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想将岭南的俚人归化掉,就要在岭南设立大规模的学校,要让俚人接受汉人的文化,有什么比从他们的继承人下手更好的呢,更何况冯仆的父亲本来就是汉人!
第225章 俚人的大买卖()
一座占地五六亩大小的宅院中,院中的走道地面全是用青砖铺就,除了少数亭子水榭是全木之外,院子中的建筑基本上是砖木结构,几栋小楼窗户上新安装的彩色玻璃在冬季的阳光里,被映射出一片五颜六色的光辉。
要是在夏季,几座小楼就会被掩映在一片葱绿中,加上附近的大片水塘十分凉爽,不过如今是冬季落光了树叶的大树不再遮蔽阳光,只有一只只鸟儿从光秃秃的树枝飞到地面觅食,配合着鸟儿的鸣叫整个院子更加显得安静无比。
这处宅院正是王泽在建城时专门为自己建造的,除了长州城王泽有这么一处宅院外,另外在济州岛、秦津城还有正在建设的平阳城这几处城内也各有这么一处供王泽自己和家人居住的地方。
之前在建设济州新城、秦津城、长州城,一直到最近建设平阳城(后世东京附近)的时候,很多人都劝王泽早日营造宫室,确立国都所在,不过都被王泽以没有正式建国为由婉拒了。
开玩笑,哥如今只是暂时在东海打基础,又不是一辈子就呆在这里,要是在这里建造了宫室又住不了太多时间,既然这样这不是浪费么?
再说了,从占领济州岛开始之后的这几年里,本来工匠们和奴隶为了建造一系列的城池就已经很忙碌了,如今还要建造各岛上的道路,特别是新占领的长州岛上的东西要道更是如今的重中之重,哪里还有精力去给王泽建设宫室。
因此后来在羊枯的建议下,王泽就在四个比较重要的城池每处都建设了一座比较大的宅子来作为自己的家,五六亩的宅子虽然远远比不了中原州郡中世家豪族的家宅,可是在向来地狭城小的东海已经是算不得了的大宅子了。
羊枯等人就在院中的客厅中小酌,一座红泥小火炉中炭火烧的正旺,火炉上架着一只不大的陶制水壶,里面装着从不远处山上泉眼中收集来的山泉,不过这茶水阿牛却是喝不惯,他一向是喜欢喝烈酒的。
“小侯爷,说实话俺老牛最佩服你这样的聪明人了,”阿牛提着一把刚刚烫好的酒壶不时喝上一口,“这甘蔗榨完糖还可以酿酒,剩下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又能拿去造纸!”
阿牛手里的酒壶中装的就是岭南产的甘蔗酒,虽然远远比不了闽浙等地产的黄酒,可是相对而言甘蔗酒的性价比却是最高的,不仅因为产量大导致价格便宜,就连口感也让很多俚人喜爱不已。
可以说王泽这一步走的太对了,对于很多俚人来说他们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是却对不可以一天不喝酒,以前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对于很多俚人来说酒是非常难得的好东西。
如今只要用榨糖剩下的甘蔗渣就可以酿出上好的美酒,几乎是每天都泡在美酒里,这怎么不会让他们开心呢!
羊枯细细打量着眼前的阿牛,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作为东海政权的高层文官当然也会对冼夫人手下的重要人物做一些了解,而眼前这个被叫做阿牛的俚人壮汉显然就是其中一个。
见阿牛对美酒大加赞誉羊枯便笑道:“既然高凉冼郡尉如此喜爱这些美酒,以后每年都给冼郡尉送上他一百坛三十斤的好酒,这下可以让冼郡尉喝个够了!”
阿牛连连摆手笑道:“羊使君却是说笑了,在下不过是我家夫人的马夫而已,哪里当得上郡尉的称呼,还是唤我一声阿牛来的爽利!再说了我们俚人一顿饭就要喝上三五斤,一百坛哪里够,小瞧我的酒量了!”
王泽也是大笑道:“阿牛叔,有你这么厉害的马夫么?虽然你当初专门给夫人当过一段时间的马夫,可是如今却是高凉郡的郡尉了,用得着这么谦虚么?以后每年送给阿牛叔一千坛美酒,不然不够尽兴嘞!”
笑完之后王泽又对阿牛道:“我与阿仆情同手足,之前数次想要去高凉郡拜见石龙太夫人(冼夫人封号),可是数次都因为三齐战事和东海战事不得不留在这里,如今也不知道太夫人贵体安康否?”
阿牛一拍大腿笑道:“安康着嘞,头两个月今年刚秋收完的时候我还跟着我家夫人去帮着欧阳頠大都督一同去征讨交州九真郡的占人土著,那里的土著想要脱离我大陈投靠林邑国呢!”
一说起打仗阿牛立马两眼放光道:“你们不知道呢,当时林邑国国主给这帮子叛逆提供了二十头战象,还有一大批的武器想要顽抗王师,可是咱们夫人自幼便能征善战,才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彻底剿灭了那里的土著!”
其实阿牛没说的是,当时土著势力中还隐藏着数千名林邑国士兵,加上交州当地土著豪强的部曲,都是好勇斗狠之辈,配上林邑国提供的二十头战象,实际战斗力并不弱。
不过哪怕是这样的战斗配置,在冼夫人和岭南大都督欧阳頠的配合下依然是很快的扫灭,这一战之后光是交州本地就给正在进行大开发的岭南提供了数万名劳动力,冼夫人所在的部族也从交州获得了上万名青壮奴隶。
扫灭九真郡叛乱的占人土著后冼夫人便撤军返回,欧阳頠则是率军攻入了林邑国,虽然后面因为大军不适应比岭南还要湿热的林邑国气候不得不撤退,可是这一战林邑国依然损失了数万青壮和无数老弱,财富损失更是不小。
一通吹嘘后阿牛看着王泽笑道:“因为跟交州叛逆交战兵器损失不小,这一次我家夫人派我来东海的意图一方面是来接我家小主人早日回家,另一方面就是想要从小侯爷这里多买一些兵器回去!”
王泽看着阿牛一脸期盼的表情很无奈道:“这个恐怕是不可能了,要是少量的几百把刀枪,甚至一千柄以下的兵器我都可以做主卖给你们,可是要更多的兵器就不可能了,我们这里也缺的很呢!”
对于丢失的三齐的铁矿场王泽可谓是痛心疾首,如今看来不仅是限制了自己的铁器使用,还让自己损失了一个超级大金矿呀,到如今整个王勇、王泽麾下的势力都在使用长广郡铁矿生产的铁器。
之前在勿吉镇海附近发现了一处铁矿和两处煤矿很是让王泽激动了一段时间,可是等到调集了数万名倭人奴隶去了那里开采了一两个月,才发现镇海那里的铁矿其实埋藏量很少,没几个月就开采光了。
知道情况后王泽大为失望,唯一值得王泽欣慰的是镇海附近的那个煤矿被证实为一处规模蕴藏量比较大的煤矿,可是没有铁让它的价值大打折扣,目前也只能被用作镇海、江口、库页岛等地移民的冬季取暖燃料。
阿牛一开始被王泽拒绝很是有些失望还带着一些不高兴,可是等知道情况的冯仆将事情的原原本本跟他讲过之后,阿牛才知道王泽在东海占领了那么大的地盘也没有找到一处大铁矿。
如今东海的形势不客气的说,只要被大陆封锁了所有的铁器输入渠道,恐怕王泽就只能看看能不能到吕汉(吕宋岛)等南洋去找铁矿碰运气了。
既然铁器、兵器这些东西不能买卖了,阿牛又吭哧半天才不好意思道:“如今我们岭南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力,小侯爷如今不是灭掉了倭国么?我想倭国身为东海强国,一国之中总有那么几十万青壮,这些人在东海多了也会是一个不安稳的因素,不如卖一点奴隶给我们?”
说到后面阿牛已经是用商量的口气在和王泽说话,只是王泽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这大叔是在卖萌咩!
王泽好奇道:“我记得去年的时候不是就已经有三十多万汉民进入岭南么?这些汉民到了岭南人人分到了入地,那么今年进入岭南的汉民岂不是会更多,这样一来岭南还缺少大量的人手么?”
阿牛痛心疾首道:“小侯爷不能这么算呀,这些去到岭南的汉民都是归朝廷管辖的,虽然我们俚人也收到朝廷不少铁器和种子的帮助,可是对于耕田我们不擅长呀,听说倭人是又能吃苦又会种田,因此我们买回去正好帮着族人种地!”
看着王泽一脸不相信的样子,阿牛有些无奈道:“好吧,我们买这些倭人奴隶主要是想要扩大一下种植园,如今在岭南种植甘蔗压榨成粗糖卖给王泽的商队,甚至是卖给扶南国的商人都是非常挣钱的!另外我家夫人还想开办两个水果种植园,原来的奴隶就有些不够用了!”
“阿牛叔,你来的时候不是说这一次阿姆出征九真郡抓回来不少奴隶么?怎么还不够用呢?”冯仆有些疑惑的问道。
阿牛当即气个半死,真是不怕天才一般的敌人,就怕猪狗不如的队友,可是对自家小主人阿牛是打死不敢说这句话的。
虽然冯仆将阿牛给揭穿了,可是王泽也不生气,毕竟大家伙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他依然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做主卖给贵方五万奴隶,每个奴隶一万钱,若是没有足够的钱可以用同样价值的物品抵充!”
一万钱听上去数量很多,其实也就是宋朝之后的十贯钱,虽然在南北朝时期的购买力比较强,但是因为这时到处都在缺人,因此奴隶的价格并不便宜。
这一时期虽然北朝的流民数量很多,可是也主要是集中在北齐,其他的北周、南陈还有王泽三方都在不断地从北齐吸收百姓,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实力,对于汉人流民他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又哪里会将这些汉民当做奴隶。
在岭南的俚人地盘,过去侯景之乱的时候还能够趁着形势混乱劫掠汉民为奴,可是如今随着南陈对岭南开发的重视,加上冼夫人的三令五申,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去打汉人的主意。
这样一来随着岭南开发的深入,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哪怕是一个交州土著奴隶的价格也在一万钱左右,而比交州土著奴隶更加吃苦耐劳的倭人的价值就更高了,实际王泽给出的价钱也就是倭人奴隶六成的价格。
因此听到王泽如此低的报价,阿牛也是高兴道:“既然小侯爷这么大方,咱们俚人也不小气,凡是用物品抵价的我们都按照岭南本地市价还低两成来给你计算!”
第226章 冼夫人的礼物()
“真的低两成?”王泽一听到阿牛说可以把抵偿购买倭人奴隶欠款的所有物品以低于岭南本地市价两成的价格来给自己算,顿时两眼放光。
要知道岭南虽然是蛮荒之地,可是正是因为人少因此好东西特别多,当地不仅出产大量的珍贵香料,还有很多珍惜药材,加上濒临的南海中盛产的珊瑚、珍珠更是不用提。
不过虽然有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岭南当地的百姓生活却并不富裕,一方面是因为岭南地处偏远,与富庶的长江中下游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岭南本地货物很难迅速运出去。
再加上古时的路引限制,普通百姓没有官府批准根本不能私自外出他县,因此这时可以经商的商人都是拥有极厚的背景,过去这些外地客商几乎垄断了岭南当地所有的经济。
在收购当地特产时都把价钱压得很低,因此俚人宁愿这些东西继续长在原处也不愿意去采收,就是采集到了一些珍惜物品也宁愿留在家里作为传家宝,也不愿意便宜卖给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