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岁云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浑身赤裸,靠在被褥上,冲顾君缓缓张开双腿,抚摸着自己下‘体,眼神玩味,微笑地盯着顾君。
昏暗屋中,火光缭绕,陈之敬雪白的身子,乌黑的头发有些潮湿,漫不经心搭在身上,同样漆黑的,还有下‘体浓密的毛发。那暗色东西从中翘起头来,在陈之敬一双玉手中颤颤巍巍,不住晃动,已是半硬,直指着顾君。顾君咽了咽口水,爬上床边,下巴一暖,却是陈之敬手指伸来,捏住他的下巴,便是暗示他用嘴来含。
顾君似是入了魔,眼神也痴了,被那手指引着,狗一般跪爬到陈之敬胯下,张开双唇,将那膻腥之物叼住,细细舔了起来。
下‘身啧啧之声不断,在寂静的屋中很是突兀,陈之敬享受极了,背也弓了起来,闭紧双目,轻声呻吟,弄到乐处,忍不住咬住下唇,慢慢抱住顾君的背脊,摩挲起来,却见顾君一手伸在自己裤裆之中,动个不休,知他也正在快活,索性俯身将手探入顾君裆中,只觉触手轰热,当即被顾君的手掌捉住,按在那团软肉上,手心手背皆是炽热,十指交缠,一起揉`捏。

快要泄身之际,也顾不上这许多,随即抽出手来,死死抱住顾君头颈,直往下压,交代在顾君口中,餍足不已。
可怜顾君还兀自硬着,陈之敬已是卧在床上,仰着脖子,爽利的胸膛起伏,不愿动弹。

白玉横陈,胸口两点粉樱,随着喘息在顾君眼前晃动,引的顾君口干舌燥,趁陈之敬意犹未尽,爬上陈之敬身子,抱住陈之敬的屁股,硬硬的下‘体在陈之敬腿根不住摩擦,那处皮肉被他舔的许久,仍是湿润,顶动之时,别有一番乐趣。
陈之敬只觉二人腿间黏膩热烫,被他的硬物蹭的又是性起,臀肉握在此人掌心甚是温暖。
不多时,顾君便死死抱住陈之敬下‘体,在他腿间泄了出来。陈之敬头一次被个男人抱着屁股泄在身上,心中忽感异样,抚摸这人消瘦肩膀,只觉顾君压在自己身上颤栗不休,许久才平息下来,又觉好笑。


33。

且说那李姐儿与顾君混的熟了,时常送他几个肉包。

顾君这日打了只肥硕野兔,兴高采烈给李姐儿拿去,权作往日谢礼。不曾想这李姐儿见不得杀生,不敢料理,顾君索性借了厨房,将兔子宰好,放血剥皮,斩去头肚,洗涮干净,又给李姐儿炖在锅中,一时间后厨肉香扑鼻,引得店外之人频频探头。
李姐儿甚是高兴,请老母出来,蒸了好些馒头,留顾君一道吃肉。
李家老母见有大肉吃,看这顾君也顺眼几分,她一个贫民老妇,只是半生困苦,一个人拉扯女儿,嘴上才厉害些,这日高了兴,索性将顾君荐到一户吴姓人家做帮厨。

这吴家做的是倒卖生意,手下走商无数,在梁家镇也算是个大户。
时常做些宴席,犒劳帐房掌柜,人手不够,便要从外面请些手脚麻利的妇人来帮忙。
李家老母年轻时便为了多赚些银钱,总去帮衬,如今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便推了去。

顾君自小在山寨后厨混迹,对这大锅饭菜轻车熟路,跟众老妇一道腌肉择菜,从不扭捏,劈柴生火,力气又大,很是勤快能干,虽不善言辞,却引得众人喜爱。
银钱日日结算,顾君攒了几日,给陈之敬买了双厚底棉鞋,袄子新衣,还剩下许多,经过集上,想起陈之敬在京城时便喜欢吃些糕饼,数出几文,买了些豆糕,欢欢喜喜拿了回去。

陈之敬吃了几口,叹道,这豆糕甜的腻人,不要也罢,若是有余钱,买些话本与我,我好打发日子。
神情之间,极是落寞。他不暗尘世,哪知书卷纸笔之贵,顾君根本买不起。
顾君却心中暗忖,是我疏忽,自己下山讨生活,周身热闹,忘了少爷每日一人在山中孤寂,连个说话的人也无。

陈之敬未听顾君应声,转头去看,见顾君低了脑袋,神情低落,再看这人,身上还是单衣,锁骨露在外面,消瘦可怜,心中便后了悔,暗道,这人好意买糕饼新衣哄我开心,我却顾影自怜,伤他一番情意。
想到此处,脱下新袄给顾君披上,温言道,你日日在外奔走,身子冻病了可怎生是好,话本什么的,无用之物,买些菜蔬才是更好。

顾君鲜少得他眷顾,见陈之敬亲自给他系好衣带,一颗心肝乱跳,只觉当下死了也甘心。
次日出门,还是穿了旧衣,将那新袄子盖在熟睡的陈之敬身上。

陈之敬醒来已是正午,见身上的棉袄,又气又笑,心中酸涩,又是疼惜。

穿戴整齐,踏了棉鞋,去檐前屋后转了转,见冬日阳光正好,山中静悄悄的,积雪不绝,枝头挂冰,晶莹剔透,心情有些大好。
走的远些,风景开阔,北风清冷,身上厚衣暖和,也不觉得寒冷,风拂发梢,很是惬意,忽而见到那日二人遇险的冰河,愣了一下。
想起那日以为顾君落水丧命,自己一人站在冰上之绝望,心中余有戚戚焉。

临河而立许久,见雪地平整洁白,遂捡起一根树枝,胡乱写画起来。
先是写到“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继而又觉矫揉,也不抹去,再起一处,写了“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这诗是前人所写手刃仇敌之快意,陈之敬自幼琴棋书画,运兵布阵,无一不精,京城之中,也颇有声望,皆知陈家二少之盛名,如今一身抱负才华都困于这荒山雪岭之中,借此句直抒胸臆。
待又涂了几句,停笔凝神,自己也作了一首。
写罢细细读去,平仄也不尽符合,哈哈一笑,丢了树枝,胸怀已开,转身回家去了。

。。。

却不知他走后没多时日,一群人踏马自山中而来,行到此处。
当先一锦衣公子,见雪地上似是有字,瞥了一眼,便停住马匹,却还是将诗句踏的破败。
那公子也是个好文之人,见这雪中笔迹潇洒苍劲,不似凡物,很是好奇。
读那残破断句,隐隐约约看出其中两句竟是“金阙露未干,九重曙光寒”,心中更是惊讶,翻身下马,驻足欣赏许久,看到最先那句“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侧目良久,悠悠赞道,真是妙人。

赞罢也拾起一树枝,在那诗后又补了两句自己写的诗句,引得众家仆连连称好。
那公子心道,你们草包一群,若是这山中奇人何日再到此处,见我作的诗,品评一番,才是真好。
长叹一声,才策马去了。


34。

吴中泽听闻儿子回来,喜上眉梢。
他家数代单传,至他这房,只有这一个儿子,唤作吴鸿飞,字昌之。
边塞之地,虽家境殷实,也请不来名师贤士,少时便送去京城亲大伯家中,求学苦读,逢年关才准回乡探亲。今年秋试中了秀才,很是得意,又颇为想念,便修书让儿子早些回来,待第二年春试再去京城。

许久不见,这吴鸿飞已脱了少年皮相,挺拔身子,比吴中泽还高了一头。
如今仕途有望,本是家族希冀,谁知这吴鸿飞竟直言不再复试,要与家中修生养息,吴中泽一头雾水,气的险些要拿马鞭来抽。
待吴鸿飞将京城之事细细讲了,吴中泽才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那先帝死的蹊跷,朝中众臣离心,又有妖言祸乱,直指当今圣上。
新帝登基,手段也凌厉,一时间人人自危。而失了皇位的六王爷于南乡拥兵自重,笼络人心,眼看着便要渡江北上,造反作乱。
梁家镇地处偏僻,消息闭塞,离霞关也远,老百姓都是如常生活,浑不知京都以南已是黑云压城,一触即发。

乱世将至,哪个敢入朝,若是江山易了主,少不得剿杀文臣旧部。
吴中泽虽是乌纱迷了心窍,也深知其中险恶,庆幸自己儿子机灵,继而盘算着将哪些家里生意,牵到塞外去,殃及池鱼之际,不至于尽无完卵。
。。。

家中已设宴数日,吴鸿飞不愿凑那热闹,嫌这些帐房先生铜臭,被父亲拉着敬了些酒,便逃了去。又觉肚中尚空,溜到后厨,寻些吃食,见一众老妇之中,有一青年正在捏馍嵌枣,很是突兀,便上前笑道,哪里来的伙计,手巧的如妇人一般。
那青年面色羞赧,低头答道是李家大娘介绍的帮厨。

吴鸿飞幼时曾与厨房之中,和李姐儿一起玩耍,后来入京求学,渐渐没了往来,如今想起,甚是怀念,便多问了几句。
却听一老妇调笑李姐儿看上这卖柴郎,怕是要嫁到山中去。
那青年吓的连连摆手道,莫要乱说,污了李姐姐名声。

吴鸿飞想起昨日在山中看到那雪地上的诗句,暗暗心想,不知自己留的诗句,那妙人是否看到。
心中一动,异想天开道,说不定那人已在我诗句后又题了几笔,也等我去瞧?
想到此处,即刻叫人备了马,奔至山中。

午间动身,傍晚才回来,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那河边白雪依旧,似是根本无人来过。
一夜山风卷碎雪,连原先的诗句,也模糊了踪迹,根本寻不到了。


35。

吴鸿飞打马归来,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城郊李姐儿的包子铺。

李姐儿忽见吴家少爷,惊的不知如何是好,莫名红了脸,又觉自己头面油腻,不住打理。
二人毕竟青梅竹马,一会子便没了芥蒂,吴鸿飞拣了包子,边吃边与李姐儿叙旧,讲起小时候的趣事,很是投机,都是哈哈大笑。
又说起今日去山中寻人未果,李姐儿随口应道,只听说那片山中只有一户人家,原是个孤老猎户,死后留下两间破屋。
说到此处,忽然想起一事,心中隐隐觉得不妥,但还是喃喃道,现下应是顾家哥哥在住,如今正在你家帮厨哩。

李姐儿说罢便听蹄声起,那吴鸿飞拍马便走,口中叫着下次再来看李姐姐。
望着他的背影,李姐儿悠悠叹道,又风风火火地跑了,还是小时候那莽撞样子。
心中却觉莫名不安。
那时谁曾想到,只因这一句,便引来之后许多事情。
人世间因缘际遇,多是在这一瞬之间,乱了果定。
。。。

顾君和几个帮厨一并收拾了厨余,便等着结钱。
这数日的席宴终于收了尾,剩下些多的枣馍和走油肉,胖大厨子一挥手,让顾君等人分了,众人正高兴,就见吴少爷闯了进来,都是一呆,胖大厨子更是冷汗直流,却见吴鸿飞满面喜色,直奔顾君,捉了这人问道,那雪地中的诗句,可是你写的?

顾君只顾护着包好的肉和馍,稀里糊涂应道,吴少行行好,我连大字也不识几个。
说罢面色一变,心道坏了,只怕是自家少爷山中寂寞,露了痕迹。
吴鸿飞见顾君模样,也不似个读书人,顿觉失望,又细细问了几句,顾君装傻充愣,蒙骗过去,吴鸿飞这才死了心。
顾君拿了银钱,生怕吴鸿飞跟来,一溜烟逃了,心中盘算之后须得寻些别的活计,这吴家帮厨,万不能再来了。
。。。

回到山中,陈之敬见到大肉,很是高兴,吃了几口,便肥腻地倒了胃口。
民间走油肉,多是三分瘦,七分肥,抹了蜜糖先炸后蒸,要的便是那口肥油子。
陈之敬多日不沾荤腥,做少爷的时候也不曾吃过如此粗糙滋味,一时间被肉香引的吃了数口,之后又恶心地想吐,忍了一会子,竟头疼起来,馍也吃不下。
痛的久了,身子虚乏,心也苦楚,不由得想起这许久怅惶日子,心中憋气,躺在床上,无端端躁郁起来,顾君伸手来扶,也没好气,挥手打开,怨道,我歇一会子,你自己吃去,莫来扰我。
顾君见他辛苦,心中难过,给他小心除去鞋袜,拿棉被盖好,谁知陈之敬用脚蹬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