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盛宠涟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衣人里头有年纪大的,已经频频点头,清河王妃当年出嫁的派头,便是连公主出嫁,虽是表面上比清河王妃风光,内里上也及不上清河王妃嫁妆的十分之一,京中整整二十年,都无人超越。

    “我外家本是江南望族,生意根基也全在江南,我母妃的嫁妆铺子也有一部分是在江南的,若是你们愿意放了我,我即刻给你们信物,你们派人去江南取钱,钱财到手再放我也不迟。”程君临强迫自己尽量真诚平稳的说出这番话,实际上三九的天儿里,身上的皮袄已经被汗水浸了个透。

    那带头人明显的心动了,这次任务折了不少兄弟,出任务时给的银子便已经很可观,若是此刻得了十倍的银子,兄弟几个洗手不干日后也定然衣食无忧了,更何况……不过就是让这清河王府世子多活个两天……待到拿了银子,再将人一次性解决,也不是不可。

    带头人咧嘴一笑,目光打量着程君临:“倒也不是不行……”

    他身后一人面色立时就不好起来,眼中闪过凌厉之色,抓住领头人的手,大喊道:“你怎的不将信义?当初谈好的价钱,你们这时反悔,主子可不会轻饶了你们!”

    程君临耳朵动了动,这是此人第一次开口说话,他一只默默站在队伍的最末端,若不是急了,想也不会开口,这人的嗓音辨识度极低,但程君临还是听出,这人说话,他以前听过,只是何时听过,此刻却想不起来。

    那领头人思量再三,看向程君临的贪婪目光终究是弱了下去“小子,不是老子不帮你,只是老子不能坏了道上规矩,否则就是有命拿了你的钱财,也没命去花了……别怕,老子这一行干了十多年,保证一刀子下去,让你连疼都感觉不到……”

    说着,这十几人齐齐动手,一柄长剑从耳边堪堪划过,程君临一个转身,从地上滚到另一侧,对着一个黑衣人一件毙命。

    初时还能应付,渐渐的就有些体力不支,再怎么在军营中摸爬滚打,此刻到底只有一个人,正当一柄剑从他身后刺过来,一声狼啸,伴随着牙齿撕裂皮肉的声音,在他耳边乍起。

    二十几头雪狼,由一头灰狼带领这将他围成了一个圈儿,任是程君临再怎么想,也想不到最后竟是一群狼将他救了,雪狼们虎视眈眈,黑衣人也都身经百战,两房对峙,谁都不愿先动,程君临此刻就在狼群之中,甚至能听到狼群的低吼声,一触即发。

    终于,狼群先动了,体重快到两百斤的雪狼飞速的扑向其中一人,还没等人反映过来,就咬着那人的脖子将人咬断了气儿。

    程君临这几年生活在军营,见过许多的死人,却没有一次,叫他这样的难受,这片林子里,死伤无数,尸横遍野,人的尸体,狼的尸体,将地上的白雪,染的通红……

    最终,那十几个黑衣人……一个不剩。

    程君临艰难起身,走到不远处的树洞旁,将涟漪从里头小心的抱出来,即便裹着两个斗篷,小姑娘还是在不停的打摆子。灰狼也跟了过来,同样跟过来的还有后头的十几只雪狼,程君临眼睛一热,差点落下泪来,想不到十多年前结下的善缘,竟换来了如今的结局。

    又有马匹声传来,狼群瞬间束起耳朵,随时准备作战的绷直身子,那马匹声很快靠近,一个将领摸样的人见着狼群僵了一下,又看见了狼群中的程君临,下马,行礼:“世子,属下是太子府刘铮,”

    灰狼仰天长啸一声,剩下的十几头雪狼应声长啸,一声一声,此起彼伏……十几头狼,很快消失在雪地深处……

    跟随太子府侍卫随后而来的是侯府和清河王府的人,纪元山亲自跑了一趟,待看见程君临怀中抱着的人儿是眼前差点一黑,颤巍巍的从程君临怀里接过女儿,小姑娘烧的脸通红通红的,眼睛紧紧闭着,皱着眉头,极难受的样子。

    程君临松开涟漪的一刹那,程君临只觉得眼前一黑,血腥味上涌,整个人就没了意识。众人这才发现他受了伤,胸口中了一剑,一直在流血,刚刚不过是在硬撑。

    涟漪回家之后依旧昏迷不醒,硬灌了几回药全都吐了出来,口中絮絮叨叨的全是儿时的事,她其实有些分不清这辈子还是上辈子,脑海中全是娘亲不肯亲近她时的样子,整个人全都化身为那个四岁的小姑娘,一声一声的胡话,全都是控诉娘亲不喜欢她,有时候闭着眼睛抽泣,任是谁说什么都没有用,唯有叶梓娘轻轻拍她两下,哄她两句,很快就能安静下来。

    叶梓娘更加心痛,她此刻才知道自己带给女儿的伤痛究竟有多深,原以为不过三四岁的小孩儿,人又呆呆傻傻的,哪里还能记住那许多事?却不曾想,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被她记在了心里。

    叶梓娘轻抚着孩子的发,稍硬的发质和自己的一点儿都不像,几个孩子里头,全都是叶家人的模样,唯她长的像足了纪家人。怀她的时候夫君在外头办事受了伤,整个人剩下半条命,一直昏迷不醒,老太太硬是选了人家娶了姨娘给他冲了喜,也是巧了,冲喜的第二天他就醒过来,虽然张姨娘自从纳进来纪元山连碰也没碰过,叶梓娘还是不知道为这事同他闹了多少别扭。

第51章 眼见未必就为实() 
与纪元山闹别扭还不算,又叫她看见纪苏谚自残的样子,小刀在胳膊上割出一道道血色的划痕,叶梓娘一口气上不来,动了胎气,整个人撅了过去。

    她这回是真个儿怒了,才八岁大点儿的孩子,又一向懂事守礼,她再怎么去想,也想不出儿子为何会是如此,矛头全都指向张姨娘,细条条的样子,弱不禁风的,腰肢掐的细细的,一双眼睛目光流转间全是婀娜多情的样子,一身月白色的长裙,一个月里有半个月都是这样的打扮,从她来了大房一切就全都变了,连儿子都变成自己不了解的样子。

    拘了她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不许出来,却能听见日日琴声不断,从小院里飘出的琴音,如泣如诉,悠远绵长……这琴弹的也当真是好,若不是她成了丈夫的妾室,凭着这样的琴艺与才情,叶梓娘当真愿意与她结交的。

    叶梓娘六个月的身孕时,纪元山奉命去天津办差,时间久了,再加上纪元山不在家,叶梓娘也不十分拘着张姨娘了,她平日里也有走动,大房与二房只隔了一道院门,叶梓娘又是在吃穿用度上不会克扣人的,张姨娘手里头也有些积蓄,偶尔去厨房要上两桌席面,请了二房的姨娘来吃宴弹琴,叶梓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张姨娘嫁过来的时候说是十四岁,其实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也不知怎么做到的,为了嫁人,报了个虚假的岁数,若不是派去伺候的嬷嬷说她葵水未至,未长成人,叶梓娘也不会注意到这点,细细拷问了张姨娘带来的丫头,才知这岁数竟是假的。

    这事才没过几天,转天就就听人传大少爷对这张姨娘很不一般呢,两人是差不多情窦初开的年纪,侯爷又不在家,这张姨娘日日在院中弹琴,不是弹给大少爷听,又是弹给谁听呢?

    叶梓娘气的摔了一盏茶碗,这消息,无论是谁传出去的,绝对都不安好心,儿子看上老子的女人,这是违了人伦的,只是不知,这是儿子也有此意,还是外人空穴来风,气恨道:“把大少爷给我叫过来!”

    纪苏墨来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只觉得上房的气氛与平日不同,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娘亲是为何生气,只觉得娘亲沉着一张面孔十分怕人,跟着屋里的丫头使眼色,叫人赶紧请了谚哥儿,靖姐儿过来。

    叶梓娘看着对情/事一向懵懂的儿子,训斥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这个儿子她最是知道,看着人高马大的,却最是孩子心性,还没问话就挥挥手叫他下去了,想了想又派人去将张姨娘训斥一番,将琴也收了,不许再弹,不管这件事情她委屈与否,但事情总是因她而起。

    看着大哥垂头丧气的样子,纪苏谚出声安慰:“不过就是别有用心的人瞎传的,也值当你闹心一回。”

    纪苏墨搭耸着眼皮,看向弟弟:“我连那张姨娘的面都没见过,惟一一次有交集还是在院子里头远远见过一次她的背影,竟也能被别人传成这样,可见平日里我们听的,看的,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了。”

    两人在湖边坐着,纪苏谚想着这辈子张姨娘再也翻不出什么波浪,笑了。

    上一世那张姨娘也是如此,日日做了愁肠百转的样子,日日去与娘亲请安,父亲还没怎么样呢,倒让娘亲先可怜了她,可怜她一身的才华,可怜她身为官家女,却要被父母逼迫给人做妾。娘亲硬逼着父亲去宠幸她,只是当真去宠幸了自个儿心里又难受,郁结于心,身体一日比一日更弱,。

    这辈子却再也不会有那样的状况,那张姨娘才过门母亲厌了她,凭他是孙悟空,只要自己还在,也翻不过那五指山去。

    纪苏墨眼儿一斜竟看见他在笑,怒气哼哼的竖起眼睛撇了他一下:“你个老头子又笑什么?”

    纪苏谚看着哥哥,比自己高了半头还多,穿了竹青色的袍子,长眉星目,脸上笑意正浓,还是同从前一般模样,他那句“老头子”才出口,纪苏谚眼圈就红了,抬起脑袋吸吸鼻子,将头转向另一侧,对着柱子开口:“没什么。”

    涟漪从回到家就一直处于昏睡状态,足足七天都没醒过来,连宫里头的御医都束手无策,叶梓娘日日握了女儿的手,只盼着女儿无事。

    涟漪始终安静的如婴儿般的睡着,没有一点回应。

    叶梓娘用帕子按按眼角,手一下一下抚着孩子的额头,烧已经退下来了,可人就是不醒,有了吞咽的动作,每顿药也能喝下大半碗。

    她不是不爱涟漪,只是太爱了,反而迷失在里头。涟漪生下来因是早产,胎里头带了不足之症,可怜才会吃奶的小娃娃,就已经学会喝药了,小手小脚都仿佛是透明的,头上的发呈现出稀稀疏疏的淡黄色,提前准备的百子被和涟漪一比显得十分巨大,那一身身用细葛布做好的柔软透气的小衣裳穿在涟漪身上像是小孩偷穿了大人的衣裳,夜里头啼哭不止,喝了乳娘的奶水就拉肚子,本来就瘦小,这一番折腾下来,孩子就差有进气儿没出气儿了。

    涟漪只有趴在娘亲怀里的时候才不会哭,熟悉的心跳和怀抱带给她安全感,叶梓娘就整宿整宿的抱着她,常常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肩膀都僵了,几个丫头赶忙给她揉肩捏胳膊然后开始准备侯府一天的银钱事宜。

    还是涟靖说乳母每天大鱼大肉吃的太油了,涟漪脾胃虚弱消化不了,厨房给乳母的膳食改的清淡一些,涟漪果然不闹肚子了。

    才出了百天,叶梓娘就去庙里给女儿求平安符,只盼着这孩子养的住,养的大。在庙里,叶梓娘遇到一位僧人,说她命不久矣,叶梓娘才要动怒,又听他说她有一月龄幼女,尚在襁褓,连家中诸事也说得事无巨细,叶梓娘此时被涟漪的体弱折腾得筋疲力尽,此刻只以为是遇到得道高人,十分信他。

    那僧人对叶梓娘说她命数已尽,此刻还在人间却是全靠幼女寿数活命,正巧涟漪成了“小傻子”,叶梓娘对那僧人说的话更是深信不疑,从庙里回来之后叶梓娘就不肯与女儿亲近了,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