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股份只要中国还需要继续持有,我们也会承认,只需要中国承诺一件事情,以上的这些要求我们都会达到。您这么聪明的女士,一定知道我们英国想要中国承诺的事务是什么。”
“孟加拉,”慈禧太后说了一个词,双手伸直,整个人似乎都放松了下来,知道了目的总比忐忑的接受开价过程来的痛快,起码知道了对方的要求,“是孟加拉,对不对?”
十四、功在诗先(一)()
“缅甸可是中国的属国,”郭嵩焘一口回绝,“我们天然保持对缅甸的管辖,贵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和法国人在越南的行为是一样的,违背了国际惯例。”
“那么恒河流域的中国人呢?他们建立了一个叫做孟加拉的国家,”巴扎利大臣尖锐的眼神透过金丝眼镜严厉的看着郭嵩焘:“这个地方也是中国的属国吗?”
“绝对不是,中国一向尊重贵国在印度的统治,并且相信贵国在印度的统治能够帮助印度本地人更加的开明,这是中国的国策,怎么可能对着印度指手画脚,或者是接受那里的人成立的什么国家为藩属国呢。”
“可他们毕竟是中国人!这点毫无疑问,”巴扎利说道,“那些盘踞在恒河下游的中国人,不仅成立了国家,而且拥有了正规的官职和军队,当然,这些人对于我们在印度的统治是造不成任何威胁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维护我们的尊严,所以我们必须要求中国给我们一个答复,是否维护着恒河下游的中国人。”
“我们绝对不存在维护在印度发生的任何危及英国统治地位的任何人和任何行为,”曾继泽说话道,“这一点我在英国的时候,就再三向首相大人和外交大臣陈述过我们中国的态度了,中国绝对不存在挑战或者是对抗英国的想法和实力。”
“所以中国是不会袒护那些中国人了?”巴扎利抚了抚金丝眼镜。
“请大臣您注意自己的言辞,”奕劻有些不悦英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度,“你说的那些中国人,是我们大清的叛逆,他们的暴动和叛乱直接导致了我们无数臣民的死亡和国土的沦陷,更是让我们的文宗皇帝含恨离世,现在文宗皇帝的遗孀还在治国理政,你们的意思,我们和这种不共戴天的仇人联合在一起了?”
奕劻泛着怪眼,不可一世的八旗纨绔态度拿出来。英国人的气势顿时减了一些,语气也变得缓和了,“当然,我们没有这种意思。在任何国家的反抗政府的叛乱都是不能容忍的。”阿伯特大使从文件夹里抽出了一张纸,递给了对面,“但是根据贵国在云南国边境出口的物资清单来看,贵国一年之内出口给缅甸的物资,实在是很吓人啊。缅甸国全部人都消费这些物资,都用不完,关于这点又是如何解释呢?”
不用说,当然是赫德,奕劻恼怒的想道,除了这个海关总署的赫德,英国人怎么可能拿到中国一年在云南出关的数据,这个赫德,就算是他如何为中国兢兢业业,但是要他选择。他一定会选择自己的祖国。
“我相信贵国拿出来的这份数据一定是准确可靠的,但是这里面的数据也一定是十分详实的,那贵国也一定能看到,里面的通关货物,没有任何一根木材,或者是任何一块布是中国的政府,或者是官办的企业卖出去的,当年我们的太后陛下出访贵国时候,就承诺任何官方层面会对缅甸实行禁止购买或者出卖货物,她一回国之后。我们就坚持了这个观点,”郭嵩焘根本就是有备而来,他侃侃而谈,“关于这一点。海关的档案都是可以查的很清楚的。”
“我们还承担了理藩院那边受到的压力,为了防止我们中国有可能被怀疑和他们进行交易,任何官方的交易都被取消了,缅甸国王对于我们的举动十分的不满,但是我们为了英国人的协议,愿意让缅甸国做出牺牲。关于这些,都是可以查的,请问贵国还要如何?不仅仅他们是你们的乱臣贼子,更是我们的叛贼,中国是不会和敌人妥协的。”奕劻不悦的说道。
任何人都知道表面的数据是查不出什么问题的,但是中国人这么表态,谁也不能指摘什么,巴扎利点头表示同意奕劻的话,“我当然承认中国对于恒河流域武装势力的封锁,我们也不表示感谢,实际上,他们的势力也在我们的打击下进一步的缩小了,现在已经不成气候。”
郭嵩焘适时的拿起来了面上的茶盏,假装在喝茶,掩去了嘴角那不屑的笑意,不成气候?
同治十三年,石达开三人正式在靠近缅甸的一个山坡城市上建立孟加拉国,印度语之中孟加拉意为“大河边日出之国”,都城号称为小天京,等到消息传到英国的印度总督耳朵里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石达开把印度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的遗孀捧的高高的,称之为孟加拉国母,并藉此挥动大旗,将恒河三角洲和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带丘陵收入囊中,而这时候英国人还在镇压此起彼伏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并企图围剿印度高原上实力雄厚并且领土辽阔的土邦王公,对着孟加拉国只能是稍微放一放,这样顾此失彼,一下子就给了孟加拉一个可乘之机,中国的制度文化和技术被英国人瞧不上眼,可在印度一带,还是十分先进的,石达开等人有谋略又有手段,现在又有印度皇后在手,又有大义,还有钱和物资,一下子就站稳了脚跟,恒河三角洲一带人口密集,便于招兵买马,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三熟,就是富饶之地。印度人看人本来就以白肤色为尊,中国人的肤色天生就是统治力,石达开又擅于用宗教蛊惑人心,不过是三五年的功夫,就已经在恒河一带拉起了号称十万的大军。
光绪三年,石达开率领精兵偷袭攻打加尔各答港口,意图摧毁这个英国人在印度最大的港口,原本即将要成功,印度舰队的军舰加入了进来,朝着港口上无差别的进行炮轰,孟加拉国的士兵伤亡惨重,不得不战略性撤退,但是经此一役,加尔各答的商贾和货船犹如惊弓之鸟,顿时少了好些,加尔各答港口顿时萧条了不少,英国的印度总督,不用说,当然是火冒三丈了。
十四、功在诗先(二)()
孟加拉隔着恒河对着加尔各答虎视眈眈,航运和港口是印度这里很大的一笔收入,印度总督忍无可忍,只能是暂停对于印度西南部高原上的土邦征伐,转过头来对着石达开等人围剿,陈玉成在太平天国号称武神,对付全副武装的英国本土士兵大约是不行的,但是对着包着头巾留着大胡子的印度仆从军队,可如同滚瓜切菜一般的横扫,几个月之间接连取得达卡、那不勒、语屯三次大捷,杀的殖民部队屁滚尿流,印度人虽然不畏死不怕苦,但是面临刀斧加身的时候不免也十分畏缩,一时之间都视为前往恒河作战为危途,经过几次战争,石达开的孟加拉国将西北角牢牢控制在了手心,隔着恒河和英国人划江而治,西北角又把触手伸到了廓尔喀和不丹,石达开十分豁达,把从英国人手里夺来,英国人从不丹夺来的2000多平方里尽数归还不丹,陈玉成又应廓尔喀国王之邀,进入廓尔喀,将亲英世袭首相位置的拉纳家族推翻,还政于之前无权的国王,这样以来,西北三国几日之间尽数脱离了英国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三国国土上也紧紧连在了一起,廓尔喀国王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陈玉成,以表示感激之意,三国之地占地虽然不大,可气势了得,西北土邦也是见着心里火热,蠢蠢欲动起来,再怎么说,若是能和他们一样摆脱了英国人的压榨,岂不是美事一件?
有了例子,别人自然就会仿效,石达开就如同鲶鱼一般,惊扰了印度这里的鱼塘,英人暴政。本来敢怒不敢言者甚多,有人跳出来反抗,附和者只会越来越多。英国总督好几次围剿石达开等人。他们根本就不坚守一地,只是玩游击战。战事若有不谐,即刻躲入缅甸的深山老林之中,或者是北上躲到廓尔喀等国境内隐藏,英国人一旦撤退又钻出来捣乱,印度局势一日比一日紧张,三国连成的地方已经是占据了印度东北角,大有不可抹灭之势了。
单单就是这些也无不可,就如西南土邦一样天生可爱。置之不理就可以了,石达开自从攻打加尔各答失败之后,攻守方向趋于保守,也不会过多攻打印度的重镇,但是孟加拉国的存在,不仅是侵害了英国人的统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
“印度的东南和东北部,是出产茶叶和棉花的地方,”巴扎利次大臣说道,“这也是我们出口的总要收入。我们不能允许这些中国人在附近生事,进而影响我们的经济。”
英国人现在占据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印度的红茶和棉花。加拿大的木材,南非的钻石和黄金,澳大利亚的铁矿,源源不断的送到了英伦三岛,然后再加工成昂贵的工业制品倾销到各个殖民地,这是一个循环,印度的茶叶和棉花产量因为战争锐减,但是国内的需求还是存在,所以商人们不得不找另外的原材料供应国。茶叶,当然是中国。棉花,也是在中国。新疆已经种满了棉花,源源不断的从喀什出口,送到印度去。
此消彼长,印度更是少了这两块的收入了,现在的印度已经是属于女王陛下的私人财产,自己少了收入,还被中国人多赚了许多钱,整个完善的社会经济体系,这里缺了一环,那里就有别的意外发生,进而会引发许多不能估计到的变故,这才决定一定要解决好孟加拉国的事情,不惜任何代价。
任何国际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经济纠纷上,郭嵩焘虽然不知道这其中的曲折,但是也清楚此消彼长的道理,他笑眯眯的继续说道,“贵国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或者是什么要求?请告诉我们。”
“我们需要你们全部对缅甸进行禁运任何物资,包括官方和民间的。”
“官方的我们可以承诺,除去供给给缅甸国王的物资之外别的绝不进行运送,但是民间和私人的我们无法承诺,因为缅甸是我们的属国,任何进行的民间商业行为,我们都是无权阻拦的。”郭嵩焘说道。
“那么,”巴扎利勋爵摊手,“我也只好请枢密院雅各布子爵阁下来接下去谈判了。”
“我们英国要通过舰队派遣一支军队进入到缅甸,隔断缅甸和孟加拉之间的联系,确保我们在剿灭恒河流域的中国人时候,不会有其他的势力进行拦住。”雅各布留着短须,目光炯炯,神色刚毅,挺直的腰板一看就是军人出身,他沉声说了这么一句,“请中国方面配合。”
“这是不可能的,”郭嵩焘耐心的解释,“我们作为宗主国都没有派遣军队进驻缅甸,中国方面认为,贵国不适宜进入缅甸。”
“这只是为了平叛,只要恒河三角洲局势稳定了下来,我们绝不会继续留在缅甸。”
。。。。
“不会留在缅甸?”慈禧太后微微一愣,“贵国行事可从来没有这么清楚明白啊。”英国殖民者从来都是来了就霸占着不走的,参见北美洲的历史。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会承认缅甸归属中国,英国人不会染指中南半岛,这是绝大的进展和绝大的让步,慈禧太后有大概那么一瞬间被英国人的诚意所感动了,“那么,爱迪,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