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芽儿兜里揣着两块奶糖,迈着小方步,就往隔壁荷花家里走。不过虽说两家算是离的最近的,但乡下家家场院大的很,那时候又没有什么建筑规划,那是村民们相中哪块地方,只要是没主的跟村长一说,就可以随便盖,所以芽儿家离荷花家里也有几十米远。

    走到荷花家门口,透过大敞四开的大门,就见曹婶子正坐在小板凳上洗衣服。大敞四开的门,是这个年代乡下特有的标志,只要家里有人,大门就不会关着,永远是大敞四开的。不用敲门,在门口扯着嗓子喊一声,直接进去,就跟进自家一样自在。不像二十一世纪,门对门的邻居,一墙之隔住了几年十几年,最后连对方什么样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曹婶婶,荷花在家不,俺来找她玩呢”,芽儿也是老远的就开始扯着小嗓子喊。

    荷花娘听见芽儿的声音,还滴着水的手抚了抚垂下来的头发,笑着答道,“原来是小芽儿啊,芽儿咋没有去看起塘子啊。中午的时候胖丫头来家里叫荷花,说起塘子热闹的很,上午你也去了。这不刚吃过午饭,荷花这个野丫头就跟着她哥哥们跑出去了,说是跟你们一起看起塘子去”。

    听曹婶婶这么一说,芽儿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曹婶婶,俺奶奶说怕把脸给吹皴了,下午就没让俺去,说上午荷花去家里找俺玩来着,这不俺就过来了”。

    “可不是,这野丫头上午去你家找你玩,结果你不在家。荷花回来就跟婶婶闹腾了一顿,嫌婶婶上午不叫她去看起塘子了。这下,你们几个小丫头可是由没有凑到一块喽”。

    听曹婶婶这么一说,芽儿只好嘿嘿傻笑两声,等晚上的时候,荷花估计要找自己算账了,“曹婶婶,荷花不在家,那俺就先回去了”。

    “你这小丫头,你奶奶和你娘都在家呢,又不用你干啥活,着急回去干啥。来,坐下陪着婶婶说说话”,荷花娘站起来从厨房里搬出一个小板凳,放在自己旁边,让芽儿坐下。

    “要是俺家荷花跟你是的文文静静的,这么听话就好喽。这野丫头有时候比她哥哥还疯,整天的是不着家。平时家里就婶婶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芽儿就陪着婶婶说说话啊”,荷花娘手里洗着衣服,抬头看看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听自己说话的芽儿,感叹道。

    “俺奶奶说荷花那叫活泼,还叫俺跟着荷花姐姐学呢”,芽儿接着话头说道,她可是知道对于任何家长来说,自家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虽然有时候会唠叨几句。这不,荷花娘听芽儿这么一说,高兴的合不拢嘴。不大一会,一大一小两个女人(女童?)就聊的热火朝天的,从谁家的狗下了几个小狗崽,到中午吃什么饭,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倒是十分高兴。芽儿对于这种家长里短的聊天倒是并不反感,有时还觉得别样的温馨,只要不是道人是非,她都能听的津津有味。

    荷花娘手脚麻利,半个多钟头就把一盆子的衣服冲洗的干干净净。芽儿见状赶紧站起来,想帮着拧一拧衣服,冬天的衣服都厚实,要是不好好拧拧,五天、六天的不一定能干。

    “小芽儿赶紧坐着,婶婶那里用的上你帮忙,看你那小胳膊小腿的,婶婶怕一个使劲把你拧到当街去喽”,荷花娘摆摆手,示意不用芽儿帮忙。

    芽儿看看自己的依旧带着婴儿肥的小胖胳膊,不由的有点沮丧。原来每次在家帮着娘拧衣服是自家娘亲逗自己玩呢,怪不得每次娘亲都要先拧上一会再喊自己呢,还以为自己真的能帮上忙呢。芽儿这边还在想着,那边荷花娘已经把衣服抖的整整齐齐的晾在晾衣绳上了。

    “走,芽儿。婶婶衣服也洗完了,咱现在去你家坐坐去,还是人多热闹呢”,荷花娘晾完衣服回头进了屋子,手里拿了一只纳了一半的鞋底出来了。荷花娘把屋门随便一挂,大门也没有关,就带着芽儿去芽儿家做针线活去了。

    大冬天,几个婶婶、大娘的凑在一起,手里坐着针线活,拉着东家长西家短的,是乡下最常见的一幕,也是这些家庭主妇们联络感情的最好方式。其中纳鞋底是做的最多的针线活,因为整天的上山下地的,乡下人最费的就是鞋子。为了让鞋子更舒适更耐穿一些,一般的鞋底都有一厘米多厚,纳起来一点都不容易。不但要将约一厘米厚的鞋底穿透;而且每一针不过米粒大小;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排在鞋底。有时候针不能直接穿过厚厚的鞋底;就要用更大的针锥子扎个眼;再用针穿麻线过去,即使这样也不时的要用中指上戴的顶针将针顶过去。然后就是长长的一声嗤啦声,将麻线扯紧实,这才算纳完一针。长长的嗤啦纳鞋底声可以称得上是寒冬最动听的乐章了,因为这代表着这些勤劳的主妇们对家人最温暖最贴心的心意。

55 起鱼塘喽(四)() 
三大一小四个人坐在炕头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时间倒是过的很快。刚到傍晚的时候,曹婶婶就忙着回家准备晚饭去了。这边送走曹婶婶杜奶奶和杜妈也开始准备。这边杜妈用大灶做晚饭,杜奶奶就用小灶又熬了满满一小锅的姜汤。

    这边姜汤才刚刚烧开,那边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荷花特有的清脆女音也夹杂其中,看样子是起塘子的人回来了。

    “芽儿,你下午咋没有去看起塘子去呢。俺跟胖丫还特意找了你半天,最后还是问了大壮哥才知道你下午压根就没去”,荷花这小丫头两条小麻花辫甩着,倒是跑在芽儿的几个哥哥前面进了院子。

    “那你下午咋不在家等俺找你玩,俺下午还特意去你家找你玩呢,结果你不在家”,芽儿见荷花一副你怎么没有去的幽怨小表情,故意也用一副你怎么也没有在家的语气,回答荷花,就想看看这个容易被人引入牛角尖的小丫头怎么回答。

    果不其然,荷花听芽儿这么一说,一脸的纠结,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自己去塘子那边找芽儿,芽儿去家里找自己,是该怪自己没有在家等芽儿还是该怪芽儿没有去看起塘子呢,到底咋回事呢。

    纠结中的荷花被杜奶奶给灌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味道怪异的姜汤到了嘴里,荷花纠结的小脸立马变成皱巴的小苦脸,原来芽儿家的姜汤跟自家的一样难喝啊,荷花这小丫头立马把刚才的纠结扔到脑后,心里就想到了芽儿奶奶虽然做饭比自家娘做的好吃,但是做姜汤也是一样难喝啊。

    芽儿在旁边有点幸灾乐祸的看着荷花皱巴着小脸,不想喝又不敢不喝的咽下那碗味道怪异的姜汤,也没有注意到荷花快速转变的心里活动,不过要是知道了荷花此时心里的想法,芽儿估计也只能是哭笑不得了。

    “芽儿,起塘子可热闹了,俺跟胖丫约好了,明天还要去看呢,明天你去不”,喝完姜汤,荷花这丫头终于想起来自己来芽儿家最主要的目的是啥来了。

    芽儿见荷花姜汤喝的痛苦,自己想着能少喝一碗是一碗的,“我想去看看明天下午起大塘子呢,听五爷爷说要撒网呢,要不明天中午吃过午饭你来叫我吧”。

    “那就这么说定啦,明天中午吃过午饭俺就和胖丫一起来叫你,你可不能先走,来咱们拉钩”,荷花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伸出冻的红通通的小手指示意芽儿拉钩做保证。

    见荷花一脸认真,芽儿也只好伸出手指跟荷花拉钩盖章了,小孩子的话也是不能随便敷衍的。这边芽儿的几个哥哥也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喝下自己的那碗姜汤。几个人都是一口作气的喝下去,把嘴巴一摸,“你们俩个要跟着俺们去看分鱼去不,大人都去大队分鱼去了”。

    每年起塘子都要用两三天的时间,一般当天捞到的鱼都是当天分下去。虽说每次起塘子的时候一般都进了腊月,天气也冷的很,那些鱼放一夜也不怕坏,但是到底是不新鲜。通常,当天捞到的鱼当天大概都分下去,每家有多有少的,到了最后那天,都统一的补上,保证每家都能分的差不多。每次分鱼的时候,村子里的娃子们都围着看热闹,你相中这条,我相中那条的,恨不得当时就能吃进嘴里,好好的解解馋。

    芽儿和荷花想去凑热闹,但是又有点怕去,村子里的那帮男娃子爱看热闹,个个又野的很,肯定是又把那里给围得严严的,就凭她们两个的小身板,一般是挤不进去的,即使是挤了进去,也只能做夹心饼干,她俩还是不凑这个热闹了。

    荷花见芽儿答应明天跟自己一起去看起塘子,心里又开始着急想知道今天自家能分几斤鱼,恨不得今天晚上就能吃进肚子,“芽儿,俺想回家等着今天分到的鱼呢,俺先回去了。明天中午俺和胖丫来叫你,你可不要忘记哈”,说着竟是忍不住小跑着回家了,边跑还边回头冲着芽儿挥手,两条麻花辫随着跑动一摇一摆的,越发显得荷花淳朴、可爱。这个年代的孩子虽说没有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有趣的玩具,生活清贫但是却也同样的丰富多彩,童稚有趣。

    杜妈这边做好晚饭,那边爷几个浩浩荡荡的也回来了,几个皮小子提着旧水桶跑在最前面。

    “今天起的这两口塘子可是真不错,比去年能多一两百斤的鱼呢,这年头是越来越好喽。前些年,尤其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那两年,这塘子里别说几百斤的鱼,估计就是几斤鱼都找不出来”,换上干净衣服,喝着热腾腾的杂粮粥,就着杜奶奶腌的酸豆角,杜爷爷一脸的感叹。

    “那几年别说吃鱼,恨不得连草都吃,要不是后面山上的野菜野果子什么的,村子里说不定”,杜爷爷欲言又止,显然不想说下去。杜爹也是想起前几年的日子,是啊,前些年,别说吃肉,连吃野菜都填不饱肚子,一天两顿饭,顿顿只吃半饱,只要保证人饿不死就心满意足了。还好,这两年老天爷给面子,都风调雨顺的,这肚皮好歹是能填饱喽,过年的时候还能吃上两顿肉。

    家里几个大一点的小子对前几年天天饿肚子的事情倒是还有模糊的印象,听杜爷爷这么一说,条件反射似的,觉得本来就饿的不行的肚子是愈发的饿了,三口两口的一个饼子就进了肚子,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啊。满满一篮子的饼子,被受到刺激的小哥几个吃了将将有一半多,看的杜爹嘴角发抽,这几个小子是越来越能吃,都快赶上自己了。

    吃过晚饭,几个孩子被小叔叫到屋子里学习去了,杜奶奶收拾碗筷,杜妈就去拾掇水桶里的那些鱼。桶里的鱼大都是些七,八两,一斤多重的鲫鱼瓜子,青鱼、草鱼什么的,今天倒是分到没有大鱼。大鱼乡亲们一般是留着年夜饭和年后待客时候吃,通常都是按照户头每家按照大鱼的条数平均分,剩下的鱼才按照人头按鱼的重量平均分。

    杜妈忙着把这些鱼拾掇出来,用盐码上,放在院子里风干。这些鱼可舍不得现在就吃掉,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能吃顿解解馋就行了,这些鱼可是用来从年后开春到夏天打牙祭的,山里人有习俗,开春不打猎不捕鱼,因为开春是大多数动物繁衍的季节。所以开春后的那一段时间,能吃到条鱼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第二天早晨,芽儿起来,就看见院子已经挂着拾掇好的鱼,再看看屋檐下挂着的几串红彤彤的干辣椒,果真是名副其实的农家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