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位置的人所重视的焦点是不一样的:上层阶级的人关注资源,所以,感兴趣的是思想;中层阶级的人寻找机会,喜欢的是解决事件的方式方法;普通阶层的人在乎公平,就很自然的谜恋个例。人一旦获得一种身份,就会渴望拥有以之相匹配的权利。德才不配位、必然招祸患,太低则痛苦,太高则危险。
7、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认识自己”;它分为三重标准:
①明白事理,增强技能;
②认识自己,成就价值;
③正道沧桑,自我超越。
8、职业定位的指导原则?
①敏锐度;
②兴奋度;
③能规划出符合逻辑原理的方案。
9、沟通法则:沟通的成败不在于你所表达的内容与技巧;而是取决于你是否超越了对方的期望,这两者间成正比关系。
10、科班的人为何很难成为大师?
科班的人因为内存太重、规则太繁,束缚了思想的创新突破;因此,想要成为大师、王者,只能(必须)了解最基本规则。
吴修风看着这振聋发聩的知识精华,已经标注到了372条。蓦然间,他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坊间会流传说,一旦成为老师的亲传弟子,就能成为行业中的王者?为什么在受到那么多人排挤的情况下,老师却能岿然不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甘愿卑躬屈膝的求恳老师……………。想到这里,他内心里再一次对老师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楚老师属于性情中人,却不泛过人的聪明才智,一眼就知道吴修风的心里想法。他慈爱的看着眼前这个心仪的学生说:“这是我几十年的心血,其中也包含你大师哥和二师姐的心得体会,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还要逐步增添内容,一步步的加于完善,最终形成一本有巨大价值的著作,说他能烁古震今一点也不为过。你好好的领悟,有了它,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提前达到至高的思想境界。”
吴修风说:“我记得哲学分为三部分:自然、社会、思维,为什么《歌力手册》里谈论的基本上都是关于人的内容?”
楚老师说:“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就是研究‘人’的学问。我们不能说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想一想就知道,为什么世界上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是以人为研究主体。因为人是所有事物的中心、是枢纽所在,解决了人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所有事物的问题。”他继续说:“我说你十年之内定会获得大成,现在相信了吧?真是天公作美、机缘巧合,有了你这块璞玉,再遇到我这个明师,不成功才怪。”说到最后两句,他开起了玩笑。
星期六的中午,在楚修正的安排下,他们一行五人来到了城边的一处农家乐。规模不算很大,却也是树木葱葱、流水溪溪,一副闹市桃源般的感觉。
楚修正说:“我经过几天的认真考虑,和局里的几个同事交换了意见,决定在文化系统进行一些改革。今天请大家帮我出出主意,这个改革怎么弄好?从什么地方着手?”
楚老师先开口说:“我就说三点,一,改革不能悖离大的指导原则;二,多一些人文关怀;三,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他说完,又对普燕说:“燕丫头,陪我去外边转转。”
他们三人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程黄说:“楚哥,你应该有一个总的设想,不如你先说出来,我们讨论补充。”
楚修正说:“我为什么想要改革?因为我亲眼所见的许多事情让我深有感触。比如说:有很多热爱文化、教育研究的人,或许他们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绩,但也在兢兢业业的为文化、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然而,就因为他们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生活方面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尊严。还有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来都没有像眼下这样到处弥漫着‘功利’思想。因此,我想通过一些改革,让人们意识到,我们正在丢弃真正重要的、有意义的东西,现在需要把他重新找回来。”
吴修风说:“有你这样的师哥,我深感自豪,需要做什么,你尽管说。”
程黄说:“我们是师兄妹,过多的话不用说,只要能做的事情尽管开口。”
楚修正说:“我想要先起草一个改革方案,然后在我们辖区内的文化系统里进行讨论,征询大家的意见。如果多数人都赞同改革,我们就着手下一步的准备。如果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那就只好暂停我们的想法,等待以后有机会再说。”
“楚哥。”程黄说:“你做事一向稳妥,这样做可进可退,我看行。这样好不好?我们用两三天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然后,我们三人再来讨论,最后形成一个草案。”
吴修风也表示赞同。楚修正说:“这样最好,我们下星期二见。”
吴修风经过两天的思考,对楚修正的文化改革始终不知如何入手,他把这事跟老师说了。楚老师说:“你不说我也知道,因你不了解行政部门的运行特征,所以无从下手,你终归太年轻,经历过的事情还不多。战场上打仗,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得听从号令,文化改革则不然,方方面面牵连的事太多,各说各有理;况且要改变人思想中的东西谈何容易。但事情总要有人先做,你楚哥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走的是正道,你们都要力尽所能地支持他。当下最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量变来达成质变。就是说,先不要定什么制度、规范,而是直接面对出现的事件,明明白白的提出要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这样做的好处是效果立竿见影。比如说,电视台、新闻媒体要有舆论导向;清理整顿乱像横生、虚假宣传的广告;禁止一切带有赌博性质的商业行为;当奖励时,可以从工作、优惠、优先、荣誉、照顾亲人等进行,就是不能直接奖励金钱………………。”
吴修方说:“这样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行吗?”
“当然行。”楚老师说:“所以我说通过量变来达到质变,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等到了一定时间,就可以根据经验和指导原则设定制度规范,以后在工作中不断的完善,日积月累,就会达到是想要的效果。另外,我想要说的是,中国的学者往往谈论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一塌糊涂。你要把知识用于实际事务中,真正体现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次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机会。”
到了约定的时间,楚修正和吴修风来到了程黄的公司。三人把各自整理好的草案拿出来一看,对视着哈哈大笑。原来,上面所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吴修风说:“我是真的找不到头绪,问了老师后,才有了一点眉目。老师让我转告你,先不要设定制度和规范,而是要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改革,通过量变来实现质变。”
楚修正说:“过两天,我们辖区内的负责人会在一起讨论这件事。小扬,我想让你也参加,只是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你有什么看法?
吴修风说:“我没意见,听你安排。”
“我觉得这不妥。”程黄说:“因为这毕竟是你们内部的会议,如果让一个外人参加,会给你下一步的方案执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倒觉得小扬可以协助你在背后做工作,但不要参加会议,包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有很多的事情可以让小杨做,但最好不要太显眼,这样,即达到了目的,又避免了麻烦。”
楚修正说:“小扬参与这事,迟早都会被人知道的。”
“性质不一样。”程黄说:“小扬只是协助你做事,明面上跟他没有丝毫关系。即使有人知道了,可以这样说,因为小扬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对你们的文化改革会有帮助,所以,邀请他来义务性的帮忙。我想大家不会有什么好反对的,因为这不是在争利益,而是在做贡献。”
楚修正说:“对,就这么办。”
他们正说的起劲,吴修风收到普燕发的微信,回复说:“我在程姐公司里,你呢?”
普燕说:“我独自一人走在路边上,你能来一下吗?”
吴修风抬头看着楚修正:“楚哥,刚才你说的这个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普燕找我,可能是遇到什么事了。”
楚修正说:“大概就是这意思,等有什么再说,放心走吧。”
吴修风来到普燕说的地方,下车后,看到普燕清秀典雅的身影站在微风中,漂亮的裙子被风吹得微微摆动起来,头发有些凌乱的随风扬起,脸上明显地透露出膀惶无助的神情,在夜风中显得楚楚可怜。
吴修风不由的心疼,快步跑到她面前,故做轻松的笑说:“什么事能让冰雪聪明、豁达明理的燕丫头这么沮丧?”
普燕看到他,表情瞬间放松了许多,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用手语说:“倒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很烦,心情不好。”
吴修风说:“跟我说说,无论好事怀事,我都乐意与你分享。”
普燕拿出手机,写了一条微信发给他:我姨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男朋友,今天第一次见了面。我很伤心,感觉就因我不能说话,就只能随随便便找一个人算了。”
吴修风立即明白了事情原由,以她思想之聪慧、性情之决然,必然感觉这是一种羞辱。他脑海里一闪,拉起普燕的手,向有人路过的街道跑去。到达目的地后,他俩找了一个路旁的椅子坐下。他说:“你就照我说的做,现在右前方过来一个人,其它的你都不用管,就看着这个人。在不被他发现的情况下,尽可能长时间的看着他。等看完后,我再告诉你原因。”
那个人距离他们俩大约100多米,正朝着他们走过来。一步一步越来越近。普燕假装看着其它地方,其实却一直在注意着那个人。
等那人越过了他们走远时,吴修风说:“又来了一个,你再看看这个人。”普燕依然用前面的方法看着这人,才几秒钟,她不由得笑了起来,再继续看,又笑了起来。直倒那个人走过了他们的面前,她实在忍不住哈哈笑了。
吴修风说:“要不要再看看?”
普燕摇摇手,过了好一阵,等笑停了,用手语问吴修风:“你怎么会懂得这样有趣的方式?”
吴修风说:“因为我喜欢孤独,有时候很无聊,就一个人跑到外面乱转,无意中发现了这是一个可以快速开心起来的好方法。”
普燕依然用手语说:“你刚才说喜欢独自一人。”
“孤独,有时是一种享受。”吴修风说:“老师说,只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适合做学问,我并不害怕孤独,但害怕寂寞。”
普燕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吴修风说:“孤独,往往意味着独自一人,只要周围有朋友,有热闹的事情,就很少会出现孤独;但寂寞就不一样了,即使身处万人之中,也会觉得很孤单,无人可说话,这就是寂寞。”
普燕说:“我可以连续好几天不出门,也不会感到烦,算不算喜欢孤独?”
“这肯定算。”吴修风笑看着她:“老师说,你也是一个适合做学问的人。”
普燕说:“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志向,我只是喜欢看书、喜欢诗词歌赋,还有就是和我喜欢的人一起聊天,一起玩。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其它的我都不奢望。”
吴修风说:“现在心情还烦不?”
普燕说:“没有了,很开心。”
他们俩走到“丰园小区”时,时间已经有点晚了。普燕依依不舍地慢慢转身向小区里走去。夜色中,看着她越来越模糊的背影在黑暗里显得那样孤寂,吴修风再一次心里告诉自己:此生此世,一定要竭尽所能