人相助,覆灭大胤恐怕不出半年。”
“按照他的性格,既然他选择御驾亲征,就必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在短时间内平定宁州,那么显然神武侯已经是他的人,看来大胤的覆灭已经要不了多久了。”听到南宫辞上报的信息之后,宫璃若有所思的说道。
“殿下,那秦皇想要覆灭大胤,恐怕没那么容易。”此时,旁边的老妪突然开口。
“婆婆是说那个夺舍了项鞅的修魔者?”宫璃转头看向老妪,如此问道。
老妪微微点头,说道:
“那修魔者已有法相境后期修为,只是不知什么缘故毁了肉身,这才夺舍了项鞅,但他的实力依旧不可小觑,秦皇麾下虽有葬剑山鼎力相助,但据老身所知,跟随在秦皇身边的最强者不过就是那凌云子,也就法相境初期的修为,恐怕很难杀死那修魔者,只要那修魔者不死,要灭大胤就没那么容易。”
“或许吧。”听到老妪的话,宫璃点了点头,如果真如老妪所说,那夺舍项鞅的修魔者这么强大,那昊天一时半会儿恐怕还真拿他没有办法,只要项鞅不死,他就依然可以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昊天就依然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踏入帝都神阙城。
而此时此刻,宫璃等人并不知道的是,凌云子已经带着昊天从葬剑山回到了九州大地,一场针对项鞅的斩杀计划,即将展开。
以刑天剑阵的威力,要杀项鞅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如何将他引入剑阵之中,却是个最大的问题,夺舍项鞅的修魔者绝对不是傻子,一个修炼到法相境后期的老家伙,心思必然极其缜密,不是那么容易进入圈套的,因此昊天需要仔细谋划一下引君入瓮的计策。
wxi7
第九十四章:灞水河畔()
第九十四章:灞水河畔
正如昊天所预想的那样,大胤皇朝自从神武侯揭竿而起之后,各路诸侯纷纷效仿,拥兵自立,割据称王,不过自从项鞅册封东方侯为东方王之后,在东方王的大力打压之下,这些诸侯要么形成联盟,要么重新归顺朝廷,原本群雄并起的局面,很快便分成了四个很明显的阵营。
一个是以神武侯为首的北盟,一个是以镇国侯为首的南盟,再一个是以渤海王为首的渤海国,剩下的便是以项鞅和东方王为首的大胤朝廷,神武侯麾下如今已聚集诸侯不下三十人,共聚军队超六百万,他身为帝国曾经最具威望的一等军侯之一,日前又成功渡过天劫,踏入金丹之境,尽管在这个众仙降临的时代,渡过天劫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但依旧还是让他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因此也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北方主宰。
镇国侯也是七位一等军侯之一,他为人宽厚,最为仗义,素有贤名,再加上麾下拥有三十万龙虎铁骑和三十万镇国军,实力强大,因此当他广发檄文征讨朝廷妖孽之时,周边诸侯自然是云集响应,南方众多诸侯都聚在他的麾下,听其号令,如今已有不下二十位诸侯加入南盟,共计军队也超过了四百万。
至于渤海王,他本是世袭罔替的渤海侯,渤海之地,位于宁州东南,一面与越州接壤,一面靠近云州,另外一面则是临海,由于太过偏远,朝廷鞭长莫及,导致渤海侯日渐壮大,一个二等军侯,竟然征召了百万大军,以前有各方诸侯相互制衡,再加上渤海侯韬光养晦,倒是没有人太过注意到他,然而如今天下大乱,他便再也失去了隐忍的耐心,直接自立为王,自成一国了,他的麾下也聚集了十多位诸侯,军队也达到了四百万左右。
剩下的朝廷大军由东方王统领,尽管项鞅已被证实为妖魔附体,但是当他赐封东方侯为东方王之后,在东方王的大力辅佐之下,依旧有超过八十位诸侯选择归顺朝廷,毕竟明面上他们才是大胤的正统,其他人无论打着怎样的旗号都是造反,哪怕明知道项鞅已经被妖魔附体,但他手中依然掌握着大胤朝局,而且如今的项鞅实力强大,他也并非一味的滥杀朝臣,再加上他打破大胤数千年来的先例,赐予了东方侯王爵的封号,封王是大胤诸侯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选择归顺朝廷或许就能实现梦想,他们当然选择站在朝廷一方。
现在的大胤除了这四大阵营之外,大秦东征也占据了一方天地,在他们的事先谋划之下,大胤也有二十多位诸侯投入秦皇麾下,然而他们毕竟是外来者身份,尽管秦皇如今的威望在九州大地如日中天,他也是最有机会打败大胤皇朝的人,但绝大多数诸侯都不愿意背负叛国的罪名,因此选择投入大秦的诸侯始终只在少数。
大胤天册四十一年腊月廿九,年关将至,本应该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但大胤境内却是一片肃杀之气,项鞅连下三道圣旨让神武侯和镇国侯入京请罪,却都遭到无视,至于给渤海王送去的圣旨,还在半道,据说连钦差都被山贼截杀了。
项鞅一怒之下让东方王率军征讨三路反贼,连虎视眈眈的大秦军队都置之不理,东方王分兵三路,分别阻击一路南下的北盟和挥师北上的南盟,他亲自带兵去镇压渤海王,毕竟渤海王已经公然自立,以国自居,若不镇压,那其余反贼就很难慑服。
这东方王不知什么缘故实力变得极为强大,而且他麾下还有一群远超涅槃境的死士,无论是攻城还是陷阵,几乎是所向披靡,他仅仅只带了两百万军队,在渤海国边境迎战渤海王四百万大军,此战,东方王于万军之中亲手将渤海王斩杀,悬其首级于大纛之上,他扛纛杀入渤海大军,一人便砍下敌军一万首级,令人惊骇。
而后,渤海大军全军溃败,除了逃走部分之外,其余皆降,东方王将超过两百万的降军聚集在一个山坳之中,全部坑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震惊天下!
渤海一战,令大胤诸侯闻风丧胆,东方王人屠之名更是传遍九州,南北联盟暗中已然开始松动,很多诸侯都心生怯意,有些已经暗中上表朝廷,愿意投降请罪,甚至南盟之中有人不惜冒险想要杀了镇国侯作为投名状,不过最终事情败露,反而被杀,但也因此让南盟内部产生分裂,主战与主降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北盟虽然在神武侯的镇压之下还算平静,但私底下有多少人产生异心,谁也无从得知,但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北盟,绝对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团结一致了。
大秦东征军自从占领了扶风城后便停止了征伐,整整月余的时间未曾动兵,人们都以为他们远途征战,国力不支,或则是后方不稳,需要足够的时间去镇压和管理,毕竟他们一口气占据了大胤八分之一的疆土,可不是那么容易统治的。
大胤天册四十一年腊月三十,除夕之夜,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悄然而至,就在这一天,大秦皇帝昊天,于神阙城外,灞水河畔,邀战大胤皇帝项鞅。
这个消息如同暴雪一般瞬间席卷九州,无数修士纷纷赶往大胤,他们都想要亲眼目睹这惊天之战,尽管他们很清楚如今的秦皇不过才灵胎之境,而夺舍项鞅的修士至少已是法相境的强者,但是,既然秦皇胆敢主动邀战,必然会有一定的把握,他身后可是有一座修仙宗门在暗中支持的,所以这必将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斗。
大胤皇宫之中,当项鞅听到昊天邀战的消息时,忍不住仰天大笑,或许他知道昊天肯定有隐藏的手段想要杀他,但是他又有何惧之?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家伙,就妄图跟他斗法,未免有些太愚蠢了一点,底牌?谁没有?
“或许,老祖我可以换上一具更好的身体了,二十多岁的灵胎境修士,放在无边海域也算得上是天之骄子了吧,还真是天助我也,磔磔磔……”
wxi7
第九十五章:上钩()
第九十五章:上钩
是夜,暴雪如瀑,寒风刺骨。
灞水之上,却是风平浪静,只因江面已经结起了一层厚厚的冰层,江水两岸,人声鼎沸,人山人海,他们大多都是普通武者,得知秦皇昊天在此邀战大胤皇帝项鞅,都想来一睹秦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