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已经没影了。
于卓一没看错,是沈以诚。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和上次宋洋指给他看的那个女生。
看来是真的。
于卓一站在那里,呆楞了一会,一直到一个同班的女生喊了他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怎么了?”
“能不能帮忙付个钱?”女生有点难为情地请求到。
于卓一点了点头,有点恍惚地跟人进了旁边另一家餐厅,付了钱。清醒过后发觉自己刚刚的行为真是神经病,心里莫名一阵烦躁。
女生不断尝试地在找话题,但沈以诚好像都提不兴趣,只是礼貌地应和几句,到了后来女生也有点生气了,不说话。沈以诚只能努力让自己集中精神,脑海中一直挥散不去的却是于卓一刚刚的身影。
明明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人却能一连好几天都没见到面说过话,以前还有早餐时间,晚上下了晚自习沈以诚有时候也会去于卓一房间插科打诨地聊会天,现在早上于卓一比他早就出门搭公交车了,刘辛还为此念叨了沈以诚好一会,让他好好学学于卓一。晚上他回到家,想跟人说会话,结果一回来房间里的灯早就关了。
搞什么,躲我呢吧。
可是于卓一为什么躲他,他又想不出理由来。
周六晚上下了晚自习乔嘉兴打电话过来约撸串,两人不在一个高中,上了高三学校巴不得一周七天
天天留着学生呆在学校复习,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沈以诚没有拒绝,打了个车就过去了。
“你那个新对象怎么样了?”乔嘉兴正抖着腿玩游戏,抬头看着沈以诚心情不佳的样子揶揄了一下。
“什么新对象?”沈以诚皱了皱眉,有些不解。
“就那个啊,跟于卓一不是还同一个学校吗那个女的。”
“哦她啊,早没联系了。”
乔嘉兴放下手机,“靠不是吧,你不是还跟人约电影了?”
“不就是看了个电影。”沈以诚拿过旁边的雪碧,拧开瓶盖,滋了一声,灌了几口,心情好像舒畅了点。
“那,那你不是还和人吃饭了??”
说到这个,沈以诚就想起了于卓一,跟女生约饭还躲他,一下子来气,口气顿时也变得不佳了,“那是因为我在电影院睡着了,赔礼道歉的。”
乔嘉兴一时语塞,想到那个场景又觉得好笑,看对面的人一脸怨妇样,以为他是失恋了不爽,“行了,多大点事,吹了就吹了呗,咱换个人。”
“跟这个没关系,我跟你说于卓一——”沈以诚话说到一半却生生停了口,然后假意地抽了两张纸巾
擦着桌子,“你点单了没,菜怎么还不上来?”转移了话题。
“早点了。”
气氛突然安静下来。
原本胡咧咧无话不说的两人,如今却好像有了双方彼此不能踏入的禁地。
没了话说,两人干脆打起了游戏,约了几把,彼此都心照不宣地不再提起。
一顿烧烤吃的索然无味。
打了车,让司机开到了老宅那边的小区。沈以诚下了车,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看了眼时间,已经十二点多了,爷爷奶奶早睡了,自己要是这会回去肯定得吵醒他们。
不知不觉就绕到了于卓一的窗下,窗帘是强遮光的,遮得严丝合缝,看不出来里面的灯是亮还是暗,沈以诚背靠在墙上待了一会才走出小区打车回家。
周一晚上晚自习完回到家,于卓一早早洗漱完毕就躺在床上了,灯关了,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的环境。过了一会儿,有人开门进来了,于卓一立马闭上了眼睛,假装睡着。
沈以诚把门关上走了进来,躺到了于卓一旁边的位置,一只手撑着后脑勺,淡淡地开口道,“别装了,你睡着的姿势没那么老实。”
于卓一本来感受身边温度就有些紧张,呼吸都急促了些,刚担心自己猝死,就被看穿了,索性也不装,但却也不说话,两人都无言地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你是不是谈恋爱了?”沈以诚也没绕那些弯子,开口直接了当地问。
于卓一反问了句,“你呢?”
“没有。”
骗谁呢,于卓一第一反应想,可是又觉得沈以诚应该是不屑于撒这种慌的,他还记得他初中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是在初二那会,是大人们口中常说的早恋,那时候的沈以诚就都不屑遮掩了何况现在。
“在你长大之前,都不会有的。”沈以诚又开口说道,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于卓一扭头看向他,下意识地问,“为什么?”
“因为,”沈以诚顿了顿,转过头,低低地笑了,“要做个好榜样。”
黑暗中会显得眼睛格外的清澈明亮,忽然间呼吸都放慢了,每一次的呼气和吸气都能让人清楚地感觉到气流在彼此之间流动。
“长大,是什么时候?”于卓一看回了天花板喃喃地开口道,像是在自言自语。
长大这个词的意义实在是过于宽泛了,以前奶奶会说,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等你长大后就懂了,现在她会说,你已经长大了,可有时候还会说你还小呢。所以,所谓的长大到底是什么时候?是到成年?到大学毕业?到工作?长大真是让人难以定义的词。
于卓一没有想到的是沈以诚给他的定义长大居然会是如此遥远,那是对于他这个年纪而言遥远而又模糊的未来。
“一直到,你结婚生子。”沈以诚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甚至不能用坚定来形容,而是一种笃定。
于卓一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瞳孔,他想起了小时候一起玩躲猫猫的时候沈以诚从来没有真正数数数到过60秒,这样的承诺是一个60秒的几百万倍,理智说不相信,但心里却说去相信。
他装作语气轻松的样子,“这么久?”
“嗯。”对方难得没有废话。
于卓一全神贯注地望着沈以诚,语气却是玩笑般,“那行啊,拉个勾吧。”
沈以诚一反常态很听话地伸出了手,认真地勾住他的小指。
于卓一看着在黑暗中两只摇晃着的手,又看向他的眼睛,如流过山涧的泉水,清澈透亮,是少年独有的样子。
拜托,这一次,做个好榜样吧。
“那你呢?”
“没有。”
第12章 L
南方的城市不下雪;只有刺骨的寒风不断地往衣领里钻。两人一路逆着风向跑向公交车站,嘴里还在互相抱怨着今天是谁赖床赖久了。然后公交车来了,于卓一长腿一迈连忙上了车,每次都是他的公交来的快。沈以诚气不过,站在公交车站直跺脚,干脆拦了出租车,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有钱我打车。
在于卓一迎来最后一次月考的时候,沈以诚也迎来了第一次高校联合质检。
饶是对学习再不怎么上心的沈以诚在经历了这次的模拟质检之后也真正感觉到高考是真的要来了,尤其是他妈妈还总是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翻看留学相关的资料,有时候还会打电话咨询,搞得他内心惶惶,补习也不敢不去了,考试前还挑灯夜读,生怕最后一个考不上就被一脚踢到国外。
周日下午的时候要出成绩,沈以诚被他妈正襟危坐一脸赴死般坐在电脑前的模样搞得心脏怦怦直跳,说什么也不肯待在家里等成绩,拉着于卓一去了电玩城。
一块玩投篮游戏的时候还打了个赌,看谁投的分数高,谁今天就要听对方的使唤。两人的技术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今天于卓一好像不在状态,第一次输的时候耍赖说是一开始没说几局几胜,两人又像小学鸡一样吵嘴了几句,最终以沈以诚的妥协而告终。只不过接下来的两局,沈以诚还是稳占上风,连赢两次,于卓一愤愤地盯着眼前的分数,只能愿赌服输。
刚一结束这人就开始自动进入了老大的姿态,得心应手地使唤着于卓一,“去,给我买个冰淇淋。”
“没钱。”于卓一没好气地说到。
“小气鬼,快去晚上给你转。”说完,用力地推了一下于卓一的背,对方瞪了他一眼,才慢吞吞地挪着脚步走到卖冰淇淋的柜台前,看他吃瘪的样子沈以诚心里乐得不行,成绩这回事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于卓一走了回来,一手拿着草莓味,一手拿着原味的,把草莓味的那个塞进了沈以诚的手里。
“靠,于卓一你故意的!”沈以诚看着手里的冰淇淋,瞪着眼,天知道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草莓味的了。
“爱吃不吃。”
沈以诚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跟还要喝奶的小学生计较,平复了下心情说道,“打球去吧。”
“去哪?”
“龙宁公园那。”
“和谁?”
“乔嘉兴他们。”
还没容得于卓一考虑沈以诚已经手搭着人的肩膀把人拖走了,“走吧,小老弟。”
于卓一用力地挣了挣又被压制了回去,“现在我是大哥,你是小弟,你得听我的。”沈以诚十分欠扁地带着笑意说道。
于卓一默默地翻了个白眼,为刚刚年轻气盛的赌约追悔莫及。
冬日午后的阳光不能说热,只能说暖和。
乔嘉兴他们几个看起来应该是打了有一会儿了,外套都脱到了旁边的椅子上,只穿着薄薄的一件T恤或者卫衣。看见沈以诚他们过来,停了下来打招呼。
“干什么去了你?”
“去电玩城了。”
“嗨,弟弟也来了。”乔嘉兴看着站在沈以诚旁边的于卓一和往常一般打了个招呼,于卓一也冲他点了点头,沈以诚在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他们一共有四个人,加上沈以诚和于卓一有六个人,最后决定黑白配分队,三对三。双方还约好了谁输了谁今晚请客吃饭,乔嘉兴和于卓一还有李成言一队,和李成言分到队的时候乔嘉兴还哀嚎了好一会说今晚请定了,两人一下子就斗起嘴来。沈以诚和另外两个人一队,还故意挑了挑眉毛挑衅地看着于卓一,于卓一一想到中午的耻辱,一下子胜负欲就熊熊燃烧了起来。
一上场两个人因着个人恩怨打得可凶,搞得队友们都莫名其妙,但一下子气氛也都被调动了起来。
乔嘉兴防守的沈以诚,双方胶着时,乔嘉兴拉起衣服随意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喘着气,就这两人来的这会功夫就比刚刚半小时出的汗还多。
“什么情况啊?”就随便玩玩的,怎么突然搞得这么认真。
沈以诚眼含笑意,“还用说吗,小狼崽被惹毛了。”
乔嘉兴一脸莫名其妙,走了几秒神的功夫球不知怎么就被传到了沈以诚手里,轻跳起身,轻松落进篮筐。
耳边传来对方得意的笑声,还有于卓一流露着杀气的目光直直看向乔嘉兴,乔嘉兴伸着手,满脸无辜。
两人似乎没有要停下来休息的意思,打得还越来越起劲,队友简直苦不堪言,但男孩子,在打球这种事情上胜负欲都比较强,谁也不愿意先示弱。最后是李成言实在受不了,体力不支,一屁股坐在地板上说不打了不打了,两方才终于停了手。
冬天的夜色暗得很快,原本六点才亮路灯如今五点半就一盏一盏亮了起来,凉风吹过,身上的汗水很快就被吹干,还让人感到一阵冷意。大家纷纷穿起外套,前后脚一起进了附近的便利店,前面的李成言搭着于卓一的肩膀,被他今天的球技惊艳到了,兴奋地说个不停,还约好了说下次一起。沈以诚故意走慢了点落在后面和乔嘉兴一块。
“那个。”沈以诚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话到嘴边突然又不知道说什么。
“行了。”乔嘉兴冲他摆了摆手,其实他也想了很久,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身为旁观者以及好朋友,理智总是占上风,他清楚这样的后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