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理论。”
“人生在世,没有谁会期盼自己的生活冷漠无情;因此,仁爱就有了极强的生命力。佛家讲究因果律,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仁爱永远都是人人共有的追求,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一追求就永不退色。公正:就是公平正义的简称。世界为什么需要公平正义?世上的所有生物都有强弱之分,想要和谐舒适,就需要规则。可实质是,任何规则都是违背人性的,但它却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比如最能体现公平、正义这一特征的奥运会。试想一下,如果‘奥运会’没有公平、正义作为铁律,还会值得我们推崇吗?公正能带来荣誉,自然就能换取人心。最后就是效率:为什么不是其它,而是效率?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类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是一样的;所以,在我们文化思想里要倡导人们注重效率。以上三点就是新时期下文化的核心本质,其它的都只是它的注解,可以把这三点称之为‘新时期的文化总纲’。再集合前几天对你讲解过的‘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就形成了一个系统。有了这个总纲,再回头看其它诸如武术文化、饮食文化、茗茶文化……………,就会看得很清楚,理解的非常快。”
楚老师一口气完成了这篇内容极其深奥的阐述,吴小扬听得似懂非懂;然而老师已经说了,不懂没关系,先记住就好。
过了两天,吴小扬来到楚老师家里,楚老师早已在喝茶等待。说:“前天上的课有什么感悟?”
吴小扬说:“文化是所有行业的支撑点,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团体和个人。通过文化的影响,一个懦弱的人可以变得勇敢,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在他身上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反之,也是这样。新时期下,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但这种发展、前进不能动摇其根本。具体来说,新时期的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公正、效率。顺着这个总纲衍生开去,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
楚老师非常欣慰,说:“你果然悟性奇高,能举一反三。”
“是老师教的好,虽然深奥,却通俗易懂。”吴小扬说:“老师,在你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仁。”楚老师说:“如果还需要增加一点内容,可
以再加上“容”,仁与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吴小扬说:“常常会听到有人说,‘中国文化为什么可以延绵不断、生生不息?’老师是怎么看的?”
楚老师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仁的文化,二是敬祖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孔子立‘仁’为万物总纲,衍生出各个领域的文化;再以‘敬祖’为信仰,发展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可以这么说,只要华夏民族没有完全消亡,这种文化就不会断绝。像古印度一样放弃土生土长的佛教而改信印度教的事绝对不会在华夏大地出现。”
吴小扬说:“当金钱成为评价一件事物的首要标准时,社会会怎样?”
楚老师说:“任何一种因素成为了首要评价标准,都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金钱,客观的说,它没有任何罪恶,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我们人类自身造成的。然而,世界上的人千姿百态、参差不齐,每个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又不一样。当金钱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就如同‘只问结果、不看过程’的观点一样,事实上是在鼓励人们放下尊严、丢掉廉耻,一门心思的为了金钱奋斗。这样一来,亲情就会变得淡漠、势利就会取代温暖,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就会变的软弱无力,各种各样的丑态、恶行就会盛行。”
吴小扬继续问:“老师很多次提到孟子时,都是不以为然,为什么?他不是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吗?”
楚老师笑说:“不客气的说,我的确很看不起孟子,因为他胡说八道。”
吴小扬说:“在我认知的范围里,很少会有人批评中国历史上这些高大上的人物,老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呢?”
楚老师大笑:“作为一个学者,如果没有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不敢否定前人的思想理论,就不要指望有什么大的作为。我们是在做学问,不像政治、经商需要一团和气。”
吴小扬说:“老师说的是,孟子的错误具体指那些?”
楚老师说:“孟子的错误主要在于,废除六艺、曲解人性、强分尊卑、误导人心。自他开始,虚伪、迂腐渐渐地成为中国读书人的标签。”
吴小扬说:“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太多,我回去后再理解消化,但我都记住了。”
“这就对了。”楚老师笑笑说:“我们今天来说说‘人的特征’。天地万物,以人为尊,任你科技如何发达、社会怎样进步,核心永远都是人。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懂得,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然而,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人性的特征变化始终不大,几千年前人的情感需求跟现在相比也是相差无几。说到底,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有意无意地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楚老师继续说:“人只会有两种动力:一种是利益,另一种是情感。世界上所有的丑恶行为都是因自利思想产生的;情感是平衡、控制、化解这些丑陋行为的唯一良药。‘三家人的故事’中的核心实质就在这里,你肯定深有体会。”
吴小扬说:“我曾经看到书上说,荣誉和信仰是人最顶端的需求,它影响着人一生的重大决定。现在老师说,人只有利益和情感两种动力,那荣誉、信仰算什么呢?”
楚老师说:“你看到的说法没有错,只是他没有说清楚,荣誉和信仰其本质也属于情感范畴,是情感里最顶端一种‘情结’;所以,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当然就有丑恶的一面;我们既不悲观的只看到丑恶,也不能对丑恶视而不见,因为这不符合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人最大的伤害,并不是告诉他社会上有阴暗的一面,而是告诉他世界一片阳光美好,当他面对社会现实时却发现了原来存在丑陋阴暗。这时,支撑他多年的人生观就会彻底崩踏走向极端反面;因此,我们的学说既要承认人性丑陋,又要强化情感的分量,使之养成心怀仁爱、人格健康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光辉。最后,我想要说的是,人只要还想活着,其实只有一种选择。不管社会上存在多少的丑陋阴暗,不管承受了多少的委屈伤痛,我们都只能依然相信世间美好、相信人性人心。因为只有这样,你心中才会有阳光,你的亲人、家庭才会有温暖、有希望。没有阳光、没有温暖的人生,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幸福快乐;而没有希望的家庭、个人肯定没有未来。”
吴小扬说:“想请教老师一个千古命题,人性是善是恶?”
楚老师说:“只是单独的谈论人性的善恶没有任何意义,需要人性人心连在一起谈,孔子就从未对人性的善恶作过评判。所谓人性善恶的言论,都是孟子的自娱自乐以及后来那些书呆子的宁顽不化。”
吴小扬还想继续,电话响了起来,二师姐程黄说下午请大家吃饭。
楚老师说:“你们几个去吧,我不凑这份热闹了。”
吴小扬看看时间还来得及,就问:“老师,普燕家里什
么情况?我该怎么做会让她更好一些。”
“不需要刻意怎么做,像这段时间的做法就很好。”楚老师说:“她家里只有她和母亲两人生活,她爸爸前几年就不在了,非常不容易的。据我所知,除了她爸爸外,你是第一个主动站出来给予她保护的人。这段时间看到了她的变化,我很为她高兴。我愿意收你为学生,你对她的这些事也是因素之一。你既没有同情、怜悯她,也没有刻意的安慰她,而是把她看做是一个正常的人;并且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你勇敢的站出来保护了她,这就是最美好的。我听她说,你还特意去学了一段时间的手语,对吧?”
吴小杨说:“只是只学了皮毛,基本能交流。”
楚老师说:“学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么做了。在以后,你尽可能的多关心她一下,让她少受伤害,她的智商也非常高,可惜了。”
吴小扬说:“我照老师说的去做。”
告别了老师,吴小扬给普燕发微信说:“你在哪?二师姐请吃饭,我们一起去。”
普燕回复说:“在家呢,我们小区门口见吧。”
吴小扬到了“丰园小区”门口,远远就看见一个清秀的女孩站立在微风中,长长地秀发随风飘扬。看到吴小扬,她微笑着用手语说:“楚老师的课上完啦。”
吴小扬说:“我刚从老师家出来。”
普燕说:“感觉怎么样?楚老师厉害吧?”
吴小扬说:“确实了不起,我都要顶礼膜拜了。”
普燕调皮的笑笑:“那你怎么感谢我?”
吴小扬高兴的说:“任何时候,你走路累了我背你。”普燕脸微微一红,转向了另外方向。吴小扬叫了一辆出租车,和普燕来到了饭店。
程黄她们已经到了,一男三女共四人。
程黄说:“这是我的师弟吴小扬,至于我的小师妹,你们已经见过,就不介绍了。”又转头说:“这是我们公司的薛蓉。”吴小扬直观的感觉告诉他,这是一个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的女孩。程黄继续介绍说:“她是杨丽琴。”吴小杨对他们笑笑,这个女孩非常漂亮,年龄应该和自己相当;最后那位男孩子叫张家伟。
吴小扬说:“程姐,你们是开电影公司吗?怎么女的都这么漂亮,男的都这么帅气。”大家笑了起来。
那个叫薛蓉的女孩说:“程总,你有这么出色的一个师弟,怎么不早说呀?”
程黄说:“哪里?我和小扬认识的时间还不长。”
吴小扬心里很奇怪,程姐为什么不提是通过普燕认识的,什么意思呢?有意在排挤普燕吗?看她对普燕就像个大姐姐一样,是真的好,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也没多想。
那两个女孩很是活跃,频频跟吴小扬套近乎,那个长得清秀廋弱的男孩子也来凑热闹。
吃完饭,大家来到饭店门口。吴小扬正准备要走,薛蓉说:“帅哥,我们一起去k歌?”她的提议得到了另外三人的赞同。
吴小扬看看普燕说:“不好意思,我和普燕约好了,有事要办,改天吧。”
薛蓉走上几步,已经和吴小扬的距离很近了:“如果你现在和我们一起去唱歌,我就做你的女朋友。”
吴小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有些不好意思:“别开玩笑了。”
“没开玩笑,我说认真的。”薛蓉说:“我如果再不说,就会有人抢先我说了。”说完,还对后面的杨丽琴坏笑了一下。
吴小扬继续推脱:“我们真的有事,改天吧。”
和她们分开后,普燕既没问为什么不去,有没有问什么时候约好了,只是说:“我们去哪里?”
吴小扬不由的再一次佩服起她的聪慧来,说,“你想去哪里?”
普燕说:“不知道,去哪里都行。”
吴小扬说:“要不,我们去书店吧!”
普燕惊喜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想要去书店?”
“我当然知道了。”吴小扬说:“一个人的气质、外形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呈现出来的一个结果,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你喜欢看书。”普燕很是惊喜,想起了吴小扬曾经对她“清秀灵动”的四字评价。
他们俩来到书店,普燕到文学和诗词专栏那里寻找书籍。吴小扬来到思想哲学专栏面前,他想看一看有没有卢梭、伯拉图等思想巨匠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